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百年變局的歷史背景下,南亞共產(chǎn)黨結合自身特點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在認識當前國際局勢、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和豐富社會主義內涵等方面實現(xiàn)了新的突破。在實踐方面,南亞共產(chǎn)黨通過調整斗爭策略、創(chuàng)新執(zhí)政實踐和加強黨際交往等方式,積極探索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道路和途徑。展望未來,南亞共產(chǎn)黨還需要繼續(xù)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努力擺脫各種現(xiàn)實困境,才能有效推動該地區(qū)共產(chǎn)主義運動在21世紀取得新的發(fā)展。
關鍵詞:南亞共產(chǎn)黨;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
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東升西降”的歷史大勢與國際體系加速轉型相互疊加,推動了南亞地區(qū)政治格局的重塑、經(jīng)濟政策的調整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在此背景下,南亞共產(chǎn)黨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尋求新的發(fā)展契機并努力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了解南亞共產(chǎn)黨在百年變局背景下的理論與實踐,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掌握南亞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現(xiàn)狀與前景,進而深化對世界共產(chǎn)黨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和思考。
一、提出新的觀點和主張
21世紀以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雖然呈現(xiàn)更加復雜的態(tài)勢,但兩種制度長期并存的格局難以改變。與此同時,雖然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仍處低潮,但整體形勢呈現(xiàn)出逐步改善的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南亞共產(chǎn)黨結合自身特點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積極推動南亞共產(chǎn)主義運動在21世紀取得新發(fā)展。
(一)對當前國際局勢的判斷
面對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的深刻調整,孟加拉國共產(chǎn)黨、印度共產(chǎn)黨、印度共產(chǎn)黨(毛主義)、尼泊爾共產(chǎn)黨(毛主義中心)從資本主義問題、社會主義運動和兩制格局演變等角度對國際局勢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隨著國際多極化趨勢的加速發(fā)展,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不斷加劇,這種對抗為世界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帶來了重要契機。孟共指出,蘇聯(lián)解體后,
作者簡介:黑然,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后、首都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北京 100732)。
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創(chuàng)新工程A類項目“世界社會主義思潮與運動新進展研究”(2018MYYA03)。
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企圖憑借強大的經(jīng)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然而,隨著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日益尖銳,資本主義將難以再按照傳統(tǒng)方式繼續(xù)生存。與此同時,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重新煥發(fā)活力,呈現(xiàn)出新的發(fā)展態(tài)勢參見孟共官方網(wǎng)站:《孟加拉國共產(chǎn)黨十一大政治決議》,https://cpbbd.org/?page=detailsamp;serial=261。。印共認為,當前國際形勢的錯綜復雜集中體現(xiàn)在美國利用北約不斷蠶食世界各國的戰(zhàn)略空間。在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下,全球正處于異常艱難的時期,共產(chǎn)黨和工人黨有責任捍衛(wèi)人民權利,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而奮斗CPI, “21 IMCWP, Contribution of CP of India,” http://solidnet.org/article/21-IMCWP-Contribution-of-CP-of-India/.。印共(毛)表示,新冠疫情的暴發(fā)使全球經(jīng)濟陷入嚴重衰退,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應對疫情及其相關問題的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今,帝國主義面臨著來自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其他階層的強烈反抗。隨著工人運動在美國、法國、英國、德國、韓國、斯里蘭卡等國家和地區(qū)的興起與發(fā)展,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在全球范圍內也越來越受到歡迎CPI (Maoist), “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Maoist): Observe 23rd March as An Anti-Imperialist Day,”http://www.bannedthought.net/India/CPI-Maoist-Docs/Statements-2023/2023-03-09-CC-StmtOnMarch23-Anti-ImperialistDay-Eng.pdf.。尼共(毛中心)強調,隨著世界走向多極化的步伐不斷加快,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制度間的對抗日趨激烈,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正在對中國發(fā)起“新冷戰(zhàn)”,拜登政府更試圖將中美博弈解讀為獨裁專制與民主政治之間的對抗參見尼共(毛中心)八大政治報告《二十一世紀尼泊爾的社會主義道路》,https://ekantipur.com/bibidha/2021/12/27/164061127608559726.html。。
