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詠英 占顯
【摘要】? 目的? 探究冠心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后患者使用復方丹參滴丸與阿托伐他汀對血管內皮功能和血管炎性的影響。方法? 以2022年1-12月于醫(yī)院行PCI手術的冠心病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在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上,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術后常規(guī)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復方丹參滴丸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血管炎性因子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者內皮素(ET)、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水平下降幅度,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病患者PCI術后使用復方丹參滴丸配合阿托伐他汀能夠促進血管內皮功能改善,減輕血管炎性反應。
【關鍵詞】? 冠心??;PCI術;復方丹參滴丸;阿托伐他??;血管內皮功能;血管炎性反應
中圖分類號? R541.4;R589.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4)05--02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患者以中老年人為主,男性發(fā)病率較高。冠心病由冠狀動脈管腔狹窄或閉塞引起,年齡、遺傳因素、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等均是危險因素。臨床上冠心病治療方法較多,包括藥物方案、手術方案等[1]。手術操作會對患者冠脈產(chǎn)生刺激,形成損傷,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異常改變,且容易引發(fā)血管炎性反應,對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后康復造成影響[2-3]。以往臨床上在冠心病患者PCI術后主要給予阿托伐他汀治療,但由于患者年齡、手術時間、身體狀況、基礎疾病等情況各不相同,PCI術后血管內皮功能損傷、血管炎性反應程度不同,治療效果欠佳[4]。復方丹參滴丸作為一種中藥制劑,可以保護心肌,改善血液流變學狀態(tài),同時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與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使用能夠發(fā)揮藥物協(xié)同作用,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通過臨床對比觀察,探討在冠心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后患者中使用復方丹參滴丸與阿托伐他汀對血管內皮功能和血管炎性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2年1-12月于醫(yī)院接受PCI手術治療的冠心病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均行PCI手術,手術成功且術后恢復良好者;②精神、認知良好者;③病例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類疾病者;②凝血功能障礙者;③合并惡性腫瘤者;④語言或聽力障礙者;⑤中途轉院、出院,無法完成試驗者。在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上,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齡48~78歲,平均64.24±3.15歲;病程1~8年,平均4.64±1.02年;體質指數(shù)21~25,平均23.68±1.07。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齡49~79歲,平均64.20±3.18歲;病程1~8年,平均4.62±1.04年;體質指數(shù)21~25,平均23.72±1.03。兩組患者上述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準許后執(zhí)行。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術后常規(guī)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20mg/次,1次/日,睡前口服。連續(xù)用藥30d。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復方丹參滴丸治療,10粒/次,3次/日,口服。連續(xù)用藥30d。
1.3觀察指標
(1)血管內皮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ml,離心操作10min(轉速3000r/min)后分離血清。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進行內皮素(ET)、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一氧化氮(NO)水平測定。
(2)血管炎性因子: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ml,使用免疫透射比濁法對超敏C反應蛋白(hs-CRP)進行測量。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進行測定。
1.4? 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使用SPSS 25.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 ”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ET、MMP-9、NO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0d后,兩組患者ET、MMP-9均下降,NO均升高;但觀察組ET、MMP-9水平低于對照組,NO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管炎性反應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hs-CRP、TNF-α水平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0d后,兩組患者hs-CRP、TNF-α均下降,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作為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多發(fā)生于中老年群體,影響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質量。冠心病臨床治療可采取藥物方案、手術方案,適用情況不同,需根據(jù)患者年齡、病情、手術指征等選擇合適的方案進行綜合性治療,以減輕癥狀、預防并發(fā)癥為根本目標[5]。藥物方案適用于病情輕微患者,可以穩(wěn)定病情,減輕疾病癥狀;病情嚴重者或者經(jīng)藥物治療未獲得理想療效者,建議手術治療,常用術式為PCI,手術可以重建冠脈血運。PCI手術在冠心病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簡單、安全性高、術后并發(fā)癥少[6]。