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qū)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成立于1953年,目前一校三址,全校有150個教學班,386名教職員工,在校生5800余人。學校在“使每一天都有意義”核心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形成了“知識對接心靈”的課堂文化。課堂中,我們關注知識的準確性和深刻性,關注課堂活動和練習的邏輯性,關注知識智慧的呈現(xiàn)過程,關注師生間的互動,力求打造情趣盎然的課堂。
學校始終堅持深入進行教學研究。結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落地,深入研究與時代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聚焦核心素養(yǎng),涵養(yǎng)關鍵能力”為主題,全面推進學科特色表達研究。各學科力求通過特色表達的研究,建立課程標準與課堂之間的橋梁。從體育學科“愛運動、會健體、懂自律”到數(shù)學學科“會思考、善應用、有數(shù)學眼光”,再到音樂學科“聽知情、聲由心、行致美”……我們一直沒有停下研究的腳步。落實新課標提出的跨學科主題研究,關注學生以“學科基本知識”及“自主探究能力”為兩翼的知識體系的建構,促進學生的知識結構不斷完善。各學科在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課堂教學不斷優(yōu)化內(nèi)容和方法。學?;谡n堂文化特色,開創(chuàng)了“APDA——析說上評”研究模式,第一個“A”即Analysis(分析)、“P”即“Presentation”(說課)、“D”即Demonstration(上課)、第二個“A”即Appraisement(評價)。教師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下一輪的研究中找到更好的解決途徑。在這樣濃厚的研究氛圍中,學校課堂教學質(zhì)量不斷提高,逐漸形成了高品質(zhì)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