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俐
何為“音樂特征”?“音樂”是指“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民思想情感、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特征”是指“可以作為人或事物特點的征象、標志等?!币魳诽卣鲃t是音樂的征象、標志,它包括旋律、節(jié)奏、節(jié)拍、調式調性、和聲曲式、歌詞、配器等。高中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等。音樂特征教學貫穿于整個音樂鑒賞教學中,抓住音樂特征教學,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抓住節(jié)奏特征,理解文化內涵感受“美”的音樂
節(jié)奏是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音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一些作品中,節(jié)奏尤其能夠體現當地的文化內涵。比如非洲音樂《鼓舞》,這首作品是布隆迪“圣鼓”表演的一個片段。由鼓樂、聲樂和鼓樂與聲樂的合奏三部分音樂構成,鼓為音樂骨架,鼓貫穿了整首作品。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把鼓的主要節(jié)奏型提出來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和練習相同節(jié)奏不同重音帶來的不同感覺,感知單線型和多線型的重音位移、節(jié)奏錯位、復合節(jié)奏等不同的節(jié)奏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非洲音樂中節(jié)奏的重要性,知道復合節(jié)奏、即興、反復是非洲黑人音樂中最重要的因素,并在進行節(jié)奏練習教學活動的同時,引導學生從非洲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進程、人文風俗等方面思考非洲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音樂風格。
從教學的效果來看,通過鼓的音樂節(jié)奏特征的不斷體驗和結合非洲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進程、人文風俗等方面的分析,學生對非洲音樂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學生會有“哦,原來非洲音樂是這樣的”的心理反應,在下課后學生都依然還沉浸在歡樂的節(jié)奏當中。
二、抓住旋律特征,理解和感悟“美”的音樂
旋律是音樂的靈魂,不僅僅只是停留在旋律好不好聽的這個層面上,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旋律。最能夠體現旋律進行的是旋律線,旋律線分為上行旋律、下行旋律和平行旋律。不同情緒的旋律體現出不一樣的線條,所以我們在欣賞情緒情感比較強烈的作品時可以用畫旋律線的方式去體驗和理解音樂。比如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音樂,深刻地體現了二戰(zhàn)時期猶太人的悲苦命運。在音樂上作曲家怎么去體現猶太人的悲苦呢?
首先看主題旋律(如下圖)。從音程的跳度上分析,音程從“3--低音6”五度的跳度,到“2--低音4”六度的跳度,再到“1--到低音2”七度的跳度;音程跳度越來越大表現出的情感情緒起伏也越來越大?;谝魳返倪@種特征,我這樣進行教學設計:首先讓學生跟唱主題旋律,唱了幾遍之后可能學生的感受不是特別深刻,隨后讓學生唱主題旋律并在紙上畫出這段旋律的旋律線,這時引導學生思考這個旋律線像什么,教師并不急著給予答案,以這樣的方法分段聆聽A1、B、A2段并畫旋律線,最后完整聆聽并把整首作品的旋律線串聯著畫出來,聽完之后讓學生思考這段旋律線像什么,這時學生的感受非常強烈,看著自己畫的旋律線基本能說出這個旋律線像心電圖,讓自己的心情感覺非常難受。教師再拋出問題:作曲家為什么用心電圖式的音樂旋律來寫這首作品?學生七嘴八舌地開始說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學生把這首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其所表現的情感情緒非常好地表達出來。教師從學生所表達的想法中總結歸納出這首作品的相關知識。
三、結語
新時代對教育有新的要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學習教學新技能。對音樂作品來說,每首作品都有它特有的音樂特征,音樂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挖掘和分析作品的音樂特征,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好地感悟音樂的美,理解音樂所包含的人文內涵。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