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偉剛 孫楊
摘? 要:混合式教學與管理模式是高校教學與管理改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發(fā)展,混合式教學已經在我國各大高校廣泛應用,而混合式管理目前尚處于探索起步階段。該文從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對象和因素入手,分析當前高?;旌鲜浇虒W與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為教育教學工作者將來進一步開展和實施混合式教學與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混合式管理;高校管理;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9-0089-04
Abstract: The hybrid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model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hybrid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while hybrid management is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exploration. This paper started with the objects and factors of hybrid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hybrid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hich provided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educators to further develop and implement hybrid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Keywords: hybrid teaching; hybrid management; university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高等教育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革,以教室為場所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逐漸被以互聯網為媒介的新教學方式替代。近幾年,以學生線上自主學習和教師線下集中授課兩種方式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逐漸成為高校主流教學模式之一。混合式教學在國內高校的快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與國家政策的導向和新冠感染疫情的發(fā)生密不可分;混合式教學開展的成效受到多種因素的相互制約和影響;混合式教學在推廣應用中也遇到了多種類型的問題,需要有針對性地分析研究解決相關問題的對策。
一? 混合式教學與管理概況
混合式教學是面對面學習和網絡學習的結合,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網絡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和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1]。21世紀初,混合式教學理念在國內教育界進行傳播,并陸續(xù)有少部分人開始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探索和嘗試。2019年,教育部印發(fā)《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開始實施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認定萬門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2020年初,新冠感染疫情在武漢暴發(fā),為了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教育部緊急印發(fā)《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3]。疫情的突如其來和國家政策的大力倡導,有效地促進了混合式教學在國內教育界的廣泛應用和推廣。目前,混合式教學經過20余年的發(fā)展,已經在我國各類教育領域廣泛應用,尤其在高等教育界,已成為教育工作者開展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的重點[4]。
高?;旌鲜焦芾砟J绞菍鹘y(tǒng)管理方式與線上管理平臺相結合,以線上管理信息化平臺和配套的手機APP 為依托,建立一種模塊化、集成式的線上管理平臺,并與傳統(tǒng)線下管理工作相融合,實現混合式管理。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管理,既能有效解決傳統(tǒng)教學管理模式的弊端, 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又能適應后疫情時代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和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的新需求。
二? 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對象及因素分析
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實施過程及實施效果受到混合式教學的參與對象和實施過程因素的共同影響,為了對混合式教學與管理實施應用的問題進行探討,需要先從混合式教學的對象層面和因素層面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有利于獲得當前問題的分析對策。
(一)? 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對象
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對象主要包括教師、學生和學校管理者。教師是混合式教學的主導者,負責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組織和實施。學生既是混合式教學的主體,又是混合式教學各項環(huán)節(jié)的主要參與者。學校管理者是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參與者和實施人員,他們不僅為教師和學生開展混合式教學提供全方位保障,而且也是學校開展混合式管理的實施人員?;旌鲜浇虒W與管理的對象是混合式教學活動開展的人員保障,只有各層面對象不斷提升自己的混合式教學素養(yǎng)和相互密切配合,才能確?;旌鲜浇虒W能更好地服務于全體師生。
(二)? 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因素