(二)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
近年來,印度共產(chǎn)黨(馬克思主義)、巴基斯坦共產(chǎn)黨目前,自稱巴基斯坦共產(chǎn)黨的黨派有三個:其一由卡齊領導,主要在信德?。⊿indh)開展活動;其二由卡迪姆·塔希姆(Khadim Thaheem)領導,是2002年從卡齊領導的共產(chǎn)黨中分裂出去建立的共產(chǎn)黨;其三由賈米爾·艾哈邁德·馬利克(Jameel Ahmad Malik)領導,是2012年在巴基斯坦選舉委員會注冊成功的共產(chǎn)黨。這三個黨中,多次參加共產(chǎn)黨與工人黨國際會議的是卡齊領導的巴共,本文選取該黨作為研究對象。、尼泊爾共產(chǎn)黨(革命毛主義)、斯里蘭卡共產(chǎn)黨從資本主義危機、戰(zhàn)爭與掠奪、財富集中和貧富分化等角度對資本主義的制度弊端進行了批判,指出經(jīng)濟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同時剖析了當前背景下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及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深刻影響。印共(馬)指出,新冠疫情期間,封鎖管控和停產(chǎn)停工導致全球經(jīng)濟在2020年萎縮約4.4%,雖然全球財政刺激規(guī)模高達16.9萬億美元,但近86%的全球支出被發(fā)達國家所壟斷。歷史反復證明,資本主義無法有效應對日益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因為經(jīng)濟危機本身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產(chǎn)物CPI(M), “23rd Congress Political Resolution,” https://cpim.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2022-23congress-pol-resolution.pdf.。巴共總書記伊姆達德·卡齊(Imdad Qazi)認為,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種族差異和民族矛盾蓄意挑起戰(zhàn)爭的做法,可能導致更大范圍的動蕩和戰(zhàn)爭危機CPP, “Secretary General of Communist Party of Pakistan Comrade Imdad Qazi’s Intervention at 22nd Communist and Workers Parties’ Meeting Havana, Cuba,” http://solidnet.org/article/22nd-IMCWP-Contribution-by-the-CP-of-Pakistan/.。尼共(革命毛)秘書長基蘭(Kiran)指出,在帝國主義的控制和影響下,尼泊爾受疫情影響頗深,國內物價飛漲,失業(yè)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愈加嚴重。如今,尼泊爾不得不依靠貸款來維持政府運轉和基本財政支出,這表明以新自由主義為基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已深陷危機之中CPN (Revolutionary Maoist), “Press Statement on the 73rd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arty,”http://www.bannedthought.net/Nepal/CPN-Maoist/2023/2023-04-22-PartyFoundationDay-Eng.pdf.。斯共表示,截至2022年,斯里蘭卡的經(jīng)濟危機已演變?yōu)榻鹑?、外匯和信貸三重危機,國家外債總額高達520億美元,這反映出斯里蘭卡正經(jīng)歷深刻的危機,其根源是資本主義制度和新自由主義政策CPSL, “Communist Party of Sri Lanka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Bulletin,” http://www.solidnet.org/.galleries/documents/International-Bulletin-July-2022.pdf.。
(三)深化對社會主義內涵的認識
基于探索社會主義的基本經(jīng)驗,孟共、印共(馬)、尼泊爾共產(chǎn)黨(聯(lián)合馬列)、斯里蘭卡人民解放陣線從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和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等角度提出了關于社會主義內涵的不同見解,這表明各黨在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過程中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也體現(xiàn)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對推動馬克思主義在南亞地區(qū)的本土化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孟共十一大重申,在社會主義社會,無產(chǎn)階級專政將代替資產(chǎn)階級專政,生產(chǎn)資料公有制將代替私有制。科學技術的進步將為人與自然的協(xié)調發(fā)展提供有效支撐,貧窮、饑餓、疾病、文盲以及歧視婦女等社會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人們充分享有薪酬公平、食品安全、住房補助、醫(yī)療衛(wèi)生及公共教育等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參見孟共官方網(wǎng)站:《黨的宣言和綱領(孟共十一大修訂通過)》,https://www.cpbbd.org/?page=detailsamp;serial=287。。印共(馬)指出,中國的崛起增強了南亞共產(chǎn)黨對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信心,中國政府對新冠疫情的防控,與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明顯不同。