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濤 熊巍 袁靜 李杏妮
摘? 要: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變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舉措。教育教學改革和信息化建設融合研究,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該文提出教育教學改革需要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觀點,為教育教學改革方向、信息化建設方式方法和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學改革;信息化;融合;信息化建設方法;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5-0116-04
Abstract: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puts forward the viewpoint that education reform need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promotes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two are interrelated and mutually promot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teaching reform; informatization; fusi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teaching model
高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主陣地,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舉措。教育教學改革是指在教育教學機制、體制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專業(yè)和課程建設等方面進行的創(chuàng)新和嘗試。各高教工作者和高教研究院等機構,根據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和實際教育教學工作的需求,總結了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的經驗和不足,為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做出了貢獻。教育教學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fā)教育資源,優(yōu)化教育過程,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1-3]?!吨袊逃F代化2035》中指出,要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支持學校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教學模式、方法的改革[1,4-5]。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技術的進步,教育教學改革需要信息化的教學資源、方法、課程和管理,而信息化的教學過程、環(huán)境、管理和系統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在教育領域中應用廣泛的應用信息技術、開發(fā)教育資源、優(yōu)化教育過程是教育教學信息化的原始動力,是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和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先進的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過程的深度融合將給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帶來根本的變革,是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3]。
一? 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
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是適應社會發(fā)展,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舉措。各類高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均在教育教學模式、方法、體系、專業(yè)和課程等改革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果。教育教學改革要緊跟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模式和方式的適應性,以達到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目的。但是從目前來看,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經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并且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了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了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但是也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以發(fā)展思維看待信息化建設的思想認識有待提高。在各種政策的支持下,高校建設了一批“智慧教室”“虛擬教研室”“標準化教室”等基礎設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同時,也有部分高校認為傳統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才是主流,教育教學信息化并非“雪中送炭”,只是“錦上添花”,在思想上對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帶來的教育教學模式、方式等改變不能有效認識和理解,面對新型技術的發(fā)展和變革缺少繼續(xù)學習的勇氣和毅力,從而出現消極、排斥甚至是反對的態(tài)度。這種錯誤的認識直接影響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發(fā)展和實施。二是信息化建設任務不夠明確,方式單一,系統化不夠。在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部分高校的認識還停留在技術層面,缺乏將技術與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融合的情況還未得到根本的改變。三是教育教學改革和信息化建設各自建設發(fā)展,缺乏綜合考慮和融合發(fā)展思想,導致教育教學改革和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始終是兩個“1”,未能實現“1+1>2”的效果。
二? 教育教學改革需要信息化建設
目前信息化理念已經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發(fā)展日新月異,信息化建設已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教育教學中,如何使用信息化技術來輔助教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問題,信息化建設對教育教學的諸多方面也產生了積極作用。
(一)? 教學資源信息化
教學資源是指可供學習者使用,能夠幫助和促進他們學習的信息、技術和環(huán)節(jié)[6]。教學資源不但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信息化教學中也是相當重要的支持條件。教學資源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教學資源。與傳統教學資源相比,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信息處理數字化,信息存儲光盤(U盤/硬盤)化,信息顯示多媒體化,信息傳輸網絡化,教學過程智能化;信息化的教學資源雖類型多樣,內容繁雜,但是管理容易,尤其是分類、存儲、查詢、輸出等均方便,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具有絕對優(yōu)勢。
(二)? 教學方法信息化
教學方法是教育者和學習者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運用一定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而形成的教與學的活動途徑和步驟[6]。教學方法信息化是教育者和學習者為達到一定的目的,使用現代教育教學媒體/技術而形成的教與學的活動途徑和步驟。教學方法信息化強調的是運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達成教育教學的目的。
