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新課標頒布以來,以學習任務群為主的課程結構相對傳統(tǒng)按照固定順序的教學程序有了巨大的突破。小學語文單元教學以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以學習任務群為組織和呈現方式,通過提煉、整合,確定相對合適的單元主題,努力發(fā)掘單元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學生在學習任務群的學習模式下通過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能力和學習效果。通過整合學習要素,做好教學板塊設計;聯系實際生活,優(yōu)化課堂過程,提煉單元主題,明確單元教學目標等,制訂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策略。
【關鍵詞】學習任務群;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策略
單元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整體學習效率、整合學習資源,讓學生能更全面、更系統(tǒng)地掌握學習知識。單元教學在“大情境”“大任務”中統(tǒng)整單元核心知識,逐步推進結構化活動,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品格和能力,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學習任務群的提出為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注入新的血液,整合和延伸了學生學過的語文知識。教師需要做到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出單元教學的意義,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
一、基于學習任務群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策略
(一)整合學習要素,做好教學板塊設計
結合學習任務群具有的綜合性特點,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將教材中的各元素組合在一起進行教學板塊的設計,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的指引下逐步完成學習目標。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能夠根據教學板塊的內容進行整合,合理處理好任務群、學習廣度和深度之間的關系,從而加強學生對使用性文本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具有學習熱情,能夠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展現自身才能。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躍,才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白鷺》時,由于文章是運用寓情于物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將本單元的幾篇文章聯系起來進行教學,如此能夠了解這類文章的寫作特點,運用表格對比的方式分析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引導學生選擇喜歡的寫作方式進行文章的再創(chuàng)作。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還能將學習的各要素進行有效的整合,更能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為后續(xù)深入學習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聯系實際生活,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
小學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課本知識,可以聯系實際生活,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教師良好的教學水平對課堂教學氛圍有著較大的關聯,一般情況下,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就課本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進一步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激發(fā)出學生的情感共識和聯想能力,使學生對課堂內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貓》時,教師根據學習任務群的引導,進一步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依照課本內容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加強學生的理解,并讓其留心觀察貓的神態(tài)、習性和動作,并與現實生活中的貓聯系起來。在課文閱讀和賞析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并積累作者描寫貓的語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和寫作能力。這一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將文本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品味作品的同時感悟現實生活的美好,更好地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三)提煉單元主題,明確單元教學目標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應關注各單元的邏輯結構,能夠明確每個單元的學習目標,并將各個目標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了解本單元的重難點,更好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授《搭石》和《將相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文章的自主閱讀,使其能對本單元的主題有深入的了解。教師也可以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在完成閱讀后進行答案的探究,并完成知識點的梳理,這樣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進行單元知識點探究時,能從情感的角度欣賞文學作品,實現審美能力的提升。學生在進行文章主題設置時,還能結合自己的理解對不同文章內容進行復述,提升感知能力。每個學生在進行知識點復述時,能夠借鑒他人的思路,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如此不僅能實現課堂學習的有效性,還能體現出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設計單元學習任務
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需結合本單元的知識點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并且設置本單元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在課堂教學中自主思考,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良好互動,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從而能夠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更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四季之美》《鳥的天堂》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了解不同文章的寫作特點,并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一些資料的收集,學習并積累作者抓景物特點進行聯想的表達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圍繞學習情境,設置學習項目,讓學生能夠逐步完成教師設置的小任務,了解大任務與小任務之間的聯系,完成大單元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進行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完成自身的學習目標,完成文章整體探究之后能夠進行對比分析,了解文本的語言特點,還能讓學生獲得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師也能完成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檢驗。
(五)注重真實測評,完善單元學習評價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嵌入式評價方式實現教、學、評完美結合,這樣能讓大單元閱讀更具有價值,還能科學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能掌握良好的學習技巧,從而實現學習質量的提升。教師注重過程性評價能使大單元教學更具有價值。教師在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時,能從多角度進行設置,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的積累和語言的應用,小學語文教學也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例如,在教授《摔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小標題的設置,這樣能使學生對一些人物的特點進行整體把控,能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評價標準,并且推薦出最佳標題,這樣能讓學生了解新舊標題之間的差異,也能讓學生思考作者擬題的藝術性。同時,教師注重學習測評能將閱讀過程轉化成學習成果,讓學生能在單元設計活動中,更加注重閱讀的應用功能,將課堂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外,以教學內容為中心進行多篇文章的閱讀,這樣能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動力。學生進行小標題的創(chuàng)設,同時書寫閱讀筆記,能讓他們更好地展現自身的才能,使自身的閱讀寫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六)確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文章
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學習情境、學習內容等,選定相關的學習文章,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學習任務群教學時,需要基于學生的語文基礎,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文章,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中心主題相似或相反的文章內容,有助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對文章進行閱讀和分析,對學習內容更加深入地學習,讓學生形成較完善的語文知識體系。
例如,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主要的情感基調、故事內容,查找文章的寫作背景、文章中事件的發(fā)生背景,讓學生在了解整體背景走向之后,開展單元教學。在第二單元中可以將《狼牙山五壯士》《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聯合講解,《七律·長征》《開國大典》可以放在一起講解。根據文章主要背景、教學內容等,將類型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講解,讓小學生能夠加深對文章的記憶,了解相同類型文章的描寫方式。教師也可以讓小學生在學習文章之后分別找出文章中描寫人物的語句,并根據其描寫的特點進行仿寫,學習不同的人物描寫方式。教師可以向小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細致的閱讀分析下進行對比,從而對文章的主要思想、描寫手法等有更全面深刻的認知。
(七)深化文章重點,提升閱讀能力
開展學習任務群教學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習目標等內容制訂語文學習內容,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深化語文文章的重點內容,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有序地開展單元教學,實現小學語文學習的連貫性和適應性。教師可以在單元教學中尋找較為典型的文章重點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本篇文章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章的能力。
例如,《落花生》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對種植花生的過程和父親的話語等向學生傳達了積極的人生觀念。教師可以根據本篇文章的重點內容,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引導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領會整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在閱讀時投入自己的情感。學生通過文字的閱讀感受人物的情緒表達、情感變化等,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更有助于學習任務群教學方法的發(fā)展,使小學生對于相同類型文章展開更加深入的自主思考和分析,掌握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和思想情感走向,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
(八)根據文章內容,提升寫作能力
在小學階段開展學習任務群的教學,不僅需要開展單元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開展閱讀教學,還需要根據文章的內容,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梢愿鶕W生的年齡階段、語文教學內容等做出寫作要求的規(guī)劃及寫作能力提升的具體教學內容。
例如,在《牧場之國》中運用了景物描寫,利用擬人、比喻等的修辭手法將荷蘭田園景色描寫得栩栩如生。教師可以根據語文所展現的描寫手法,讓小學生進行仿寫。而在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中更側重于人物的描寫,為表現人物的形態(tài)外貌,運用了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細節(jié)描寫、側面描寫等寫作方式。教師可以以其中一種描寫方法為重點討論內容,讓學生結合本章節(jié)的文章進行分析、學習。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內容都是根據學生整體的學習特點、知識接受程度進行編寫的,符合不同年級階段的學習要求。對此,學生可以根據文章所運用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整合相似內容的文章進行單元學習,了解文章的內容、寫作的手法,提升自我的寫作能力。
二、結束語
基于新課標的提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需要持續(xù)開展,從教學方式、小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路徑、學習方法等方面都要進行再次創(chuàng)新,以保證小學生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能真正地融入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王培茹.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4):13-14.
[2]劉培培.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讀寫算,2021(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