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若鼎
摘要:在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與他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專業(yè)知識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繪畫,并讓他們感受到繪畫的魅力。教師應該在美術課堂中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美術與生活的聯(lián)系。藝術源于生活,但不僅僅是模仿生活,而是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來提升自己。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我們需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生動的情境。美術課堂應該是一個讓學生們能夠將美術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的地方。在美術課堂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探索藝術的內涵,并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體驗這種藝術。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可以學會獨立思考和探索,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視覺感受是美術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觀察生活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 生活化 教學策略
新一輪美術教學改革強調,教育是達到“藝術教育”總體目標的關鍵手段。在藝術生活化教學中,我們摒棄了傳統(tǒng)的以課程為核心的思維模式,將各個學科融合在一起,使每個學生可以更充分地把握知識點,提高整體運用水平,促使每個學生全方位成長。在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與他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專業(yè)知識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繪畫,并讓他們感受到繪畫的魅力。這樣,他們就會更喜歡繪畫。
一、充分運用教材
教師應該在美術課堂中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美術與生活的聯(lián)系。目前的初中美術教材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教材,讓學生在教材中感受到美術的神奇魅力,并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除了課堂教學,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讓他們更好地觀察、理解和探索生活中的各種美好畫面。[1]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藝術源于生活,但不僅僅是模仿生活,而是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來提升自己。學習美術不僅僅是掌握繪畫技巧,還要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歷史和情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我們需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生動的情境。因此,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學生的生活化課堂氛圍,以激發(fā)他們對美術的興趣。[2]
三、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美
美術課堂應該是一個讓學生們能夠將美術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的地方。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可以更好地參與到美術課堂中來,并且將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作靈感融入到美術作品中。 [3]
比如在燈飾創(chuàng)作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和欣賞日常生活中的燈飾,并根據自己的想法制作出獨特的燈飾作品。在開始制作之前,教師會提醒學生準備好所需的工具,如剪刀、膠水和卡紙。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觀看一些關于燈飾制作的視頻,以此來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并鼓勵他們思考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將自己的靈感和想法轉化為美麗的燈飾。同時,我們也可以鼓勵學生勇敢地想象,用自己手邊的材料,將它們變成一件件精美的燈飾。
四、突出學生主體
在美術課堂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探索藝術的內涵,并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體驗這種藝術。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可以學會獨立思考和探索,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
在“裝點日常生活”這一課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選用兩種杯子當作教材,一種杯子上邊有精致的圖形裝點,另一種是一般杯子,讓學生通過對比來探究藝術裝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老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觀察和欣賞日常生活中的裝飾圖案和紋飾,并鼓勵他們用自已感興趣的方法,如畫畫、雕塑、剪紙等自行創(chuàng)造紋飾,以增強學生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美感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操,從而更好地理解藝術裝修的重要性,裝點家居,讓生命更加美好。[4]
伴隨新課改的推進,美術教學也在發(fā)展。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優(yōu)秀素材,并與同學交流,以便將生活與藝術有機結合起來,充實學生的美術知識,提升他們的美學修養(yǎng)。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感受美,并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審美世界。
五、注重直觀感覺
優(yōu)秀的藝術素養(yǎng)要求有敏銳的觀察力,因為它們是建立在對視覺藝術表象的深刻理解和再創(chuàng)作之上的。所以,視覺感受是美術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出觀察生活的能力。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教授他們如何通過觀察、描述和其他方式來認識日常中的動物。透過觀察動物的圖片和視頻,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特征,并學會使用各種工具來表現(xiàn)它們的外形。經過這個過程,學生們對如何使用線條形式表現(xiàn)日常中的動物就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將“靈感來源于生活”的美術課程與生活緊密結合,以幫助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藝術”的特點,并提高他們從實際生活中挖掘美、創(chuàng)作美的才能。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就會逐步提高美學素養(yǎng),實現(xiàn)美術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虞小新.源于生活,服務生活——初中美術生活化教育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16):160.
[2]張露.妙趣生活,歡樂美術——生活化教學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22):179.
[3]全秀春.探尋生活之美好,實現(xiàn)美術教育生活化——《指南》背景下幼兒美術生活化教育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3):203-204.
[4]李春艷.初中美術生活化導課方式實踐探究——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材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5(2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