該黨總書記西塔拉姆·亞秋里(Sitaram Yechury)表示,印共(馬)提出“印度式社會主義”,將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民主權利和公民自由將成為社會主義司法、政治和社會秩序不可分割的要素;工人、農民和邊緣化群體生活條件的改善將極大地賦予其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權利;種姓制度的廢除將徹底結束剝削壓迫,實現(xiàn)不同語言及社會群體的平等發(fā)展;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將以生產(chǎn)資料社會化和計劃經(jīng)濟為基礎CPI(M), “Capitalism, Its Limits and Socialism as Alternative,” https://cpim.org/sites/default/files/marxist/201304-SRY.pdf.。尼共(聯(lián))在十大政治報告中強調,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公益性、開放性、公正性和平等性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建設“具有尼泊爾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黨的戰(zhàn)略目標參見《尼泊爾共產(chǎn)黨(聯(lián)合馬列)在第十屆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的決議》,https://system.cpnuml.org/parse-image/626?hash=$2y$10$1NWokPCG2VY/jFzS6pjwI./ATmp2XWB.2Za85yF69XZvA/Pouw61K。。斯里蘭卡人民解放陣線總書記蒂文·席爾瓦(Tilvin Silva)表示,當代社會主義發(fā)展模式多樣,包括前蘇聯(lián)模式、中國模式和古巴模式。由于社會主義的某些特征以特定時期科技發(fā)展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黨主張建設“具有現(xiàn)代化特征的社會主義”。這是一種與先進技術相結合的、具有斯里蘭卡特色的社會主義模式,它提倡在國家的各個領域中推動先進生產(chǎn)方式的應用,通過各領域的現(xiàn)代化轉型提升整體生產(chǎn)效率Tilvin Silva, “Ours Is A Country Battered by Imperialism,” https://www.dailymirror.lk/print/opinion/ours-is-a-country-battered-by-imperialism-tilvin-silva/172-81399.。
二、深化斗爭實踐探索
當今世界動蕩和變革兩種趨勢持續(xù)演進,面對各種矛盾的交錯交織,南亞共產(chǎn)黨堅持從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尋找思想指引,不斷豐富斗爭實踐,努力爭取左翼在國家政治生態(tài)中的話語權。
(一)調整斗爭策略
根據(jù)斗爭形勢的需要,孟共、印共、印共(馬)、巴共、斯里蘭卡人民解放陣線等南亞共產(chǎn)黨在反對帝國主義及一切反動派、擴大左翼政黨影響力以及爭奪政治話語權等方面適時調整其斗爭策略。孟共采取議會斗爭和群眾運動相結合的方式來擴大左翼民主陣線的政治影響力,不斷推動社會和國家的革命性民主轉型。在2022年召開的十二大上,黨主席穆加赫杜勒·伊斯拉姆·塞里姆(Mujahidul Islam Selim)指出,面對帝國主義、政治壓迫、民主缺失和宗派主義等風險挑戰(zhàn),我們必須盡可能地與其他民主力量聯(lián)合開展斗爭參見孟共官方網(wǎng)站:《是時候讓左翼民主力量執(zhí)掌政權了》,https://www.cpbbd.org/index.php?page=detailsamp;serial=1175。。自成立以來,印共和印共(馬)都選擇合法議會斗爭的方式來實現(xiàn)自己的奮斗目標。為了在右傾化日益嚴重的印度政治生態(tài)中重新爭奪話語權,印共于2023年4月提出通過“全國性政治運動”推動社會主義斗爭,為2024年大選奠定基礎。該黨還強調政治運動需多措并舉,如利用社交媒體來擴大黨的影響力,協(xié)調黨與不同階級、社會群體和文化組織間的關系,在世俗民主力量之間保持意識形態(tài)的高度統(tǒng)一等CPI, “Nationwide Political Campaign From April 14 to May 15, 2023 Defeat BJP-Save the Nation and People,” https://communistpartyofin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Nationwide-Political-Campaign-D-RAJA-General-Secretary.pdf.。印共(馬)在2018年二十二大政治決議中提出“擊敗印人黨及其盟友須在不與國大黨結盟的前提下進行”的斗爭路線CPI(M), “Political Resolution Adopted by the 22nd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Marxist) Hyderabad, April 18-22, 2018,” https://www.cpim.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2018-18cong-pol-res-adopted.pdf.。然而,面對“藏紅花色浪潮”藏紅花色浪潮:藏紅花色是印度國旗的顏色之一,也是印度教僧侶法衣的顏色,是勇氣和獻身精神的象征,被印度教民族主義引為自身的象征。此處代指“莫迪時代”。席卷全國的趨勢,印共(馬)于2020年10月同包括國大黨在內的所有世俗政黨達成諒解,并于同年12月與國大黨結盟。巴共2020年曾強調要關注工人階級和普通大眾面臨的經(jīng)濟問題來加強斗爭。然而,該黨在2023年十大政治決議中明確表示,雖然選舉是政治參與的主要形式之一,但為了從帝國主義、軍閥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建立世俗的社會主義社會,黨決定通過群眾運動和階級斗爭來發(fā)動革命CPP, “10th Political Resolu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Pakistan,” http://www.solidnet.org/.galleries/documents/10th-Political-Resolution_CP-Pakistan_Sep_2023.pdf.。由此可見,巴共的斗爭策略出現(xiàn)了明顯的“左轉”傾向。2021年11月,面對斯里蘭卡國內不斷加劇的政治、經(jīng)濟危機,斯里蘭卡人民解放陣線及時調整其獨立參與政治的策略,嘗試在全國范圍內的農村地區(qū)發(fā)動政治宣傳,動員并組織廣大農民加入反對資產(chǎn)階級政府的斗爭行列。此舉不僅對群眾運動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2022年的全國性罷工浪潮。
