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品現(xiàn)在最為流行的一個詞叫越級,所謂越級其實就是一種錯位競爭,是不同品牌、不同市場、不同車型之間在同一個車型級別和售價區(qū)間出現(xiàn)的不對等競爭現(xiàn)象。雖然汽車產品錯位競爭在短時間內讓消費者看起來能夠給自身帶來某些好處,比如選擇更多,但是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是顯而易見的。
1. 市場定位混亂:汽車產品錯位競爭可能導致市場混亂,消費者面對過多的選擇時可能感到困惑,難以做出理性的購買決策。而錯位的產品看似用更高級的配置頂?shù)搅烁咭患墑e的車型,但動力總成和底盤仍然是低一級別的車型,有一種樣子貨的感覺。
2. 市場份額爭奪:錯位競爭可能導致各個品牌對同一市場份額進行惡性爭奪,最終導致資源分散,品牌形象和品牌忠誠度下降。而發(fā)生在同一品牌的錯位競爭往往會讓更高一級別的車型位置難堪,旗艦車型的作用就是拉升品牌定位,建立技術上限的,而下面低級別車型如果錯位競爭會對自身品牌造成損傷。在同一售價區(qū)間市場,各個車企應該利用各自的優(yōu)勢開拓各自的市場偏好,而不是扎堆在其中一個維度進行競爭。
3. 看不見的簡配:錯位競爭可能導致市場上汽車產品同質化程度提高,缺乏差異化特點,導致產品競爭主要以價格競爭為主,而汽車的成本是固定的,降價只會簡配,如果不能減看得見的配置,就只能去減看不見的配置,對于消費者來說,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降低了車輛的產品品質,等于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4. 造成內卷:錯位競爭的車型必然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如果在制造層面不能增加成本,就只能在人力端增加成本,例如為了保障一款車型的上市節(jié)點以及增加更多的配置,只能去壓低供應商的價格,或者讓員工進行更多的加班,勞動成本也是成本,看似拼出來一款值得驕傲的車型,但其實損傷了所有參與者的利益,且不可持續(xù),無法讓品牌可持續(xù)發(fā)展。
汽車產品錯位競爭可能給企業(yè)和消費者帶來一系列的危害和不利影響。企業(yè)需謹慎制定產品策略,消費者也需要明確自身需求并做出明智的購買決策,不要被看似眼花繚亂的營銷話術蒙蔽雙眼,有些車型可能使用5 年以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已經和當初剛剛購買的時候差異很大,雖然我國消費者平均換車周期較短,但是5 年就換車從社會資源的層面來說,也是嚴重的浪費,所以內卷造車沒有結果,也不可持續(xù),最終損傷的是市場環(huán)境和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