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荻生徂徠的“樂舞”思想考察

        2023-12-29 00:00:00王玉
        外國問題研究 2023年3期
        關鍵詞:樂舞

        [內容摘要] 在古文辭學的視域內,日本江戶學者荻生徂徠提出“廢和訓而取華言”“廢傳注而取古言”的學術主張,并重新注解《論語》《中庸》等中國儒學經(jīng)典,清除朱熹、伊藤仁齋等人的誤讀。在這一脈絡下,他對《論語》中的“八佾舞于庭”“樂則韶舞”展開新詮,強調“禮樂”“樂舞”與“安天下之道”的關聯(lián),進而突出“樂舞”的社會功能,由此折射出徂徠的古文辭學特質。

        [關鍵詞] 荻生徂徠;古文辭學;樂舞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201(2023)03-0067-06

        荻生徂徠(1666—1728),本姓物部,名雙松,字茂卿,號徂徠、萱園,是日本江戶時代古文辭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學術取向以“古文辭學”為主,強調中國宋代的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等人完全誤讀了孔子的學說,他們所提倡的宋學是將圣人之道引入邪說歧途。是故,徂徠主張清除宋學對《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誤讀,恢復圣人之道的本來面目,這一價值取向構成了“古文辭學”的宗旨。目前,國內外學界關于荻生徂徠的研究已取得豐碩的成果,涉及政治、思想、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領域①,但是關于他的“樂舞”思想的研究則涉獵不多,尚有進一步擴展的空間。因此,本文將以徂徠的《論語徵》為核心,通過其對《論語》中有關“樂舞”內容的解讀,探討其“樂舞觀”的學術取向,以期對徂徠的古文辭學研究有所推動。

        一、荻生徂徠對“八佾舞于庭”的新解

        “八佾舞于庭”出自《論語》中的“八佾”篇,“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②此為《論語》中首次出現(xiàn)與“舞”相關的內容,亦是荻生徂徠在《論語徵》中最先解讀“舞”字之處。

        在徂徠看來,以往中國儒者在“八佾”后斷句而將“舞于庭”連讀,顯然是失之偏頗,他將“八佾舞”連讀,指出孔子在此強調“八佾舞”的重要性,進而突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關鍵內涵。對于“八佾舞”的含義,徂徠則從古文辭的視域進行解讀。其以《春秋》中“(隱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宮,初獻六羽”一句的解釋為主,認為,《左傳》與《公羊傳》《榖梁傳》的側重點完全不同。《左傳》側重于解釋“六羽”的含義,即:“天子用八,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節(jié)八音而行八風,故自八以下,公從之,于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也?!保ǘ蓬A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卷三,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727—1728頁。)其中的“六羽”即“六佾”,按照孔穎達的注解,其為“六行之人,秉羽舞也”。(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第1726頁。)然而,《公羊傳》則強調魯隱公使用“六羽”之舞為僭越之舉,《春秋》記載“初獻六羽”正是對隱公的批判,“六羽者何?舞也。初獻六羽,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僭諸公也。六羽之為僭奈何?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保ê涡葑ⅲ鞆┦瑁骸洞呵锕騻髯⑹琛肪砣?,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207頁。)從中可知,《公羊傳》對“隱公僭越”的依據(jù)是“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榖梁傳》中的解讀亦與此相似。顯然,二者與《左傳》中“天子用八,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的記載有所不同。對此,徂徠通過比對何休、杜預、服虔等人的注解,指出:“何杜以為舞勢宜方,是或然矣,且天子六十四人,則大夫三十二人,為太過矣,況士豈能辨十六人乎?故何杜于理為優(yōu),諸公六佾,諸侯四佾,恐傳偽也?!保ㄝ渡迯疲骸赫撜Z徴』、関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論語部5)、東京:東洋図書刊行會、1926年、第43—44頁。)這意味著,“天子用八,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的解釋較為合理。從這一層面考察,“八佾舞”為周天子所用之舞,即便是魯國為周公始封之國的特殊關系,作為卿大夫的季氏也絕無資格使用“八佾舞”,是故,季氏的做法無疑是僭越之舉。也就是說,徂徠對季氏的批判態(tài)度與中國儒者的看法幾乎一致,但他對“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認識則與中國儒者完全不同,尤其是對宋儒的注解,更是極為批判。

