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鈺
小兒肺炎通常是因為多種原因導致的肺部炎癥,其嚴重影響患兒的肺部通氣及換氣能力, 會導致患兒出現(xiàn)缺氧癥狀并且影響全身內環(huán)境, 使得分泌物聚集在患兒的氣道、支氣管以及肺泡中, 進一步加重病情。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是當前的一種新型藥物, 能夠減少炎性介質合成, 促進抗原蛋白質, 抑制炎癥反應, 同時能夠通過吸入方式直接作用于肺臟, 相比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方式能夠起到局部作用, 更加直接發(fā)揮抗炎作用, 起效更快而且用藥量很少, 顯著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能夠有效控制肺部慢性炎癥, 不會引起顯著的全身性不良反應。布地奈德是唯一一種霧化吸入的糖皮質激素, 通過空氣壓縮泵將布地奈德溶液轉化成微粒, 然后通過吸入的方式進入到支氣管中, 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 布地奈德利用典型和非典型途徑進行治療, 既作用于糖皮質激素, 起到緩慢抗炎的作用, 抑制炎性激素的釋放, 同時又通過非典型的途徑作用于糖皮質激素受體, 抑制鈣離子通道, 能夠迅速改善細胞分泌, 減少炎癥反應[1-3]。本研究選取本院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 探討小兒肺炎采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的治療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 般 資 料 選 取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肺炎患兒, 年齡2~8 歲, 平均年齡(5.5±2.1)歲;男46 例, 女34 例;病程4~16 d, 平均病程(8.6±2.3)d。將所有患兒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參考組,每組40 例。參考組患兒年齡2~7 歲, 平均年齡(5.3±2.3)歲;男23 例, 女17 例;病程4~16 d, 平均病程(8.5±2.0)d。觀察組患兒年齡2~8 歲, 平均年齡(5.7±2.4)歲;男23 例, 女17 例;病程4~16 d, 平均病程(8.6±2.1)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n, ±s)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n, ±s)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shù) 性別 平均年齡(歲) 平均病程(d)男女觀察組 40 23 17 5.7±2.4 8.6±2.1參考組 40 23 17 5.3±2.3 8.5±2.0 χ2/t 0 0.932 0.267 P>0.05 >0.05 >0.05
1.2 方法 參考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退熱、消炎止咳治療, 慢速靜脈注射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商品名:沐舒坦), 7.5 mg/次, 2 次/d, 6 d 為1 個療程, 連續(xù)治療2 個療程。觀察組患兒在參考組基礎上采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 將0.5 mg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加入20 ml生理鹽水后霧化吸入, 15 min/次, 2 次/d, 6 d 為1 個療程, 連續(xù)治療2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退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痊愈:炎癥徹底消失, 胸部X 片結果正常;顯效:炎癥顯著減輕, 胸部X 片仍存在異常;無效:癥狀未改善或惡化??傆行?(痊愈+顯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中痊愈22 例,顯效16 例, 無效2 例;參考組中痊愈12 例, 顯效15 例, 無效13 例。觀察組總有效率95.0%高于參考組的67.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兒退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退熱時間(2.4±0.8)d、肺啰音消失時間(3.9±1.5)d 均短于參考組的(4.5±2.4)、(5.6±2.6)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退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比較( ±s, d)
表3 兩組患兒退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比較( ±s, d)
注:與參考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退熱時間 肺啰音消失時間觀察組 40 2.4±0.8a 3.9±1.5a參考組 40 4.5±2.4 5.6±2.6 t 5.250 3.582 P<0.05 <0.05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有2 例發(fā)生不良反應, 參考組中有8 例發(fā)生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0%低于參考組的2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14, P<0.05)。
