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芬
(廣州市番禺區(qū)鐘村謝村小學 廣東 廣州 511495)
新課改實施為小學語文教學提出更高要求,即結合學科性質和學生能力有針對性構建高效課堂,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僅要注重教學質量提升,同時也要有計劃性培養(yǎng)學生正確學習習慣,強化其綜合素質。高效課堂構建即是新課改中的一項教學目標,同時也是一種教學效果較好的授課方法和理念,更是與時代發(fā)展相契合的人才培養(yǎng)新要求。小學生心理發(fā)育極不成熟,此時構建高效課堂容易被諸多外界因素所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圍繞小學生主體發(fā)展設計高效課堂創(chuàng)編方案,最大限度保證通過課堂學習學生皆能形成過硬的邏輯思維、學習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首先,高效課堂有利于傳統(tǒng)教學改革和語文教學效率提升,隨著教學模式優(yōu)化,語文教師能夠根據小學生主動需求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而這能夠吸引學生深入參與課堂學習,而自主性驅動下教學成效必然有極大改善。其次,該課堂模式對教師思想轉變和教學創(chuàng)新重要促進作用,教學創(chuàng)新對于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極為有利,同時教師的授課思想轉變也可推動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由此即可兩者具有相輔相成作用。最后,構建高效課堂對文化發(fā)展與傳承有重要幫助,語文教學的根本則是弘揚與宣傳傳統(tǒng)文化,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可使學生學習興趣逐漸提升,而這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民族精神繼承皆十分有利[1]。
新課改要求提出后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具備較強綜合素質和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對于教師的授課理念也有更高要求。但實際卻是仍有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思維影響嚴重,授課過程中依然頻繁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更有個別教師教學態(tài)度極不端正,僅是將課堂教學視為硬性任務。即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學生綜合成績和基礎知識掌握,而并未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形成以及各項能力提升給予高度重視。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教師組織課堂活動時主觀教學目的不純,更重視自身名聲和發(fā)展,卻并未關注小學生進步和整體發(fā)展[2]。這一系列問題不僅會影響高效課堂構建,同時對于學生主體成長也會有諸多限制。
個別小學生認為語文課程僅是語言學習一種方式,但盡管沒有該課程也不影響其提供語言能力,所以日常教學中常會有眾多學生忽視語文學習重要性。將語文和數學、英語課程對比,該課程中無明確的理論知識和公式等需要極易,僅是需要學生對常見性古詩詞進行背誦,長時間影響,學生認為語文學習無實際意義,所以不需花費過多精力參與課堂學習,但隨著課堂教育缺失小學生語文成績會持續(xù)下降。與此同時,語文屬于感性思考的課程,很多問題并沒有明確的對錯標準,其強調的是學生理解要求和主觀感受,而小學生群體思維跳躍性較強,想法較多,可部分教師會盲目認為學生想法皆是異想天開,故對其主觀想法和意見置之不理,甚至會駁回其觀點,這種做法極易使小學生學習主動性逐漸減低,甚至會徹底喪失語文課程學習興趣。
高質量的課堂導入不僅可使小學生快速融入語文課堂氛圍,同時也可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其學習主動性,從而使課堂學習效果事半功倍,而這也是高效課堂的一項重要表現?;诖?,如何能夠將語文內容合理引入,則需教師做好幾下幾點內容:第一,深入了解學生群體優(yōu)勢特長和興趣愛好,將其作為教學出發(fā)點可提高學生關注度,另外課堂環(huán)節(jié)要注意與學生加強溝通,給予其充足思考時間,如教師可選擇小學生所喜愛的動畫視頻、故事或游戲實施課堂導入皆可獲取較好效果;第二,對課堂導入時間嚴格掌控,課堂教學前要提前設計教學計劃,做到心中有數;第三,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多樣化的導入方式,讓學生隨時保持學習新鮮感[3]。以《北京的春節(jié)》教學為例,課堂上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用戶春節(jié)習俗相關的一些動態(tài)視頻,以此將小學生帶入春節(jié)氛圍,讓其不自覺想起每年春節(jié)都要做的事情,隨后教師可提問“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的春節(jié)習俗有哪些”,通過此問題讓學生圍繞該內容進行思考,待學生全部回答后,教師則可自然的將話題引到本節(jié)課教學中?;蛘哒Z文教師想要以“母親”為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教師可為學生講述孟母三遷的故事,當學生集中注意后教師可趁機將寫作內容引入,這樣既可以使課堂教學更為豐富,同時也可全面實現語文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是基本文化符號、更是民族語言,該知識與生活連接性較強,因此教學中語文教師需對該特征充分認識,并引導小學生群體能夠重視語文學習。由此可知道語文學習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積累的課程,所以若僅是依靠于課堂時間將無法保證授課效果,而少教多學的目的是為調動學生自主性,使其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課下也能做到隨時學習。