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丹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的音域?qū)拸V、色彩豐富,對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小學音樂合唱課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對合唱的學習熱情不高。因此,如何提高合唱教學的效果,已成為當前廣大小學音樂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提高小學生的審美水平
歌詠兼容性是提高音樂素養(yǎng)的兩種方式,即欣賞和練習。在合唱的過程中,學生們既是演員,也是欣賞者,他們通過自己的感覺和經(jīng)驗,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音樂的旋律美、造型美、情緒美,以及在這種內(nèi)外美的和諧的影響下,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這也是為什么合唱對音樂教學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合唱和欣賞的結合,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理解音樂、體驗音樂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修養(yǎng)和審美水平。首先,通過欣賞合唱音樂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小學音樂教學應加強對學生的音樂美學教育,其理論研究的緊迫性是毋庸置疑的。其次,通過學生對合唱歌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在演唱過程中,學生要了解其含義,體會其藝術意象,體會其意境和風格。加強小學生在合唱練習中的審美欣賞,在多聲部歌曲的合唱彩排中,教師應注重音色和旋律的美,對長歌要著重分析旋律和歌詞,要有針對性地加以處理,以增強學生的演唱水平,并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出不同的力度和速度變化,從而增強學生的審美水平。
二、提高合唱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要提高合唱課的效果,就必須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之積極主動地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合唱學習興趣,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議。
首先,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因為只有學生對老師的教育能力表示認同,并喜愛老師所教的課程,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教師要強化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以詼諧、詼諧的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加強對藝術的鑒賞。在進行音樂合唱前,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力,讓他們?nèi)ヂ?,讓他們明白歌曲之間的不同。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合唱的美妙,進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三、小學合唱團的有效教學策略
堅持一步一步地進行,歌唱技巧和能力的訓練是一個長時間的、重復的過程,沒有哪一種技巧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重視課堂和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長期堅持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技能。在音樂教育的各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互相促進、互補的。以歌唱為主要內(nèi)容的教學實習,既可以訓練學生的歌唱表達能力,又可以訓練他們的審美、鑒賞、演奏能力。另外,在歌唱教學中,教師在開展合唱教學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學生的個人歌唱能力,運用豐富、有趣、有效的教學手段,以達到提高學生歌唱水平的目的。
合唱是一門團體藝術,它要求各種聲部相互配合,而且要達到聲部和諧的效果。在提高合唱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合唱知識的運用和技巧的引導,使其達到更高水平。在合唱課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對合唱的理解來進行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從而使學生的合唱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