(二)創(chuàng)新執(zhí)政實踐
在南亞諸國中,印度和尼泊爾共產(chǎn)黨在執(zhí)政實踐創(chuàng)新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各黨在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改善民眾生活質量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2021年印度地方選舉中,由印共(馬)中央政治局委員皮納拉伊·維賈揚(Pinarayi Vijayan)領導的左翼民主陣線(LDF)贏得45%以上的選票,實現(xiàn)了左翼在喀拉拉邦的連續(xù)執(zhí)政。2023年5月,維賈揚在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1—2023年間,喀拉拉邦GDP增長12.01%,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22650個工作崗位,失業(yè)率從12%下降到5%;政府為64006個貧困家庭解決了燃眉之急,更為7000個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服務;2022—2023年間,通過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共計54648所房屋建造已全部竣工,412個初級保健中心升級為設施完善的家庭保健中心,另有62個尚在建設中The Hindu Bureau, “Kerala Chief Minister Pinarayi Vijayan Releases Progress Report of LDF Government Highlighting Its Achievements,” https://www.thehindu.com/news/national/kerala/kerala-chief-minister-pinarayi-vijayan-releases-progress-report-of-ldf-government-highlighting-its-achievements/article66875173.ece.。這些數(shù)據(jù)反映出“喀拉拉邦模式”在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的喀拉拉邦,地方政府致力于實現(xiàn)經(jīng)濟收入的最優(yōu)分配,實施了一攬子公平分配和資源管理的項目計劃。在地方政府和社會大眾的良性互動下,公共政策能夠得到順利實施,而公眾也可以圍繞社區(qū)需求等問題進行討論,其觀點最終將通過多種形式進入政府議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和社會主義治理體系的優(yōu)越性。
2021年尼共分裂后,尼泊爾政壇進入新的動蕩期。2022年12月,七黨聯(lián)盟由尼共(毛中心)、尼共(聯(lián))、民族獨立黨、民族民主黨、人民社會黨、民意黨和人民自由黨組成的政治聯(lián)盟。獲得尼泊爾執(zhí)政地位,由尼共(毛中心)主席普拉昌達(Prachanda)先出任兩年半總理,再將總理職位交給尼共(聯(lián))主席奧利(K.P.Sharma Oli)。2023年4月,尼泊爾總理秘書處公布了普拉昌達政府執(zhí)政100天以來的工作重心和主要成就,詳細闡述了包括治理稅收流失、削減日常開支、推進司法進程以及為民眾謀福利在內的“37點工作方案”,旨在推動國家治理改革、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改善教育醫(yī)療條件以及優(yōu)化社會服務The Rising Nepal, “100 Days of Govt: 37 Works and Achievements,” https://risingnepaldaily.com/news/24889.。普拉昌達還在“2023年坎提普爾經(jīng)濟峰會”上表示,在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經(jīng)濟衰退和內部矛盾等多重因素的交織作用下,尼泊爾在教育、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和社會保障等方面依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Suchana Mishra,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Som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https://www.nepalnews.com/s/nation/significant-achievements-in-some-development-indicators.。
(三)加強黨際交往
近年來,南亞各國共產(chǎn)黨積極深化與包括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內的世界共產(chǎn)黨工人黨、進步政黨和組織的理論交流與經(jīng)驗互鑒,在黨際交往和加強團結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首先,印共(馬)、尼共以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等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為契機,舉辦南亞社會主義政黨研討會、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理論研討會,與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和進步力量深入開展理論交流。其次,在共產(chǎn)國際成立100周年、巴黎公社成立150周年、毛澤東誕辰130周年及列寧逝世100周年之際,孟共、印共、巴共、尼共(毛中心)、尼共(革命毛)通過發(fā)表紀念宣言、舉行紀念儀式和組織研討會等方式積極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發(fā)展。同時,南亞共產(chǎn)黨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各自的政策主張,呼吁左翼在尊重差異、尋求共識的基礎上加強國際團結,進一步凝聚左翼力量。再次,在斯共成立80周年前夕,孟共、印共、印共(馬)和尼共(聯(lián))紛紛表示祝賀,并積極支持斯共舉辦慶典活動Dayan Jayatilleka, “At 80, Cpsl Launches Economic Alternative, But United Front Is Unclear,” https://islandback.lankapanel.net/at-80-cpsl-launches-economic-alternative-but-united-front-is-unclear/.。最后,2024年9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第十四屆世界社會主義論壇在北京召開。斯里蘭卡共產(chǎn)黨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穆內辛格(Munasinghe)、孟加拉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兼外聯(lián)部負責人喬杜里(Chowdhury)等南亞共產(chǎn)黨領導人參會并發(fā)言。在歷史轉折關頭和變亂交織之際,南亞共產(chǎn)黨和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匯聚起應對挑戰(zhàn)的強大合力,為世界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動力《第十四屆世界社會主義論壇在京召開》,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409/10/WS66e0060ea310a7 92b3abb69f.html。。
