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
[摘 ? ?要] 內部審計學是一門專業(yè)性和實踐性都較強的課程,加上課程本身枯燥難以理解,造成了“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局面。微課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給內部審計學的教學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的路徑。本文以內部審計學為例,針對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準備線上資料、提升課前預習主觀能動性、設計多種課堂活動以及健全反饋與評價機制的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模式構建路徑,以期為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以及培養(yǎng)高質量高水平的內部審計人才提供路徑建議參考。
[關鍵詞] 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2023. 11. 060
[中圖分類號] G64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3)11- 0211- 03
0 ? ? ?引 ? ?言
內部審計學是審計學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該課程既有特定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又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實踐性,對學生分析和解決內部審計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在學習內部審計學知識時常常感覺難懂難學,與此同時,教師也認為內部審計學課程難教。要想解決教學難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則必須改進現有教學模式,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為解決這一難題指明了前進的道路和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1 ? ? ?微課的概念及特點
1.1 ? 微課的概念
在國內,胡鐵生老師于2010年提出了微課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很快受到了教育部門和廣大老師的關注。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表現方式和重要組成內容,微課可以通過生動的短視頻在線傳播和共享,重點圍繞特定教學目的解釋某個核心知識點,長度一般為5~8分鐘,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相對于傳統(tǒng)的40分鐘或45分鐘的一節(jié)課教學來說,微課的主題、活動和關鍵概念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學生使用互聯網,根據所提供的活動和資源建立自己的知識[1]。
1.2 ? ?微課的特點
微課具有時間自由靈活、內容簡短精煉、目標清晰明確、易于共享和傳播的特點[2]。微課利用多種平臺輔助教學,既可以作為正規(guī)教育資源,也可以作為輔助自學材料,它能有機融合動畫、文字、圖片和聲音并借助視頻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和持續(xù)的研究熱度。
2 ? ? 翻轉課堂的概念及特點
2.1 ? 翻轉課堂的概念
翻轉課堂源于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一所山區(qū)學校高中的化學課,兩位高中化學老師起初為了給未能正常上課的學生補課,制作了實時講解的視頻,應用之后發(fā)現不需要補課的學生也非常喜歡這種教學模式,于是,他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老師發(fā)布的視頻并在課堂中和學生展開課程內容的討論并為學生答疑解惑,由此,產生了翻轉課堂這種新型教學模式[3]。
2.2 ? 翻轉課堂的特點
翻轉課堂具備即時學習、重新建構學習過程以及師生角色互換等特征。翻轉課堂借助課外即時學習的方式,能夠滿足各種學習水平的學生自主掌握學習進展,防止學生學習的分化[4]。同時,翻轉課堂還可以重新建構學習過程,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時間提前了,學生會在教師的指導帶動下,開展多種教學活動,促進形成知識的理解、吸收、內化和運用[5]。
3 ? ? ?內部審計學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 ? 內部審計學教學現狀
內部審計學是會計學、審計學專業(yè)中對綜合性、專業(yè)性和應用性要求都較高的一門專業(yè)課程。合格的內部審計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內部審計知識、財務知識和公司治理的知識,還需要熟悉企業(yè)或單位的經營業(yè)務。當然,光有知識不會運用顯然也是不夠的,所以對于內部審計人員來說,能力和經驗尤為重要。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具備敏感性和判斷力,在組織或企業(yè)中能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然而,當前內部審計學教學內容主要還是圍繞內部審計學和財務會計等相關知識,仍然以教師單方面輸出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留給學生運用知識參與實踐和應用的機會非常少甚至為零,加上內部審計學中涉及很多難以理解的專業(yè)術語,久而久之,學生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缺乏了解內部審計學知識的興趣和熱情,相應地,學生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也很難得到提升,使學生的發(fā)展空間受限,也與培養(yǎng)合格內部審計人員的目標和初衷相悖。
3.2 ? 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2.1 ? 課程內容枯燥難以理解
內部審計學實踐性強,涉及的知識點多且繁雜,內部審計學教材中很多理論知識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交叉的關系,內容比較枯燥、難懂和抽象,超出了學生的日常生活范圍,且內容包括很多條文、準則和規(guī)章制度,對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要求較高,而本科生大多沒有會計或審計的實務經驗,缺乏對知識的直觀感受,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動力是教學中遇到的一大難題。
3.2.2 ? 內部審計學教學效果不佳
內部審計學涉及的知識面廣,專業(yè)性強,雖然目前國內很多高校開設了審計學專業(yè),但是開設內部審計學課程的學校仍較少,對內部審計學這門學科的關注更少,內部審計學課程往往到大三下學期或者大四上學期才開設,教師與學生對該門課的重視度不夠,加上內部審計學涉及大量的專業(yè)術語,內容較枯燥難懂,教材的理論知識里文字內容偏多,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老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坐在下面聽,那么帶來的結果是教學效果普遍不佳,學生只是被動接受,對內部審計學知識的吸收情況較差,基礎知識往往掌握得不夠扎實,實踐應用能力更是難以提高。
3.2.3 ? 學生成績評價機制單一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無論是評價內容還是評價方法都比較簡單。通過期末測驗對學生成績進行評測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評價方法,而評價內容上主要通過測試學生對審計學理論知識的領會和掌握度,并且大多以布置作業(yè)來體現[6]。這種考評方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生學習過程關注度較低,容易讓學生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僅僅為應付考試而努力學習,而帶來的后果往往是很多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并不牢固,考試結束沒多久就將學過的知識忘記的現象屢見不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應用實踐能力較弱。
4 ? ? ?內部審計學翻轉課堂微課模式構建的路徑
4.1 ? 準備有效的線上資料