在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信息化的方式多種多樣[6]。比如講授-演播法,將教師的講授與信息化資料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是最常見、最普遍的方法;比如程序教學法,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理論,把預先安排好的教學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成小單元,構成程序教材,然后按照預定計劃完成教學內容的方法;比如問題教學法,信息技術就在這種教學方法中非常重要,它是呈現問題情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比如探究-發(fā)現法,教師借助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設置問題情景,提出促使學生思考的問題,學生利用信息化的方法去搜集、查找問題的答案。上述種種方法,均是教學方法信息化的代表,都能夠充分體現教學方法信息化后帶來的優(yōu)勢。
(三)? 教學課程信息化
教學課程信息化是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認知工具且與教學的總體能力目標一致,即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6]。對一般課程而言,教學課程信息化是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程基本原理和知識,此時信息技術起著為課程教學服務的工具作用;對于研究性課程而言,教學課程信息化是指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從運用多種方式方法探究課程內容,對搜集的大量資料進行歸納、整理、提煉、加工,并形成自己的觀點,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為自己的觀點提供依據,此時信息技術不再是教學工具,而已經成為學習的工具。
(四)? 教學管理信息化
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的重要舉措,各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信息化建設,統籌兼顧,在系統設計、兼容、實現、應用上要進行深入研究,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程度[6]。要通過合理設計信息化平臺建設目標,實現教育教學工作信息化管理。如項目的申報,需要申報人提出申報申請,項目主管部門組織資格審查和項目評審,評審專家反饋評審意見和建議,評審分數統計,評審結果篩選等環(huán)節(jié)。傳統的管理方式是提交紙質申報文件,一般情況下根據項目評審專家人數準備多份紙質申報文件,項目主管部門將紙質文件分發(fā)給評審專家,評審專家給出評審意見和建議,項目主管反饋評審意見和結果,公示評審結果等,所有的這些環(huán)節(jié)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特別是紙質文件多份在評審后均已再無用處,造成大量物力財力浪費。而信息化管理就可以用一個系統(平臺)來解決這些問題,申報人、項目主管部門管理員、評審專家等不同角色在系統中具有不同權限,所有上述過程均可以在系統中實現,有利于提高效率,減少浪費。
三? 信息化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中明確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進高等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和提高質量的有效途徑”,所以說教育信息化建設,特別是系統化的信息化建設,對高校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等具有重要意義[3]。以教育教學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目前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趨勢之一,信息化辦學和信息化教學是提高教育教學效率、生動教育教學過程、拓寬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提升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信息化的教學過程,是硬件、軟件和教學模式改變形成信息技術教學的全過程,有利于在教學設計中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資源共享、有利于專業(yè)知識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創(chuàng)新。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其信息資源豐富,知識量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習者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充分發(fā)揮;有利于實現個性化教學,實現因材施教;能夠促進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教育者之間互動,有利于促進團結協作精神培養(yǎng);有利于學習者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和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
信息化的教學方法,是教育者和學習者二者為了達到某一特定目的,使用以現代化教育媒體為代表的媒介而形成教與學的活動途徑和步驟。信息化教學方法是教學方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與傳統教學方法有區(qū)別,但本質上是沒有差別的,都屬于教學方法。只不過信息化的教學方法側重于強調多媒體或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以輔助教和學的過程, 是圍繞現代教育媒體的應用而形成的一種方法。信息化的教學方法必須依靠現代化、信息化教育媒體來開展工作,也必須依據一定的教學理論來開展工作。
信息化的教學環(huán)境,是校園內教學區(qū)域、食宿區(qū)域、辦公區(qū)域、圖書館等地方網絡建設和信息建設的兼容,隨時隨地都可以實現網絡互連、信息互通,可方便地將學生的教育教學延伸到課堂內外,各區(qū)域之中。多媒體教室是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的代表,多媒體教室的建立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而且相對傳統教學環(huán)境而已,提高了新的教學環(huán)境平臺,有利于教育者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工作。
信息化的教學管理,是通過網絡化、系統化、數字化校園建設,以及信息化辦公系統建設,建立教育教學管理信息資源數據庫并實現動態(tài)監(jiān)管。信息化的教學管理是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的需要、是提升管理水平需要、是實現教育教學管理升級的必然選擇,既有利于管理流程化、進度可視化,又有利于減少人力成本,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效率。
綜上可知,信息化建設有利于促進教育教學改革。那么如何加強信息化建設,如何依托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建立一套實現教育、教學、管理等為一體的信息化系統,從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的發(fā)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7-10]。
(一)? 信息化建設系統化,完善信息化應用環(huán)境
時代在發(fā)展,學校教育教學觀念也要隨之發(fā)展,傳統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觀念、模式等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工作與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等結合,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是系統化工程,涉及硬件設施、軟件平臺、管理和維護體系等方方面面,所以從建設之初就要從系統的思想出發(fā),“建設有先后,兼容是核心”,決不能“各自為政”自成一體。
(二)? 信息化素養(yǎng)大眾化,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
