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會
摘 要 以ARCS動機模式為理論框架,探討如何增強初中生在語文寫作中的學習動機。ARCS動機模式包含Attention(注意)、Relevance(相關性)、Confidence(自信)和Satisfaction(滿足感)四個要素,旨在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其自信與學習滿足感。在教學中,注意策略強調引人入勝,興趣策略關注聯(lián)系現(xiàn)實,渴望策略旨在增強自信,滿足策略要求提供反饋、獎勵。
關鍵詞 ARCS動機模式? 語文寫作? 寫作動機
ARCS動機模式強調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相關性、自信心和滿足感。在教學設計中融入ARCS動機模式,能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創(chuàng)造具有吸引力、挑戰(zhàn)性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表現(xiàn)。因此,本文探索基于ARCS動機模式的初中語文寫作動機增強策略,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激發(fā)初中生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
一、ARCS動機模式的基本概念
ARCS動機模式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約翰·凱勒(John M. Keller)于1987年提出。該模式旨在幫助教師設計更具吸引力、意義和有效性的教學環(huán)境,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參與動機,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成就感。ARCS動機模式的名稱來源于其四個核心要素,即Attention(注意)、Relevance(相關性)、Confidence(自信)和Satisfaction(滿足感)。每個要素代表著影響學習動機的不同方面,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中針對這些要素制定相應的策略。
第一,Attention(注意)。注意是引起學生興趣和參與的首個要素。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設計創(chuàng)新和吸引人的內容,以吸引學生的關注,比如使用引人入勝的教學材料,如故事、圖片、視頻等。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情境、問題或挑戰(zhàn),引起學生的注意,促使他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學習寫作。
第二,Relevance(相關性)。相關性強調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興趣和目標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如果看到寫作內容與他們的日常經(jīng)驗、興趣或職業(yè)目標相關,則會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因此,教師應將寫作動機與學生的背景和經(jīng)歷聯(lián)系起來,以便學生能夠理解學習的意義。
第三,Confidence(自信)。自信是學生在面對學習任務時的信心和態(tài)度。自信心會影響學生的投入程度和學習表現(xiàn)。因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支持性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克服困難。教師應通過設置適當?shù)膶懽髂繕?、提供明確的指導和支持以及積極的反饋,幫助學生建立起對任務的自信心。
第四,Satisfaction(滿足感)。滿足感是學生在完成任務后獲得的正向反饋。及時的獎勵、認可和積極的反饋可以增加學生對學習過程的滿足感,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若結合這四個要素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能激發(fā)學生寫作動機的學習環(huán)境。要素之間相互關聯(lián),共同作用,從而形成一個有效的動機促進系統(tǒng),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高度的投入和積極性。
二、基于ARCS動機模式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1.注意策略:設計引人入勝的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ARCS動機模式中的第一個要素。在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興趣和學科知識水平,確保選擇的導入內容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可引入一個具有情感色彩或令人好奇的情境,可以是引人入勝的故事、真實案例,或者是一個問題。例如,引入一個懸疑情節(jié),讓學生猜測后續(xù)發(fā)展,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使用圖片、視頻或多媒體材料來展示與寫作相關的內容,因為視覺和聽覺的刺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出與寫作課題相關的引人思考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入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元素,如有趣的小道消息、趣味性的事實,還可以是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難以解決的問題。通過改變學生的視角,讓他們看到問題的不同方面;通過引用不同領域的知識、提出不同的觀點,喚起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更深入地探索寫作主題。
2.興趣策略:將寫作內容與學生的興趣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
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寫作主題選擇,從自己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出發(fā),選擇與自己有關的主題,激發(fā)主動性;將寫作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觀點和情感聯(lián)系起來,通過引用學生熟悉的情境、場景,使寫作內容更具體,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和完成寫作任務;將當前的社會或環(huán)境問題引入寫作內容,讓學生認識到寫作在解決問題、傳遞信息和影響觀點等方面的作用;通過引入能夠引發(fā)情感共鳴的內容,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使他們投入寫作中,例如引入一個涉及友情、家庭等情感議題的寫作主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投入。
3.自信策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完成任務
教師可設計一系列難度逐漸遞增的寫作任務,從簡單的任務開始,讓學生逐步提升寫作技能和信心。每個任務都應該有清晰的目標,以讓學生相信自己具備完成寫作任務的能力。
教師要鼓勵學生嘗試新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允許學生犯錯,引導他們從錯誤中學習,逐步提高寫作技能;強調學生的努力和付出,而不僅是結果,讓他們認識到寫作是一個逐步改進的過程,能夠通過不斷努力獲得更好的結果,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信心;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自述自己的經(jīng)歷、想法等,表達自己的獨特觀點和感受;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認清自己的優(yōu)點和有待改進之處;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一篇標志性作品,讓他們有機會在某個領域中表現(xiàn)出色,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4.滿足策略:通過及時的反饋和獎勵來增強學生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采用滿足策略可以激勵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寫作,讓他們獲得滿足感和寫作的樂趣。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及時提供具體的反饋和指導,指出他們的優(yōu)點和有待改進之處,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表現(xiàn),能夠讓學生感到自己的付出被認可,增強滿足感;定期回顧學生的寫作進展和成果,讓他們看到自己在持續(xù)進步。在學生取得進步或完成任務時,教師給予表揚和鼓勵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在班內設立獎勵機制,為在寫作方面取得進步和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提供獎勵,獎勵可以是實物或榮譽證書等,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寫作活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寫作成果,進行互動和討論。
ARCS動機模式不是一個理論框架,而是一種教學智慧,它引導教師走向更加富有活力和啟發(fā)性的教育路徑,幫助教師激發(fā)初中生在語文寫作中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在這個充滿挑戰(zhàn)和機遇的時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責任。通過注意、興趣、渴望和滿足這四大策略,教師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豐富多彩、充滿探索價值和成就感的寫作學習環(huán)境。
[作者通聯(lián):河北承德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