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璽凡 陶欣通 劉莎
3 月14 日下午4 點半,株洲市蘆淞區(qū)白關中心小學的學生三五成群地走出校門,熱烈討論著今天學習的樂曲。孩子們手中拿著包裹細致的葫蘆絲樂器,這是他們的“寶貝”,也是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歐陽蘭桂凝練而成的育人經(jīng)。
“學校結合當?shù)靥厣?,開發(fā)了‘三絲(絲網(wǎng)花制作、葫蘆絲吹奏、絲瓜種植)特色課程,而在學習、勞動的過程中,全體師生也形成了有思想、會思考、能思辨的‘三思素養(yǎng)?!睔W陽蘭桂說。
值得一提的是,“三絲”特色課程中的“絲瓜種植”,便是基于當?shù)靥厣陌钻P絲瓜產(chǎn)業(yè),結合學校傳統(tǒng)的課程教育推出的,既接地氣,又樹立了農(nóng)村學生的文化自信。
記者走進學校的絲網(wǎng)花作品陳列室,只見工具架上各式制作材料一應俱全,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栩栩如生。歐陽蘭桂介紹:“目前絲網(wǎng)花教學開課年級為三至五年級,共有300 多名學生,人均材料成本達到了60 元,這些費用都由學校自掏腰包?!?/p>
2022 年開始,“三絲”特色課程被正式納入學校的美術、音樂課堂和勞動課程,并計入教師的教學考核測評。校外還建立了4 畝絲瓜種植基地,供學生進行勞動實踐。
目前,學校課程教學的成績斐然:學生演奏的作品《月光下的鳳尾竹》獲市、區(qū)級比賽一等獎;每位學生都會制作絲網(wǎng)花,并作為珍貴禮品在重大活動中贈予來訪賓客,成為學校一張靚麗名片……
“當看到五年級的學生能整齊吹奏出葫蘆絲樂曲時,我覺得堅持素質教育對農(nóng)村學生而言十分有意義。”歐陽蘭桂告訴記者,他的初衷是讓學生掌握一門藝術技能,即使孩子們不一定成為音樂家、美術家,只要能提升他們的藝術素養(yǎng)與審美,學校的付出便是值得的。
在歐陽蘭桂的帶領下,白關中心小學獲評株洲市第二批勞動教育實驗校、第26 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湖南賽區(qū)最佳集體、株洲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株洲市十佳少先中隊等稱號。
20 余年教書育人,歐陽蘭桂秉承對鄉(xiāng)村教育的熱愛,在崗位上堅守初心,著力發(fā)揮鄉(xiāng)村教育潛在優(yōu)勢。在2023 年公布的湖南省第四屆“ 鄉(xiāng)村好校長”名單中,歐陽蘭桂成為株洲市唯一入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