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志紅
摘 要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教育理論體系,文章從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角度入手,倡導在語文教師巧妙地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融入教學目標,融入教學內容,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由此實現(xiàn)新的初中語文教育生態(tài)的構建。
關鍵詞
生活教育觀 初中語文教學 核心素養(yǎng)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提出,語文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兼?zhèn)涞膶W科,必須關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以構建新的語文教育生態(tài)。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教育理論體系,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理論,體現(xiàn)了有價值的教育教學思維,這種教育思維與當前的新課標教育理念是吻合的,因此值得初中語文教師不斷探索。接下來,筆者將探討陶行知生活教育觀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應重視生活經驗的引入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目標是上課之前教師對于課程的預設。好的預設,是保證后續(xù)課堂教學質量處于較高狀態(tài)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應巧妙地融入生活教育理論。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需要注意幾點。一是高度重視生活經驗的引入,保證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生活能力的鍛煉。例如,在設定統(tǒng)編語文教材八(上)第一單元活動探究版塊的教學目標時,筆者要求學生選擇生活中的一則新聞,對新聞的表達方式進行研判,學會撰寫新聞的技巧。二是堅持聽說讀寫并重的原則,將實踐意識融入語文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此期間,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嘗試以聽說訓練的方式,帶動閱讀教學。比如,在初中語文“走進小說天地”綜合性學習中,教師鼓勵學生回憶自己學習過的《孔乙己》《變色龍》《熱愛生命》等文章,講述對不同文章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理解,獲取對應的學習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引入更多類似文章,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繼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還能以聽說訓練的方式,帶動寫作教學。比如,在初中語文“尋覓春天的蹤跡”活動課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去郊游,去觀察春天,繼而引導學生認識春天的特點,了解春天對于生命的意義,由此產生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在這樣的聽說活動之后,教師鼓勵學生撰寫文章,表達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內容的選取應關注現(xiàn)實生活和文化傳承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認為,生活和教育是一個整體。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引,將生活素材有機融入實際的語文教育教學內容中去。為此,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注重聯(lián)系生活,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活氣息。教師要讓文本回歸生活,盡可能還原生活場景,也可以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將其引入語文課堂,展現(xiàn)出語文學習內容的時代性。比如,在“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對“和平與戰(zhàn)爭”的話題較陌生,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引入該話題的相關素材,讓學生通過豐富多樣的素材更好地了解戰(zhàn)爭的殘酷,并在戰(zhàn)爭與和平的對比中,產生對和平的向往之情。在課堂上,筆者選擇的是《珍珠港》的影視片段,由此與實際話題進行關聯(lián),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戰(zhàn)爭與和平,由此順利開展家國情懷教育。二要結合區(qū)域特色,引導學生品味生活的文化。比如,教師可以引入本地區(qū)的各種教育資源,不斷擴充語文課堂的容量,以確保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與實際文化生活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的開展應做好課前準備與情境創(chuàng)設
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融入實際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控。教學過程應最大化地呈現(xiàn)生活氣息,這樣才能使語文教育教學的質量不斷提升。在此期間,教師需要注意幾點。一要高度重視課前預習工作的開展,迅速將生活與課堂關聯(lián)起來。比如,在執(zhí)教《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的時候,教師會鼓勵學生以自己家鄉(xiāng)為對象,觀察家鄉(xiāng)的四季是什么樣子,并嘗試用文字去描述,用照片去記錄,用圖畫去呈現(xiàn),這樣家鄉(xiāng)的美景才能更好地融入學生生活。二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嘗試再現(xiàn)生活情境。比如,執(zhí)教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七(下)《孫權勸學》時,教師讓學生在初步了解文章內容之后,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選擇不同的人物,在尊重原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對話。學生在模擬人物的過程中,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對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孫權勸說呂蒙的話語,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人物的特點。學生也可以在這樣的勸說中,感受到學習的價值,由此學會換位思考。
初中語文教師應加強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研究,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學內容選取、教學環(huán)節(jié)實施等方面滲透“生活化”理念,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更能在語文實踐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西城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