設計和制作微課能為翻轉課堂準備有效的線上學習資料。老師根據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有針對性地向審計學專業(yè)的學生傳遞內部審計學的知識內容。微課的教學時間較短,一般以5~10分鐘為宜,最長不宜超過20分鐘,每個視頻一般講述一到兩個知識點,以保證微課的短小精悍和講解的透徹性。由于內部審計學理論的復雜性和抽象性,純粹的理論知識不僅枯燥而且學生難以理解,因此,在講解過程中需要多融入一些案例,案例最好以當下熱點或經典事件為背景,并多采用動畫、圖片的模式,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關注度,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比如在講授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時,可以將美國《時代周刊》雜志封面作為經典案例,以媒體報道的素材制作“世通公司的員工辛西婭·庫珀、聯邦調查局的員工科琳·羅利以及安然公司的員工莎朗·沃特金斯這三位揭發(fā)公司內幕及弊端的女性,并當選為該雜志評選的‘年度風云人物的微視頻”。并告訴學生,《時代周刊》雜志評選的理由是“她們冒著巨大的職業(yè)及個人危險去揭露世通公司、聯邦調查局以及安然公司的事實真相”。引導學生理解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引發(fā)學生對內部審計重要性的思考。
4.2 ? 提升學生課前預習的主觀能動性
課前的自主預習是翻轉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學生可以用移動終端自主選擇在何時、何地觀看老師上傳的內部審計學課程的微視頻,這也是課堂活動能正常開展的前提。但是,教師不能完全了解到學生的課前自主預習進展情況。比如,哪些知識點學生不太好理解,哪些知識點大家自學也能掌握得很好,哪些重難點亟待老師解決等,如果沒有把握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可能會導致老師很難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講解相關知識和內容,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和老師的交流效果。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應如何解決呢?比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相關的調查表格并要求學生學習完教學視頻后回答相關問題,另外,學生還要對課前自主預習的視頻進行簡要的概括和總結。再比如,在學生學習完一到兩個視頻內容后,在視頻末尾加入相關的習題訓練,教師通過后臺了解到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進展情況之后,便可以準備相關的教學材料供上課時與學生們一起研討并統(tǒng)一對疑難知識點進行解釋。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每一章結束后設置案例或思考題,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性和擴展性。
4.3 ? 設計多種課堂活動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已自主預習了內部審計學課前知識內容,那么教師在課堂上需要發(fā)揮的作用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即將相關知識進一步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教師針對學生課前學習內部審計學課程時遇到的問題,深入學生中間,組織學生進行協作研討、小組合作分析、知識比賽以及完成課后作業(yè)等活動,并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更加重視案例教學,這與以往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風格不同,后者只是涉及教師在學生上課時為他們提供一些案例的習題講解,而翻轉課堂不一樣,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需要將案例研究教學納入課堂內外的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為特定知識點設計案例,模擬和再現審計過程中的場景,引導學生了解案例背景,系統(tǒng)全面地使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和專業(yè)判斷來分析案例。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研討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將內部審計學知識有效轉化為應用實踐能力,確保學生自身專業(yè)能力的提高。
4.4 ? 健全反饋與評價機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內部審計學課程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盡管已經有不少成功案例體現了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比如說翻轉課堂在數學課程中的應用,但是不同的課程存在不同的特點,內部審計學課程能否有效運用翻轉課堂模式還未可知,仍需在實踐中不斷去歸納、總結及摸索。因此,教師在設計內部審計學微課時,應設置反饋與評價環(huán)節(jié)。例如,評價內容主要以考查學生專業(yè)勝任能力為主,將原來的單一期末考試修改為由多元化的評估考查方式,從不同角度完成學生的能力評估,再乘以各項考核方式對應的權重匯總從而算出總成績。為了正確評估學生對內部審計學課程掌握的程度,必須對學生的平時學習表現進行調查。例如,綜合評價學生的各方面表現,減少期末考試理論知識的考核比例,相應地,需提高業(yè)務分析題、專業(yè)判斷題、情景分析題所占的比例,具體的評價體系應包括學習教學視頻、課后作業(yè)、案例和業(yè)務分析、課堂研討等方面的表現,從而綜合考查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應用能力和專業(yè)知識掌握程度。通過反饋和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適應情況和教學效果,從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不斷調整和更新教學策略和方法。此外,教授內部審計學的老師之間也可以進行課程互評,通過了解其他老師的教學視頻和開展的教學活動,彼此交流經驗,為實現翻轉課堂的應用效果有效提升做鋪墊。盡管目前微課在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效果如何還未可知,但對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來說仍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相信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不斷更新,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的結合會得到長足發(fā)展。
5 ? ? ?結束語
在我國高校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發(fā)展過程中,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起步較晚,需經歷持續(xù)不斷的嘗試、摸索與應用實踐。目前微課翻轉課堂模式已經開始走進高校內部審計學課堂,在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內部審計學教學質量。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需要重視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通過學習資源準備、課前自主學習,課堂活動的設置以及健全反饋與評價機制等路徑,改革課堂教學,從而發(fā)揮微課翻轉課堂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韓洋,馬妍馨.應用型本科審計學在線課程案例教學的研究[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21(2):126-128.
[2]陳麗蘭.新審計報告準則下《審計學》教學改革研究:基于翻轉課堂理念[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9,17(1):124-127.
[3]沈雪玲.翻轉課堂在職業(yè)學?;A會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21(35):165-166.
[4]張勇.翻轉課堂在審計實踐類培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1(7):152-154.
[5]馮娜,孫佳寧,龐海鷹.《審計學》“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20(11):225-226.
[6]肖俠.基于微課的政府審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高教學刊,2018(24):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