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北
摘要 現(xiàn)階段液壓提升爬模技術憑借著安全、簡便以及高效的優(yōu)勢在橋梁高墩施工作業(yè)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為提高此項技術的運用成效,文章對液壓提升爬模技術做了簡要介紹,以某橋梁工程為例分別從爬模系統(tǒng)安裝、模板拼裝及爬升等方面針對此項技術的運用進行探究,以助推橋梁高墩施工技術不斷進步。
關鍵詞 橋梁高墩施工;健康發(fā)展;液壓提升爬模技術
中圖分類號 U445.55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3)16-0144-03
0 前言
液壓提升爬模技術屬于橋梁高墩等一系列高聳結構,是開展施工作業(yè)時比較常見的安全高效的建模技術,這種技術能夠借助液壓機械完成模板的自爬,所以整體操作相對更為簡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建設效率,同時減少了運輸機械的使用頻率,有助于提高作業(yè)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對橋梁高墩施工中液壓提升爬模技術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確保此項技術充分發(fā)揮應有的效用。
1 液壓提升爬模技術概述
液壓提升爬模技術是滑模、支模有機結合之后誕生的一種新的技術工藝,這種技術的爬升方法實際上與滑模工藝大體一致,主要通過提升架、操作平臺和吊架等借助液壓千斤頂充當動力自行向上進行爬升,在實際操作期間不需要借助塔吊開展反復裝拆工作,也無須開展層層放線及腳手架搭設作業(yè),有著較高的安全性及操作便捷性[1]。現(xiàn)階段,在橋梁高墩施工作業(yè)中液壓提升爬模技術主要由模板、爬升、工作平臺三大系統(tǒng)構成。各系統(tǒng)主要內容如表1所示。
2 案例概述
案例工程為國內山西省汾石高速LJ1合同段路橋工程建設項目,路線全長大約為20 km,該項目高墩分布在多個大橋當中,包括角盤1號大橋、半溝大橋、馬術嶺1號大橋以及2號大橋、下堡特大橋、元金1號大橋等,共計有56根高墩,具體分布情況如表2所示,最高墩身約為64.72 m。為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質量,施工單位對液壓提升爬模技術進行了選用,并取得了理想的建設成效。文章以該工程為例,針對橋梁高墩施工中液壓提升爬模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3 橋梁高墩施工中液壓提升爬模技術的應用探究
3.1 液壓提升爬模系統(tǒng)介紹
案例工程所選用的液壓提升爬模系統(tǒng)中,外模選定為頂升系統(tǒng),內模選用的是模板翻升工藝,外模的面板主要選定為維薩板,背楞選定為槽鋼,然后借助高強螺桿充當拉桿。該工程所用平臺寬度情況如表3所示,所有平臺中均鋪設厚度大約為4.0 cm的木板,并且具備良好的抗滑能力,平臺四周需設定防護欄桿。
爬模具備自動導向、自動復位、液壓升降等多種功能,可以滿足高墩中心線方面的垂直要求以及輪廓順直方面的精度要求。此次作業(yè)不需要用到起吊設備,整體作業(yè)步驟相對較為精簡,同時作業(yè)安全性得到明顯提升。此外,利用液壓系統(tǒng)能夠使模板直接順利爬升到最頂端,系統(tǒng)現(xiàn)場拼裝作業(yè)較為簡便,并且適用于高度40 m以上的橋墩。
3.2 做好爬模系統(tǒng)安裝作業(yè)
案例工程最高橋墩約為64.72 m,實際標準澆筑高度設定為2.25 m,最多可以分為29個節(jié)段開展施工作業(yè)。在實際操作中,爬模系統(tǒng)(如圖1)的具體安裝作業(yè)如下:
(1)施工人員需提前準備好2片300 mm×2 440 mm木板,以爬錐的中心間距作為主要基準,將模板擺放于地面,過程中要確保軸線處于良好的平行狀態(tài),與木板之間的連線夾角成90°,此外對角線的最大誤差控制在2.0 mm以內。在此基礎上,將三腳架合理地扣放在木板軸線上,并且對平臺立桿開展安裝作業(yè),然后再借助鋼管扣件開展連接工作。
