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要】近幾年,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微課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經由微課的應用,可全面提高教學成效.微課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并能迎合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自主性,達成教育共享.因此,初中物理教學應合理運用微課,將微課的作用完全發(fā)揮出來,經由微課帶領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本文首先介紹微課應用優(yōu)勢,然后剖析微課應用現(xiàn)狀,最后研究實踐策略,希望可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初中物理具有一定的理論性與抽象性,它是將理論和實踐緊密整合的學科,且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原有教育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很大一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較為被動,在物理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積極性不高,整體的物理教學情況不是十分理想.基于新課改,應把微課和物理教學有機整合,減輕學習負擔,激發(fā)學習興趣,優(yōu)化實驗效果,拓展教學內容,以此提高物理教學品質.
1 微課應用優(yōu)勢
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微課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青睞,其在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基于微課教學進行剖析不難發(fā)現(xiàn),它是依托現(xiàn)代科技的一種手段,把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加以整合,通過微視頻進行教學,經此可將教學內容直觀呈現(xiàn)于學生眼前,為學習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開展微課教學時,信息技術自身的支持作用應全面發(fā)揮出來,特別是自身的優(yōu)勢.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時,應科學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恰當?shù)男问?,確保教學可行、有效.同時,應用微課教學能夠填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可迎合個體的差異化需求,教學活動更加可行,并可彰顯學生的主體性[1].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時間較為有限,應全面剖析重難點知識,對于學習能力各不相同的學生可組織深層次的學習,迎合其發(fā)展需求.合理應用微課教學能夠保證學生在任何時候都能開展學習活動,整體的學習氛圍也更加濃厚.
2 微課應用現(xiàn)狀
在開展微課教學時,因教師與學生在微課方面的認知不夠深入,教師對微課較為依賴,未進行合理指導,教師所采用的教育理念與方式無法滿足微課需求,致使微課流于形式,無法迎合新教學大綱的要求,在物理教學活動中產生了不利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2.1 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不適用
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所采用的教育理念存在不適性,未真正實現(xiàn)教學改革,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微課的實施,致使全新的教學方法無法真正落地,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是很理想,課堂積極性也不是很高,影響了后期教學活動的開展[2].
2.2 過度依賴微課,缺少合理指導
在物理微課課堂上,一節(jié)課通常播放一個微視頻,阻礙了學生的理解學習.對初中生來說,因認識不足、基礎不足,無法學會新知識[3].在此種情形下,一味依賴微課,則將導致學生的散漫和松懈,無法對物理知識形成深刻的記憶.
2.3 缺少關注度
現(xiàn)下初中物理缺少關注度,微課流于形式,實際授課過程中的思考不夠.產生此種問題的原因是課堂教學缺少教師的有效指導,且未明確微課在學生教育中發(fā)揮的作用.為此,對微課開展過程的關注度不足,無法全面優(yōu)化課堂內容與增強課堂趣味性[4].
3 微課應用實踐策略
3.1 提升師資隊伍水平,保證教學效果
為將微課高效應用到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在正式授課前充分預習所學知識,自主搜集相關材料,以此優(yōu)化課堂內容.為此,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應明確教學發(fā)展走向,把微課教學和教材有機整合,通過視頻觀看,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深化物理認知.經由視頻剖析,讓學生能夠把微課和教學緊密結合,達成教學目標.
現(xiàn)下,雖然很多教師開始重視微課,但依然存在認識偏差,尤其是有些教師僅僅將微課看作是一種展示手段,致使整體的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為此,若想將物理課堂的功能完全發(fā)揮出來,則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首先,在選用特定微課時,建議采用啟發(fā)性方式.
例如 以“密度”教學為例,可借助網上物品下沉到水下的密度測驗相關資料,啟迪學生聯(lián)想,把不同材料放入水中并觀察對應的效果.經由此種方法能夠在無形之中讓學生對密度形成認知,并可啟迪學生思考.其次,借助微課方法引導學生全面復習[5].通常一節(jié)微課時長以3~5分鐘為宜,幫助學生清晰認識物理現(xiàn)象,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以“機械運動”內容為例,教師可把基礎知識通過微課加以呈現(xiàn),便于學生豐富自身的知識,并高效融入物理學習環(huán)境在學生方面,再次體驗儀器的不同用法與測定.
3.2 巧妙運用微課,完成新課導入
微課主要依托視頻為媒介,能夠全面記錄物理學知識,并通過具體、生動的形式呈現(xiàn)于學生眼前,在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可通過微課完成課堂導入,此種方式和原有的導入方式相比,微課可借助自身顯著的優(yōu)勢,全面優(yōu)化課堂導入,增加課堂教學的吸引力,直觀的視頻、生動的音頻更滿足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可有效引出后續(xù)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建立整體架構,并可填補原有教學耗時低效的不足.尤其是在講授和物理實驗相關聯(lián)的內容時,可能因教學場地與器材配置不完善,無法將教學實驗完全呈現(xiàn)出來.基于此種情況,學生無法深入理解此部分內容.此時,教師可引入微課,這可直觀呈現(xiàn)實驗步驟和原理,也能提升課堂教學的可行性與趣味性[6].
