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艷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上海 201209)
教育部2001 年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提出:本科教育要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yè)課的教學。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yè),以及為適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專業(yè),更要先行一步,力爭三年內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1]。在政策推動下,中國內地高等教育機構陸續(xù)頒布各種激勵措施鼓勵教師建設專業(yè)課全英語課程。2005年,教育部提出建設500 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的規(guī)劃。為促進政策落地實施,國家將在財政和制度上給予大力支持[2]。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06 年,所調查的135 所院校中已有132所開設了全英語專業(yè)課課程,占比近98%。與此同時,國內高校平均開設的全英語專業(yè)課授課課程已達44 門[3]。到2018 年,部屬院校開設的專業(yè)課全英語授課的專業(yè)學科數(shù)平均已達20 個,隨著中國經(jīng)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這種發(fā)展趨勢也將持續(xù)增強。
李秋琳指出經(jīng)管專業(yè)很適合采用全英語教學模式[4]。這是因為經(jīng)管學科形成并發(fā)展自西方,整個知識體系框架都是從西方引入?!翱蛻絷P系管理”(全英語)是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面向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房地產(chǎn)管理本科專業(yè)開設的專業(yè)選修課,課程總學時32,每周2 學時。該課程旨在深化客戶關系管理基礎知識外,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素質及創(chuàng)新能力[5]。通過全英語教學,將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培養(yǎng)目標,同時注重加強學科前沿理論知識學習與科研能力的強化培養(yǎng),形成一門教學理念先進、教學內容前沿、教學方法合理、注重教學改革與實踐的全英語教學課程。
問卷的發(fā)放對象是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2020 級學生,調查時間為大三第1 學期“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課程結束之后。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02 份,全部收回,且均為有效問卷。
問卷采用里克特五點量表設計[5-6],分為完全同意、比較同意、一般、比較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五級,采用正向度,依次賦予5、4、3、2、1 分值。得分越高,說明正向度越高,學生對該模式的認可度越高,成效越好。各測量條目理論中性值為3 分。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問卷星收集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顯示,問卷的Cronbach.系數(shù)為0.892,KMO 值為0.882,球形檢驗的顯著性水平<0.05,說明問卷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良好,且具有較好的效度,可用于調查研究。
調查對象中女生67 人,占總人數(shù)的65.69%,男生35人,占總人數(shù)的34.31%。調查對象中,通過英語六級的共有53 人,占總人數(shù)的51.96%;通過英語四級的共38 人,占總人數(shù)的37.25%;未通過英語四級的11 人,占總人數(shù)的10.78%。
在調查問卷中,在“對全英語教學充滿興趣”和“歡迎全英語教學”這兩個問題中,均值均為3.5,即62.5%的學生對全英語教學充滿興趣,歡迎全英語教學。
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選用合適的原版教材對推進全英語教學至關重要。李望國和吳開珊指出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對學生了解專業(yè)學科的前沿知識和該門課程的系統(tǒng)理論分析方法,提高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及科學研究的能力等都有極大的幫助[7]。在針對“能讀懂原版全英語教材”這一問題中,均值為3.5,即62.5%的學生認為能夠讀懂原版全英語教材。權威的英文原版教材語言地道純正,內容更新及時[8],但也存在內容太多,學生來不及消化吸收及偏離中國現(xiàn)實,缺少中國數(shù)據(jù)和案例等問題,因此教師要做好原版教材本土化。
在“能聽懂全英語課程”這一問題中,均值為3.6,即65%的學生認為能夠聽懂全英語課程。在“能用英語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一問題中,均值為3.4,即60%的學生認為能夠用英語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能用英語書面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一問題中,均值為3.6,即65%的學生認為能夠用英語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據(jù)此可知,大部分學生具備學習全英語課程的語言基礎。
對“在“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學習中,能夠主動克服學習困難”這一問題中,均值為3.9,即72.5%的學生能夠主動克服學習困難。在“自信通過全英語教學學好“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課程”,這一問題中,均值為3.6,即65%的學生對通過全英語教學學好“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這門課程充滿信心。這說明大部分同學能夠迎難而上,有信心通過努力學好全英語課程。
在“通過“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學習,能獲得專業(yè)知識”這一問題中,均值為4,即75%的學生認為通過“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學習,能獲得專業(yè)知識。在“通過“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學習,能夠提高外語水平”這一問題中,均值為3.9,即72.5%的學生認為通過“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學習,能夠提高外語水平。該調查結果表明,學生普遍認為全英語課程既能收獲專業(yè)知識,又能夠提高外語水平。
