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勇琛
摘要:在初中教學體系中,語文學科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對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關鍵作用。而基于教學反思角度的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有利于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并落實“個性化”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為此,教師要反思課前導入以及教學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反思;導入;評價;合作;對話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9-0089-04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學模式也在積極優(yōu)化、創(chuàng)新。而反思性教學是一種被多學科教師推崇的新型教學模式,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教學效果顯著。語文學科的內容廣泛,涉及多領域的知識,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學生可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的運用方式,提高思想文化修養(yǎng),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順暢交流,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因此,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運用有效的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獲得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本文結合教學實踐,以初中語文學科教學為切入點,剖析和探討反思教學的應用。
1.有利于初中語文教師更新教學理念
基于時代的發(fā)展進步,人們在解決問題時不再局限于眼前,而是更加注重大局,這也是推動社會不斷進步的關鍵所在。學科教學活動的目的是將更多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為國家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谏鐣目焖侔l(fā)展及對人才的高標準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積極運用科學的教學理念,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促進教育活動高效開展,而反思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但從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來看,部分教師在開展反思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形式化現(xiàn)象及其他問題。只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在不斷的摸索和總結中找到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初中語文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而初中語文教師重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全面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可避免語文知識的單一“灌輸”,找到立德樹人與語文知識傳授的結合點,根據(jù)初中語文教學大綱,靈活融入立德樹人目標,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實現(xiàn)身心健康成長[1]。
2.有利于初中語文教師落實“個性化”教學理念
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各行各業(yè)在對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同時,也更加重視人才的綜合素質,也就是說在各教育階段,教育工作者要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使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具有更多能力,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能力和素質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共同配合。師生要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突破自己,積極挖掘自身的特長與優(yōu)勢,實現(xiàn)教學相長。在這個過程中,“個性化”教學理念所起到的作用十分關鍵,是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個性化”教學理念并不單指某一環(huán)節(jié),而是落實在教學的整個過程,采取何種途徑落實“個性化”教學理念,是語文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2]。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積極反思,對“個性化”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然后對反思的結果進行分析,并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和調整。同時,教師要對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優(yōu)化,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科學地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實現(xiàn)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并將“個性化”教學理念融入實際教學的每個階段。
3.有利于初中語文教師提升教學能力
每個教師的授課方式、采用的教學方法都不相同,但這種授課方式、教學方式是否適合本階段的教學特點及學生的學情,教師要進行積極反思,并對其中不合理的內容進行調整、優(yōu)化,積極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有的學校會組織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或教師群體試課,以此幫助教師掌握前沿教學理念,積累教學經(jīng)驗,并將其運用于日常教學中。如果教師沒有完全理解這些理論就盲目運用于教學中,就會出現(xiàn)“形在而神不在”的現(xiàn)象,且這些理論的真正價值也沒有被發(fā)揮出來。而之所以出現(xiàn)以上情況,是因為教師不注重教學反思,或反思的程度不夠。
4.有利于初中語文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
初中階段是學生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但其社會閱歷尚淺,缺乏控制自身情緒的能力,會因為學習壓力大而出現(xiàn)反感情緒等“情緒化”現(xiàn)象,這些消極情緒如果不能得到及時化解,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此,教師要明確反思的重要性,通過語文教學活動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需求,采取科學的方式加以疏導,避免“情緒化”狀態(tài)對學習的影響。同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根據(jù)“雙減”政策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健康成長。
1.以書為師,博覽群書,加強對教育理論的研讀
教學活動是一個需要持續(xù)思考、決策、調整和改進的復雜過程。因此,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技能,還要具備相應的文學素養(yǎng)與教育理論。而讀書可為教師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提供知識支撐,為此,學校要鼓勵教師閱讀優(yōu)秀書籍,促使教師根據(jù)書中的理論知識、教學案例積極進行教學反思。錢夢龍先生就是在總結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廣泛研讀有關教育史、教育學等相關著作,從中汲取和總結出“三主思想”,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理念。
