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英 吳慶智 胡有貞 魏長慶 單春會 盧士玲 張建
摘? 要:通過對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在科技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進行分析,以研究生科技英文與論文寫作課程為依托,該文從課程的課程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教學實踐、教學意義及作用探討,以及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五個方面進行改革和探索,提高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端正學生的學生道德情操,為國家研究生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研究生;科技英文寫作;改革實踐;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5-0124-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urse "Technical English and Paper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writ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for non-English majors. This paper explores from five aspect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significance and role discuss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eachi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apers, correct students' moral sentiment,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postgraduate; Technical English and Paper Writing; reform and practice;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content
科技期刊為傳播科研最新研究成果和發(fā)現(xiàn)提供了一種重要的展示平臺,同時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國際語言”[1],更使得英文科技期刊在國際科學研究交流和成果展示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被學術界所大力支持和重視。從整體趨勢來看,我國科研成果發(fā)表在英文科技期刊上的數(shù)量和質量及影響力逐漸呈快速上升趨勢[2]。
隨著全國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數(shù)的遞增,撰寫英文科技論文逐漸成為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研究生向國內外展示科研成果和進展的重要溝通橋梁和手段[3]。然而,研究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其英語應用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導致研究生的英文寫作水平參差不齊。因此,研究生在學術成果發(fā)表英文期刊論文時遇到了諸多阻力和困難,致使創(chuàng)新新思維和想法因語言問題無法準備表達,這不僅挫敗了研究生的研究熱情,也使很多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時推向世界。因此,針對我國工科研究生英文寫作遇到的困難,重點梳理需要解決的問題及采取的措施,對我國碩士研究生研究成果的順利發(fā)表起著重要的作用。針對這個問題,我國高校科研院所相繼開設學術論文寫作方面的課程,以期能夠提高學生撰寫科技論文的能力,從而能讓我國科研成果推向世界。
科技英文與論文寫作是我國高等院校研究生課程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必修課程。課程聚焦學術論文寫作,重點對學位論文寫作及科技論文寫作進行講解。輔助通過科技論文的投稿、選刊等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科技論文寫作及應用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再配合對文獻的檢索及文獻的管理等方面的介紹,綜合提升學生科技英語閱讀及論文寫作的能力,為今后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研究論文作為一種重要的科研成果形式,需要按照其成果的要求進行出版,因此,科技論文在寫作和出版的過程中,對其寫作水平及寫作形式都有一定的要求,也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載體[4-5]。因此,作為科技工作者,以公開發(fā)表高質量的科學研究論文作為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業(yè)績,也可以作為一種在重要公開場合進行學術交流的重要方式。研究生是高??蒲性核葐挝粡氖驴蒲谢顒拥闹髁?,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技論文寫作水平對我國科研成果的推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因此,本文從本課程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教學實踐、教學意義及作用探討和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五個方面全面總結研究生科技英文與論文寫作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為全面提高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水平及其應用奠定基礎。
一? 教學全過程