但是,PCI手術操作過程中可能損傷血管內膜,引起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手術操作造成的機械損傷以及缺血再灌注損傷,會導致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出現(xiàn)血管炎性反應[7]。手術操作可引起不穩(wěn)定斑塊發(fā)生破裂,對T淋巴細胞進行激活,釋放促炎性因子,加重炎性反應,進一步損傷血管內皮功能[8]。因此,為減輕PCI手術后血管炎性反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需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治療,臨床上常用的阿托伐他汀有一定治療效果,但效果不夠理想。探索其他藥物在冠心病PCI手術患者術后治療中的應用方法及價值,對于術后康復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ET、MMP-9、NO水平在用藥后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復方丹參滴丸與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使用可以促進冠心病患者PCI術后血管內皮功能改善。并且用藥后觀察組患者的hs-CRP、TNF-α水平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冠心病患者PCI術后使用復方丹參滴丸與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減輕血管炎性反應。其原因為阿托伐他汀可以抑制HMG-CoA在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轉化成甲羥戊酸中的作用,調節(jié)血脂,改善血液流變狀態(tài),預防血栓形成[9]。同時,其可以抑制炎性細胞抗氧化作用,減少炎性因子對心肌細胞的損傷,使得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得以改善[10]。阿托伐他汀為HMG-CoA還原酶的選擇性、競爭性抑制劑,可以調節(jié)人體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過程,是冠心病主要危險因素)水平。阿托伐他汀及其代謝產(chǎn)物在人體中具有藥理學活性,患者口服藥物后可以迅速吸收,在用藥后1~2小時達到血漿最高濃度。復方丹參滴丸中主要藥物成分是丹參、三七、冰片,有止痛、活血、化瘀、開竅的功效[11]。丹參活血化瘀,性苦、微寒、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丹參中含有原兒茶醛、原兒茶酸、醌類成分、乳酸以及維生素E等,可以活血祛瘀、清心除煩、通經(jīng)止痛;三七是止血藥,主要功效有止血散瘀、消腫定痛,三七中含有人參皂苷成分、三七皂苷成分、七葉膽苷、三七素、槲皮素、多糖,現(xiàn)代藥理表明三七可以抗血栓形成、抗心肌損傷、抗炎;冰片有開竅醒神、清熱生肌功效。冰片味辛苦,歸心經(jīng),可對人體中樞神經(jīng)興奮與抑制進形有效調節(jié)。復方丹參滴丸現(xiàn)代藥理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調節(jié)血小板,可對血管內皮細胞形成保護,促進缺血心肌血管新生[12],同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臟的微循環(huán),緩解心肌缺血缺氧。復方丹參滴丸與阿托伐他汀合用可獲得協(xié)同療效,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用藥期間需要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對患者實施全面檢查確定是否與用藥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有關,從而及時調整用藥方案,保證用藥安全。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PCI術后治療中應用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可以促進血管內皮功能改善,減輕血管炎性反應。本研究不足之處為樣本量較少,沒有考慮其他疾病、患者因素等對PCI術后血管內皮功能和血管炎性反應的影響,后續(xù)研究將增加樣本數(shù)量,做進一步分析研究。
4? 參考文獻
[1] 唐永青.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運動療法對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脂的影響[J].光明中醫(yī),2023,38(13):2537-2539.
[2] 蘭志文.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23,23(9):11-14.
[3] 喬建晶.強化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擇期PCI術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臨床影響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1):68,76.
[4] 李洋,劉炳,白雪,等.益氣祛風通絡法對冠心病PCI術后患者血管炎性反應和內皮功能的影響[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0,37(2):200-206.
[5] 李丹芳.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炎性反應和心肌灌注的臨床療效[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8,18(6):500-502.
[6] 吳農(nóng)田,徐蘭芹.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他汀類藥物防治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并發(fā)造影劑腎病的療效及對血管功能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38(3):335-338.
[7] 周鍇,楊以勒,胡黃.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臨床研究[J].新中醫(yī),2023,55(7):80-84.
[8] 曾建勇,王小玲,范小虹,等.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療效及對患者氧化應激指標的影響[J].陜西中醫(yī),2023,44(1):55-59.
[9] 陳超.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療效觀察及對血清TRAIL的影響[J].福建中醫(yī)藥,2022,53(5):7-9.
[10] 劉繼軍,王連友,王博,等.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普羅布考在行經(jīng)皮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21,29(8):5-7.
[11] 莫宏輝.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清內皮素和細胞黏附因子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33):4-6,10.
[12] 楊迪.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并高脂血癥患者血管內皮功能、脂質代謝紊亂的改善作用研究[J].吉林醫(yī)學,2022,43(5):1266-1268.
[2023-08-24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