三、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zhàn)
南亞共產(chǎn)黨作為具有重要影響的政治勢力和進步力量的代表,雖然在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探索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新成就,但在推進黨的建設、加強左翼團結、應對右翼和宗教勢力以及抵御外部干預等重要課題上仍面臨著嚴峻考驗。
(一)黨的建設面臨困境
南亞共產(chǎn)黨的建設與發(fā)展,有力推動了南亞國家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斗爭。然而,在提高黨的戰(zhàn)斗力過程中,南亞共產(chǎn)黨也面臨諸多阻礙。印共(毛)認為,黨的建設是一個相對緩慢且充滿復雜挑戰(zhàn)的過程,它不僅需要制定明確的目標和計劃,還需要各級、各部門人員的貫徹落實和持續(xù)監(jiān)督CPI (Maoist), “Urban Perspective CPI (Maoist),” https://www.marxists.org/subject/india/cpi-maoist/s14-urban-perspective-7th-printing.pdf.。目前來看,由于黨的力量較為薄弱,印共(毛)無法盡可能多地吸納工人階級中的先進分子入黨,因此難以充分發(fā)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此外,如果不能有效團結半無產(chǎn)階級、學生、知識分子和其他小資產(chǎn)階級,印共(毛)在黨建工作上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從而阻礙階級斗爭和群眾運動向更深層次發(fā)展。在巴基斯坦,當局曾不遺余力地離間人民同巴共之間的關系,甚至通過實施戒嚴和軍事手段強力鎮(zhèn)壓巴基斯坦左翼,致使巴共一度被取締,黨的領導層及干部飽受監(jiān)禁、酷刑和不公正審判的迫害CPP, “Subdivided Cadre of Left Parties Is to Be Fragmented,” https://cpp-org-pk.blogspot.com/2022/12/subdivided-cadre-of-left-parties-is-to.html.。如今,巴共內部組織較為松散,黨員干部傾向于遠離政治斗爭,對紀念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重大歷史事件的相關活動態(tài)度消極。在可預見的未來,鑒于左翼奪取國家權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深入推進黨的建設仍是巴共當前面臨的艱巨任務。在尼泊爾,作為議會左翼主要代表的尼共(聯(lián)),曾在1994年議會選舉后成為國內最大政黨。對于黨在2022年大選中的失利和議會左翼近年所呈現(xiàn)的疲軟態(tài)勢,該黨認為,在政治不穩(wěn)定的國內環(huán)境下,黨面臨著來自兩個方面的挑戰(zhàn):一是少數(shù)黨員干部不積極、不忠誠、不正直;二是黨內組織混亂的狀況持續(xù)了八到十年,表明黨在管理體制和組織紀律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弊端。為了進一步提升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影響力,及時挽救選舉頹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已成為當務之急參見尼共(聯(lián))官方網(wǎng)站:《奧利總理:以新的動力推動黨向前邁進》,https://www.cpnuml.org/news/1472。。
(二)各黨難以實現(xiàn)內部的團結統(tǒng)一
團結是無產(chǎn)階級取得勝利的前提條件。從總體上看,當前南亞地區(qū)的共產(chǎn)主義力量與資本主義勢力相比仍較為弱小。在孟加拉國,由于國家政權掌握在資產(chǎn)階級手中,左翼政黨及組織未能形成一個精誠團結的陣營,再加上共產(chǎn)黨號召力比較有限、主觀主義作風日益嚴重以及民主替代方案的制定尚不明朗等現(xiàn)實因素的影響,左翼在加強團結的未來道路上仍將面臨不小的挑戰(zhàn)。因此,作為該國左翼中堅力量的孟共在十一大政治決議中號召團結一切愛國、民主和進步力量,進一步增強左翼政黨的凝聚力參見孟共官方網(wǎng)站:《孟加拉國共產(chǎn)黨十一大政治決議》,https://cpbbd.org/?page=detailsamp;serial=261。。在尼泊爾,左翼的團結長期以來深受宗派主義的困擾。由于普拉昌達與以基蘭為首的“強硬派”在尼泊爾國體、軍隊整編等問題上存在不可調和的分歧,“強硬派”脫離尼共(毛中心)后,成立了走人民戰(zhàn)爭道路的尼共(毛),后改名為尼共(革命毛);因普拉昌達和奧利之間在總理職位交接等問題上的矛盾不斷激化,尼共(毛中心)和尼共(聯(lián))執(zhí)政聯(lián)盟最終走向了破裂。宗派主義嚴重削弱了尼泊爾左翼的整體力量,對尼泊爾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進一步發(fā)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在斯里蘭卡,缺乏團結和統(tǒng)一性始終是左翼政黨曲折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對待斯里蘭卡自由黨的態(tài)度差異,不僅激化了以斯共和蘭卡平等社會黨為代表的傳統(tǒng)左翼同以斯里蘭卡人民解放陣線為代表的新左翼之間的矛盾,而且進一步加劇了斯里蘭卡左翼內部碎片化的發(fā)展趨勢;對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基礎、組成部分及主要目標等問題的看法無法趨同,導致左翼政黨在議會斗爭中無法凝聚力量以形成有實質影響的政治舉措。如今,斯里蘭卡左翼各派力量試圖通過各自的方式來推進社會主義運動,但囿于意識形態(tài)和政黨團結的局限,左翼仍處于國家政治權力的邊緣Daily News, “At 80, Once Flamboyant Communist Party Is Derelict,” https://www.dailynews.lk/2023/07/07/featured/18367/at-80-once-flamboyant-communist-party-is-derelict/.。