另外,閱讀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或相關文獻,還可使教師對問題形成新的認知角度,在教學反思之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向。例如,《于漪全集》《給語文教學加點鈣》《和中學生做朋友》《錢夢龍與導讀藝術》等都是有影響力、有價值的書籍。教師要將書籍中的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積極反思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2.增進與專家、同事的教學交流、合作
專家不僅包括校外的理論工作者,還包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其擁有先進的教育理論、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領軍人物。部分語文教師,尤其是年輕的中學語文教師,雖然有很強的改革意識,但缺乏教學經(jīng)驗和專業(yè)理論知識。而專家或同事的指導非常重要,可讓年輕教師迅速成長,少走彎路,積極提高教學效率。
這其中,專家可在教師遇到教學瓶頸的時候,提出有效建議,或根據(jù)教師的困惑,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因此,教師要積極參加學?;蚪逃姓块T組織的學術會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聽專家的現(xiàn)場講課。在網(wǎng)絡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教師也可以通過QQ、微信等形式,在網(wǎng)上進行學習?!八街梢怨ビ瘛?,與同事的合作和交流,不僅是一種感情上的需求,更是一種分享教學經(jīng)驗的方式。有的學校把教師的辦公室以學科為單位進行設置,便于不同學段的教師進行合作、交流以及教學反思,如反思教學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此外,初中語文教師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并形成各自的教育方式。而在進行教學反思的時候,教師可通過與同事的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找到符合學段特點以及學情的最優(yōu)教學方式,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之間的合作包括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教研討論、行動研究等。無論何種形式的合作、交流,都是以教師之間的尊重、理解、平等為前提,只有敞開自己的胸懷,才能讓思想交流變得更加活躍。另外,在合作前,教師要了解彼此的合作需求,然后在此基礎上完成教學目標、教學方案的探究、制定和撰寫。
3.關注學生,加強與學生的對話
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為此,教師要改變“唱獨角戲”的情況,以平等的態(tài)度聆聽學生的想法,并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教學策略[3]。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特級語文教師程翔在《花葉并茂兩相宜》一書中曾說:好的老師是由學生支撐的,沒有了學生的督促,就沒有了教師的發(fā)展。通過與學生的對話,教師可得到的反饋如下:一是課堂教學效果,二是其職業(yè)素養(yǎng)問題。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陳日亮曾經(jīng)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非常滿意,但有一次,有個學生嚴肅地說:你的課我們都很喜歡,但就是不知道要學什么。陳先生被學生的話嚇了一跳,并開始思考:課堂上的有趣,不一定就能把學習的樂趣轉化為趣味,只有在各種語文練習中,不斷加強反思,才能讓學生把興趣轉化為持久的語文學習動力。因此,陳先生在閱讀教學上進行了改革,積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梢?,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認真聽取學生的教學反饋,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使自己成為具有較高文學修養(yǎng)、教學水平的語文教師。
1.對課前導入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反思,真正發(fā)揮導入作用
在教學中,課前導入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師可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通過講故事或欣賞視頻的方式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滲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并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chǎn)生期待。但目前階段,部分教師的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并沒有取得相應效果,學生也不夠重視,注意力不集中。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對課前導入的內容以及形式進行反思,找到學生不重視的原因,優(yōu)化課前導入的方式[4]。
首先,教師要從導入的內容出發(fā),對整個導入過程進行反思,保證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內容與教學內容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在滿足這一條件后,再保證內容的合理性。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必須嚴謹,內容不能過于隨意。其次,教師要對導入的形式進行反思,主要考查這種形式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也要加入一些新鮮元素。例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應視頻,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觀察學生的實際課堂表現(xiàn)。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明確的是,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出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不能持續(xù)太久,如果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無法做好導入環(huán)節(jié)與課堂教學的有效銜接,那么課堂教學效率就難以得到提升。因此,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需求的反思,明確其愛好特長,科學選擇課前導入的內容、方式,以此充分發(fā)揮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作用,使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更加活躍。
2.反思教學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初中語文教師會注重形式上的多樣化、內容上的豐富性,使學生積極融入其中,高效學習,并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5]。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部分學生的參與意愿不強烈,有的學生盲目地配合教師,并沒有真正收獲知識、技能,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反思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分析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對其中的不合理之處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
