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所學校都要有清晰明確的育人觀,對于“培養(yǎng)什么人,怎么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要有明確的認識和努力的目標。結合平谷區(qū)第一小學辦學實踐,筆者認為,辦好學校應該做好三件事。
1.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
積極參與、踐行試點校建設,全面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深刻理解“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核心要義,在實際工作中,凝心聚力,規(guī)范落實。在管理實踐中,積極思考、研究、探索,讓“黨組織領導”與“校長負責”形成合力,做到黨建與教育教學融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fā)展。
創(chuàng)“紅潤”品牌,引領學校特色發(fā)展。以“紅潤”黨建品牌立校,扎實推進“多彩一小,美麗綻放”辦學理念落地,逐步引領“多彩教育”辦學特色不斷深化,讓“大愛、誠信、美麗、擔當”的校訓成為全校師生的行為準則,讓“建有定力、有活力、有影響力、有溫度的學校”成為一小人的共同愿景。
建“紅色”陣地,助力師生多彩綻放。建百米“紅韻”長廊,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偉大歷程和豐功偉績;建黨員活動室,學習黨史,銘記黨恩;建“紅梅剪藝館”“梅子花開閱讀館”,接受紅色文化熏陶;建“錦旗飄飄”榮譽墻,激發(fā)自豪感、宣揚正能量;建“南泥灣”勞動體驗園、家政體驗館,感受勞動光榮、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增設“紅色”電子屏,展示英雄事跡、科學成就、多彩故事,樹立理想信念和科學信仰。
開“紅色”課程,發(fā)揮資源育人功能。挖掘紅色教育內涵,深耕教育點、形成教育鏈,將“紅色”活動課程化、系統(tǒng)化。祭英烈:開展清明祭掃、講英雄故事,祭奠革命先烈,承傳革命精神。讀紅書:閱覽館設立“紅書區(qū)”,班級建立“紅書角”,舉辦紅色故事分享會。誦紅典:每節(jié)課前一句名言鑒賞、每天課間一篇詩詞、每周一首路隊誦讀,利用碎片時間傳誦紅色經典。唱紅曲:“每月一曲”傳唱紅歌,每年進行紅歌展演。觀紅影:以影前尋、影中觀、影后感為主線,觀看愛國主義影片。演紅?。喊嗉壖t色劇本展演,在體驗中傳頌紅色精神。學紅軍:軍訓體驗,“走長征路”,走進桃棚、礪刃國防教育基地,重溫入黨、入隊誓詞,開展紅色教育實踐。
2.堅持頂層設計,明確辦學思想和育人目標
學校以“多彩教育”為辦學特色,堅持“德行品質、知識技能、身心健康、并行并重”育人目標,以“大愛、誠信、美麗、擔當”為校園口號和校訓,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校園精神,全力打造“三力一度”的學校辦學目標,即有定力、有活力、有影響力、有溫度。
定力:指規(guī)范辦學,什么時候做什么事,由誰來做,怎么做,有明確規(guī)定。比如,每年9月一年級開筆禮、4月四年級成長禮、6月六年級畢業(yè)典禮,“三禮”成為每年定期開展的慶祝典禮。
活力:指不斷完善開發(fā)課程,讓課程建設成為學校發(fā)展的生命力。例如,大興莊小學的“火炬”課程,實驗二小平谷分校的“美麗鄉(xiāng)村”課程,平谷一小的“多彩教育”課程。三所學校均代表平谷區(qū)成功被評為北京市課程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單位。
影響力:指穩(wěn)定的教學質量和特色課程開發(fā)與建設。此外,學校應該有發(fā)展穩(wěn)定、成績突出的社團。
有溫度:指學校要努力創(chuàng)建七大和諧關系,即干部之間、干群之間、師師之間、師生之間、家校之間、生生之間、學校與社區(qū)之間和諧相處。
3.堅持課程引領,讓課程建設成為學校發(fā)展的不竭動力
在多彩教育辦學特色引領下,積極構建多彩教育課程體系,多彩教育課程亦稱為“大樹課程”?!按髽湔n程”來自于學校北校區(qū)樓前的兩顆茂盛的梧桐樹:一棵名為“鳴鳳”,一棵名為“朝陽”。鳴鳳、朝陽寓意著好學生遇到好老師。
“大樹課程”在結構上寓意:樹根——基礎課程;樹干——拓展課程;樹冠——發(fā)展課程。在內涵上寓意:學生像這兩棵大樹一樣,享受著陽光的普照(教師的教),盡情地汲取營養(yǎng)(主動地學),強實自己的身心(掌握基礎知識與能力),使自己充分展示特長(個性化成長),得到長遠的發(fā)展(終身學習與提升)?!按髽湔n程”體系從樹根到樹梢都是以“立德樹人”這根主線來貫穿,依托各年級的德育課程來開展。
多學科實踐活動課、單學科實踐活動課、德育課程的制高點構成大寫的“人”字,缺一不可,再加上拓展性課程的“王”字,組成“全”字,象征著全人教育理念,體現(xiàn)人本主義教學理念,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今后,學校將繼續(xù)堅持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fā)展,用多彩的教育實現(xiàn)教育的美好。
編輯 _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