影響混合式教學與管理成效的主要因素可以分別從教師、學生和學校管理者三個對象層面進行分析。從教師層面來看,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模式設計、教學實施方案制定和教學評價反饋方法是決定混合式教學能否順利開展以及獲得預期成效的三個重要因素。從學生層面來看,學生對混合式教學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習模式的轉變,從傳統(tǒng)課堂線下集中學習到線上、線下自主學習和以學生為主體的翻轉課堂式學習的轉變,從被動聽課到主動完成課前預習、參與課堂討論和完成課后實踐的轉變。這些轉變既是對學生的挑戰(zhàn),也是混合式教學成效的決定因素。從學校管理者層面來看,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順利開展和實施離不開學校良好的政策支持、堅強的硬件保障和完善的服務保障,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短板都會對混合式教學的成效產生較大的影響。
三? 混合式教學與管理實施應用面臨的問題
(一)? 混合式教學實施應用面臨的問題
當前,高?;旌鲜浇虒W模式的實際運行機制正遭遇學科發(fā)展、實踐操作及人才培養(yǎng)等更深層次的諸多“瓶頸”問題,如學校教學體制系統(tǒng)制度的環(huán)境缺失;教學領導者、教師與學生認知欠深入;混合式教學工作量量化標準尚未健全等[5]。目前,我國學者對于混合式教學的發(fā)展研究主要體現在混合式教學的設計、實施階段,但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成效評價仍處于一個較為薄弱的過程[6]。雖然線上學習平臺會對學生線上自學活動進行自動記錄,但線下翻轉時,部分學生表現跟不上,不排除有部分學生存在線上“掛機”現象[7]。從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對象層面分析,目前,在混合式教學實施應用過程中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1? 教師層面
目前,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和經驗各不相同,從而導致混合式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環(huán)節(jié)均會面臨不同問題,主要包括教學設計模式單一,教材體系與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匹配,線上線下學時分配不合理,線上線下環(huán)節(jié)松散脫節(jié),課前、課后學習檢測與評價反饋機制不完善等。
2? 學生層面
從學生層面來看,混合式教學實施應用的主要問題包括學生對課前、課后自主學習模式和翻轉式課堂教學方式不適應,對混合式教學的學習時間投入不充分,部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過程中逃避監(jiān)管、掛機學習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對課中分組討論和課后實踐類活動的參與度不夠等。
3? 學校管理者層面
學校管理層面為混合式教學提供政策支持和后勤保障,但各高校管理者對混合式教學的認知理解和重視程度各不相同,從而導致混合式教學實施應用環(huán)節(jié)面臨諸多問題,主要包括缺少學校的政策引導和工作量量化標準,從而導致教師實施混合式教學積極性和持久性降低;學校網絡硬件環(huán)境配置不能充分滿足混合式教學需要,從而導致線上學習不流暢,線上資源存儲空間容量不夠等問題;智慧教室的匹配跟不上混合式教學的發(fā)展需求,不利于混合式教學線下進行分組討論和翻轉課堂式教學。
(二)? 混合式管理實施應用面臨的問題
目前,國內高校混合式管理尚處于探索和初步應用階段,在實施混合式管理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例如,混合式管理的體系尚未建立,部分高校管理人員在探索實施混合式管理模式過程中缺少學校的政策支持和引導,師生對混合式管理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均比較欠缺;高校線上管理平臺現階段多以校內網站、OA平臺、師生教務管理系統(tǒng)等為依托,各平臺之間不能實現資源互通且集成性較差;線上與線下教學管理存在嚴重脫節(jié),管理信息冗余;較為成熟的混合式管理實施應用平臺較為少見。
四? 解決混合式教學管理問題的對策分析
混合式教學是融合了線上線下、課內課外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于一體的復雜教學模式。混合式管理是基于混合式教學理念發(fā)展而來的一種新的教學管理模式?;旌鲜浇虒W與管理的順利開展及良好成效的獲得,離不開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解決混合式教學與管理中的諸多問題也應該從這三個層面進行分析。
(一)? 學校管理者層面
1? 完善混合式教學與管理體系和制度的建立
為了進一步加強混合式教學與管理建設和水平提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發(fā)揮混合式教學與管理模式的示范引領作用,學校應制定關于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建設體系和制度規(guī)范,對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建設內容、建設要求、平臺框架結構、申報與審批程序及各類保障措施等進行詳細說明,便于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在開展混合式教學與管理改革時做到有章可循。
為了使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獲得良好成效,需要項目實施人員付出成倍的時間和精力,學校管理者應研究制定關于混合式教學與管理工作量的量化標準,根據混合式教學與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進行分層次分級別獎勵認證,將混合式教學與管理成效納入教職工評獎評先、績效評價、年終考核和職稱評審范疇,充分調動教職工參與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積極性。
2? 做好混合式教學與管理軟硬件支撐和服務保障
高校推進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的應用,必須提供良好的軟硬件條件和完善的技術支持與服務保障。混合式教學與管理對網絡環(huán)境要求較高,高校應建設較為優(yōu)質的網絡服務器,確保網絡運行流暢;提供充足的網絡存儲空間,確保能容納足夠的線上教學資源。加大硬件環(huán)境的資金投入和建設力度,如建設專用視頻錄播室和智慧教室,為教師線上教學視頻的錄制和線下翻轉式、混合式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此外,在開展混合式教學與管理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難免會遇到各種自己難以解決的軟硬件方面技術問題,學校應指定專業(yè)技術人員對混合式教學與管理軟硬件平臺提供維護和服務保障,實時解決師生遇到的問題。