例如 以“透鏡及其應用”內容為例,教師可通過微課展現(xiàn)具體的實驗步驟,以此激起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經由視頻觀看弄清所學的物理知識,以便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在“液體壓強與流速關系”內容中,可通過微課與故事的形式完成導入,首先挑選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故事:在兩百多年以前,有一個叫做鄂洛多克的小站,在這個小站發(fā)生了一起懸疑案件……隨后上網搜集相關視頻,輔以旁白,以短視頻的形式完成導入,以免因冗余的文字描述而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實提升學習成效.綜合來說,教學開端的好壞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在課堂剛開始時便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微課這種形式,可全面達成教學目標,并可提高教學整體成效.
3.3 優(yōu)化實驗,提升實驗效果
微課的應用,既能增強物理實驗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填補原有實驗課課時少、任務量大的不足,以此提高實驗教學品質.由于每一節(jié)課時間都是非常有限的,且初中物理實驗相對豐富,為保證達成教學目標,一定要全面運用微課,既要確立實驗目的與步驟,也應細化一些關鍵點,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實驗步驟,只有這樣,方能讓學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識.
例如 以“測量小燈泡電功率”內容為例,教師可把微課和傳統(tǒng)教學加以整合,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導,以此保障教學效果.先利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實驗原理、弄懂物理概念,再通過微課闡明所用儀器和方法,形成初步認知后,再通過另一個實驗呈現(xiàn)操作步驟,一邊觀看一邊講授關鍵點,當學生出現(xiàn)疑問時應馬上解答.對于實驗過程所表現(xiàn)的問題,應通過小組討論集中解決[7].
3.4 拓展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活動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學水平也有所提升,如電子白板,既具有常規(guī)黑板的相關功能,還是眾多信息化手段的綜合體,和傳統(tǒng)的多媒體相比,更加直觀和可行.利用電子白板對微課資源進行演示可優(yōu)化微課形式,并能拓展教學內容,同步播放視頻和幻燈片,也能清晰標注重點,還可實時收集微課資源.
例如 以“電路的連接”內容為例,可利用微課拓展教學,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之間建立聯(lián)系.本節(jié)內容主要講授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知識,這可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基礎.在正式授課前先搜集模擬電路軟件,直觀演示,再歸納本節(jié)課重點,加深學生的記憶,還可從日常生活較為常用的電器著手,鼓勵學生借助軟件對其電路進行模擬.例如,電吹風,既能吹冷風,也能吹熱風,按照指示燈操作,冷熱風之間互不干擾.由此可知,加熱器和電動機屬于并聯(lián),且各個指示燈對應相關的吹風模式,為此,兩個燈泡和加熱器、電吹風之間相互串聯(lián).經此講解,學生既能利用軟件模擬清晰認識串并聯(lián)電路,同時,把物理知識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啟迪學生挖掘現(xiàn)實生活中蘊藏的物理知識,并增強其逆向思維能力,發(fā)展問題解決能力[8].
3.5 攻克重難點,深化對知識的記憶
物理學習難度高主要是因為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各個概念間緊密關聯(lián),換而言之,學生前期的學習情況直接關乎著后續(xù)的學習.基于此,廣大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應全面攻克各節(jié)重難點,確保學生能夠對基礎概念形成清晰的認知,以免問題長期累積.但現(xiàn)下仍有一部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照本宣科,即便融入個人觀點,但學生整體的學習情況并不理想.若此種情形得不到有效改善,則上述疑問便會長期困擾著學生,影響后續(xù)的學習,極有可能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為此,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通過直觀、具體的微課形式完成教學,調動學習自主性,激起求知欲望.
例如 以“大氣壓強”內容為例,在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只能弄清一些名詞解釋和平面化構圖,并未形成綜合性的認知,外加教師的單一講授,整體的學習氛圍不是很濃厚,致使學生對深入的學習產生了畏懼.基于此種情況,廣大教師可通過微課加以改善,利用微課進行動態(tài)展示,借助三維動畫深化學生對此部分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經由運動觀察,切實體會大氣壓強,研究其中涵蓋的物理知識,并探索其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以此攻破教學重難點,深化物理研究.簡而言之,經由三維動畫演示,既能將抽象復雜的知識具體化,促進學生的理解,也能生動再現(xiàn)馬德堡半球實驗,可推動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
4 結語
綜合來說,將微課應用到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無論是對教師,亦或是學生,都有深遠的影響,可幫助教師有效引導學生,并能深化學生的學習,此種教學方式高效.然而,微課也存在不足,并不能解決各種問題,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應結合實際,依托學生自身情況,科學設計,逐步完善課堂教學,以此提高教學成效.為此,廣大教師應明確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并依托其優(yōu)勢與特點合理開展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方可將其價值完全發(fā)揮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增強其學習技能,提升其物理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楊永紅.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2(03):119.
[2]曹光華.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xiàn)狀與措施分析[J].文淵(高中版),2021(01):579.
[3]劉洋.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xiàn)狀與措施[J].電腦校園,2023(11):649-650.
[4]陳明哲.互動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開發(fā)與實踐探索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23(02):266-268.
[5]王晶.活化初中物理實驗,彰顯微課教學魅力 ——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3(34):127-128.
[6]陳雪蓮.翻轉課堂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22(15):115-116.
[7]沈學軍.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措施研究[J].新課程,2022(17):147.
[8]楊晶萍.巧用微課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3(3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