        在宋儒的視域內,孔子之所以發(fā)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之嘆,是因為季氏既然能做出僭用天子樂舞之事,更能做出其他僭越之事,“君子于其所不當為,不敢須臾處,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則雖弒父與君,亦何所憚而不為乎?”(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第61頁。)然而,徂徠卻指出,此處的“忍”字不可作“忍心”之解,這一解釋實與《孟子》的“不忍人之心”密切相關,但卻是曲解了孔子的原意。他言道:“是忍字,本諸孟子,孟子創(chuàng)言性善……故引不忍人之心以為仁之端,遂又有不忍人之政。然求諸古言,以忍為美德,而未有以不忍為貴者矣……故未有以不忍為教者矣,蓋其究必成婦人之仁故也?!保ㄝ渡迯疲骸赫撜Z徴』、第44—45頁。

        )因此,孔子之言不可能只是簡單地批判季氏,而是蘊含著勸誡魯昭公的微言大義,即:“小不忍,亂大謀,此先王之法言……此章之義,蓋為昭公發(fā)之,昭公亦小不忍,以致乾侯之禍,故云爾,季氏之僭,不啻一世,從前魯君所忍,是尚可忍也。僭之大者,尚可忍也,則無不可忍之事矣。魯君能以此為心,季氏之僭可正,而魯可治焉。圣人之言,皆有作用,宋儒乃以理以心而已矣,不可不察?!保ㄝ渡迯疲骸赫撜Z徴』、第44—45頁。)也就是說,當時魯國已是“三桓專政”的局面,僭越之事時有發(fā)生,昭公已無力控制局面,是故,昭公應暫時忍耐,不可過早激怒“三桓”,等待時機,進而改正季氏的僭越之舉,實現(xiàn)魯國之治。然而,昭公卻未能忍受住季氏的僭越和欺凌,試圖聯(lián)合其他貴族反擊季氏,結果以失敗告終,三桓反而將昭公趕出國都,昭公最終客死于晉國乾侯,由此證明了孔子的先見之明。所以說,孔子借“八佾舞于庭”之事,凸顯出“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重要性,此亦為徂徠解讀“八佾舞于庭”的獨到之處。從這一層面考察,徂徠的解讀已將韓非子的“君主之術”置于其中,凸顯出他的“法家”取向。

        不難發(fā)現(xiàn),徂徠并未對“舞”的意涵做出特殊的解釋,而是繼承了《左傳》中“夫舞所以節(jié)八音而行八風”的解釋,認為舞蹈是用來調節(jié)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材料所制樂器的聲音,進而傳播八方之風。換言之,“舞”并不是單純的“舞蹈”,還與“音樂”緊密結合,這在中國歷史上則是源遠流長,可追溯至原始時期,無論是考古遺物還是傳世文獻,皆有所載。然而,至西周時期,由于周公制定了完善的“禮樂制度”,“樂”不僅變?yōu)榫S護“禮制”等級性的重要形式,還被列入“六藝”之中,更成為教育公卿大夫子弟的內容之一。其不單指“音樂”,還包括“舞蹈”“詩歌”,按照《禮記·樂記》的說法:“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保ㄠ嵭ⅲ追f達疏:《禮記正義》卷三十八,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536頁。)重要的是,當時已有“樂舞”連用的說法,《周禮·春官·大司樂》有載:“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大卷、大、大夏、大濩、大武。”對此,漢儒鄭玄具體解釋為:“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云門、大卷……大咸、咸池,堯樂也……大,舜樂也……大夏,禹樂也……大濩,湯樂也……大武,武王樂也。”(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卷二十二,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787頁。)從中可知,“六樂”即“六舞”,它們是國家層面的樂舞,皆與圣人之功有關,但毋庸置疑的是,其呈現(xiàn)出“樂舞不分”的價值取向,強調“樂舞合節(jié)”的關系,折射出西周時期禮樂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然而,春秋時期的周王室衰微,導致大權旁落至諸侯之手,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zhàn)亂頻仍,特別是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亦逐漸崩潰,諸侯、卿大夫僭越之事時有發(fā)生。對于這一狀況,孔子痛心疾首,試圖通過道德教育的手段而使人人知禮、懂禮,進而自覺地按照“周禮”行事,由此改變禮崩樂壞的局面。因此,對待僭越的行為,孔子直接持批判態(tài)度。徂徠對季氏的“八佾舞于庭”之事亦承繼了孔子觀點,批判僭越之事,但卻賦予了一定程度的新解,凸顯出其不同于中國宋儒之處。

