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思政是一種教育理念,高職院校在開展各類課程教學活動的時候除了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文化知識以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本文闡述了課程思政的內(nèi)涵,對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并基于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現(xiàn)狀,探索了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一方面希望能給同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鑒,另一方面希望能促進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變革,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教學現(xiàn)狀
作者簡介:劉欣,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yè)學院。
依據(jù)《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要求,高校應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體系,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發(fā)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從而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
一、課程思政的內(nèi)涵
課程思政的核心內(nèi)涵是“育人”,即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課程思政與思政課有明顯的區(qū)別,課程思政是指通過課程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價值引領,課程思政不是思政課,不是簡單的思政課程和專業(yè)課程的混合,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課程思政是思政課所能體現(xiàn)出來的教育效果。因而,高職院校的教師要有效實施課程思政,利用好課程教學來夯實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效果,要在各門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這樣才能形成協(xié)同效應。
二、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高職公共英語是高職院校每個專業(yè)的學生都要學習的課程,不僅具有工具性,還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公共英語知識的通用性很高,將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融入公共英語教學中并不困難。高職公共英語課程課時多,覆蓋學生范圍廣,這有利于思政元素的充分融入。其次,高職院校的學生還沒有和社會接觸過,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實施課程思政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還能夠使學生增強對文化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更加認同中國文化。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厚植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
三、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知識儲備不足,影響了課程思政教學的效果
部分高職公共英語教師在正式教學前沒有對思政教育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備課,所以課程思政未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谶@種情況,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要有能力把思政元素融入公共英語教學內(nèi)容中,這樣才能使課程思政效果進一步提高。
(二)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沒有考慮課程思政
在進行正式教學前,教師應當設定教學目標。高職公共英語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應設定有關課程思政的目標。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在進行教學規(guī)劃的時候才能將課堂思政有效融入教學之中,這樣學生才能更加容易地接受知識,課堂上的互動效率才能得以提高,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才能夠得以保障。但是,有的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未顧及課程思政,導致課程思政效果不佳。學校和教師要探索將課程思政更好地融入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
(三)公共英語教學內(nèi)容和思政教育內(nèi)容融合度較低
在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堂實施課程思政的最終目的是讓思政教育內(nèi)容和教學內(nèi)容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既要讓學生在學習公共英語的過程中對思政教育內(nèi)容有進一步了解,還要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學生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并且有能力把握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從現(xiàn)在公共英語教學內(nèi)容和思政教學內(nèi)容的融合度來看,二者融合的程度相對較低,課程思政效果沒有達到理想狀態(tài)。
(四)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
有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沒有意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更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在制定考核標準的時候沒有把課程思政對英語課堂的重要作用放在關鍵位置,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體系尚不健全。
四、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探索
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要從大局出發(fā),從細節(jié)入手,將思政教育有組織、有目的、有規(guī)劃地融入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課程思政的內(nèi)涵以及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特點來探索有品位、有格調(diào)、可操作性強、各方認可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一)發(fā)揮第一堂課的引導作用,奠定公共英語課程思政基礎
第一堂課就像是人的第一印象一樣重要,應上好第一堂課程思政與公共英語融合的課,這樣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對課程思政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日后的教學和學習中都能端正態(tài)度,讓公共英語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融合更加深入。雖然時代、學生、教師、情感處于變化之中,但是教育的本質(zhì)不變,因而,上好第一堂課對教師和學生意義重大。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設問開始,如“Let's guess what our task is today?”,然后每一個學生都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為什么這樣認為。在學生踴躍發(fā)言以后,教師再一次向?qū)W生發(fā)問“Why do we come to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has a very special meaning?”。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不要害怕說錯,只要敢于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即可。在聆聽了學生的發(fā)言以后,教師可以引用一些古代先賢的名句。比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上于至善”。這是我國始終奉行的教育宗旨,F(xiàn)rancis Bacon也有一句名垂千古的句子“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也就是說讀書是為了娛樂、裝飾、增長才識。教師在上第一堂公共英語教學和課程思政融合的課時,要充分地尊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注意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習,進而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要使用正確的教學與評價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口語練習,要將課程教學和思政教育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在開展后續(xù)教學的時候才能有堅實的情感基礎作為支撐。
(二)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新,豐富課程思政的內(nèi)涵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nèi)容的時候要大膽創(chuàng)新,有機融入思政教育內(nèi)容,并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高職公共英語是一門語言課程,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根據(jù)單元主題編排內(nèi)容,依次講解詞匯、語法、文化等知識,再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高職公共英語教材內(nèi)容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課程思政易融入其中,教師要在教材內(nèi)容中找到思政教育的切入點。以《點擊職業(yè)英語基礎英語模塊3》為例,第一單元要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的培育,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第二單元主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以及正確的興趣愛好,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要在加強學生品德修養(yǎng)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在高職公共英語單元教學中,教師要對語料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深入挖掘,從最基礎的詞、句、段入手,對其中的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挖掘,這樣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第七單元的話題討論是圍繞勞動教育展開的,教師不要錯過如此好的素材,要借此機會將工匠精神植入學生的內(nèi)心,培養(yǎng)學生努力奮斗的精神意志。在創(chuàng)新教學內(nèi)容設計的時候要給學生一種“無意”的感受,這樣學生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
(三)開展特色活動,讓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更有風格
只有設計與眾不同的教學活動,教師才能逐漸形成多樣化的教學風格。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融入課程思政,教師一定要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活動。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特色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獲得成就感。CLASS REPORT和 MOTTO FOR TODAY 是典型的特色活動。
CLASS REPORT有兩種形式,分別為大班額和小班額。大班額是四到六人一組,各組進行表演,比如童話劇、神話傳說、情景劇等。小班額為兩人一組,以詩歌、散文、文學作品、歌曲、短視頻討論為基點,讓學生自由組合,然后給出討論結(jié)果。教師要讓學生每學期都有一次展示的機會,活動時間控制在六分鐘為宜。為了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學生可進行雙語表演。在表演結(jié)束后,教師通過點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上述活動的真正含義,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特色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技能,讓學生展示自我,還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傾聽學生的想法,從思政育人的角度讓學生完成自我教育。
MOTTO FOR TODAY 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按照單元主題與學生分享中外格言。開展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把握一些做人做事的準則,教師可以每一次課給學生講解一句,讓學生記錄下來,時間久了,自然可以產(chǎn)生效果。如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厚植家園情懷,教師可與學生分享這一主題的格言,比如“God and Country are an unbeatable team; they break all records for oppression and bloodshed.Whenever you hear a man speak of his love for his country, it is a sign that he expects to be paid for it.” 等,通過學習這些格言可以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強化學生的思想意識。中國的名人名言和外國的名人名言都可以用來教育學生,因為人類的情感是互通的,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融入課程思政的時候可以將其充分利用起來。
五、結(jié)語
課程思政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即社會責任、人文底蘊以及心理健康。高職院校可以借助公共英語這門課程構(gòu)建科學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促使學科知識、人文素養(yǎng)、思想意識、時代特征聯(lián)系得更加緊密,這樣才能夠有效達成育人目標。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2年重點課題“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究與實踐”(課題編號:ZJB1422306)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靜.試論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2(5):68-72.
[2]王芳芳.基于O-AMAS有效教學模式的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索[J].科教文匯,2022(19):81-84.
[3]陳幼芳.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探究[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2(3):164-167.
[4]曹娟,夏天,劉蕊,王恬.高職英語“一點三面”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決策探索(下),2020(12):65-66.
[5]譚妍.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探索:以《基礎英語》課程寫作教學模塊為例[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20(19):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