首先,教師要積極反思教學活動的內容,了解其是否與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相匹配,內容的難度是否與學生的經(jīng)驗、閱歷相適應。例如,部分語文教師在教授《新聞采訪》這篇課文時,往往只關注到學生對新聞采訪的體驗感,而忽略學生的學習能力等比較現(xiàn)實的問題,使得教學活動過于形式化[6]。在以新聞采訪為主題設計活動時,有的語文教師給學生設置的主題并不合理,如讓學生針對環(huán)境變化原因進行采訪,或結合消防安全事故等進行采訪。這樣的主題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閱歷不相符,甚至與初中生的認知水平相差甚遠,導致活動效果不佳。因此,語文教師在設計采訪主題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如“部分居民家的冬天室溫較低,供暖單位是否在工作中存在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或“某小區(qū)的道路出現(xiàn)多處損壞,小區(qū)物業(yè)是否存在不作為的情況”等。這些事情發(fā)生在學生身邊,不會讓學生有陌生感,且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其次,教師要對教學形式進行總結,反思其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結合活動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科學選擇教學形式,避免出現(xiàn)“趕鴨子上架”的情況[7]。這樣,學生就不會在課堂教學中產(chǎn)生厭煩情緒或畏懼心理,課堂學習效率也會逐步提升。例如,在完成《蘇州園林》這篇課文的教學后,語文教師要從教案設計著手,反思整個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教學形式,總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合理優(yōu)化和調整教學形式,確保與學生的能力和水平相符,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3.反思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落實“個性化”教學理念
在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時,部分初中語文教師以學生的階段性測試成績?yōu)橐罁?jù),如學生的月考成績或者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等。學生進入初中以后,其學習習慣、認知水平以及知識的儲備量等方面的差異越來越明顯,有的學生甚至成為“學困生”。而“學困生”往往對考試有一定的畏懼感,且考試成績也不理想。對此,初中語文教師應依據(jù)學生在課堂教學上的表現(xiàn),以及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進行反思,總結學生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借力而行”,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xiàn)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8]。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反思評價階段存在的問題,積極落實“個性化”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對其進行“分層”評價,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語文學習信心。
教學反思的重點是要學會“反思”,反思是總結問題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對教學方法的一種鑒別,引導教師尋找教育教學中的不合理之處,并提出相應的優(yōu)化措施。對此,教師要以班級為整體提升語文課堂效率,在評價過程中,也應重點關注班級的總體學習情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劃分,找出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然后分層進行指導。例如,在詩歌鑒賞過程中,教師就可將學生容易出錯之處確定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對個性化的疑問進行一對一解答,以此提升班級整體學習效果。另外,初中語文教師要將評價與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進行結合,綜合考慮學生的考試成績和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以此反思課堂教學方法的可行性。例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這篇文章時,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學會聯(lián)想,然后以自己的思路展開續(xù)寫。對續(xù)寫內容詳細、有章法的學生,教師要予以表揚,讓學生樹立語文學習信心。對續(xù)寫內容與文章中心相差較遠的學生,教師也要予以肯定的評價,找到學生寫作中的優(yōu)點,加以鼓勵,并給出客觀指導,讓學生能夠取長補短,取得更大進步。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加強自身對教學的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反思的重點是課前導入、教學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在反思的基礎上,教師要積極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yōu)化語文教學行為,以構建高效化語文課堂,推動語文課堂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唐建忠.基于教學反思角度的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與改革策略[J].天津教育,2019(17):72.
[2]王行升.教學反思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作用[J].遼寧教育,2019(19):90-91.
[3]宗婧.路就在腳下———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反思[J].陜西教育,2015(12):30.
[4]石增麗.初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反思[J].學語文,2021(02):41-42.
[5]譚家愛.例談初中語文教學反思的重點[J].廣西教育,2018(21): 122+124.
[6]徐紅.初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反思與實踐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8.
[7]劉冬雪.項目化學習視域下的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以統(tǒng)編語文教材“身邊的文化遺產(chǎn)”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2(27): 7-9.
[8]于洋.初中語文創(chuàng)意微寫作教學資源的開發(fā)[J].江蘇教育,2020(91):68-69.
Explora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eaching Reflection
Lin Yongchen
(Minhou County Southeast School,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119, China)
Abstract: In the middle school teaching system, the subject of Chinese language i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 other courses, and plays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earning ability. The reform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based on teaching reflection perspective is beneficial for teachers to update teaching concepts, implement "personalized" teaching concepts, improve teaching abilities, and timely discover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reflect on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pre class introduction,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reate a positive teaching atmosphere, enhanc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junior middleschoolChinese;teachingreflection;import;evaluation;cooperation; dia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