(三)右翼和宗教勢力興盛
近年來,在右翼勢力和宗教勢力的遏制和夾擊下,南亞共產(chǎn)黨的生存和發(fā)展面臨嚴峻考驗。在印度,當前印人黨“一黨獨大”的發(fā)展態(tài)勢已經(jīng)成為該國政治格局中最為突出的特征。作為激進右翼和保守主義的主要代表,印人黨政府將左翼力量視為“眼中釘”,采取多種手段擠壓左翼的政治生存空間Madhav TR, “India’s Communists,” https://www.counterpunch.org/2022/03/25/indias-communists/.。隨著印度政治生態(tài)的不斷惡化,私有化規(guī)模逐漸擴張、民主制度受到侵蝕、宗教少數(shù)群體遭到迫害等現(xiàn)象更加嚴重,共產(chǎn)黨的生存和發(fā)展條件也愈發(fā)艱難。在巴基斯坦,由當權者、政客、地方資本家和封建勢力組成的統(tǒng)治集團在國際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下無情地掠奪被壓迫人民,導致巴基斯坦局勢陷入動蕩,國家面臨著嚴重的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危機,共產(chǎn)黨和左翼勢力的影響力逐步減弱,主張爭取民族權利的政治力量也遭到嚴重打擊。而由國家安全機構設立或庇護的宗教組織迅速發(fā)展,諸如“人民是什么樣的,安拉(上帝)就會賜予他們同樣類型的統(tǒng)治者”之類的觀念更是深入人心Farman Ullah, “Sectarianism in Pakistan: Causes amp; Remedies,”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6525754_Sectarianism_in_Pakistan_Causes_Remedies.。宗教勢力不僅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迅速蔓延,對尼泊爾政黨政治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外部勢力的介入
南亞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發(fā)展深受印度和美國等外部勢力的干預。作為尼泊爾鄰國,印度獨立后一直把尼泊爾作為自己的勢力范圍。2022年尼泊爾大選后,印度通過外交手段和經(jīng)濟合作拉攏尼泊爾大會黨,試圖影響尼泊爾政局走向,阻止普拉昌達擔任新政府總理The Kathmandu Post, “Maoists in Bargaining Mood as Congress, UML Vie for President,” https://kalaiyamun.gov.np/sites/kalaiyamun.gov.np/files/kathmandupost-2023-01-31.pdf.。眼見計劃失敗,印度高層又于2023年2月接連訪問尼泊爾,與尼泊爾主要政黨高層會晤,試圖改變尼共(毛中心)與尼共(聯(lián))執(zhí)政聯(lián)盟的內部權力格局,進而加速其解體。與此同時,美國為維護地區(qū)霸權,將深化與尼泊爾的伙伴關系納入其印太戰(zhàn)略布局。2022年2月,美國脅迫尼泊爾簽署了作為印太戰(zhàn)略組成部分的“千年挑戰(zhàn)計劃”協(xié)議尼美“千年挑戰(zhàn)計劃”協(xié)議簽署于2017年,該協(xié)議規(guī)定美國政府援助5億美元用于尼泊爾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美國還試圖通過多種手段迫使尼泊爾共產(chǎn)黨人接受西方民主模式,以便對尼泊爾共產(chǎn)主義運動進行符合美國利益的改造。斯里蘭卡左翼政黨同樣受外部勢力的干預。2022年4月,面對全球資本主義制度危機以及斯里蘭卡國內前所未有的經(jīng)濟和政治危機,斯共曾與議會中的其他左翼政黨共同提出“11點綱領”,呼吁成立臨時政府,并在最低限度的政治共識下采取緊急措施救濟受災群眾。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經(jīng)濟援助和政治壓力引導斯里蘭卡高層做出符合其利益的政治選擇。出于對外部援助的迫切需要,時任總統(tǒng)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Gotabhaya Rajapaksa)選擇向帝國主義勢力妥協(xié),支持“保守派”勢力代表、斯里蘭卡統(tǒng)一國民黨領導人拉尼爾·維克拉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重新上臺擔任總理Xinhua, “Sri Lankan President Appoints New Prime Minister,” https://english.news.cn/20220512/b21b900272924d5aac809c6875f46888/c.html.。借此機會,美國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談判促成與斯里蘭卡簽署“千年挑戰(zhàn)計劃”協(xié)議,但在斯共和其他左翼政黨的強烈反對下,該協(xié)議暫時被擱置。
四、發(fā)展前景與出路
目前南亞共產(chǎn)黨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曲折性、長期性和多樣性特征。展望未來,南亞共產(chǎn)黨將繼續(xù)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實際相結合,積極應對現(xiàn)實挑戰(zhàn),為南亞共產(chǎn)主義運動和人類解放事業(yè)貢獻新的力量。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南亞共產(chǎn)黨結合自身發(fā)展狀況,進一步明確了黨建工作的重點領域和實施路徑。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印共(馬)在鞏固黨的獨立性和擴大政治影響力方面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為了有效遏制并及時扭轉黨的頹勢,建設一個以馬列主義為指導、在全國有堅實群眾基礎的共產(chǎn)黨,印共(馬)二十三大政治決議強調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全面加強黨的政治、思想和組織建設,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二是優(yōu)先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實際問題,推進群眾斗爭取得新成效;三是重點關注各類民生難題,幫助人民群眾盡早克服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四是積極應對印度教民族主義勢力所帶來的風險和挑戰(zhàn);五是圍繞社會問題、種姓壓迫和性別歧視展開斗爭;六是嚴格按照加爾各答全會的指示,著力提升黨員的思想覺悟和專業(yè)能力CPI(M), “23rd Congress Political Resolution,” https://cpim.