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存亮, 耿慶亞
(安徽省阜陽民生醫(yī)院, 1. 心內(nèi)科, 2. 全科醫(yī)學科, 安徽 阜陽, 236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由各種原因引起組織灌注量不足以及出現(xiàn)肺循環(huán)或體循環(huán)瘀血的病理狀態(tài),多發(fā)生于老年人,其具有高發(fā)病率、住院率及病死率的特點[1]。微小RNA(microRNA)作為一類調(diào)節(jié)基因表達的單鏈非編碼小分子RNA, 可反映機體生理狀況和疾病種類[2-3], 既往研究[4]顯示, hsa-miR-19b-3p靶基因編碼蛋白參與機體的炎癥、免疫和轉(zhuǎn)錄效率,在哮喘兒童中呈低表達。miR-933作為miRNA成員之一,在口腔鱗狀細胞癌中呈低表達[5]。目前,血清miR-19b-3p、miR-933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預后中作用的相關(guān)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9b-3p、miR-933水平對心功能、預后的評估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20年2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作為研究對象,并納入研究組,其中男65例,女43例; 年齡60~81歲,平均(70.66±1.85)歲; 根據(jù)紐約心臟學會(NYHA)分級標準[6]分為Ⅱ級35例, Ⅲ級40例, Ⅳ級33例。另選擇同期在本院體檢的90例健康人群納入對照組,其中男55例,女35例; 年齡61~82歲,平均(70.74±2.01)歲。
納入標準: ① 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7]者; ② 患者和家屬知情同意; ③ 年齡≥60歲者。排除標準: ① 伴有肺、腦、腎功能嚴重障礙者; ② 合并惡性腫瘤疾病者; ③ 伴有其他心臟疾病者; ④ 近期存在大型手術(shù)及外傷史者; ⑤ 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zhì)激素者; ⑥ 精神障礙、意識不清者; ⑦ 臨床資料不全者; ⑧ 中途退出者。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1 一般資料收集: 收集本研究納入對象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收縮壓、體質(zhì)量指數(shù)、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及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及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
1.2.2 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yīng)(PCR)檢測血清miR-19b-3p、miR-933: 獲得本研究納入患者知情同意后,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 室溫下以2 500轉(zhuǎn)/min離心15 min后取清液,存放至-80 ℃冰箱內(nèi)。后續(xù)按比例加入提取試劑Trizol并充分搖勻,隨后參照miRNA試劑盒說明書提取血清總miRNA。采用由上海英杰公司生產(chǎn)的特異性逆轉(zhuǎn)錄引物及逆轉(zhuǎn)錄試劑盒進行cDNA合成,經(jīng)實時熒光定量PCR進行擴增,以U6為內(nèi)參。PCR儀器設(shè)置參數(shù)為95 ℃、30 s, 95 ℃、5 s, 60 ℃、35 s, 共40個循環(huán)。miR-19b-3p上游引物為5′-CATGGGTTGTCTCAGTGTCAGAGCT-3′, 下游引物為5′-TGCCTTCTGTCTCCAGTCTTCCAA-3′; miR-933上游引物為5′-CGGCAGGACGAGAAAGAGT-3′, 下游引物為5′-TAGGGCGGGTAGGTGGTGA-3′;U6上游引物為5′-GGAAAGCTGTGGCGTGAT-3′, 下游引物為5′-TCCACAACGGATACATTGGG-3′。最終利用CFX manager 3.0軟件分析Ct值并通過2-△△Ct法計算血清miR-19b-3p、miR-933相對表達量。
1.2.3 超聲心動圖檢查: 使用美國Alere公司生產(chǎn)的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心電圖儀測定心功能指標,包括LVEF、LVEDD。
以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或全因死亡為終點事件,且觀察記錄入院后12個月內(nèi)終點事件發(fā)生情況。隨后根據(jù)1年內(nèi)是否發(fā)生終點事件分為發(fā)生組(n=34)、未發(fā)生組(n=74)。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納入時未發(fā)生但在隨訪過程中發(fā)生或隨訪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心臟疾病; 全因死亡是指在隨訪過程中出現(xiàn)的任何原因的死亡事件。
2組年齡、性別、收縮壓、體質(zhì)量指數(shù)及TC、TG、LDL-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LVEF及 miR-19b-3p、miR-933水平低于對照組, NIHSS評分及LVEDD高于或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研究組、對照組一般資料比較
NYHA心功能分級Ⅳ級患者血清miR-19b-3p、miR-933及LVEF水平低于心功能Ⅲ級患者、心功能Ⅱ級患者和健康人群, LVEDD大于心功能Ⅲ級患者、心功能Ⅱ級患者和健康人群,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不同人群血清miR-19b-3p、miR-93及心功能指標比較
Pearson相關(guān)分析顯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9b-3p水平與LVEF呈正相關(guān)(r=0.554,P<0.001), 與LVEDD呈負相關(guān)(r=-0.368,P<0.001); 血清miR-933水平與LVEF呈正相關(guān)(r=0.505,P<0.001), 與LVEDD呈負相關(guān)(r=-0.410,P<0.001)。
隨訪12個月,發(fā)生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9b-3p、miR-933水平低于未發(fā)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不同預后血清miR-19b-3p、miR-933水平比較
ROC曲線結(jié)果顯示,血清miR-19b-3p、miR-933預測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AUC分別為0.835(95%CI: 0.785~0.885)、0.843(95%CI: 0.790~0.890); 二者聯(lián)合預測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AUC為0.901(95%CI: 0.851~0.951), 見表4和圖1。
