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有章
摘 要:本研究探討了高中語文教師對于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的認知與實踐。在認知方面,教師需要了解相關理論和研究,掌握教學原則和方法,并面對認知上的挑戰(zhàn)和困難。在實踐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引導深度閱讀、鼓勵主動思考、教授策略和技巧、進行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以及提供反饋和指導等方式,促進學生的高階思維閱讀能力培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師;高階思維閱讀;策略
高階思維閱讀能力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運用分析、推理、評價等形成的高級認知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教師在認知和實踐高階思維閱讀策略方面可能面臨一些挑戰(zhàn)。因此,立足于筆者所在學校及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語文教師對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的認知和實踐情況,以及相關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一、高中語文教師對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的認知
(一)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的相關理論和研究
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的相關理論和研究對于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高級認知閱讀時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通過了解相關的理論和研究,教師可以深入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認知運作方式,并根據這些理論來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認知心理學是研究人類思維和知覺等認知過程的學科,它提供了關于學生思維活動的理論模型和框架,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信息加工、記憶、注意力等方面的運作機制。例如,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閱讀時可以運用前知識激活、推理和預測等策略來構建文本意義和解決問題[1]。
此外,閱讀理解理論也為教師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閱讀理解理論探討了學生在理解文本時所涉及的認知過程和策略。教師可以借鑒不同的理論模型和策略,如頂層思維、主題圖譜、問答技巧等,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例如,頂層思維模型強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動思考和自我監(jiān)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這些策略來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二)掌握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教師在掌握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的教學原則和方法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其一,逐步引導:教師了解并應用逐步引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和需求,逐步引導學生掌握高階思維閱讀策略。教師設計漸進性的任務和活動,從簡單到復雜,幫助學生逐步提升閱讀能力。其二,個性化差異化教學:教師了解學生個體差異的重要性,并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興趣、學習風格和學術能力,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以確保每個學生得到個性化的支持和指導。其三,合作學習:教師熟悉合作學習的原則和方法,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或伙伴學習。教師設計有助于學生相互交流、合作解決問題和分享觀點的任務,以促進學生的高階思維和閱讀理解能力的發(fā)展。其四,激發(fā)興趣與情感參與:教師了解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情感參與的重要性,因此會選擇引人入勝、與學生相關的文本,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學生的情感反應和思考,通過提問、討論和分享個人體驗等方式,促進學生的情感投入和深度思考[2]。
(三)高中語文教師在認知高階思維閱讀策略方面的挑戰(zhàn)
高中語文教師在認知高階思維閱讀策略方面會面臨一些挑戰(zhàn)。其一,學生的困惑與障礙: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面臨理解復雜文本、分析抽象概念等困惑和障礙。教師需要耐心傾聽學生的疑問,并提供適當的指導和支持,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這需要教師具備深厚的學科知識和專業(yè)技能,能夠靈活應對不同學生的困惑。其二,教師的知識和技能更新:高階思維閱讀策略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方法不斷發(fā)展和演變。教師需要保持對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學方法的了解,并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這需要教師積極主動地進行專業(yè)發(fā)展,參加相關培訓、研討會或閱讀論文,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其三,教學時間限制:教師在教學中可能面臨時間有限的挑戰(zhàn)。高階思維閱讀策略需要更多時間用于深入討論、思考和分析。然而,教學進度和課程要求可能會限制教師在每個主題或文本上花費過多時間。因此,教師需要巧妙地安排教學活動,合理利用有限的時間,確保學生既能夠掌握高階思維閱讀策略,又能完成課程要求。其四,評估挑戰(zhàn):對學生的高階思維閱讀能力進行評估也是一個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標準化測驗可能無法全面評估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因此教師需要設計更為綜合和靈活的評估方式,如項目作業(yè)、口頭演示、小組討論等,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和閱讀能力[3]。
二、高中語文教師對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的實踐
(一)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
高階思維閱讀策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借助多樣化的閱讀材料,例如,在學習《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一文(作者:李斌)時,這篇文章圍繞“工匠精神”展開,探討了工匠精神在時代發(fā)展和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性。通過引入這篇文章,教師可以運用以下高階思維閱讀策略,引導學生探討并分享自己對“工匠精神”的理解。隨后,通過提供相關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知識,加深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并與實際生活和時代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教師可以針對文章中的問題,設計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如什么是工匠精神?為什么工匠精神對于時代發(fā)展和個人成長至關重要?通過學生的回答和討論,促進學生理解和運用高階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解構,探究作者采用的修辭手法、敘述結構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將能夠深入理解作者的表達意圖,并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文學鑒賞能力。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文章所提及的工匠精神與自身經歷及社會現(xiàn)象進行聯(lián)系,并提出拓展思考的問題。如你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中哪些行業(yè)或領域需要工匠精神?請舉例說明。通過這樣的思考,學生將能夠將高階思維應用于實際情境,并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撰寫相關主題的論文或議論文,運用所學的高階思維閱讀策略進行綜合分析和論證。通過寫作過程,學生將進一步鞏固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4]。
(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
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的應用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來實現(xiàn)。例如,可以結合經典文本《記念劉和珍君》(作者:魯迅)進行分析。這篇文章以紀念戰(zhàn)友的方式,表達了對劉和珍的崇敬和懷念之情。在教學中應用高階思維閱讀策略時,教師可以針對《記念劉和珍君》進行一些指導。如: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章,并提出關于細節(jié)的問題:“文章中提到的劉和珍的事跡有哪些?她是如何為革命事業(yè)獻身的?”通過回答這樣的問題,學生將加深對文章細節(jié)的理解,并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觀察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主題和作者的意圖,如“通過這篇文章,魯迅想要傳達什么樣的信息?他對劉和珍的評價和懷念有何深意?”通過討論和分析,學生將能夠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并運用推理能力進行主題探究。