        二、荻生徂徠對“樂則韶舞”的詮釋

        除了“八佾舞于庭”外,《論語》中提及“樂舞”之處則是《衛(wèi)靈公》篇的“樂則韶舞”,“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保ê侮碳?,邢昺疏:《論語注疏》卷十五,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517頁。)對此,徂徠在《論語徵》中亦賦予了不同于中國儒者的新詮。

        事實上,關于“樂則韶舞”的解釋,中國學者的解讀亦分為兩派。一是沿用何晏《論語集解》的注解:“韶,舜樂也。盡善盡美,故取之?!保ㄠ嵭茸ⅲ骸妒?jīng)古注》(九)《孝經(jīng)·論語》,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68頁。)將“韶舞”解釋為“舜樂”。二是“舞”同“武”,“韶舞”即“韶武”,也就是《周禮·春官·大司樂》中“大(韶)”和“大武”,為兩個不同的樂舞。這一說法始自清儒俞樾的《群經(jīng)評議》,劉寶楠、楊伯峻、杜道生、楊逢彬等學者亦繼承此觀點,特別是劉寶楠,他在《論語正義》直接引用俞樾的觀點,并進一步解釋道:“俞說是也??鬃邮兰已裕骸鬃咏L歌詩,以求合韶、武、雅、誦之音。’韶、武并言,皆孔子所取也。武為周一代之樂,合文、武、周公所作樂名之?!保▌氶骸墩撜Z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624頁。)這意味著,俞樾是從周代“六樂”的視角考察“韶舞”,指出,《論語》中提及的“夏時,殷輅,周冕”都是將朝代之名置于前面,“韶樂”既為“舜時之樂”,那么,此處應在“韶舞”之前加上“虞”代之名。是故,“韶舞”之說不通,應是“韶武”之誤。不難發(fā)現(xiàn),以上兩種說法皆是從“樂”的層面解讀“韶舞”,其分歧在于“舞”的具體含義,前者只強調“韶樂”,后者則突出“韶”“武”二樂并重。