圖1 血清miR-19b-3p、miR-933預測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ROC曲線
表4 血清miR-19b-3p、miR-933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否發(fā)生終點事件為因變量(未發(fā)生組=0、發(fā)生組=1), 以外周血miR-19b-3p、miR-933及NIHSS評分等指標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分析,賦值為NIHSS評分(≤8.85分=0、>8.85分=1); miR-19b-3p(≤5.41=1、>5.41=0); miR-933(≤1.01=1、>1.01=0)。結(jié)果顯示,血清miR-19b-3p(HR=3.762, 95%CI: 1.854~7.634)、miR-933(HR=3.480, 95%CI: 1.903~6.364)及NIHSS評分(HR=3.047, 95%CI: 1.837~5.051)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P<0.05), 見表5。
表5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為各種心臟疾病進展到晚期的終末表現(xiàn),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老年人群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率為10%~20%[8], 4年病死率約50%[9]。目前,該病臨床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且預后較差,因此探尋早期有效預測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預后的指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miRNA在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方面有重要價值[10]。研究[11]顯示, miRNA通過影響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心肌纖維化、心室重構(gòu),參與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 miRNA-155、miRNA-133均可有效診斷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生[12-13]。miR-19b-3p、miR-933是miRNA家族成員之一。研究[14]顯示, miR-19b-3p在阿爾茨海默病大鼠血清中表達降低。但另有研究[15]認為,外周血miR-19b高表達是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醫(yī)院感染患者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研究[16]認為,外周血中miR-19b異常升高可預測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研究[17]顯示, miR-933定位于人2q31.1區(qū)域,其過表達對肺癌的增殖、侵襲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研究組血清miR-19b-3p、miR-933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 說明miR-19b-3p、miR-933可能參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LVEDD、LVEF均是目前臨床判斷心功能的常用指標,本研究Pearson相關(guān)分析顯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9b-3p水平與LVEF呈正相關(guān),與LVEDD呈負相關(guān)(P<0.05); 血清miR-933水平與LVEF呈正相關(guān),與LVEDD呈負相關(guān)(P<0.05), 說明血清miR-19b-3p、miR-933水平變化可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本研究隨訪12個月發(fā)現(xiàn),發(fā)生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9b-3p、miR-933水平均低于未發(fā)生組(P<0.05), 提示miR-19b-3p、miR-933水平變化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預后有關(guān)。本研究ROC曲線結(jié)果顯示,血清miR-19b-3p、miR-933預測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AUC均超過0.8,提示血清miR-19b-3p、miR-933對患者預后不良有一定預測價值,進一步多因素分析顯示,血清miR-19b-3p、miR-933均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P<0.05), 可見臨床監(jiān)測血清miR-19b-3p、miR-933水平變化可判斷病情發(fā)展,對及早干預和改善患者預后具有價值。miR-19b-3p是一種具有調(diào)控因素表達作用的非編碼小分子,作為miRNA成員,具有抗炎及保護心臟等作用。相關(guān)研究[18-19]顯示, miR-19b可通過細胞凋亡酶激活因子-1/胱天蛋白酶信號通路發(fā)揮抑炎作用,同時可通過下調(diào)下游分子同源磷酸酶-張力蛋白(PTEN)激活Akt信號通路,保護心肌細胞。研究[19]顯示, miR-19b-3p高表達可通過調(diào)節(jié)巨噬細胞極化、抑制經(jīng)典的炎癥途徑和增強其他抗炎反應(yīng),發(fā)揮對心臟的保護作用。研究[20]報道, miR-19b高表達可顯著抑制H9c2細胞的氧化應(yīng)激損傷,發(fā)揮心肌細胞保護作用。miR-933過表達在腫瘤疾病中具有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細胞增殖、降低細胞遷移和侵襲能力等作用[21-22]。因此推測,血清miR-19b-3p、miR-933, 水平降低可使心肌損傷細胞損傷加重,增加預后不良發(fā)生風險。本研究發(fā)現(xiàn), miR-19b-3p聯(lián)合miR-933預測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不良預后的AUC大于單一指標,說明二者聯(lián)合應(yīng)用更有助于診斷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狀況,可為臨床及時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提供依據(jù)。
綜上所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9b-3p、miR-933水平均呈低表達,且其水平變化與心功能及預后密切相關(guān),可作為預測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不良的有效指標。但本研究為單中心分析,且樣本量較少,今后仍需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