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琳
每到冬天,我都會想念一道家鄉(xiāng)菜——腌菜排骨湯。我的家鄉(xiāng)位于南京的南郊,一個群山環(huán)擁的美麗小鎮(zhèn),腌菜排骨湯是那里傳統(tǒng)的冬季時令菜肴。
顧名思義,腌菜排骨湯是用腌菜和排骨熬制而成,但其味道好壞更多取決于腌菜。從兒時記事起。每到冬季,家家戶戶都會把成堆的青菜清洗干凈,晾曬在門前的繩上,在陽光下瀝干水分,然后整齊放進一個陶瓷大腌缸里,每放一層都要撒上一些粗鹽、姜片、花椒等,再用手壓實,待層層疊疊鋪滿后,最后壓上一塊重重的大石頭。這些活兒看似簡單,但因為是在隆冬,一雙手要和冷水接觸,做起來卻不輕松。兒時曾目睹母親腌制青菜,看見她一雙纖細的手在冷冽的風中、在鹽水的浸泡下凍得又紅又紫。
經(jīng)過數(shù)日,當鹽水慢慢浸透了青菜,原先高高的菜堆會漸漸矮下去,顏色也會從綠色變?yōu)樽攸S。半個月后,便可以食用了。除了青菜,雞、鴨、魚肉以及蘿卜、白菜等很多蔬菜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延長食用期限,幾個月甚至一年都不會壞。俗話說“家有余糧,心中不慌”,這方法曾是舊時應(yīng)對饑荒、存糧過冬的獨有方式,如今卻代代相傳,成為歷久彌新的冬季傳統(tǒng)。
烹飪腌菜排骨湯時,先從腌缸中取出適量腌菜,把鹽水用力擰干,然后放在清水里泡上一會兒,這樣便可以祛除過濃的鹽味兒,不至于太咸,最后再切成小段備用。排骨經(jīng)過清洗、焯水,放入開水燒開后,把腌菜倒入,撒點姜片,再用小火慢慢熬燉。待到排骨煨軟、腌菜的香味四溢便可以食用了,無需再放入鹽和味精。洗過、燉過的腌菜松軟適宜,不咸不淡,清香撲鼻,中和著排骨的肉香,湯汁鮮美爽口而不油膩。在家鄉(xiāng),這早已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良品,用它佐餐可以下飯、用它下面味道濃郁,甚至腌菜獨特的風味還能喚醒沒有食欲的味覺,讓人一下食欲大增。
在兒時的年代,物質(zhì)并不豐盛,在冬季能喝上這樣一道腌菜排骨湯,我會非常滿足。家里每次燉湯時,我都能就著排骨、腌菜,吃上一大碗米飯,再把面前的一碗湯也喝得干干凈凈。腌菜排骨湯是家鄉(xiāng)冬日里一張溫暖的標簽,無論氣候多么嚴寒,只要回家聞見腌菜排骨湯的香氣,瞬間便會暖到心里。這湯也是招待來客的例行菜肴,春節(jié)時去別人家里做客,餐桌上都會有一道冒著香氣的腌菜排骨湯,那里盛滿了濃濃的鄉(xiāng)情與新歲的歡欣。
日轉(zhuǎn)星移,時光流逝。后來我離開家鄉(xiāng),很難再吃到腌菜排骨湯,那湯的滋味逐漸成為我記憶里的一份念想。我曾特意留心各處飯店是否有這道湯的蹤影,也曾在菜場買過現(xiàn)成的腌菜自己熬湯,但無論是口味或是香味,都不是我記憶中熟悉的味道。
我獨愛家鄉(xiāng)腌菜排骨湯中馥郁的清香,那里有鹽水滋潤的清咸,有陽光曬過的芬芳,有辛勤耕耘的收獲,也有幸福成長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