石河子大學食品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目前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學術碩士、食品工程及食品加工與安全專業(yè)碩士,年研究生招生量達150人以上??萍加⑽呐c論文寫作課程是目前我院研究生課程中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然而,在授課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完成課程作業(yè)質量較差,課程論文格式和內容錯誤較多,學生參與課堂提問和討論積極性不高等現(xiàn)象,極大地降低了教學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和教學目的。
(一)? 課程教學內容
科技英文與論文寫作課程是目前我院研究生課程中一門重要的必修課。內容涉及:①科技文獻的檢索;②專業(yè)文獻的閱讀;③科技論文寫作;④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應用;⑤科學交流的其他主題;⑥如何口頭陳述論文。通過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研究生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研究和石河子大學研究生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將OBE教育理念貫徹于科技英文與論文寫作課程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構建教學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及創(chuàng)建交互平臺、建立多元化考核機制,從而有效提高研究生撰寫科技論文及學位論文的能力,為今后科技工作者具備應有的基本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程教學總學時為32學時,其中文獻數(shù)據(jù)庫及其他應用為4學時,專業(yè)文獻的閱讀為4學時,科技論文寫作為18學時,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應用為2學時,科學交流的其他主題為2學時,如何口頭陳述論文為2學時。課程的教學內容完全按照學生在本課程中需要達到的教學要求而定的,再根據(jù)具體要求設計相應的教學案例,以案例為對象與學生進行深度互動教學,已達到預定教學目標,如我們想讓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究竟是什么?確定課程總目標,通過對達到目標所涉及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建立獨特的“教學結構單元”。確定教學內容,接下來,目標是如何使學生能有效地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獲得相應的學習成效?確定教學策略,更新教學方式和手段,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構建網絡教學交互平臺。通過多手段和方式的教學方法的運用,以更好地使學生達到預期學習效果。最后,確定了適合本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我們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確定教學成果,完善課程考核方式,根據(jù)“教學結構單元”成果完成情況,創(chuàng)建多元化考核機制。
(二)? 課程教學評價
本課程的以往教學考核和評價是以學生期末課程論文為主要考核方式,原有的考試方式比較單一,且并不能反映學生真正掌握本課程的效果,另外,不能很好地檢驗學習英文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掌握和程度。因此,根據(jù)多年教學效果不盡如意的現(xiàn)狀,我們對課程考核方式做了改革和調整,具體考核方式如下:總成績以期末課程論文、平時作業(yè)及結合小組討論三種形式的綜合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其中期末課程論文占總成績的40%,平時作業(yè)占總成績的30%,最后小組討論占總成績的30%。小組討論成績是按照小組團隊PPT匯報的情況進行評分,任務分工的完成情況,個人的匯報表現(xiàn)等。平時作業(yè)成績包括:①完成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應用及實際應用實例;②撰寫2篇科技英文摘要寫作;③撰寫1篇完整英文科技文章(可以選擇根據(jù)自己本科畢業(yè)論文的內容)。期末課程論文主要是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課題寫一篇科技英文文章(綜述)。這樣的課程考核和評價調整充分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收獲,而且更加能反映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的考試評價方式能夠以學生學習本課程所達到的預定目標的成效為依據(jù),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更能客觀地反映學生的本課程學習成效,也能更好地為研究生進入二年級開展課題打下文獻閱讀和撰寫的基礎。
(三)? 課程教學實踐
課程教學中以案例教學內容舉例如下。
1? 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特點及功能
課前通過與學生進行溝通調研同學們了解參考文獻管理的方法及應用現(xiàn)狀。課堂中以調研過程中大多數(shù)同學管理參考文獻的方法為例,進行課堂展示,對其應用弊端進行講解。并引導學生提出他們對參考文獻管理方面的需求,再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fā)點,分析參考文獻管理的重要性并進行舉例分析。根據(jù)參考文獻管理的需要,引出課堂的重要內容——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作用和功能。有需求就有解決辦法,就可以從相應的產品中得到解決。教師通過對目前國內外的參考管理軟件及各自的特點進行介紹,根據(jù)學生的需要推薦適合的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種類。最終以國內外比較流行的Endnote參考管理軟件為例,介紹軟件的特點和工作原理,以及應用情況,讓同學們充分了解此軟件的具體作用、功能及主要軟件界面情況。