加大對混合式管理線上平臺的建設和應用推廣是推動高校混合式管理模式快速發(fā)展的良好途徑之一。以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外國語言學院線上教學管理平臺為例,平臺的基本架構(如圖2所示)主要包括平臺維護管理、教師日常管理、學生日常管理和其他相關管理四個模塊,其中教師日常管理和學生日常管理是主體功能模塊,涵蓋了學院師生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圖3為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外國語言學院線上教學管理平臺工作界面,該平臺基于優(yōu)慕課在線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研發(fā)的網絡教學與管理平臺開發(fā)和實施應用,能將教師和學生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多種校內平臺進行融合,通過模塊化、集成化方式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二)? 教師層面
1? 做好混合式教學的方案設計
教師在設計混合式教學方案時,應針對不同年級和不同專業(yè)的學情分析和課程特點進行定制,避免用一套方案適用全體學生。對線上、線下教學的學時分配和課前、課后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投入要進行明確量化,避免混合式教學給教師和學生帶來過重的負擔,影響混合式教學開展的積極性和持久性。
2? 建設優(yōu)質線上學習資源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應該精心打造線上學習資源,通過PPT、語音、視頻、動畫、測試和綜合實踐等多種方式構建完善的線上資源體系。此外,教師還應充分利用國家優(yōu)質線上教學資源來豐富自己的課堂,從多途徑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
3? 建設配套適用的混合式教學教材體系
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最好的幫手。將混合式教學線上、線下學習內容、學習要求和學習效果評價等內容融入教材體系內容之中,使教師和學生在開展混合式教學時做到有章可循,使混合式教學課前自主學習、課中集中講授和課后拓展實踐做到有據可依。
4? 完善過程監(jiān)督和考核評價體系
完善混合式教學學習過程的監(jiān)督和考核評價體系,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jiān)督,使考核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全面。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jiān)督和考核評價可以采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定性評價應根據每門課程的線上學習資源和線下教學特點來制定,通常包含線上學習時長、線上資源學習數量、完成測試數量和成績、參與討論次數和作業(yè)完成情況等部分的評價。針對定性評價的各個組成部分,應制定詳細的定量評價方案。例如對線上學習時長進行定量評價時,應明確不同學習時長分別對應的成績分值。針對分組協(xié)作任務采用定量評價方式時,應將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總評等多種方式相結合,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公正。
(三)? 學生層面
1? 加快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認知轉變
學生應當緊跟當前混合式教學改革模式的步伐,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快速從傳統(tǒng)的教師集中講授、學生被動聽課的方式轉變到翻轉式、分組討論式的學習方式,從傳統(tǒng)課堂學習到課前、課中和課后三段式學習方式進行轉變。
2? 提高混合式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
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混合式教學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學習活動的參與性。學生應該主動且保質保量完成課前線上學習任務;主動參與線下課堂的小組討論和翻轉式課堂匯報;課中認真思考、主動提問;課后積極動手實踐探索,通過完成拓展任務加強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五? 結束語
混合式教學與管理是“互聯網+”時代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產物,也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和學生適應新教學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經過20多年的不斷探索和發(fā)展,混合式教學已經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主流教學模式。無論是從事高校教育工作的管理者、一線授課教師還是全體學生,都應該充分認識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發(fā)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只有在全體高校教師、學生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和持續(xù)改進下,才能使混合式教學與管理獲得更好的成效,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3):5-10.
[2] 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Z].2019.
[3] 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Z].2020.
[4] 容敏華,柳亮.高校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現狀及應用探討[J].科教導刊,2020(19):29-30,107.
[5] 王路,徐偉麗,趙海田.高?;旌鲜浇虒W模式踐行中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0,39(8):40-42.
[6] 張奕洋.陜西地方高?;旌鲜浇虒W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路徑[J].高教論壇,2021(34):24-26.
[7] 姬佳林.探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專業(yè)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電腦與電信,2021(7):37-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