(2)開展安裝平臺板鋪設作業(yè)。鋪設前對平臺進行檢查,主要查看是否平整、牢固,確認無誤后即可開展鋪設作業(yè)。實際操作中施工人員可將孔位設定在與部件沖突的位置,這樣可以使架體本身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另外注重對三腳架的位置開展再次校正工作。
(3)借助起重設備將完成拼裝作業(yè)的架體吊起,然后平穩(wěn)地掛在相應座體上,再完成安全插銷的插入工作,之后需要對桁架和操作平臺開展拼裝作業(yè),要保證平臺的穩(wěn)固性,然后吊起掛好,借助斜撐調節(jié)角度,以此完成模板校正工作。
3.3 做好模板爬升作業(yè)
案例工程在實際施工期間,橋梁高墩液壓提升爬模的主要操作包括以下幾方面:
(1)在每節(jié)段混凝土完成澆筑作業(yè)并且達到相應強度要求之后(該工程要求達到15 MPa以上),再開展移模作業(yè),同時完成埋件系統(tǒng)方面的安裝工作(如圖2)。
(2)在開展爬模爬升工作之前,作業(yè)人員需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保證爬模上端埋件的相應埋件支座已經安裝到位,并且對埋件尺寸等參數(shù)開展檢測工作,務必保證埋件滿足實際要求,同時還需要對螺栓等構件的緊固程度做全面仔細的檢查,防止由于螺栓未擰緊引發(fā)安全事故。此外,還需要確保平臺干凈整潔,提前撤去雜物以及非必要的荷載物體,保證爬升作業(yè)的穩(wěn)定性及安全性。另外,爬升前還需要對液壓提升系統(tǒng)的電線、電纜等設施設備開展全面仔細的檢查工作,確保爬升作業(yè)能夠獲得足夠的爬升動力,保證爬升作業(yè)的安全性[2]。
(3)在開展爬升作業(yè)時,案例工程主要分為導軌爬升以及架體爬升兩個環(huán)節(jié)。導軌爬升環(huán)節(jié),作業(yè)人員先將導軌下部分的附墻撐及時旋轉,然后收回來用作支撐導軌的支撐腳,同時確保架體附墻撐和高墩墩身之間釘緊。在此基礎上,將上下?lián)Q向盒旋轉至兩者方向保持一致,然后啟動油泵直接將導軌提升到目標高度,轉動掛件限位板頂住導軌,從而對導軌進行固定。
對于架體的爬升,必須先拆除下層的埋件,去除高墩混凝土中的爬錐,并且完成爬錐孔修復工作。在此基礎上旋轉架體附墻撐、拆卸支撐腳,再啟動油泵開展架體爬升作業(yè),達到目標高度后,需要將架體懸掛在上層相應的爬錐掛件上,同時完成承重插銷的安裝作業(yè)。
3.4 模板拼裝技術
3.4.1 合理放置背楞
結合設計圖紙中標明的間距,對背楞開展放置工作(如圖3所示),使其搭設于平臺之上。
3.4.2 做好木梁組裝作業(yè)
將圖紙中設定的尺寸作為主要依據(jù),在完成放置作業(yè)的背楞兩端合理安裝木工字梁,然后畫出定位線同時拉設對角線,從而使兩根木梁構建出一條對角線保持一致的長方形,再借助連接爪開展固定工作。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在木工字梁的某端連接一根細線充當基準線,其余木梁都需要和這根基準線保持對齊排放。必須注意的是,務必保證兩邊的木梁始終處于平行狀態(tài),而且全部木梁均開展連接固定作業(yè)。對于裝設吊鉤的木梁兩側需要借助連接爪固定,并且依照圖紙中明確的尺寸,完成吊鉤的安裝作業(yè)。在實際開展吊鉤安裝工作時,相關工作人員可借助鋼板和吊鉤將木梁夾緊,然后使用螺栓進行固定作業(yè)[3]。
3.4.3 做好面板鋪設作業(yè)
首先,作業(yè)人員要根據(jù)圖紙標明尺寸將面板裁好,然后鋪設在相應的木工字梁上,若尺寸出現(xiàn)誤差,需要及時作出處理,確認尺寸達標后,借助自攻釘將木梁以及面板進行連接,然后再開展第二面板的鋪設作業(yè),同時需要在兩塊面板之間的接縫位置打上玻璃膠使兩者黏合,從而確保接縫緊湊嚴密。之后持續(xù)重復上述操作,將全部面板鋪設完畢。
其次,完成面板的鋪設作業(yè)后需擦拭板面,及時將存在的雜物全部清除干凈,再開展端頭方木的安裝作業(yè),如果面板超出木梁的長度,需結合實際情況增加端頭木方,從而避免起吊期間木梁隨面板出現(xiàn)位移問題。
3.4.4 合理設置對拉螺栓