2? 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應用實踐
把同學們分成幾個小組,分別分配不同的參考文獻管理軟件應用作業(yè),例如,請按照石河子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參考文獻的要求,編寫Endnote軟件的style,并插入style文件夾進行應用。再例如,采用Endnote軟件提供的稿件模板,撰寫適合Food Chemistry 投稿的模板及參考文獻要求等。通過這些具體的作業(yè)要求,能讓學生主動去探索Endnote軟件更多的應用,以便能很好地在今后的閱讀和寫作中應用好這個軟件。最后,作業(yè)完成之后請小組以PPT匯報的形式給大家匯報作業(yè)成果,大家既獲得了知識也收獲了動手動腦之后的快樂。作業(yè)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反饋很有趣,也很有挑戰(zhàn)性,這個作業(yè)需要每個學生認真去思考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從而能真正成為用好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高手,不僅能用其為自己服務,而且還能改造開發(fā)新的作用,以便滿足自己個性化的需要,這個過程使學生充滿了快樂和成就感,在不知不覺中達到并完成了我們這部分的教學目標。
二? 課程教學意義及作用探討
本課程對科技文獻的檢索、專業(yè)文獻的閱讀、科技論文寫作、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應用、科學交流的其他主題及如何口頭陳述論文等幾方面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和訓練。采用課堂講授、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和匯報、具體應用實例講述及寫作訓練等方式。以及課堂講授結合多媒體輔助的授課方式,對科技英語部分的內容采用提問的方法,鼓勵學生開口多練;專業(yè)詞匯部分,復習鞏固,同時加強翻譯練習??刹扇∠阮A習,課堂提問、討論、回答問題及重點講解等方式教學,使學生掌握科技英語文獻的搜索技巧、專業(yè)論文的用語及語法習慣、撰寫規(guī)范和翻譯標準,掌握其翻譯、閱讀和撰寫技巧。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進一步加強對本專業(yè)的科普及科技文章的翻譯實踐,掌握科技文章的一般結構,熟悉本專業(yè)的常用詞匯,增強撰寫科技論文的能力。課程主要的教學意義及作用如下。
(一)? 培養(yǎng)學生使用數(shù)據(jù)庫,并能將其應用在多種科研工作活動中
雖然研究生在本科生階段都上過文獻檢索課程,但是對于國內外數(shù)據(jù)庫的認識和使用還不是很熟悉。因此,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研究生可以針對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期刊,尤其對國外期刊及其所屬數(shù)據(jù)庫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知曉自己研究生期間常用的權威數(shù)據(jù)庫及其出版機構等。認識并了解數(shù)據(jù)庫的特點就可以針對性地應用數(shù)據(jù)庫的檢索和索引功能,為學術研究提供信息,從而助力后期科研活動,如選題、找研究方向、找國內外研究專家等。各大數(shù)據(jù)庫經常性地舉辦各種數(shù)據(jù)庫功能介紹和對科研工作的助力的培訓和講座,作者也會將培訓講座的PPT發(fā)給學生學習,或者推薦學生參加線上或者線下學校圖書館舉辦的各種數(shù)據(jù)庫功能介紹的講座,對學生提升數(shù)據(jù)庫的應用有很大的幫助。作者也會將自己應用數(shù)據(jù)庫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文獻檢索的技巧和方法,以便能更好地助力文獻檢索和閱讀。比如,Web of Science數(shù)據(jù)庫有個檢索跟蹤的服務,學生可以設定檢索關鍵詞,然后指定郵箱和檢索頻次,如一周還是一個月等,這樣檢索結果就會按照設定的檢索頻次發(fā)到你指定的郵箱中,方便學生及時追蹤到相關文獻,不用天天去數(shù)據(jù)庫檢索文獻,這樣可以節(jié)約時間用來完成實驗,還能不間斷更新文獻查詢結果,從而對學生的科研活動幫助很大,不僅學生在研一階段可以使用這個功能來補充文獻,而且在研二和研三進行科研活動期間,不會因為沒有時間找文獻而錯失與自己相關文獻的查找而導致不了解國內外進展。學生掌握了這個功能并能經常使用的話,是可以大大提升查找文獻的效率,真正做到助力科研工作。
(二)? 培養(yǎng)學生對科技論文寫作特點掌握及論文結構認識的能力
研究生在三年的研究學習生活中,幾乎天天和文獻打交道。通過閱讀文獻不僅可以從別的科研工作者的文章中獲得靈感和信息,也能對科技文獻寫作的特點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隨著閱讀英文文獻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以及研究生不間斷的組會匯報文獻,使得學生對英文文獻的結構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和了解,這對于學生今后撰寫英文文章幫助很大。但是,要想寫好文章,不僅要了解科技論文的結構,而且還要掌握科技論文每部分的寫作特性,寫作模式等。而這些的掌握可以通過課堂講授以及課下小組作業(yè)的完成來達到訓練目的,使學生們能快速、清晰地說出英文文獻的每部分的特點,如語法、句式、人稱、復雜句和簡單句等,這樣的訓練和作業(yè)對提升學生今后論文寫作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三)? 培養(yǎng)學生從文獻閱讀中獲得創(chuàng)新思維并應用于科研工作的能力
