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教育領域也逐漸迎來數字化、信息化時代。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借助微課構建小學數學信息化課堂,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同時幫助學生獲得愉快且有效的數學學習體驗,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促進數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一、借助微課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主動性
1.提升學習興趣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微課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生動有趣的情境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也可以結合游戲化元素設計互動題目,讓學生在挑戰(zhàn)中學習。例如教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認識方向”,教師可以用一段視頻作為課程引入,展示一位小朋友在迷宮中尋找方向的故事。接著,在微課的主體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圖片等多媒體資源,結合具體實例向學生介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的概念和判斷方法,同時設計一些有趣的互動性問題,讓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積極參與互動。例如屏幕上出現一個圖形,教師可以提問:“請問這個圖形的前面是哪個方向?”學生通過鼠標或觸摸屏幕選擇正確答案。這種互動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方向的概念,培養(yǎng)思考與判斷能力。
2.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在微課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幫助他們明確自己的學習需求與期望,這樣學生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選擇并使用微課資源。教師還可以設置自主學習的環(huán)節(jié),如設計一些課后小練習,讓學生在微課結束后進行鞏固與思考。例如教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厘米和米”,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問題:“小明從教室到操場的距離是120米,他走了30米,還剩多少米?”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動畫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以及換算方法,然后自行計算得出答案。
二、借助微課引導學生合作交流并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合作與交流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小組活動或討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合作、交流并分享,共同解決問題。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群或線上討論平臺,讓學生在課后進行互動交流,拓寬學習視野。例如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小組活動或討論,讓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相互合作、交流、分享,共同解決問題。如屏幕上出現一個圖形,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這個圖形是否是三角形,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幾何圖形的性質與判斷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以及分析能力。
2.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可以選擇與學生生活或實際經驗相關的問題,通過微課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并在微課中提供解決問題的示范,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可能性”,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袋子里有紅球和藍球各1個,小明從袋子中隨機抽球,抽到紅球與藍球的可能性相等。如果袋子中有3個紅球、5個藍球,那么小明抽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然后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動畫掌握概率的計算方法,再在小組內討論,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借助微課推行分層次個性化教學
1.推行個性化教學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能力水平設計不同難度的微課,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在微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設置自適應學習的環(huán)節(jié),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實時調整學習內容和難度,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例如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負數的初步認識”,在微課的主體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向學生介紹負數的表示方法及加減法規(guī)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設計不同難度的學習內容,如對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借助微課設計一些拓展性問題,讓他們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索;對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則可以提供更多的輔助材料與示例,讓他們更加直觀地理解負數的概念及運算規(guī)則。在微課的結尾,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設計一些個性化習題,讓學生在課后進行鞏固提升。
2.利用微課創(chuàng)建學習管理系統(tǒng)
學習管理系統(tǒng)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支持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利用學習管理系統(tǒng)的數據分析功能,教師可以更好地制定教學計劃,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例如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性質和意義”,教師可以利用學習管理系統(tǒng)創(chuàng)建一個專門針對本單元內容的學習模塊,在其中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與資源。例如任務1:觀看微課視頻,理解分數的性質與意義;任務2:閱讀課本中的相關內容,鞏固對分數的理解;任務3:完成在線練習題,練習比較分數的大小并進行分數運算;任務4:利用討論區(qū),分享自己對分數的理解及應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興趣自主選擇任務,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例如A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概念與性質,但他發(fā)現自己在比較分數大小、進行分數運算方面還有困難,所以他選擇了任務3。而在完成練習題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一些困難,于是他在討論區(qū)中發(fā)起討論,向其他同學尋求幫助。在教師以及同學們的幫助下,A學生最終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可見通過微課的構建和學習管理系統(tǒng)的輔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實現個性化學習。
綜上,借助微課構建小學數學信息化課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但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和方法,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微課將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