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菁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改革發(fā)展,我國對教育事業(yè)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新課程改革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正處于學習啟蒙階段的小學低年級學生,其認知能力、邏輯能力、思維能力、系統(tǒng)思考能力等都有待提高,再加上他們正處于思維發(fā)展階段,大多具有活潑好動、個性張揚、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教師可以采用以圖促寫、畫寫結合等方式,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活動,使學生更加直觀深入地分析和運用圖片,并讓其根據(jù)自身實際和所學知識把句子或文章寫完整、寫具體、寫通順,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寫作學習打下基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诖?,筆者提出了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一、靈活運用教材中的插圖,傳授學生觀察方法
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授給學生,而是一個學生自己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lián)系起來,積極地構建知識體系。學習的本質是建立神經(jīng)元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引起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轉換。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應全方位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靈活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去積累、去體驗、去感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學生身邊的事物為例,如教室布局、校園環(huán)境等,在生活中挖掘學生寫話的各類素材,并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形成自己的想法,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插圖是教材的第二語言,教材中所有的插圖都是根據(jù)文章內容精心設計的。教師將課本插圖作為小學生寫話的素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話水平,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使學生牢牢抓住課本插圖中的重點,完成看圖寫話練習。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古詩《村居》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中的內容,理解“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這句詩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中蘊涵的情感,并要求學生思考《村居》描寫的早春二月是什么樣的。有的學生邊看插圖邊回答:“二月的時候,草開始生長了,黃鶯在村子里飛來飛去?!边€有的同學說:“村里的孩子早早地放學回家,他們趁著風,將風箏放上了天?!痹趯W生回答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插圖上看到的畫面與自己想象的畫面結合,寫在作業(yè)本上。由此可見,教師抓住課本插圖這一有趣的素材,能夠給學生創(chuàng)建想象的空間,幫助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樂于讀圖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鼓勵學生認真觀察教材插圖和身邊事物,引導學生學會就地取材,善于運用智慧的雙眼去發(fā)現(xiàn)寫話素材,實現(xiàn)課內與課外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為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打下基礎。
二、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改善寫話教學枯燥乏味的教學現(xiàn)狀,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習經(jīng)歷和社會實際的話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在看圖寫話教學中,有的學生觀察得不全面,只注重觀察圖中的人物;有的學生對看圖寫話不感興趣,進行無意識地寫作,這導致學生無法準確描述圖片內容,無法提高寫作能力。如果教師將看圖寫話轉化為畫圖寫話,讓學生自己畫出作品,并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就能降低寫話的難度。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第一個階段,更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極為特殊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在課堂上極為活躍。因此,教師可以在低年級中開展畫圖寫話,引導學生通過構思、觀察、分析,準確把握整幅圖的含義,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進而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看圖寫話的能力。
例如,在寫話練習中,教師要求學生以動物為話題,題目自擬,完成寫話,字數(shù)要求不少于300字。在進行寫話之前,教師可以先考慮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如有的學生喜歡比較親近人類的哺乳類動物,像小狗、小貓、小鳥等;有的學生喜歡通過產(chǎn)卵方式繁殖的動物,像烏龜、蝴蝶等。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說出這些動物的特點是什么。學生可以從基本生活習性、生活環(huán)境、形態(tài)等方面進行表達。由此可見,教師開展畫圖寫話,不僅能讓學生對寫話學習充滿興趣,使其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看圖寫話能力。
三、開展仿寫練習,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而言,閱讀和寫作是兩種最根本的教學形式,也是豐富學生語文知識儲備、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應深刻認識到讀寫結合在提高學生寫話能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并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過程中開展仿寫練習,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朗讀能力,夯實學生的朗讀基礎,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為寫話教學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例如,在開展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上臺在田字格中展示生字的書寫方法,指導學生正確認識這一課的生字、生詞,再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讓其了解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式,理解文中“四海為家”這個詞語,結合下文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幫助學生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式,最后,將學生分組,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內容后,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課文開展仿寫活動,引導學生運用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如櫻桃的種子會隨著小動物的糞便去到其他地方;睡蓮的果實成熟后,其種子會沉入水底,隨著水流去到其他地方;鳳仙花的果實成熟后會把種子彈向四周等。由此可見,教師幫助學生在仿寫練習中拓展課外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還能提高寫話的質量。
四、運用添畫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
通過對生活和教材插圖的觀察和寫作練習,小學低年級學生能夠掌握寫話的基本方法,還能夠描述圖片中的內容。但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發(fā)展的過渡時期,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詞匯掌握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較差,在寫話的過程中經(jīng)常存在文字功底不夠、缺乏層次、深度不足等問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寫話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的引導,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作靈感。
在教學中,雖然有的教材插圖內容非常簡單,但其要求學生根據(jù)插圖內容寫一段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簡單地寫出圖片內容無法滿足寫作要求,這需要學生運用想象力補充教材插圖的內容。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寫作靈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掌握圖片內容的基礎上,運用添畫方法,適當?shù)靥砑訄D片內容,如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把一幅不完整的畫補充完整,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開展高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例如,在寫話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插畫“有趣的課間活動”作為寫話素材,運用“五素句”,即什么時間、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結果怎樣(或心情如何),引導學生觀察插畫中操場上有哪些人、都在做什么事等,讓學生描述該場景,并運用添畫方法,嘗試為不同的人物補充相應的動作或添加不同的表情,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幫助學生實現(xiàn)由會說到會寫的轉變,從而提高寫話能力。
五、積累寫話素材,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大量的閱讀和素材積累是寫話的前提和基礎,基礎越扎實,寫話就越能得心應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時積累寫話素材,讓學生在寫話中能夠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教師應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養(yǎng)成積累寫話素材的習慣,使其掌握寫話的基本要求和要點,從而在寫話過程中有話可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有感而發(fā)。
留心觀察是挖掘寫話材料和寫話素材的方法。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并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的三個目的,即為什么要觀察、要觀察什么事物、事物有什么特點。有目的地觀察才能讓學生挖掘更多的素材,防止關鍵信息被忽視,避免在寫話過程中出現(xiàn)無話可寫的情況。另外,觀察的形式要多樣。學生除了用眼睛去看,還要調動五官去觀察,全面了解觀察的對象,使寫話更加生動形象。
例如,在描寫含羞草時,如果只通過眼睛觀察,那么含羞草就是一株平平無奇的草而已,學生無法直觀地了解含羞草的奇特之處。但如果學生用手指輕輕地碰一下含羞草的葉子,含羞草的葉子就會迅速地合起來,過一會兒才緩緩張開。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上網(wǎng)查詢、閱讀書籍等方式,了解含羞草的生長習性,清楚含羞草閉合葉子的原因。在了解含羞草閉合葉子的原因后,學生可以在寫話過程中描寫得更加全面。
另外,教師要正確選擇課外讀物,明確課外讀物的推薦目錄范圍,實現(xiàn)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效結合。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這一課為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空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看問題、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像井底的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具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據(jù)此引導學生多讀書,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和能力,讓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以增長學生的見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另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續(xù)編故事的練習,強化寫話訓練,如讓學生以“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真的跳出了井口”為開頭,續(xù)寫一段話。教師采用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提高寫話能力。
結語
寫話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打好寫話的基礎,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尤為重要。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打造高效課堂,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合利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