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錦》以成都市花——“芙蓉花”為名。芙蓉花開,是景,亦是錦。本作品以芙蓉之錦的視角,展開天府之美。天府之美景,古有杜甫“花重錦官城”的詩意畫卷,今有芙蓉花開雪山下公園城市的和諧與浪漫。然而,比美景更美的,是自強不息的天府兒女。天府兒女開拓進取、逆流而上,似芙蓉迎深秋而花開。作品中以花喻人,贊美天府兒女“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青春風貌、奏響“奮力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四川新篇章”的激情凱歌。
這首作品在主題擬定、唱法定位、作曲思維以及編曲創(chuàng)意上,都經(jīng)過了多次探討和深思熟慮。扎西澤仁老師在作曲和編曲方面,融入了四川戲曲的元素,采用了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相融合的形式,展現(xiàn)了當代音樂的包容性。在編曲中也是以民族器樂和管弦樂相結(jié)合,使音樂織體更加富有張力。在演唱方面,我們并沒有完全沿用傳統(tǒng)的民族唱法進行演唱,而是在民族唱法的演唱基礎(chǔ)上,適當?shù)丶尤肓怂拇☉蚯膽蚯豁嵨丁2⑶矣謴母枨膫鞒瘸霭l(fā),在演唱中加入了流行唱法的演唱思維。這樣的融合,是嘗試民族音樂與戲曲、流行音樂相融合的多元化呈現(xiàn),也是對民族音樂創(chuàng)新理念的嘗試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