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麗娜
摘要:反思性學習是指學習者主動反思學習過程、重新梳理學習思維的學習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反思性學習符合新課程標準,同時適應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和數學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作為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在實踐教學的不同階段引導學生開展反思性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思維的發(fā)展.本文中分析了初中數學反思性學習的現實意義,從課前預習、問題探究、探究活動三個層面出發(fā),探索了新課標背景下初中學生反思性學習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新課標;數學課堂;反思性學習
長期以來,初中數學教師習慣采用單方面?zhèn)魇诘慕虒W方法,沒有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探究學習的空間和平臺,學生缺乏對學習過程的反思和總結,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比較薄弱.在反思性學習中,學生首先需要對學習過程進行反省,明確自身的薄弱點,然后制定解決問題的策略,開展問題探究.通過反思性學習,學生能夠不斷積累數學學習經驗,使學習方案得到優(yōu)化,形成完善的知識架構.
1 初中數學反思性學習的現實意義
1.1 在反思中發(fā)展思維能力
反思性學習能夠讓學生邊學習、邊思考、邊總結、邊提升,有利于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數學學習中,反思性學習是對思維過程的反思,同時也是對思維結果的檢驗,反思的內容主要包括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自我調節(jié),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具有指導作用[1].基于反思性學習,學生能夠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分析自身學習行為的有效性、可行性、合理性.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認為反思需要放在課后,實際上,反思性學習需要貫徹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從縱向上來看,學生需要在預習、概念學習、問題探索、復習等方面進行反思;從橫向上有,學生需要對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學習行為、學習興趣等進行反思.
1.2 在反思中培養(yǎng)學習習慣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這其中就包含了反思的思想.反思意識和反思行為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也是學生取得進步的主要途徑.反思性學習是一種全方位、立體化的學習方式,學生需要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開展自我反思,思考自身在學習規(guī)劃、學習方法、思考方式等方面的不足,總結數學學習經驗,在反思中吸取教訓,形成穩(wěn)定的學習習慣.
2 初中數學反思性學習的實踐路徑
2.1 數學預習中的反思滲透
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預習環(huán)節(jié)進行反思.預習是初中數學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當前,“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方法逐漸得到了廣大數學教師的重視,學生也逐漸接受了這種新型的學習模式[2].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正數與負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預習提綱:
(1)回顧小學階段的知識,回答問題:什么是負數?它的外在形態(tài)有何特點?什么是正數?0是正數還是負數?
(2)預習探究:指出生活中存在的正數和負數,從海拔、溫度、樓層、水位等方面來舉例說明.在0.15,+6.5,-0.65%,0,668,-12中,哪些屬于正數,哪些屬于負數?
(3)反思引導:結合以上預習內容,你認為負數和正數存在的意義是什么?負數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在課前預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循序漸進的預習方案,引導學生回顧以往所學的知識,協助學生開展預習探究,使學生在反思中聯系現實生活,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在數學教學中,反思意識和反思行為至關重要,教師需要讓學生主動反思、主動思考,從而獲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2 問題探究中的反思滲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解答數學問題非常關鍵,學生只有掌握數學問題的解決思路,主動發(fā)現生活中的問題,才能舉一反三,逐漸獲得數學思維的提高.在問題探索中,教師需引導學生對解題思路、解題方法、運算方法等進行反思,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索興趣,讓學生在反思和總結中形成解題經驗,提高數學學習效果[3].
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學生需要掌握方程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把方程當做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在解決方程問題時進行反思.在探索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應用題中蘊含的數量關系,鼓勵學生自主列出方程,進而引導學生開展反思性學習,熟練地列方程、解方程.教師可為學生設計如下問題:
某服裝加工廠響應國家節(jié)能減排的號召,在服裝加工生產中采取了節(jié)能措施,相較于上半年,下半年平均每月用電量降低了2 000 kW\5h,全年用電150×104kW\5h,上半年平均每月用電多少?
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有6個月的時間,依據“上半年用電量+下半年用電量=全年用電量”,可以用x表示上半年每月用電量,用x-2 000表示下半年每月用電量,列出方程:
6x+6(x-2 000)=1 500 000.
在列出方程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探究去括號的方法,將不熟悉的方程形式轉化為熟悉的方程形式.經過去括號處理,學生可以得出:
6x+6x-1 2000=1 500 000.
解得x=13 500.
在探索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反思性學習非常重要,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問題的難點,抓住解題核心.在這道應用題中,用x表示“上半年用電量”和“下半年用電量”是解題的關鍵.通過開展反思性學習,學生能夠重新思考方程問題,梳理問題中的條件,從一開始的“條件—所求”轉化為“所求—條件”,總結應用題的類型,并對自己的解題方法進行反思,進而研究其他的解題方法,在同類應用題中進行拓展和延伸[4-5].
2.3 探究活動中的反思滲透
初中數學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探究活動,在這些探究活動中,學生需要進行實踐操作,完成復雜的數學運算,并在運算的過程中發(fā)現數學問題的規(guī)律,探索數學問題的奧秘.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制作無蓋的長方體紙盒”探究活動中,學生首先需要掌握用硬紙板制作無蓋長方體紙盒的方法,然后探究其最大容積.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探索無蓋長方體紙盒的展開圖,引導學生分析長方體紙盒的制作方法.本次探究活動的難點問題是獲得最大容積的長方體紙盒.
如圖1所示,硬紙板邊長為a,小正方形邊長為b,如果a=20 cm,那么b和無蓋長方體容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當b取1,2,3,4,5,6,7,8,9(單位:cm)時,對應無蓋長方體紙盒的容積分別是多少?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小組探究,進行計算.在該探究活動中,小正方形的邊長和無蓋長方體的高相同,學生需要通過計算、推理,得出無蓋長方體的長、寬、高,計算它的容積,并在探索長方體容積的變化情況[6].在探究活動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探究方法、數據分析方法等進行反思,幫助學生分析小正方形邊長的取值范圍和影響長方體容積的因素,確保得出的結論科學無誤.
反思是一種重要的數學學習方法,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入反思性學習,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反思性學習需要貫徹數學教學的不同階段,融合到課堂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反思性學習融合到課前預習、課中問題探索、數學探究活動等方面,讓學生實現全過程反思,提升總結能力,豐富學習經驗.
參考文獻:
[1]周喆.初中數學反思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4):113-114.
[2]徐柏.初中數學反思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5):37-38.
[3]王勇.初中數學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3):274-275.
[4]殷愛梅.初中數學反思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12):46.
[5]甘磊.初中數學反思性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0(9):82.
[6]鐘亭亭.淺析初中數學反思性學習及其培養(yǎng)策略[J].師道,2017(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