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平市第二中學 由金枝
所謂模式圖,就是一種先將具體形象轉化為圖示形象,再通過圖示圖像的比較來找出圖示圖像中所表示的各個實物部分,明確其中關聯(lián)。在通過模式圖進行相關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的頭腦中會形成一個由每個解剖結構所組成的表象,將這些表象比較之后,再以圖示和語言符號的形式來進行相應結果的表達。在很多學科的解題過程中,模式圖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在高中自然地理試題解題中,模式圖更是有著顯著的優(yōu)勢。
在高中自然地理試題解題中,圖形是一項關鍵內容。就目前的高中自然地理學習來看,模式圖在其試題解題中的主要應用意義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是避免學生答題失誤,因為高中自然地理試題的解題通常需要將指導語或已知條件等作為背景材料來進行審題,在此過程中,模式圖的合理應用可有效避免學生審題失誤所導致的連鎖性失誤情況,進而提升學生解題的正確率,使其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第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段枯燥的文字往往會讓很多學生喪失興趣甚至信心,而模式圖的應用,則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信心,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并進一步減輕學生對試題的畏難心理,讓高中生的自然地理解題變得更加輕松。
在高中自然地理解題過程中,觀察模式圖并以此為依據(jù)進行解題是高中生必須掌握的一項解題技巧。只有看懂相應的模式圖,才能輕松地從中找出各種已知條件,從而為解題提供足夠依據(jù)。
例如,有這樣一道試題:圖1是對某地與構造線垂直的方向作出的一個地質剖面圖(這里的構造線是指大斷層線等區(qū)域性構造的地面延伸線),其中的數(shù)字是地層編號,⑤是花崗巖。根據(jù)該圖完成以下習題:
圖1 某地的地質剖面圖
其中,關于a、b、c三個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
A.a位置中的背斜巖層因水平擠壓作用而成山
B.a和c兩個位置的地質構造線走向均為東南—西北
C.c位置斜上覆巖層因外力侵蝕作用而成谷
D.b位置附近的泉水出露很多,不適合進行大壩建設
具體解題中,學生通過觀察這一模式圖可以發(fā)現(xiàn),a位置屬于向斜槽部,不容易受到侵蝕形成山嶺,因此選項A錯誤。a位置的地層年代為兩翼新中間老,屬于向斜構造;c位置的地層年代為兩翼新中間老,屬于背斜構造。因此,a和c兩個位置的地質構造線和圖中的剖面方向垂直,其走向應該是東北—西南。由此可判斷,選項B錯誤。c位置屬于背斜頂部,由于受到張力巖石作用而破碎,所以較容易被侵蝕成谷,但與外力侵蝕并無很大關系,因此選項C錯誤。b位置臨近斷層,在斷層作用下,巖墻或隔水層會對地下水造成阻隔,使其沿著斷層溢出,從而形成泉;同時,由于斷層附近的巖層穩(wěn)定性較差,且具有較多裂隙,所以不宜進行大壩建設,因此選項D正確。
1.模式圖在全球氣壓帶與風帶分布試題解題中的應用
在高中自然地理這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全球性大氣運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在掌握了這一部分知識點之后,高中生便可對理想狀態(tài)下的全球氣壓帶及風帶的具體分布情況做到全面了解,并借助模式圖來進行相應試題的解題。而在高中自然地理考試過程中,全球圖及局部圖也是最容易出現(xiàn)的考點?;诖耍趯Υ祟愒囶}進行解題的過程中,高中生一定要對相應的模式圖做到熟練運用,然后通過模式圖與試題的對照來進行解題。比如,有這樣兩道試題:
(1)圖2是全球氣壓帶及風帶分布情況示意圖,根據(jù)該圖,下列選項中的哪一個箭頭可表示出③位置的正確風向?( )
圖2 全球氣壓帶及風帶分布示意圖
A.↗ B.↙
C.→ D.←
(2)圖3是局部氣壓帶及風帶分布情況示意圖,在該示意圖中,氣壓帶及風帶位置從北到南的正確排序是( )。
圖3 局部氣壓帶及風帶分布示意圖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這兩道題,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學生可按照以下的幾個口訣來進行模式圖繪制:(1)赤道畫小于號;(2)箭頭指向赤道;(3)緯度三分箭頭標;(4)風向要依次標好。根據(jù)上述口訣,學生可繪制出圖4所示的模式圖:
圖4 模式圖
根據(jù)題目中的示意圖和繪制出的模式圖對比分析可知,(1)題中的③位置屬于北半球中緯西風帶,此處西南風盛行,因此選擇A選項。(2)題中,最后一幅模式圖可呈現(xiàn)出全圖上的局部情況,根據(jù)模式圖與局部氣壓帶及風帶分布示意圖的對比分析可知,在示意圖中:①是南半球副熱帶中的高氣壓帶;②是南半球副熱極地中的低氣壓帶;③是北半球副熱帶中的高氣壓帶;④是北半球副熱極地中的低氣壓帶。因此,在示意圖中,氣壓帶及風帶位置從北到南的正確排序是④③①②,C選項正確。
2.模式圖在世界洋流分布試題解題中的應用
在世界洋流分布試題的解題過程中,模式圖的繪制也可以為高中生的正確解題提供很大幫助。比如這樣一道試題:如圖5所示,左側M位置的洋流可能處在右圖甲乙丙丁中的哪個位置?
圖5 洋流模式圖
由于該試題中并沒有給出具體區(qū)域,也沒有涉及相應的原理,因此,在解題過程中,學生可先進行世界洋流模式圖的繪制,如圖6所示。
圖6 世界洋流模式圖
之后再以世界洋流的基本原理作為依據(jù),將M位置的洋流流向在圖中的M點位置畫出。其基本原理涉及在海水等溫線中對洋流具體流向進行判斷的相關知識,其口訣包括以下幾個:(1)溫度高處畫赤道;(2)沿著彎曲畫箭頭;(3)流向赤道是寒流;(4)逆向赤道是暖流。結合上述基本原理、示意圖與模式圖的分析可知,M位置的溫度為北高南低,由此可判斷出M位置位于南半球;同時,因其海水具有較高的溫度,所以可進一步判斷出,M位置的緯度比較低,按照圖中的顯示,M位置應處在大陸東岸。由此便可判斷出,M位置的洋流是南半球大陸東岸的暖流,其對應的位置是右側圖中的乙。這樣便可讓高中生快速、準確地解出試題。
綜上所述,在高中自然地理學科的學習過程中,試題解題方法的掌握至關重要。而要想實現(xiàn)高中自然地理試題的輕松、快速解題,高中生就需要對模式圖加以合理利用。在此過程中,高中生首先應明確模式圖及其在自然地理解題中的主要應用意義,然后將具體的試題及其涉及的知識點作為依據(jù),通過模式圖觀察及繪制的方式來輔助解題。這樣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高中生的自然地理解題效率與質量,同時也可以使其解題思維得到良好培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高中生自然地理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的全面提升。這對高中生自然地理學科的學習及其今后發(fā)展都將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