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血漿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與血脂水平判斷急性腦梗死(ACI)風險的價值及其與病情程度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南京市六合區(qū)中醫(yī)院收治的91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病情分期不同將患者分為急性期組(33例)及非急性期組(58例)。比較兩組患者血漿Lp-PLA2和血脂指標水平,分析血漿Lp-PLA2與血脂水平判斷ACI的價值。比較不同程度ACI患者血漿Lp-PLA2與血脂水平,分析其與病情程度的相關性。結果 急性期組患者血漿Lp-PLA2、總膽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急性期組(Plt;0.05)。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顯示,血漿Lp-PLA2、TC及LDL-C聯(lián)合預測判斷ACI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868(SE=0.062,敏感度=0.882,特異度=0.759)。重度ACI患者血漿Lp-PLA2、TC及LDL-C水平高于中度和輕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輕度患者(Plt;0.05)。ACI患者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與血漿Lp-PLA2、TC及LDL-C水平呈正相關(Plt;0.05)。結論 血漿Lp-PLA2、TC及LDL-C與ACI病情程度相關,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判斷ACI風險。
【關鍵詞】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急性腦梗死;病情程度;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07.0115.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07.038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因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部腦組織壞死性疾病,部分ACI是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嚴重階段,可引起意識障礙、頭暈、耳鳴,其致殘和致死率均較高,預后差,給患者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1]。ACI病情進展迅速,可引起腦組織不可逆性損傷。因而,早期診斷病情對治療干預至關重要。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屬磷酸酯酶,是新型炎癥標記物,研究顯示,Lp-PLA2參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過程[2],因而檢測血漿Lp-PLA2可能有助于判斷ACI風險。另外,血脂異常也是動脈硬化重要的病理基礎,是腦微出血的誘因[3]。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探討血漿Lp-PLA2與血脂水平在判斷ACI風險中的價值,并分析其與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南京市六合區(qū)中醫(yī)院收治的91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分期不同將患者分為急性期組(33例)及非急性期組(58例)。急性期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齡40~82歲,平均年齡(73.12±9.62)歲;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18.00~26.00 kg/m2,平均BMI(22.08±2.16)kg/m2;合并癥:糖尿病13例,高血壓24例。非急性期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齡37~80歲,平均年齡(71.14±8.01)歲;BMI 18.50~25.50 kg/m2,平均BMI(22.12±2.20)kg/m2;合并癥:糖尿病20例,高血壓4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根據(jù)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將ACI患者分為輕度組(9例,NIHSS評分lt;4分)、中度組(12例,4分≤NIHSS評分lt;15分)及重度組(12例,NIHSS評分≥15分)[4]。輕度組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71.58±8.86)歲;BMI 18.00~25.50 kg/m2,平均BMI(21.84±1.94)kg/m2;合并癥:糖尿病3例,高血壓7例。中度組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72.07±9.26)歲;BMI 18.50~26.00 kg/m2,平均BMI(21.49±2.09)kg/m2;合并癥:糖尿病5例,高血壓9例。重度組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齡42~82歲,平均年齡(72.97±10.24)歲;BMI 18.00~26.00 kg/m2,平均BMI(22.21±1.89)kg/m2;合并癥:糖尿病5例,高血壓8例。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本研究經南京市六合區(qū)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5》[5]中腦梗死的診斷標準;②年齡gt;18歲,且臨床資料完整;③均在南京市六合區(qū)中醫(yī)院接受規(guī)范治療。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者;②合并白細胞減少癥、溶血性貧血者;③有腦部手術病史者;④合并惡性腫瘤或肝腎綜合征患者。
1.2 檢測方法 在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患者空腹肘靜脈血5 mL,用離心機[寰熙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京藥監(jiān)械(準)字2011第1410290號,型號:LR10]以2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與血漿。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漿Lp-PLA2水平,以酶比色法檢測血清總膽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分別采用選擇性抑制法和選擇性清除法檢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以高壓液相色譜儀[上海聚慕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食藥監(jiān)械(進)字2011第2400703號,型號:LC-2010HT]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血漿Lp-PLA2和血脂指標水平,分析其判斷ACI的價值。②比較不同病情患者血漿Lp-PLA2和血脂水平。③分析ACI患者NIHSS評分與血漿Lp-PLA2、血脂指標的相關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表示,多組間比較行方差分析,兩兩比較行LSD-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P25,P75)]表示,組間比較行非參數(shù)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線性相關分析,預測價值采用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結果以曲線下面積(AUC)描述。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比較 急性期組患者血漿Lp-PLA2、血清TC及LDL-C水平顯著高于非急性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兩組患者血清TG、HDL-C及HbA1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 血漿Lp-PLA2與血脂指標判斷ACI的價值 分別以血漿Lp-PLA2、TC、LDL-C及三者聯(lián)合預測為檢驗變量,以是否發(fā)生ACI為狀態(tài)變量,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三者聯(lián)合預測判斷ACI的AUC為0.868,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0.882和0.759,見圖1、表2。