與此同時,少教多學理念實施中,教師要結合不同學生需求和能力差異有針對性設計教學指導,以此促進其不斷進步;再者,對每一位學生皆要給予肯定和鼓勵,激發(fā)其學習自信,使其能夠一直保持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這也是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意義。鑒于此,教師可對單元整體教學加以利用,所謂的單元教學是圍繞同一單元主題作為教學切入點,由教師帶領學生完成其中一篇文章學習,而剩下內容則有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自學。以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該單元中所包含的文本內容性質相似,因此教師可將《魯濱遜漂流記》作為核心教學內容著重講解,帶領小學生分析文章脈絡、寫作手法以及中心主旨等,隨后則可引導各學習小組自行完成后續(xù)內容學習。通過該方式可對學生群體自學能力充分訓練,同時也可培養(yǎng)其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這一改變對其核心素養(yǎng)提升也有極大幫助。
對于小學生來講,教師的語言具有一定權威性,也可以說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所以,高效語文課堂打造教師應進一步拉近與學生間的溝通距離,積極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提高教學成效。寓情于教是要求教師改正往日的嚴師形象,讓學生與之保持在平等地位,給予其充分的尊重與呵護,同時也要讓學生在教師帶領下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掌握教材知識,強化主體文化素養(yǎng)和品質,徹底實現高效課堂建立目標。以《匆匆》教學為例,課堂閱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配樂,讓其通過融入情感真正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時間悄悄溜走,隨后教師也可組織完成參與換字游戲,即讓學生根據文章中核心詞匯含義選擇與之相近的詞匯進行替換并朗讀,以此感受每一詞的恰到好處,最后環(huán)節(jié)也可讓學生圍繞“時間”表達自身理解、闡述文章主題所要體現的中心主旨。通過構建該類型語文課堂,小學生能夠深入分析文章主題,同時也可讓其通過課堂互動游戲感受同學和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讓其經過頻發(fā)性的課堂互動學會與人相處,提高自身交際能力。
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方式實施語文教學,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幫助其更深入的理解語文文章內涵。具體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實施:首先,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對于一節(jié)課的掌控能夠在課堂提問上充分體現,該特征主要表現在一些能力過硬且經驗豐富的語文教師可在學生溜號時通過有效的教學問題重新將其帶回到學習氛圍中,并且也能利用該契機引導學生群體對文章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與解讀,從而幫助其掌握文章主旨以及情感脈絡。基于此,教師應改善以往的乏味、沉悶氛圍,并以靈動、趣味和多樣為原則構建語文課堂,如此一來可使學生大膽思考,并指引其克服學習阻礙與思維障礙。以《丁香結》為例,該文章教學是為讓學生群體感受丁香之美,并使之結合丁香思考人生、感悟道理,圍繞該目標教師需提前閱讀文章內容,從中提煉課堂問題,如“該課文中從哪些地方入手描寫丁香花”“丁香花變?yōu)槎∠憬Y是通過哪些語句表現出的”。隨后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拋出該類問題,并給予學生充足思考時間,使之能夠帶著疑惑閱讀課文和理解文章內涵、掌握中心思想。
其次,直觀情境創(chuàng)設,通過該情境構建方式有助于學生更深層的理解語文知識,具體運用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圍繞教材內容深度分析,挖掘和找出教材中較為抽象、復雜的內容,接下來則可使用多媒體技術呈現相關知識,以此突破語文教學重難點。而語文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時,應對教材文章知識點深入了解,并有針對性的篩選現代技術,如音頻、視頻、微課或是Flash 動畫等,這樣有針對性的營造直觀情境更能調動學生主體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探究興趣,同時對其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也超強促進作用。以《開國大典》為例,為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到祖國誕生的自豪與激動之情,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通過信息技術播放與開國大典相關的視頻資源或是真實資料,以此營造直觀情境,簡單來講則是在現代技術輔助下將語言文字描述以情景方式展現,從而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和體會開國大典盛況。通過這種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方式,文章內容能夠更為具體和直接的展示到學生面前,反觀學生也能通過真實場景調動自身主觀情感,并以此強化自身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信仰。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重要性,并且其要通過加強課堂導入、少教多學和寓情于教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動力,強化其自主學習能力與文化素養(yǎng),以此為后續(xù)學習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