需要將拉桿孔的實際大小作為主要依據(jù)選用相應的開孔器,依照圖紙中標明的孔位借助墨斗開展彈線工作,并明確孔位,實際偏差嚴禁達到2.0 mm以上。開孔過程中,手電鉆需要和模板面之間保持垂直狀態(tài),防止孔位出現(xiàn)偏斜問題。完成開孔作業(yè)后在孔內壁涂刷油漆,避免模板出現(xiàn)滲水膨脹問題。
3.4.5 做好合模作業(yè)
(1)完成混凝土沖毛作業(yè)之后,需清洗模板表面。清洗時使用洗衣粉及硬毛刷,確保模板表面足夠干凈,不存在任何灰塵或雜物;完成清洗作業(yè)之后及時晾干,在此基礎上涂抹適量的脫模劑,做到全面涂刷但不存在明顯油痕,若是遇到降雨天氣,需要在雨后再進行一遍涂刷作業(yè)。
(2)仔細檢查模板、鋼筋之間的拉桿孔、埋件位置等方面是否存在沖突問題。結合檢查結果,合理地對鋼筋位置做出適當調節(jié);結合測量點對控制鋼筋中模板間距的定位支撐開展焊接作業(yè)。
(3)做好鋼筋周圍雜物的清除作業(yè),再開展模板起吊作業(yè)。起吊過程中,需要將兩根鋼絲繩鉤掛在起重機吊鉤上,接頭位置借助卡環(huán)連接,然后啟動吊車緩慢勻速地將其運行到指定位置,并落下吊鉤,確保模板輕穩(wěn)著陸,作業(yè)人員需先將著陸模板拴好,然后再將相應的卡環(huán)解開[4]。
(4)借助測量儀針對模板邊緣的垂直度做出檢測,同時測出模板陰陽角的角度,然后結合設計規(guī)定的垂直度及角度合理地對模板開展校正作業(yè);完成校正工作后,需要穿套管和拉桿,過程中做好套管長度的控制工作,將套管伸出模板背面大約2 cm左右,將模板連接部位的螺母擰緊;完成模板安裝作業(yè)后,復查一系列數(shù)據(jù),保證合模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
3.5 做好爬模拆除作業(yè)
3.5.1 準備工作
首先,準備好拆模工作需要用到的機械設備,并對拆模人員開展安全交底以及現(xiàn)場專業(yè)技術指導工作,強調所有拆模人員務必充分掌握安全作業(yè)的相關操作規(guī)范及標準。
其次,在開展拆模作業(yè)前,將架子中的雜物全部清理干凈,同時在拆模施工時要在周圍搭設防護欄桿,并設置警示標志,嚴禁任何非作業(yè)人員私自進入拆?,F(xiàn)場。
3.5.2 合理開展拆模作業(yè)
首先,在開展模板拆除作業(yè)時需借助塔吊吊下模板;拆除主臺模板桁架的同時完成吊下作業(yè);提升承重架體以及導軌,借助塔吊抽出同時吊下導軌;對液壓以及配電裝置開展拆除工作;拆除同時吊下下層附墻裝置以及爬錐裝置等。
其次,將主梁中的三腳架借助塔吊提升到一定高度,此時作業(yè)人員需要通過爬梯完成最高一層附墻裝置的拆除作業(yè);完成附墻裝置拆除作業(yè)后及時修補好爬錐洞;對爬梯相連部位進行拆除,可在作業(yè)人員下來后借助塔吊將架子直接吊下[5]。
4 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橋梁高墩施工作業(yè)時,通過對液壓提升爬模技術進行科學運用,可大幅度提高高墩施工效率以及安全性。該文以山西某橋梁工程為例,針對液壓提升爬模技術在橋梁高墩施工中的運用進行研究,經分析驗證具備良好的可行性,能夠解決由于液壓提升爬模技術運用不合理或考慮不全面引發(fā)的實際運用效果不佳的問題,值得推廣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姚紅光. 墩身液壓爬模施工技術在阿墨江特大橋基礎工程中的應用[J]. 安徽建筑, 2022(2): 67+143.
[2]黎永亮. 劍潭東江特大橋工程建設中的高墩液壓爬模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 工程技術研究, 2022(15): 26-28.
[3]房國振. 橋梁高墩液壓爬模施工技術應用研究[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2(2): 80-81+84.
[4]周濤. 公路橋梁施工中高墩施工技術的應用探討[J]. 智能建筑與工程機械, 2022(10): 4-6.
[5]田復之. 橋梁高墩尺蠖式液壓自升降模架施工技術[J]. 現(xiàn)代工程科技, 2022(7):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