2.3 不同程度患者血漿Lp-PLA2和血脂水平比較 重度ACI患者血漿Lp-PLA2、TC及LDL-C水平高于中度和輕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輕度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035,Plt;0.05),見表3。相關性分析顯示,ACI患者NIHSS評分與血漿Lp-PLA2、TC及LDL-C水平呈顯著正相關(Plt;0.05),見表4。
3 討論
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ACI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6]。動脈粥樣硬化與ACI關系密切,而炎癥反應在動脈硬化進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直接影響動脈血管結構和功能的穩(wěn)定性。Lp-PLA2是由成熟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分泌的炎癥因子,Lp-PLA2分泌增加可將內皮下間隙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解,進而使氧化型游離脂肪酸水平增加,直接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加快硬化斑塊的形成,增加ACI風險[7]。另外,Lp-PLA2可介導炎癥因子的分泌,并加快酶促反應,誘導動脈斑塊破裂脫落,發(fā)生ACI。因而,急性期患者血漿Lp-PLA2較非急性期Lp-PLA2顯著升高。血漿Lp-PLA2不僅能反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wěn)定性和炎癥的嚴重程度,還不受感染、腫瘤、應激等因素影響,且有早期識別、高度特異性特點[8]。本研究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血漿Lp-PLA2判斷ACI的敏感度為0.765,也說明血漿Lp-PLA2與ACI密切相關,但血漿Lp-PLA2異常升高并不能完全闡明ACI病機。
脂質代謝紊亂也是ACI的重要因素,可引起LDL氧化,并促進單核細胞分化,使泡沫細胞大量生成,并在動脈內膜聚集形成脂紋,脂紋逐漸增大形成斑塊,并在斑塊表面出現(xiàn)膠原纖維的沉積,最終構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脂質核,成為ACI的誘因[9]。本研究結果也顯示,LDL-C、TC對判斷ACI具有一定價值。馬陽陽等[10]還認為LDL-C通過與黏多糖結合,能促進不容性沉淀物的合成,而TC則能刺激血管內膜,加快動脈血管內膜的纖維性增厚進程。因而,TC和LDL-C水平異常多提示動脈硬化進程加快,ACI發(fā)生率增加。本研究ROC分析結果也提示,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顯著提高,這可能是因Lp-PLA2與TC、LDL-C從不同路徑參與ACI機制所致。
另外,Lp-PLA2可與脂蛋白結合,參與動脈血管病變。吳亞茹等[11]也認為Lp-PLA2可通過調控LDL代謝及亞型分布,參與ACI病理進程。沉積在血管壁的LDL-C被氧化為ox-LDL,再通過血液中Lp-PLA2水解氧化磷脂,生成溶于血液的磷脂酰膽堿和非磷脂化脂肪酸,從而引起內皮功能障礙,參與易損斑塊形成[12]。另外,血漿Lp-PLA2異??纱龠M腫瘤壞死因子等炎癥因子分泌,使神經細胞、膠質細胞發(fā)生炎性浸潤,進而加重腦組織損傷,破壞神經功能[13]。因而,血漿Lp-PLA2與血脂水平可反映ACI病情程度。此外,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漿Lp-PLA2、TC及LDL-C水平差異顯著,且ACI患者NIHSS評分與血漿Lp-PLA2、TC及LDL-C水平呈正相關,提示監(jiān)測血漿Lp-PLA2、TC及LDL-C水平有助于判斷ACI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這對指導臨床具有重要價值。王峰[14]也認為LDL-C水平與梗死面積具有相關性,支持本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血漿Lp-PLA2與TC、LDL-C聯(lián)合有助于判斷ACI風險,且血漿Lp-PLA2、TC及LDL-C與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相關,有助于指導臨床進行及時干預。
參考文獻
陳敏,陳秀貞,張輝,等.南平市延平區(qū)2016年急性心腦血管病的流行病學特征[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8, 24(3): 64-67.
張云華,李杰.頸動脈斑塊內新生血管顯影程度及血漿Lp-PLA2水平對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診斷價值[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7, 55(3): 112-116.
謝偉香,黃國棟.急性腦梗死伴腦內微出血患者血脂、β-淀粉樣蛋白水平及其與腦內微出血的關系[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5, 12(11): 18-21.
蘇靜.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的信度與效度[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 11(17): 626-627.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5[J].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5, 48(8): 629-643.
梁菊萍,楊旸,董繼存.急性腦梗死患者流行病學調查及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1, 41(12): 2484-2487.
徐夢怡,周俊山,王蒙,等.大動脈粥樣硬化型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Lp-PLA2、SAA水平的變化及病情進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21, 21(4): 728-732.
陳娟,萬曦,陳玲,等.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斑塊內新生血管超聲造影評價及其與血清YKL-40蛋白及Lp-PLA2水平的相關性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20, 20(15): 2877-2881.
孫慧,侯玉立,崔林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腦梗死患者血管順應性診斷價值的比較分析[J/CD].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7, 11(9): 1470-1473.
馬陽陽,李松濤,陳文鴻,等.基于急性腦梗死TOAST分型的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硬脂酸、花生四烯酸、總飽和脂肪酸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 2021, 25(3): 376-379.
吳亞茹,王君,徐瑞霞,等.冠心病患者血漿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與脂蛋白亞組分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 2019, 19(1): 2742-2747.
楊玉梅,金曉燁,賀麗.腦梗死病人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性質及神經功能損傷程度與血漿Lp-PLA2水平的關系[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1, 19(17): 2994-2998.
張紅霞,郭亞珂,張申,等.血漿Lp-PLA2、D-二聚體及血小板活性指標與腦梗死后神經功能缺損的關系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9, 37(6): 171-172.
王峰.血清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與急性腦梗死及其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短期預后的關系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9, 27(6): 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