在“‘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網(wǎng)絡課程內容編排合理”這一問題中,均值為4.2,即80%學生認為網(wǎng)絡課程內容編排合理。在“‘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網(wǎng)絡課程課件完整”,這一問題中,均值為4.3,即82.5%學生認為網(wǎng)絡課程課件完整。
在“教學過程中渴望師生互動”這一問題中,均值為3.8,即70%的學生希望能與教師互動。在“你希望的師生互動方式”這一問題中,78.4%的學生希望采取中英結合的方式,16.67%的學生希望采取中文的方式,4.9%的學生希望采取英文的方式。課上互動內容隨機,學生準備時間不夠充分,可能有的時候想說但是又想不起怎么表達。如果此時能夠配合中文,便能完整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希望的課堂教學模式”這一問題中,50%的學生希望線上教學,32.35%的學生希望線上線下混合教學,17.65%的學生希望線下教學。在“線上教學、線下教學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對比”這一問題中,28.43%的學生認為線上好,23.53%的學生認為線下好,22.54%的學生認為線上線下混合好,25.49%的學生認為差不多。學生的選擇應該與全英語課程有關。因為全英語課程是選修,學生不像必修那樣重視,事先可能不會去預習,所以,如果采取線下教學模式,學生可能有時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如果是線上教學,學生跟不上可以反復觀看,這樣效果可能會好一些。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可以綜合考慮學生的不同需求,但技術支撐需要跟上,如線下互動的聲音,要確保線上的學生能夠聽到。另外,很多學生會認為線上上課更容易,對線下的學生有失公平等。所以,選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學生數(shù)量低于選擇線上教學的。
在“希望課程以何種方式考核”這一問題中,64.71%的學生希望全英文課程論文,15.69%的學生希望全英文開卷,17.65%的學生希望全英文案例分析,0.98%的學生希望全英文閉卷考試。從學生的選擇上看,全英語課程考核難度比較大。閉卷考試比較難,需要在有限時間用英語回答問題,學生可能會因為表達困難而耽誤時間,進而影響成績。故而,學生更傾向于全英語課程論文。課程論文通常給定時間較多,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把要表達的觀點用英語恰當?shù)乇磉_出來。在“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靈活運用課堂討論、作業(yè)、小組案例分析、論文等方式考核平時學習情況,注重過程考核,提高平時成績占比,如本課程團隊中將平時成績占比設置為100%。
學生能否適應全英語教學,取決于全英語授課教師的英語口語能力、教學方法及學生全英語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等方面。為此,本文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不拘泥于全英語授課。上海市教委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語教學課程建設管理辦法”中指出,“重要概念、關鍵詞句等可用中文補充說明”,這說明全英語課程的教學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適應程度[9]。任課教師可以根據(jù)所教班級的英語水平調整英語講授的比例,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為目標,不必拘泥于100%全英語授課。如某章節(jié)知識點比較簡單,易于理解,可以多用英語;如果某一章節(jié)知識點難以理解,可以適當穿插中文解釋。
其次,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在線上教學平臺上傳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及課程講授視頻等學習資料供學生預習。然后在每次授課結束前將下次課程內容提前告知學生并提出問題,學生通過線上教學平臺提前預習,對所講內容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并提前準備教師的問題,這樣可以更好地適應全英語教學。同時,教師還可通過布置課后作業(yè)、閱讀文獻等方法,督促學生完成一定量的專業(yè)知識英文閱讀,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對本門學科的知識構建有基本了解、熟悉該門學科的語言表達習慣,也有助于學生了解本門學科知識獲取的途徑、提高英語交流的技能。
最后,幫助學生建立全英語學習的信心。筆者通過全英語課程教學實踐,了解到學生認為全英語教學確實有一定幫助,但很多學生不敢說英語,擔心說不好,沒有信心??梢酝ㄟ^“學生事先準備+教師課上鼓勵”來幫助學生建立全英語課程學習的信心。一方面,學生提前預習,事先準備,可以避免語言問題的影響。另一方面,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要擔心語法錯誤,甚至如果個別單詞想不起來,可以用中文表述。
高等學校在專業(yè)教學中實施全英語教學,既能增強學生的競爭力,為學生繼續(xù)深造打下堅實基礎,又能為社會輸送高素質、高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同時也是高校開展對外交流項目,尤其是開展對等雙向學生交換項目的基礎,是衡量學校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指標,對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和教學改革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促進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都將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本文結合筆者近年來講授“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以問卷的形式,從學生對全英語課程學習的態(tài)度與動機、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同時針對該課程全英文授課的問題與對策分析進一步提出了思考和建議,以期深入了解“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為未來改進“客戶關系管理”(全英語)課程授課模式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