陳萍萍
現(xiàn)行的譯林蘇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在各個單元都設計了許多精美的插圖。翻開教材,各種插圖琳瑯滿目,色彩鮮艷。這是對傳統(tǒng)白紙加黑字的教材的一種革新。7~13歲這一年齡段的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而小學英語教材圖文并茂,插圖形式活潑、多彩,貼近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課堂上運用教材插圖資源,可以營造出學生喜聞樂見的德育滲透方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熏陶,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巧用教材插圖,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英語教學的基本功能是幫助人們在交際中進行信息與情感的傳遞。語言是文化的結(jié)晶,也是文化的載體。小學英語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了解外國文化,還要幫助學生進行民族文化的交流,培養(yǎng)小學生的中華文化自信,向國際友人介紹自己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節(jié)慶文化與餐飲文化一直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熱門話題。譯林蘇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涉及節(jié)慶文化的內(nèi)容共有四個單元,分別是三年級上冊Unit 8、五年級上冊Unit 8、五年級下冊Unit 7、六年級上冊Unit 8。教材修訂后在原來內(nèi)容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中國的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插圖,如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
例如,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教學內(nèi)容是與中國新年有關的。教材的第78~80三頁還安排了吃湯圓、放煙花、看舞獅、包紅包、吃年夜飯等插圖。教師可以指著教材上的插圖提問,讓學生看著插圖回答:
1.T:At Chinese New Year,we can see ...
Ss: Watch fireworks.(看煙花)
Ss: Set off firecrackers.(放鞭炮)
Ss: Wrapped dumplings.(包水餃)
Ss:Paste up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貼春聯(lián))
2.T: These are the symbols of Chinese New Year.Can you say something more?(這些都是中國新年的象征。關于春節(jié)你還知道些什么嗎?)
Ss:Watch lanterns.(看花燈)
Ss:Watch a lion dance.(觀看舞獅表演)
Ss:Give/get red packets.(給/收紅包)
Ss:Have dinner with my family.(吃年夜飯)
T:大家說得很好。我們接下來看看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春節(jié)快到了,蘇海收到了一封香港網(wǎng)友安娜給他的郵件。我們看看安娜在郵件里說了些什么。(導出新課)
3.T:Chinese New Year is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China.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強烈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意識,要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資源,拓寬學生接觸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時間與空間,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的意識與能力。
二、巧用教材插圖,培養(yǎng)學生勇敢、堅毅的民族精神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要培養(yǎng)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歷史進駐個人,使個人在歷史中汲取養(yǎng)分?!敝腥A民族具有勤勞勇敢、堅毅不屈的偉大民族精神。教師通過英語教材插圖輔助教學,能夠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勇敢、堅毅的民族精神。
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一課的Checkout time安排了中國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一組插圖(見圖1)。
《愚公移山》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篇帶有濃郁童話色彩的寓言故事。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過程中,可讓學生在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及其所包含的道理的基礎上進行Read and write與Circle and say的訓練,引導學生掌握創(chuàng)編故事的核心句式:Long long ago,there was/were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民族精神教育。
譯林版英語教材設計時將《愚公移山》當作單元第四課時的課外閱讀課,借此鞏固Story time的閱讀理解篇章。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入《黑布林》系列叢書中的Food for the winter繪本,通過文本閱讀,激趣促思。在運用一般過去時復習所學故事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掌握新詞move ... away,laugh at,grandchildren,同時幫助學生在“Helping”這個情境中進一步感知、理解和運用一般過去時。
教學片段:
1.Guess the story.
T: Theres one more story for you to guess. It was a story about a family and the mountains. What is it?
Ss: Yu Gong.
T: Bingo! Its Yu Gong Moved the Mountains.
2.Lets talk.
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is story?
S1: Yu Gong and his family worked very hard.
S2: ...
3.Read and order:Order the pictures of the story.
4.Choose and fill: Choose the right word to fill in the blanks.
5.Reading time: Read the whole story together.
6.Lets think.
T: After reading the story, what do you think of Yu Gong and his family?
S1: They are united.
S2: They help each other.
S3: ...
T: Youre right. Yu Gong, his wife, his children and even grandchildren, they helped each other, theyre united and shoulder to shoulder. These are good spirits that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m.