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2022-23congress-pol-resolution.pdf.。孟共、印共(毛)、巴共和尼共(革命毛)致力于把黨建設成為一個與人民共進退、關心國家利益、高效和組織嚴密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v觀巴基斯坦共產(chǎn)主義運動史,巴共于1987年、1989年、1991年發(fā)生的三次重大分裂,以及戈爾巴喬夫改革所引發(fā)的國際危機,嚴重挫傷了黨員干部的積極性,極大阻礙了黨的建設與發(fā)展。為擺脫黨的建設上的困境,巴共在十大政治決議中表示,既需要在干部隊伍建設上下足功夫,提高黨員整體素質,努力建設一個有擔當、有思想的革命政黨,也需要在馬列主義的指導下加強組織建設,推進反對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斗爭CPP, “The 10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Pakistan to Be Held on June 16-18 in Islamabad,” https://www.idcommunism.com/2023/05/the-10th-congress-of-communist-party-of-pakistan-to-be-held-on-june-16-18-in-islamabad.html.。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形勢,尼共(聯(lián))主張打造一個由具有高度文化素養(yǎng)的領導人和活動人士構成的共產(chǎn)黨。尼共(聯(lián))十大政治報告提出,黨員干部僅有基本的政治覺悟遠遠不夠,還需掌握特定的專業(yè)知識,并將這些知識運用于實踐;廣大黨員也應投身到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工作之中,了解黨員納新、黨委管理、會議培訓、基層互動等若干問題的操作流程和運行機制,以便正確處理黨內矛盾,增強黨在基層的政治影響力和組織凝聚力Tapendra Karki, “UML Prioritizes ‘Grassroot’ Campaign,” https://myrepublica.nagariknetwork.com/news/uml-prioritizes-grassroot-campaign/.。
(二)推動左翼力量的團結合作
對于政治立場不盡相同的南亞共產(chǎn)黨而言,實現(xiàn)團結的關鍵在于能否創(chuàng)造性地克服各種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建立共同的目標,循序漸進地制定行動方案并推進各項工作,盡可能地維持左翼政黨及組織同民主力量的協(xié)調一致。孟共、印共和印共(馬)強調,為了協(xié)調并團結左翼民主力量,必須科學闡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和時代意蘊,堅決同機會主義、主觀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等錯誤思潮進行斗爭;除工人階級外,還必須與社會各階層和各界人士建立聯(lián)系,深化同其他左翼勢力、進步派及民主黨派的務實合作。面對政治動蕩日益加劇和左翼力量日漸式微的整體趨勢,巴共和斯共堅持從大局出發(fā),將國內各左翼政黨及干部隊伍集中到統(tǒng)一的平臺,成立新的左翼政治聯(lián)盟。為此,巴共于2022年6月同包括巴基斯坦因吉拉比黨(PIP)、國家黨(NP)及查謨克什米爾民族人民黨(JKNAP)在內的十個左翼政黨共同組建了進步左翼聯(lián)盟(PLA)。為了進一步加強聯(lián)盟建設,卡齊聲稱,共產(chǎn)黨人必須全面團結工人、農民、民族主義者及社會弱勢群體,不分種族和任何其他身份地位CPP, “Communists and Nationalists Need Unity,” https://cpp-org-pk.blogspot.com/2023/02/we-communists-and-baloch-nationalists.html.。斯共、蘭卡平等社會黨等左翼政黨也于2022年9月同激進左翼政黨民族自由陣線(NFF)組建了斯里蘭卡最高聯(lián)盟(SLC)。然而,面對國內出現(xiàn)的多重危機,斯里蘭卡左翼學者達揚·賈亞提拉卡(Dayan Jayatilleka)指出,斯共唯有聯(lián)合人民解放陣線和陣線社會主義黨(FSP),從而形成一個團結統(tǒng)一的左翼陣營,使其他左翼政黨和團體聚集在這個陣營周圍,才能進一步凝聚左翼共識,推動斯里蘭卡左翼深化團結合作The Island, “80th Annivers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mp; The Communist Movement: Potentials amp; Problems,” https://island.lk/80th-anniversary-of-the-communist-party-the-communist-movement-potentials-problems/.。尼泊爾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歷史證明,團結統(tǒng)一是黨的事業(yè)發(fā)展順利的重要保障。2023年5月,尼共(革命毛)和尼共(多數(shù)派)[CPN(Bahumat)]宣布正式合并為尼泊爾革命共產(chǎn)黨(RCPN),基蘭隨即表示,如果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共產(chǎn)黨,任何運動或革命都難以取得成功CPN (Revolutionary Maoist), “The Manifesto of Party Unity of Revolutionary Communist Party of Nepal,” https://www.bannedthought.net/Nepal/CPN-Maoist/2023/2023-05-01-TheManifestoOfPartyUnityOfRCPN-sm.pdf.。同年6月,尼共(毛中心)、尼共(統(tǒng)一社會主義者)(CPN-US)、人民社會主義黨(RSG)、尼共(比普拉夫)(NCP-Biplav)宣布成立社會主義陣線(SM),四位黨主席將在團結一致的基礎上輪流執(zhí)掌社會主義陣線的領導權。2024年3月,尼共(毛中心)與尼泊爾大會黨執(zhí)政聯(lián)盟破裂,尼共(毛中心)與尼共(聯(lián))再次組建新的執(zhí)政聯(lián)盟。尼共(毛中心)表示,與尼共(聯(lián))立場不同造成的分裂只能使兩黨力量變得更加弱小The Kathmandu Post, “We Are Not For Left-Right Polarisation,” https://kathmandupost.com/interviews/2024/03/11/we-are-not-for-left-right-polarisation.。由此可見,尼泊爾左翼政黨已逐漸認識到加強團結的重要性。不過,能否跨越宗派主義的藩籬,共筑民族團結發(fā)展之路,維護政局和諧穩(wěn)定,仍將是尼共(毛中心)和尼共(聯(lián))面臨的重大考驗。