從目前來看,教育教學工作還是人與人(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無論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均是教師與學生在溝通,信息化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教學信息化必要條件,所以必須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使信息化素養(yǎng)大眾化,至少在學校必須大眾化,讓越來越多的教師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充分發(fā)揮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從而改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促進教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一是加強學習,二是形成導向,三是樹立標桿,四是引領示范。
(三)? 信息化研究專業(yè)化,創(chuàng)新信息化教學模式
在重視信息化建設系統化、大眾化的同時,還要加強信息化研究工作,開展技術與教育的融合研究。將教育教學模式、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和信息技術視為不同的主體,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探索多種教學模式、多種個性需求和多種媒體技術組合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優(yōu)選出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和媒體技術組合,這些均需要專門的人才來進行研究和實踐。
四? 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的方法
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
(一)? 思想觀念要重視
信息化建設是現代化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來引導,部分高校走在了信息化建設的前列,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仍然有很多高校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現有的教育教學模式很好,對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缺乏了解,對未知事物有畏難情緒,思想觀念上還沒“扭過彎”來,導致對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出現反對、排斥、不合作表現。這些都是思想觀念的問題,是認識不到位的問題,是缺乏前瞻性的表現。所以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首先就要從思想觀念上做出改變,重視信息化建設,了解信息化建設,促進信息化建設;其次要宣傳信息化建設對教育教學過程的積極作用;第三要樹立標桿,嘉獎一批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化技術取得優(yōu)良效果的一線教師,引領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推薦信息化建設。
(二)? 行動方式靠建設
信息化建設要落地仍然是建設,而且是建設好,不是光喊口號。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高校各部門之間要協調,在投入建設的時候要考慮到任務的重疊,考慮到需求的沖突,考慮到思想的統一,將有效的人力物力財力用好;信息化建設時要考慮到各平臺、各系統、各部門等之間的協同性、關聯性、整體性等,不能出現“不聯不通”“聯而不通”的現象,要將信息化建設得好用,讓使用者愿意用。
(三)? 持續(xù)推進重應用
信息化建設是手段,應用是目的。高校信息化建設中普遍存在“建而不用”或“不好用”的問題,這也是制約教育教學信息化高質量發(fā)展的難題之一。比如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常見的“卡頓”“掉線”“延遲”“系統崩潰”等現象;又如對信息素養(yǎng)的培訓不足,很多高校教師,特別是一些臨近退休的老教師,在未接受過系統培訓的情況下就匆忙開展線上教學,導致線上教學效果與師生期待有一定差距;等等。當這些現象出現后,必然影響信息化的應用,所以在推薦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應用,在應用中發(fā)現問題,在應用中解決問題。
(四)? 久久為功出成效
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持續(xù)建設和持續(xù)發(fā)展的事情。首先需要準確把握教育教學信息化發(fā)展的方向。高校要從持續(xù)服務教育教學的應用角度出發(fā),認真思考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到底“建什么”“怎么建”,要具有發(fā)展思維和一定的超前思維,要考慮到持續(xù)建設和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其次需要重點關注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應用的問題。高校要明確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應用的對象、應用的方法和應用的目標,要解決“誰來用”“怎么用”和應用后效果“怎么樣”的問題,要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掌握信息化素養(yǎng)高的教師、要創(chuàng)新適合不同學科、不同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方法,要持之以恒地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要有久久為功的信心和決心,努力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發(fā)展目標。
五? 結束語
高校教育教學改革離不開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建設及其應用又反過來促進教育教學改革,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信息化的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教學課程和教學管理是教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方向;信息化建設的系統化、信息化素養(yǎng)的大眾化、信息化研究的專業(yè)化,均能夠加快信息化發(fā)展及應用,從而進一步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建設,持續(xù)推進和久久為功的信心和決心,進而努力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發(fā)展目標。
參考文獻:
[1] 聶曉霞,吳亞蘭,肖建平.高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管理信息化平臺的構建與實現[J].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2022,13(2):135-140.
[2] 薛梅.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研究[J].陜西教育(高等),2021(6):65-66.
[3] 姚立寧,王宇川,陳曉平,等.以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6(19):95-96.
[4] 劉松,張彬.“雙一流”背景下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軟件,2022,43(1):35-37.
[5] 劉輝,周艷玲,許彌韜.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35(3):146-148.
[6] 郭亦鵬.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6.
[7] 陳芳.新工科背景下“建設項目管理”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風,2021(10):60-62.
[8] 王建文.對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若干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7(8):102-104.
[9] 劉海成,劉茹佳.基于STEM的高校專業(yè)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22(12):147-149.
[10] 李超新,燕居懷,王攀攀.基于信息化建設的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6(3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