在越來越多的文獻閱讀過程中,研究生也出現(xiàn)了很多的困惑,比如,有很多的文章都比較雷同,研究手段和方法都大致相同,只是原料不同,這樣的研究有沒有創(chuàng)新性呢?再比如,有的文章中使用的方法并沒有很清楚的描述,導致學生重復文章中的研究手段可能得不到理想的結果,就問老師這是怎么回事呢?諸如此類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問題被提出,這說明學生在閱讀文獻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全盤吸納別人的想法,慢慢地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思考。學生有了想法,有了疑問,會不斷去求證或者想辦法去解決問題,這就會產生更多新的想法和結果。當然,這也需要學生所在的科研團隊能經常性地召開組會并聆聽學生的困惑,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幕貞蛦栴}的解答。在這樣良性的循環(huán)中,研究生的科研思維就逐漸建立并形成了,創(chuàng)新也就源于此,打破成規(guī),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四)? 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表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的能力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研究生們明白我們通過大量查閱文獻來獲得靈感和想法,當然,當我們有了想法并通過科學實驗來驗證我們的想法并得到有力的研究成果時,是需要及時分享給國內外的科研工作者們,這樣全世界的研究者們就會從我們分享的研究成果中有所收獲,甚至有人會在我們分享的研究成果基礎上更上一個臺階,又有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助推各個研究領域的研究進一步向前發(fā)展。研究生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后,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完成科學研究,并及時將成果撰寫成論文發(fā)表,這種意識并不是僅僅通過研究生畢業(yè)要求來達到的,更多的是對學術研究的熱愛以及更深入的理解。另外,老師也會從研究生學術生涯的角度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讓研究生有成果意識,并不斷努力及發(fā)表成果,也為今后從事相關研究工作奠定基礎。
三? 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
科技英文與論文寫作課程主要對科技文獻的檢索、專業(yè)文獻的閱讀、科技論文寫作、參考文獻管理軟件的應用、科學交流的其他主題及如何口頭陳述論文等幾方面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和訓練。該課程重點提高和培養(yǎng)研究生撰寫科技論文的能力和水平。目的在于為學生今后科研成果的撰寫和發(fā)表提供專業(yè)性和全面的指導和幫助。然而研究生階段,學生是否能夠認真完成科學研究,獲得較好的科研成果,尤其是畢業(yè)要求中發(fā)表文章的現(xiàn)狀導致部分學生壓力很大,可能就忘記了科學研究的初衷是為了推動人類探索和認識世界,而出現(xiàn)科學不嚴謹?shù)膽B(tài)度,比如編造實驗數(shù)據(jù)、剽竊他人成果、偽造同行評議等學生不端行為。這些學術不端行為不僅對研究生的成長不利,也會對學生今后進入工作崗位后的事業(yè)發(fā)展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因此,作者認為在本課程授課過程中必須對學生進行學術道德方面的教育??梢圆捎门e例法,以身邊的例子說明學術不端對個人及單位產生的影響和后果,以及在教師個人科研發(fā)展歷程的介紹中潛移默化地將職業(yè)道德和學術道德準則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認可科研人的價值和作用。此外,對研究生要進行規(guī)范學術道德方面的教育,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到哪些是屬于學生不端行為,從而提高學生對學術不端的認知和識別能力,從而將不良行為扼殺于搖籃中,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建立自己良好的學術道德行為習慣。對研究生進行科研價值的塑造和價值認同感等方面的教育,任重而道遠,不僅體現(xiàn)在課堂上,也體現(xiàn)在導師的科研活動中。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只有每位老師能尊重規(guī)則,嚴謹治學和研究,我們的學生才能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科研。
四? 結束語
對于研究生的教育,發(fā)表高水平英文科技論文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素質。培養(yǎng)學生撰寫英文科技論文的能力,是研究生階段必需具備和掌握的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也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堅定的學術嚴謹風格和科研態(tài)度,這些不僅僅是學生通過實踐能獲得技能,而是教師在課堂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學術理念和科研態(tài)度傳遞給了學生。因此,本課程的教學,在我國研究生教育中,尤其是工科研究生教育中對于提升學生科創(chuàng)能力和水平意義重大,也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文從本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意義及采用的教學手段及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課后意義和作用以及課程思政融入教學五個方面全面嘗試改革和創(chuàng)新探索,旨在提升研究生的科技論文寫作水平。探索結果顯示,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對于科技英文寫作的熱情被帶動起來,積極探索實踐。我相信會對他們今后的研究生學術生涯產生一定的正向影響。
參考文獻:
[1] 陸建平.英文版學術期刊語言與遍校質量狀況與錯失分析[J].中國出版,2009(6):6-12.
[2] 任勝利,寧筆,嚴謹.2017年我國英文版科技期刊發(fā)展回顧[J].科技與出版,2018(3):47-52.
[3] 程華東,曹媛媛.研究生教育導生關系反思與構建[J].科技與出版,2019(6):13-18.
[4] 梁福軍.科技論文規(guī)范寫作與編輯[M].3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5] 孫樂民,張海新.科技論文規(guī)范寫作與投稿[M].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