        然而,徂徠并未圍繞“韶舞”二字的解釋展開闡述,他將“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作為一個整體,其言道:“夏時,殷輅,周冕,禮也。韶,樂也。圣人之治天下,禮樂盡焉?!保ㄝ渡迯疲骸赫撜Z徴』、第289頁。)這意味著,徂徠也是從“樂”的層面解釋“韶”字,并未解釋“舞”的具體含義,其明顯是將“舞”視為“樂”的一部分,故僅將“韶”解釋為“樂”的一種。從這一層面考察,徂徠與當時流行的《論語集注》的解讀較為相似。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解釋道:“取其盡善盡美?!保ㄖ祆洌骸端臅戮浼ⅰ罚?64頁。)其雖沒有直接說出“韶樂”,但“盡善盡美”正是《論語·八佾》中所載的孔子對“韶樂”的評價。同樣,江戶儒者伊藤仁齋的《論語古義》中亦是強調“韶樂”?!吧?,舜之樂,取其盡善盡美。上文既損益三代之禮而論之,故此特舉舜之樂而示之,顏子王佐之才,故以治天下之法告之也。”(伊藤仁斎:『論語古義』、『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論語部1)、東京:東洋図書刊行會、1926年、第234頁。)與二人不同的是,徂徠則是從圣人“制禮作樂”的角度解讀此章內容:“制作禮樂,革命之事,君子諱言之……此章,先儒以為萬代不易之制,豈如此正以孔顏之時言之耳,若果有所謂萬代不易之制者,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皆非圣人焉,且孔子所告,豈容行之于今世哉!豈在其為萬世不易之制哉!世儒之不知禮樂一至斯極邪!”(荻生徂徠:『論語徴』、第289頁。)在徂徠看來,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皆為圣人,他們重要的貢獻是因時制作“禮樂”,而不是因循守舊、毫無創(chuàng)新。對于“禮樂”,徂徠將二者與“詩書”視為一體,稱其為“先王四術”?!霸姇Y樂,是三代所以造士也,孔氏所傳是已,然其所以為教者,經(jīng)各殊焉,后儒輒以一概之說解之,則奚以四為也。”(荻生徂徠:『弁道』、『荻生徂徠』(日本思想大系36)、東京:巖波書店、1973年、第206頁。)其中,徂徠特別指出“禮樂”的重要性:“禮樂不言,能養(yǎng)人之德性,能易人之心思,心思一易,所見自別,故致知之道,莫善于禮樂焉,且先王所以紀綱天下立生民之極者,專存于禮矣……雖然,禮之守太嚴,茍不樂以配之,亦安能樂以生乎?故樂者生之道也。鼓舞天下,養(yǎng)其德以長之,莫善于樂,故禮樂之教,如天地之生成焉?!保ㄝ渡迯疲骸痕偷馈弧⒌?07頁。)從中可知,徂徠雖強調“禮”的教化作用,但亦凸顯出“樂”在鼓舞天下、養(yǎng)民成德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樂”與“禮”相輔相成,成為圣人治理國家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關于“禮”的認識,徂徠則強調圣人“制禮”的目的是讓天下人遵守,絕不是根據(jù)自身的需要而隨意變亂先王的教法。因此,《論語》中“樂則韶舞”之后“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一句便具有重要意義,“鄭聲害乎樂,佞人害乎禮,佞人,有口才者,朱注卑諂辨給之人,謬矣……而變亂法制者,必口才之人也,故遠之,后儒之不知先王禮樂之意者”。(荻生徂徠:『論語徴』、第290頁。)這意味著,在徂徠的視域內,他雖認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七人先后在“制禮作樂”層面上的損益,但堅決反對隨意更改“禮制”,正因如此,他極不贊成仁齋的觀點,特別是仁齋的“法必有弊”的說法(伊藤仁齋在《論語古義》中言道:“治天下以仁為本,而夫子告顏子,特以四代之禮樂者,何哉?蓋因其間為邦,故折衷四代之制以示之。此其所以異也。夫法必有弊,道則無弊。先王之制,雖因時勢順民心而立之,然及其久也,不能無弊,夫子于是就四代之制,各舉其一事,以示其梗概。”參見伊藤仁斎:『論語古義』、第234頁。),強調“禮”的穩(wěn)定性、嚴格性等特征,實際上徂徠已經(jīng)將“法”的特性賦予其中。從這一層面考察,徂徠不注重“韶舞”的內涵,而是從“制禮作樂”視角解讀的用意已是一目了然。

        三、“樂舞”與“安天下”的關聯(lián)

        通過徂徠對“八佾舞于庭”和“樂則韶舞”的解讀可知,其并未對“舞”的內涵做出獨特解釋,而是將“舞”作為“樂”的組成部分。換言之,“樂”即是“樂舞”的含義,但在徂徠的視域內,“樂”又與“禮”密不可分,二者成為圣人“安天下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一認識的形成與徂徠的“古文辭”取向密切相關。

        雖然,“古文辭學”是徂徠主要學術思想,但考察徂徠的學術歷程,其學術取向經(jīng)歷過從朱子學到古文辭的轉向。也就是說,他的思想圍繞著朱子學發(fā)生了重要轉變,即從“尊崇”到“批判”,最終定型于“古文辭學”。根據(jù)徂徠的追述,其少年時代的日本正流行著從中國傳入的朱子學,先后涌現(xiàn)出京師朱子學派、海西朱子學派等,不僅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更是蒙學的重要內容。然而,徂徠在少年時代卻并未接受過系統(tǒng)的朱子學教育,是因其父獲罪而全家被流放于“南總”,長達十余年。(荻生徂徠:「送岡仲錫徙常序」、『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三巻)、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114頁。)然而,“南總流放”不僅使他接觸到大量的普通民眾,還讓他完全按照“己意”而讀書,兩相結合,使其領悟到書中未曾提及的意涵。正因如此,當徂徠返回江戶之后,對當時盛行的講授方式極不適應,于是,他在授徒教學的過程采用新的教法,并著成《譯文筌蹄》一書,指出,中國“漢文”與日本“和文”之間存有顯著差異,當時學者講解中國朱子學的著作完全采用“和文”解讀“漢文”,他批評道:“此方(日本)有此方語言,中華自有中華言語,體質本殊,由何吻合?和訓回環(huán)之讀,雖若可通,實為牽強,而世人不省,讀書作文一唯和訓是靠,即其識稱淹通,學極宏博。倘訪其所以解古人之語者,皆似隔靴搔癢。”(荻生徂徠:『訳文筌蹄』、『荻生徂徠全集』(第五巻)、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77年、第17頁。 )因此,徂徠提出使用“華人言語”直接閱讀漢文典籍的主張,并在長期的研習中發(fā)現(xiàn)仁齋“古義學”之失正是以“和文”解讀“漢文”,對其展開猛烈的批判,后又在明代學者李攀龍、王世貞的影響下意識到“漢文”從古至今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存在“古今之異”。從這一脈絡考察,徂徠發(fā)現(xiàn)朱子學的著作是使用宋代語言解讀《論語》《孟子》等先秦典籍,其間的差異極為明顯,是故,他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先秦時代的“六經(jīng)”中所包含的“古文辭”才是“圣人之道”的真正載體,朱熹等人說法完全是對“圣人之道”的誤讀,于是,徂徠拋棄了長期信奉的朱子學而轉向“古文辭學”,提出了“廢傳注而取古言”的學術取向。