教師可拓展相關的英語諺語: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借助What do you think of Yu Gong and his family?發(fā)揮英語學科教書育人的功能,鼓勵學生學習愚公不畏艱難險阻的決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教育學生要將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一個個困難視為自己前進道路上的一座座“高山”,勇于攀登,勇于移除,勇于勝利。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向著這個目標不懈努力,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要放棄,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小小的積累也可以獲得巨大成功,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
在創(chuàng)編故事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將此與Grammar time和Cartoon time相結(jié)合,給學生提供類似《愚公移山》的中國傳統(tǒng)寓言故事的繪圖,如《精衛(wèi)填?!贰犊涓缸啡铡返?,讓學生在鞏固英語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民族精神。
三、巧用教材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學校教育是實施環(huán)境教育的主渠道,將環(huán)保教育滲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增加他們的知識積累,還可以喚起小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激發(fā)他們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興趣,讓他們知道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幫助學生樹立為自己建設一個美好家園的愿望。
例如,四年級上冊的Unit 1? I like dogs安排了一組動物插圖(見圖2)。
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和語篇對話,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境幫助學生認識動物,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句型:Look at this(these)... /I like .../Do you like...?Yes,I do./ No,I dont.等介紹自己喜愛的動物及原因,學會詢問他人是否喜愛某種動物。
T: Look at this/these ...(指著圖逐一問學生,學生一一回答。)
T:Do you like lions?(monkeys,pandas,tigers)
Ss:No,I dont.(Yes,I do.)
T:What animal do you like?
Ss: I like pandas.(monkeys,lions,tigers)
T: Why?
Ss:Because pandas are fat and cute ...
接著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欣賞一部動物卡通片,看看學生能說出其中多少種動物的名字。
T: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name?
The student say the words of the animals he has known and paste the pictures on the blackboard.The teacher writes the words.
本單元Checkout time由一組動物剪影和對話組成。這組圖片分別呈現(xiàn)了dog,cat,monkey,panda,horse,tiger,lion和elephant的剪影。在對話練習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剪影猜測動物名稱,教師再追問學生喜歡不喜歡這個動物。這樣可以檢測學生是否會運用句型: Do you like ... ?及回答Yes,I do./ No,I dont. 借此啟迪學生對“人與動物和諧關系”的理性思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活動,樹立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意識。
四、巧用教材插圖,培養(yǎng)學生尊老、勤勞、友愛等優(yōu)良品質(zhì)
小學英語德育滲透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教師在課堂上要緊密聯(lián)系教材插圖,精心組織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仿真生活情境,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在語言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尊老、勤勞、友愛等優(yōu)良品質(zhì)。
例如,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有一幅重陽節(jié)的插圖(見圖3)。
兩個孩子跟著父母親去看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圖中的爸爸正在切“重陽糕”(a rice cake)。
T: What festival is this picture?
Ss:Double Ninth Festival.
T: Whose festival is this?
Ss:Its a festival for old people.
T: What to eat on Double Ninth Festival?
Ss:Eat rice cakes at this festival.
T:People visit thei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at this festival.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出示一些與重陽節(jié)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相關的圖片,如拜訪老人、登山、賞花、吃重陽糕等,讓學生用已學會的句型嘗試說一說。
S1 :At this Festival , we visit the old people.
S2:I climb mountains with my grandparents.
S3:Sometimes we enjoy flowers.
S4: We also eat rice cakes at this festival.
學生就文本內(nèi)容進行對比,并嘗試朗讀。
風俗:Climb mountains,eat rice cakes,people wish the old people have a long life.
通過上面的環(huán)節(jié),學生不僅懂得了重陽節(jié)的風俗、禮儀,還懂得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親的傳統(tǒng)美德。小學英語教材插圖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形成尊老敬親美好品德的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綜上所述,學校德育是一個宏觀的概念,古人早就告訴我們:教師不僅要授業(yè),還應該傳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不是憑教師說教就可以奏效的,而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努力,一起領悟到的。在課程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途徑有很多,只要我們處處留心,時時在意,就一定可以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讓學校德育更上一層樓。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裕元實驗學校)
編輯: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