由于小兒的組織器官尚未發(fā)育完全, 呼吸中樞以及呼吸器官仍在發(fā)育過程中, 呼吸道的管腔非常狹窄,而且纖毛的運動功能低下, 所以當發(fā)生肺炎時分泌物很難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 會出現(xiàn)氣促以及咳痰等多種臨床癥狀。為了保持小兒的呼吸道暢通, 就需要借助外力進行吸痰, 但是這種操作容易引起氣道的黏膜損傷, 反而加重了感染[4]。本次研究中, 參考組使用了靜脈注射沐舒坦, 即鹽酸氨溴索, 這是一種常用的祛痰藥, 治療小兒肺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能夠保持呼吸道黏膜的分泌正常, 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 主要從以下方面發(fā)揮治療作用:①有助于促進纖毛功能的恢復, 由于小兒呼吸道內分泌了大量的分泌物, 分泌物在氣道內積聚會影響纖毛的運動功能, 沐舒坦能夠促進纖毛上皮的再生, 從而有助于提高呼吸道的自凈能力;②沐舒坦有助于分泌肺泡2 型細胞活性物質, 能夠避免肺泡發(fā)生塌陷, 而且有助于無纖毛區(qū)的痰液輸送;③沐舒坦能夠與抗生素聯(lián)合使用, 起到協(xié)同治療作用;④沐舒坦能夠抑制炎癥, 同時起到抗氧化以及抗自由基的作用, 有助于減輕肺部的損傷程度[5,6]。
目前臨床上常根據(jù)肺炎引起的免疫反應采取有效的免疫治療方法, 常見的包括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以及使用糖皮質激素。丙種球蛋白治療炎癥感染具有良好的作用, 能夠起到對病毒抗原的免疫封閉作用, 同時能夠激活巨噬細胞, 清除病毒和細菌, 具有廣譜抗菌作用, 因此同時具有免疫調節(jié)和免疫替代的作用, 但是應用于臨床的價格較高, 不適用于經(jīng)濟條件差的群體, 而且容易引起過敏、血尿、腎衰竭等不良反應, 因此臨床上并不作為常規(guī)治療方案。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能夠抑制免疫, 但是如果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 所以在常規(guī)治療肺炎時應用較少, 只有在出現(xiàn)嚴重的中毒癥狀和支氣管痙攣時才會在抗生素的基礎上加用糖皮質激素[7,8]。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是當前的一種新型藥物, 能夠減少炎性介質合成, 促進抗原蛋白質, 抑制炎癥反應, 同時通過吸入的方式直接作用于肺臟, 相比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方式能夠作用于局部, 更加直接地發(fā)揮抗炎作用, 起效更快而且用藥量很少, 有效控制肺部慢性炎癥, 且不會引起明顯的全身性不良反應[9,10]。目前常用的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包括福莫特羅、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其中布地奈德是唯一一種霧化吸入的糖皮質激素, 通過空氣壓縮泵將布地奈德溶液轉化成微粒, 然后通過吸入的方式使其進入到支氣管中, 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 既可以避免顆粒太小進入肺泡或者支氣管毛細支氣管導致全身不良反應, 同時也可以提高治療用效果, 特別適用于小兒肺炎, 能夠有效改善咳嗽的癥狀以及縮短住院時間。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包括免疫細胞、免疫器官和組織,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T 淋巴細胞等。根據(jù)效應細胞的不同可以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種類型, 細菌感染時體液免疫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當發(fā)生病毒感染時主要是細胞免疫發(fā)揮作用。糖皮質激素的基因組通過細胞膜到達細胞內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后, 結合特異性DNA 的位點啟動基因轉錄, 改變蛋白質的水平, 從而起到抗炎作用, 還可以通過非基因組的作用短時間內達到迅速抑制炎癥反應的作用[5]。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是非鹵化的糖皮質激素, 具有很強的親脂性, 能夠增加與組織細胞受體結合的親和力, 增強局部抗炎活性, 抗炎效果是潑尼松龍的15 倍, 是氫化可的松的100 倍[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總有效率95.0%高于參考組的67.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2.4±0.8)d、肺啰音消失時間(3.9±1.5)d 均短于參考組的(4.5±2.4)、(5.6±2.6)d,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0%低于參考組的2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14, P<0.05)。觀察組在參考組的基礎上采用了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 通過霧化治療方式將布地奈德的顆粒均勻分散, 然后通過咽喉部位進入到呼吸道。這些細微的顆粒能夠直達呼吸道的靶向位置,直接溶解以及稀釋痰液, 具有很好的局部效果, 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快速緩解癥狀。本研究因為觀察組在沐舒坦基礎上聯(lián)合運用布地奈德, 二者起到協(xié)同作用, 達到內外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霧化給藥的方式直接通過咽喉部位給藥, 不需要經(jīng)過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 顯著提高了藥物的利用度。
綜上所述, 小兒肺炎采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療效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