        在“古文辭”的視域下,徂徠強調,“先王之道”即“圣人之道”,它們保存在由詩、書、禮、樂、易和春秋組成的“六經(jīng)”之中,“故欲求圣人之道者,必求諸六經(jīng),以識其物,求諸秦漢以前書,以識其名”。(荻生徂徠:『弁道』、第210頁。)其中,“先王”或“圣人”只有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七人,這是因為他們皆有制作“禮樂”之功?!笆フ咦髡咧Q也。樂記曰,作者之謂圣,述者之謂明……三代圣人,亦皆遵堯舜之道,制作禮樂,以立一代之極……三代圣人知其若是,乃因前代禮樂,有所損益,以維持數(shù)百年風俗,使其不遽趨衰者,于是乎存焉。夫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德,其廣大高深,莫不備焉者,豈可名狀乎!只以其事業(yè)之大,神化之至,無出于制作之上焉者,故命之曰圣人已?!保ㄝ渡迯疲骸痕兔弧ⅰ狠渡迯啤唬ㄈ毡舅枷氪笙?6)、東京:巖波書店、1973年、第216—217頁。)至于孔子,雖無制作之功,但他將七人之道傳于后世,故可稱為“圣人”,此后再無圣人。重要的是,先王(圣人)制作“禮樂”有其重要的目的性,即“安治天下”。對此,徂徠言道:“孔子之道,先王之道也。先王之道,安天下之道也??鬃悠缴麨闁|周,其教育弟子,使各成其材,將以用之也,及其終不得位,而修六經(jīng)以傳之,六經(jīng)即先王之道也?!保ㄝ渡迯疲骸痕偷馈弧⒌?00頁。)正因如此,徂徠極為批判“言語”式的道德說教,并特別指出,“禮樂”是實現(xiàn)“安天下”的重要途徑,“蓋先王知言語之不足以教人也,故作禮樂以教之。知政刑之不足以安民也,故作禮樂以化之。禮之為體也,蟠于天地,極乎細微,物為之則,曲為之制,而道莫不在焉。君子學之,小人由之,學之方,習以熟之,默而知之,至于默而知之,則莫有所不知焉,豈言語所能及哉!由之則化,至于化,則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豈有不善哉!是豈政刑所能及哉!”(荻生徂徠:『弁名』、第219頁。)從中可知,徂徠凸顯的是“禮樂”所發(fā)揮的教化民眾之功能,強調先王制作的“禮樂”是歷經(jīng)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七人的“損益”之手,已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君主只需將“禮樂”的內容告知民眾,并以此為標準而教化民眾,使民眾知曉“禮樂”的全部內容并遵守之,這樣就不會再發(fā)生“僭越”之事。誠如有學者所言:“它使百姓通過學習‘禮樂’,并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經(jīng)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后,自然能夠知‘禮’?!保ǘ瓰牵骸丁八臅迸c“去四書化”:儒學經(jīng)典在“近世”中日兩國的不同際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第246頁。)由此完成“安天下之道”。在這一過程中,徂徠還否定了宋儒將“禮樂”視作“義理”的觀點,“蓋先王立禮,以為民極,極中也,使賢者俯而就之,不肖者企而及之,故謂之中焉,非使人求無過不及之理以為禮也。書曰,民心罔中,惟爾之中,是所謂中者,圣人所獨知,而非眾人所及,故立禮以為民極也。后世義理之學盛,而儒者唯義理是視,不知就禮以求其中,徒取中其臆……豈不悲乎!”(荻生徂徠:『弁名』、第220頁。)