(三)有效應對右翼和宗教極端勢力的圍堵
當下,孟共和巴共肩負著既要反對資產(chǎn)階級政權和宗教極端主義,又要在伊斯蘭國家建立社會主義身份認同的艱巨任務。隨著孟加拉國階級矛盾的不斷升溫,孟共認為只有通過“革命性民主轉型”,向人民宣傳反帝、進步和革命的替代政策主張,逐步將權力從統(tǒng)治精英手中奪回,才能推翻現(xiàn)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使黨領導的左翼聯(lián)合力量掌握國家政權并獲得人民信任,進而創(chuàng)造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為了削弱宗教勢力的影響,巴共主張堅持人民民主道路,聯(lián)合政黨、組織和工會,建立由巴基斯坦所有世俗力量組成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以改善廣大群眾、邊緣階層和被壓迫民族的福祉為目標,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在政治右傾化背景下,印共與印共(馬)兩黨合作,既是當前斗爭的需要,也是重振印度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需要。但是政治立場和利益訴求上長期存在的差異,始終阻礙著兩黨的團結統(tǒng)一。所以,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前提下,通過建立左翼陣線和左翼民主陣線等方式繼續(xù)合作,進一步拓展對外交往空間,仍將是印度左翼應對“藏紅花色浪潮”,同時爭取馬克思主義政黨話語權的主要途徑。
(四)抵制外部勢力的干預
在現(xiàn)實背景下,外部勢力將通過多種手段進一步壓縮南亞共產(chǎn)黨的生存空間。作為南亞各國同資產(chǎn)階級開展斗爭、維護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重要力量,南亞各國共產(chǎn)黨應對外部干預的方式通常涉及到多個層面,需要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等層面采取綜合性應對策略。美國和印度對尼泊爾的干預,核心訴求在于掌控尼泊爾政局,同時制衡中國在尼泊爾的影響力。在美國的壓力下,尼共(毛中心)和尼共(統(tǒng)一社會主義者)對“千年挑戰(zhàn)計劃”協(xié)議表示支持,這與尼共(毛中心)和尼共(聯(lián))等尼泊爾左翼政黨一貫對華友好的立場相悖。因此,尼泊爾左翼政黨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包括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內的世界共產(chǎn)黨工人黨的交流合作,才能有效維護并推動中尼關系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如今,斯里蘭卡左翼政黨正處于“新的革命”階段,傳統(tǒng)左翼與新左翼需要透過危機系統(tǒng)闡釋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制定科學、去資本主義化、造福國家和人民的新經(jīng)濟戰(zhàn)略。此外,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方案,動員斯里蘭卡人民踴躍參與到社會主義運動的浪潮中來,也是獲得民眾支持和情感認同,并向人民展示未來執(zhí)政能力的有效路徑之一。
結" 語
在百年變局背景下,雖然總體上世界社會主義依然處于低潮,但世界格局“東升西降”趨勢愈加明顯,新自由主義體系深陷周期性和系統(tǒng)性危機。南亞共產(chǎn)黨作為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重要力量,積極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對南亞資本主義體系造成愈加強烈的沖擊。然而,當前南亞共產(chǎn)主義運動依然面臨多種風險與挑戰(zhàn)。展望未來,南亞各國共產(chǎn)黨將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社會主義的必勝信念,抓住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供的機遇,推動南亞共產(chǎn)主義運動繼續(xù)發(fā)展。
(責任編輯:李亞洲)
Exploration of the Socialist Path by Communist Parties in South Asia in Recent Years
Hei Ran
Against the historical backdrop of changes of a magnitude not seen in a century, Communist parties in South Asia have achieved new breakthroughs i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by combining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se breakthroughs include assessing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riticizing the capitalist system, and deep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In terms of practice, Communist parties in South Asia have actively explored ways and means to realize socialism by adjusting their struggle strategies, deepening struggle practices, and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party exchanges. Looking ahead, Communist parties in South Asia need to continue adhering to 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m with national realities, striving to overcome various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the region in the 21st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