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觀點進行分析和比較。例如,“作者通過描寫劉和珍的事跡表達了對學生的敬佩之情,你認為這種敬佩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價值觀?有沒有類似的觀點在當今社會中出現(xiàn)?”通過這樣的討論,學生將能夠擴展自己的思維邊界,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社會意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文章中的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聯(lián)系,并提出相關問題。如“劉和珍為革命事業(yè)獻身的精神是否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體現(xiàn)?你能舉例說明嗎?”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將能夠將高階思維運用到實際情境中,培養(yǎng)綜合分析和應用能力。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撰寫關于文章主題和觀點的議論文或感想。通過寫作過程,學生將進一步鞏固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以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
(三)鼓勵學生進行主動思考
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的應用可以通過鼓勵學生進行主動思考來實現(xiàn),其中可以結合《蜀道難》(作者:李白)開展高階思維能力培養(yǎng)。這首詩以描繪艱苦的旅途為背景,表達了對挑戰(zhàn)的思考和感悟。在教學中應用高階思維閱讀策略時,教師可以提出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表達觀點。例如:“你認為詩中的蜀道代表的是什么?作者通過描繪艱險的道路想要傳達怎樣的情感和思想?”這樣的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解釋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解讀詩歌內容,并分析其中使用的比喻手法。例如,“詩中描繪的蜀道艱難險峻,你認為它除了指代實際道路之外,還有其他的象征意義嗎?這個比喻有何深意?”通過這樣的討論,學生將能夠理解作者的意圖和修辭手法,并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文學鑒賞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詩歌的主題,并將其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聯(lián)系。例如,“詩中所描繪的艱難困苦是否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或觀察到類似情況?”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將能夠將高階思維應用于實際情境,并發(fā)展批判性思維和社會意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創(chuàng)作與詩歌相關的作品,如獨白、隨筆或詩歌等。通過創(chuàng)作過程,學生將進一步鞏固對詩歌內容的理解,以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表達能力。
(四)教授閱讀策略和技巧
教師可以通過教授學生一些高階思維閱讀策略和技巧,如預測、推理、比較、歸納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結合課文《致大?!罚ㄗ髡撸浩障=穑?,可以說明這些策略和技巧的應用,并結合具體課文內容進行說明。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標題、首句或段落開頭,預測即將呈現(xiàn)的內容。例如,在《致大?!愤@個標題下,學生可以預測詩歌內容可能與大海相關。這樣的預測讓學生主動參與,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好奇心,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教師可以教授學生使用已有信息和上下文線索進行推理,以理解隱含的意義和作者的觀點。如在課文中的句子“你的藍色的浪頭翻滾起伏”,學生可以通過推理得出大海波濤洶涌的景象。這樣的推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斷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不同文本或文本中的不同部分進行比較,以發(fā)現(xiàn)共同點和差異。如在課文中的句子“你的驕傲的美閃爍壯觀”,學生可以將大海的美與其他事物進行比較,如一朵綻放的花或高山的壯麗景色。這樣的比較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文本意義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總結和歸納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和主題。在課文的描述中,學生可以歸納出大海的藍色、浪頭翻滾和美麗等是詩歌表達的重要元素。這樣的歸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整合和概括能力。
(五)進行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是促進彼此思維碰撞和互相學習的有效方式。結合課文《自己之歌》(節(jié)選)(作者:惠特曼),可以說明如何運用高階思維閱讀策略,并通過小組討論與合作學習來深化理解。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分享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觀點。如在課文中的句子“我看出我是和片麻石、煤、蜂苔、水果、谷粒、可食的菜根混合在一起,并且全身裝飾著飛鳥和走獸”,學生可以討論這些形象的意義和符號的象征性。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以互相啟發(fā),拓寬自己的思路,激發(fā)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高階思維閱讀策略,學生可以比較自己與課文中描述的物質和生命的融合情況,推理這種融合的意義和作者的觀點,以及歸納出課文表達的核心主題。這樣的策略能夠幫助學生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以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互相學習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觀點和理解。學生可以從其他同伴的分析和解釋中獲得新的見解,豐富自己對課文的認識。同時,合作學習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
(六)提供反饋和指導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是提供學生反饋和指導。以下是一些方法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定期評估學生的閱讀表現(xiàn),包括閱讀理解、閱讀速度和閱讀策略的運用等方面。通過測驗、作業(yè)或其他評估形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存在的問題。教師應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情況提供具體的反饋。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反饋,都應準確指出學生的錯誤和不足之處,并為學生提供改進的建議和策略。這樣的個別反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自己的閱讀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法[5]。
結束語
在高中語文教師對于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的認知與實踐研究中,教師對于這一領域的重要性有深入的認識。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師掌握了教學原則和方法,并積極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同時,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并教授閱讀策略和技巧。此外,教師還通過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等方式促進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實踐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經驗,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盡管挑戰(zhàn)依然存在,但教師的努力和研究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和指導。
參考文獻
[1]朱湘寧.高階思維旨向的高中語文閱讀培養(yǎng)模式[J].文學教育(下),2023(1):87-89.
[2]馬天姿.群文研讀中學生整合型高階思維培養(yǎng)探究:以“荷花淀”“小二黑結婚”“黨費”群文研讀為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2,36(1):183-185,188.
[3]文小桃.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文學教育(上),2021(12):98-99.
[4]劉麗娟.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發(fā)展[J].文學教育(下),2021(10):104-105.
[5]榮維東.基于思維提升的鑒賞評論寫作教學策略[J].中學語文教學,2020(9):32-38.
本文系2022年度貴州省黔南州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規(guī)劃課題“高中語文高階思維閱讀策略研究——以都勻一中為例”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22B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