        重要的是,在徂徠的視域內,“舞”作為“樂”的一部分,亦是圣人所做,其和“禮樂”一同發(fā)揮著“安天下”的作用,更被他提升到“奉天命以行之”的高度,而他對“禮樂”和“樂舞”的重視程度遠超過中國儒者,更清除了朱熹等人賦予其中“天理”“心性”“道德”等價值取向,折射出“樂舞”與“安天下”之間的重要關聯(lián)。

        結 語

        根據(jù)徂徠對“八佾舞于庭”和“樂則韶舞”的解讀可知,他的“樂舞觀”是通過批判朱熹、仁齋的解讀而形成的,凸顯出其“重禮樂”“重功利”的實用性特質,強調作為“禮樂”重要內容的“樂舞”所發(fā)揮的“安天下”之功用。顯然,徂徠切斷了中國儒學中的“公私關系”,將“禮樂”及“樂舞”完全視作“公”層面的內容,不再將其作為“私”層面的“心性”“道德”的解讀,進而折射出“圣人之道”的關鍵之處在于“安治天下百姓”。從這一層面考察,如果“樂舞”失去了“國家層面”或“公的領域”的意義,完全圍繞著“私的領域”展開,則其影響力和傳播力必然有限,亦難以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所以說,徂徠的“樂舞觀”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審視中國儒學的樂舞觀提供了域外視角,推動了相關研究的進一步開展。

        (責任編輯:馮 雅)

        [收稿日期] 2023-06-17

        [作者簡介] 王玉,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舞蹈創(chuàng)作理論與東亞思想。

        ① 韓東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子安宣邦:『徂徠學講義』、東京:巖波書店、2008年;王侃良:《荻生徂徠“漢文訓讀法”的特征與原理——以“而”與“則”字訓讀法為例》,《日語學習與研究》2021年第6期;中村春作:《江戶時期日本儒教的趣味性——以荻生徂徠為中心》,于君譯,宋志勇主編:《南開日本研究2020》,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宮顯芳:《荻生徂徠的“中庸”思想探析》,《外國問題研究》2023年第1期;等等。

        ② 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卷三,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465頁。

        猜你喜歡
        樂舞
        樂舞《十部樂》的發(fā)展過程及功能
        藝術品鑒(2022年29期)2022-11-27 09:59:58
        “非遺”傳統(tǒng)舞蹈的當代構建與審美表達——以朝鮮族農(nóng)樂舞為例
        樂府新聲(2022年4期)2022-02-28 06:28:50
        龜茲樂舞
        金秋(2021年22期)2021-12-02 03:26:33
        西南少數(shù)民族舞蹈中“樂舞”文化分析研究
        文化利益場境視角下的唐代樂舞生產(chǎn)與消費研究
        ——評《承繼與變遷——隋唐五代樂舞經(jīng)濟模式研究》
        先秦時期樂舞美學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10
        論唐代樂舞文化在中國古典舞作品創(chuàng)作中的體現(xiàn)
        絲路藝術(2017年5期)2017-04-17 03:12:55
        鄒城漢畫像中的樂舞百戲
        絲路藝術(2017年5期)2017-04-17 03:12:20
        試述中國古代原始音樂的形式
        ——樂舞
        淺談中國古代樂舞的功能指向
        東方教育(2015年9期)2015-05-30 16:15:35
        熟女少妇av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性高爱潮免费观看| 国产自产精品露脸刺激91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av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专区路线一路线二天美| 亚洲精品女同在线观看| 日本a级片免费网站观看|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av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无遮挡激情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动画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帅小伙自慰videogay男男|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丝袜欧美日韩制服| 女主播国产专区在线观看| 高h喷水荡肉爽文np肉色学校|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性色av | 国产高颜值大学生情侣酒店| 思思99热|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新片| 日本一卡二卡3卡四卡免费观影2022| 免费国精产品自偷自偷免费看 |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精品亚洲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富婆猛男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91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一本精品| 在线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亚洲国产毛片| 丰满少妇又爽又紧又丰满动态视频| 老鸭窝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