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華鳳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及教育理念的持續(xù)革新,協同學習已逐步成為推動當代教育進步的核心力量。通過構建與應用協同學習環(huán)境,我們能夠消除地域與學校間的隔閡,為小學數學教師打造一個更為開放、交融的集體備課空間。在這一背景下,集體備課活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它既是提高教學品質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推動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例,探索協同學習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教師的集體備課實踐。
一、組建專業(yè)教研團隊,攜手共進
傳統(tǒng)小學數學集體備課常流于形式,教師參與熱情不高。為改變此現狀,協同學習環(huán)境下,學校應營造積極、充滿活力的備課氛圍。學校領導需帶頭指導,中層團隊精心組織。教師應擔當主體角色,分享實踐與創(chuàng)新,共同研磨方案,提升質量,同時,吸納校外專家智慧,引入前沿理念和新方法。各角色齊心協力,方能使集體備課在協同學習環(huán)境下煥發(fā)活力,推動教學質量提升。此模式能激發(fā)教師創(chuàng)造力和熱情,為學生提供生動、有深度的數學體驗,培養(yǎng)其素養(yǎng)和能力。因此,這一創(chuàng)新模式值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推廣實踐。
二、確定核心議題,明確備課方向
在協同教學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教師集體備課更具研究性和針對性。以“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例,活動前,教師分享在教學這一單元時遇到的困惑,如學生對分數概念的理解難點、分數計算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如何將分數與實際生活情境相結合等。教研負責人從中提煉出共性問題,明確備課的主題和目標,比如,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分數概念,掌握分數的比較和計算等基本技能。這一過程確保了備課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使備課活動能夠真正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通過協同工具,教師們可以在線交流、討論,快速聚焦到“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的關鍵問題上,如分數的引入、分數的大小比較、分數的簡單計算等,并形成有價值的議題。同時,共享教學資源,如優(yōu)秀的分數教學案例、課件和習題等,提升了備課的效率和質量。
在備課中,教師們圍繞“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主題深入研討,探索更好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我們共同分析教材,討論如何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引導學生通過直觀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來深入理解分數的概念。這種備課方式不僅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推動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通過集體備課,教師們可以相互學習、借鑒經驗,共同提高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
三、開展集體備課,凝聚集體智慧
對于“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明確教學目標后,集體備課能夠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分數的概念,并能夠將其應用于實際情境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展開了一場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討論。
教師A首先發(fā)言:大家好,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這個概念,我認為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游戲入手。比如,我設計了一個“分蛋糕”的小游戲,讓學生親手切蛋糕,體驗分數是如何形成的。
教師B表示贊同,并提出自己的見解:A老師的想法很好。我也有類似的思路,不過我想用折紙來代替蛋糕。通過折紙,學生可以體驗到分數的大小和關系。比如,折成一半就是1/2,再折一次就是1/4,這樣學生就能很快理解分數的概念了。
教師C則提出了不同的教學策略:你們兩個的想法都很不錯。不過,我覺得我們還可以更進一步,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索分數的知識。如我們可以組織一個“分數拼圖”比賽,讓學生在合作中找出指定的分數圖形。這樣既能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又能使他們加深對分數的理解。
教師D則注重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的應用:我覺得我們可以嘗試一些新的教學手段。如利用互動教學軟件,讓學生在平板電腦上互動進行分數的練習和游戲。這樣不僅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還能讓他們在操作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教師E則強調知識的準確性和邏輯性: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創(chuàng)意,但我認為我們也不能忽視知識的準確性和邏輯性。在引入分數概念的同時,我們還需要系統(tǒng)地講解分數的知識,設計一些分數計算題和應用題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這樣才能確保他們真正掌握分數的概念和運算方法。
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我們一致認為,生活實例、直觀教學、游戲化元素以及系統(tǒng)講解等多種手段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分數的概念。于是,我們決定將這些策略融入教學方案中,并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和資源,以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體驗。
四、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形成備課結果
從教師們的討論可以看出,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特點和優(yōu)勢,在集體備課中,應尊重教師的差異性和個性特點,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個人優(yōu)勢,鼓勵教師在保持自己教學特色的同時,積極學習和借鑒其他教師的優(yōu)點和長處,形成自己獨特而又富有成效的教學方式。尊重差異和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的教學,不僅能夠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創(chuàng)新精神,還能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體驗。
在對“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時,有的教師擅長通過生動的故事和實例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和理解分數的概念。有的教師則善于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設計一些分數操作的實驗或游戲,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學習和掌握分數的知識。在集體備課中,需要充分尊重每位教師的授課風格和教學設計,積極分享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案。這樣的教學設計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和亮點,將這些優(yōu)點和亮點整合出來(表1),依據表格中的備課策略和活動示例進行優(yōu)化,形成一份既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又能充分體現教師個人優(yōu)勢的“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方案(見文末表2),讓學生不僅能夠理解和掌握分數的概念和計算方法,還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也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優(yōu)勢,展現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實現了教學相長。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遠不止于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觀察每位學生的反應和表現,不僅僅是為了了解學生是否理解,更是為了及時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或難題,并迅速給予指導和幫助。只有這樣,教學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從中受益。
課后,教師應該對剛剛結束的教學實踐進行深入反思和總結,幫助教師清晰地看到教學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以期在未來的教學中能繼續(xù)優(yōu)化教學過程,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此外,教師之間的互助合作和共同成長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通過分享經驗、相互學習,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這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環(huán)境和資源,還能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進而推動學校的整體發(fā)展。
(作者單位:龍巖市第三實驗小學)
編輯: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