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旻
【摘 要】在實施小學語文低年級無紙化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把握語文學科特點,綜合地評價學生的語文學業(yè)水平。
【關鍵詞】雙減 小學語文 無紙化評價
“雙減”政策的出臺,意味著低年級學生語文學業(yè)評價將由傳統(tǒng)的筆試評價方式為主轉化為無紙化評價方式為主。無紙化評價方式關注學生能力,以發(fā)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很好地彌補了紙筆評價方式的缺點,是有效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的創(chuàng)新性評價。那么,低年級語文學科如何有效地開展無紙化評價呢?
一、遵循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多元評價情境
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來看,低年級學生處于形象思維的發(fā)展階段,此階段的學生在學習中先以游戲為主,然后逐步過渡到規(guī)范的課堂學習中。無紙化評價應遵循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靈活、多樣、有趣的評價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動手、動腦,在多樣的游戲中去檢測學習成果,體驗學習的快樂。
1. 創(chuàng)游園類評價情境。
趣味化、生活化、貼近學生需求的游園活動評價方式容易被學生接受,能充分滿足學生成長的個性化需求。教師應著力發(fā)揮學校育人的主陣地作用,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游園活動,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全面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2. 創(chuàng)闖關類評價情境。
闖關類游戲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學生在勇敢地闖過層層關卡的過程中,輕松愉快地、不知不覺地完成了測評。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從拼讀到朗讀到閱讀再到說話,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闖關游戲情境。如在檢測一年級學生拼音掌握情況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創(chuàng)設“我是拼讀小能手”闖關游戲。當屏幕上出現(xiàn)色彩豐富、形式多樣的闖關認知卡片時,學生參與檢測的情緒定會高漲。測試過關后,屏幕上還會出現(xiàn)大拇指或小紅花作為獎勵。測試過后,系統(tǒng)后臺的數(shù)據(jù)也會清晰地記錄每一個學生檢測的結果,方便教師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
3. 創(chuàng)挑戰(zhàn)類評價情境。
根據(jù)評價內容,創(chuàng)設新奇的、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評價情境更能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如在二年級語文無紙化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有膽有識闖難關”這一活動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把握學科特點,設置多元評價項目
無紙化評價注重的是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是能全面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的狀態(tài)和水平。因此,在評價之前,教師要很好地把握學科特點,設置多元評價項目。
1.拼讀與識字的評價。
評價學生的識字能力既要從音、形、義的結合上進行評價,也要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下進行評價。通過口頭拼讀,評價學生是否能把聲母、韻母以及音調讀準確;通過口頭認讀,評價學生是否能準確地認讀課文的字詞;通過口頭辨識,評價學生是否能對生字的意思進行準確的理解。教師可設計“我是拼讀小達人”“我是識字小達人”“我是運用小達人”這樣的識字情境,利用拼音卡片檢查拼讀情況,利用漢字的構字特點設計題型檢查學生的認讀情況,利用具體的語境在運用中檢查學生對漢字的理解情況。
2.朗讀與積累的評價。
讀有助于生字的識記、課文內容的理解、文章層次的把握以及語言的積累,是學生形成語言和發(fā)展語言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低年級無紙化評價中,要重視課文的朗讀和積累。在期末進行無紙化評價時,教師可以選擇文質兼美、感情豐富、適宜學生朗讀和積累的段落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在“我是朗讀小能手”“精彩部分我來背”“課本內容我來演”等有趣的情境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在朗讀、背誦和表演中欣賞了語言,豐富了情感,提高了表達能力。
3. 閱讀與鑒賞的評價。
閱讀評價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評價,不僅要關注期末評價,也要重視平時學習中的過程性評價。如教師可在班級引導學生共讀一本書,閱讀前,先為每個學生設計一張閱讀記錄卡。當學生按時完成閱讀內容后,應及時反饋閱讀情況并作出獎勵。當閱讀任務完成后,通過班級閱讀競賽的形式,開展閱讀成果分享會,并在分享會中對學生的閱讀情況作出評價。在期末閱讀檢測的時候,教師可圍繞本學期的閱讀內容,設計“我會講文中故事”“文中人物我來說”“文中故事我來品”等閱讀任務來檢查學生的閱讀成果。像這樣以評促讀,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 表達與交流的評價。
小學低年級語文要求學生能用普通話與別人交流,能認真傾聽別人說話,能清楚地表達一件事??谡Z交流是以聽說能力為核心的一種表達素養(yǎng),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低年級無紙化表達能力的評價應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這就要求教師在評價之前,先創(chuàng)設相應的說話情境或出示相應的圖片引導學生說話。如可創(chuàng)設“打電話”“小小勸導員”等交流情境,通過屏幕展示情境畫面,讓學生扮演情境中的人物進行說話。此外,教師還可以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按照要求說幾句通順的話。這樣,在模擬日??谡Z交際情境或圍繞圖片說幾句話的過程中,考查學生的口語表達與交流水平。
三、確定評價主體,實施多元評價互動
在實施無紙化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要讓學生和家長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評價活動要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通過教師、學生和家長多方面的參與,實現(xiàn)多元評價互動。
1. 重視教師的評價。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僅要關注期末測評,還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評價。如:可以從寫字姿勢、書寫規(guī)范等方面去評價學生;從識字方法上去評價學生;從閱讀方法、閱讀習慣等方面去評價學生;從語言習慣、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去評價學生。此外,教師還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建構立體評價體系,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2. 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評價活動中讓學生自我評價,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發(fā)展能力。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先對自己每一階段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做一次全面的評價,然后將評價結果裝入成長記錄袋中。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明晰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
3. 重視學生的相互評價。
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學習習慣,同桌或小組同學最了解。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可加入同桌或小組同學的評價。如在成長記錄袋中,可以從學習習慣和課堂表現(xiàn)兩個方面加入同學的評價。生生互評,可以使評價更加全面、客觀。
4. 重視家長的評價。
教師還應重視加強家校合作,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業(yè)評價中來。在期末無紙化測評后,教師可以將測評結果發(fā)到家長手中,請家長結合孩子在學校的學業(yè)評價情況以及在家里的學習習慣等方面的情況,寫一份簡要的點評,從而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
總之,無紙化評價是“雙減”政策下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性評價。教師應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把握學科的特點,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互動,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評價策略,形成有效的評價體系,讓無紙化評價真正發(fā)揮減負提質的作用。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汀縣第二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