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玲玲
欣賞教育是一種尊重教育,也是一種促進教育,如果將其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還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興趣。初中生有其鮮明的心理特征,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而欣賞教育可以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語文教師一定要抓住初中生的這種心理特征,運用欣賞教育,喚起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語文學習自信心。初中語文教學中,欣賞教育的應用不僅可以確保學生獲得豐富的語文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品質(zhì)。
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教學要運用好欣賞教育,注重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自覺學習。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利用鼓勵性語言等多種方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還要利用初中生的特點,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向?qū)W生傳授知識,運用欣賞教育方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課文進行分析,讓學生充分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掌握作者情感、寫作手法等,這有利于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分析文章內(nèi)容和作者情感,了解課文內(nèi)容和寫作手法,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比如,在教學《最后一次講演》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影片《辛德勒的名單》。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是根據(jù)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在觀看過程中,學生充分體會影片所講述的故事情節(jié),感知主人公辛德勒的偉大人格。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影片內(nèi)容進行討論與分析,并與同學交流自己從影片中得到的啟發(fā)和體會以及自己對電影所表達內(nèi)容和情感的看法。這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情趣、促進學生之間交流以及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初中生普遍存在差異性,因此,課堂教學中必須運用分層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可以讓教學目標適應學生的現(xiàn)狀,從而使語文教學更有針對性。在實施分層教學方法時,教師可以運用欣賞教育法為學生提供激勵機制,以提高教學效率。一是在分層教學法中運用欣賞教育,教師必須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真實情況,包括他們的性格、知識能力等,然后才會找到激勵的方法。二是為了有效促進教育質(zhì)量和學習效率,教師還可以設計多項榮譽稱號,對學生進行激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豐富教育形式。
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能力設置一些與之相關的“榮譽稱號”。例如,一些學生能通過閱讀文章,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而且在閱讀時能投入激情,這時教師可以命名其為“情感專家”,以高度評價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再如,一些學生擅長分析文章中的生字、生詞,不僅知道字詞的發(fā)音,還可以分析生詞的含義,據(jù)此教師可以稱學生為“詞匯專家”。又如,一些學生可以描述整篇文章,尤其文章的重點段落,據(jù)此教師可以稱之為“記憶專家”。鑒于學生學習的特殊性和差異性,教師采用“榮譽稱號”的設計形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發(fā)揮了激勵作用。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欣賞教育法可以借助榜樣的力量,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并鼓勵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技能。一是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以便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使之能夠更好地沉浸于語文學習中。二是教師在學生中尋找榜樣,這樣既能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又能讓學生更直接地受到激勵。欣賞教育中借助榜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的思想教育,促進其學習進步,還可以給學生良好的激勵作用,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共同進步的教育目的。
例如,在教學《回憶我的母親》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舉一個感恩父母的榜樣,以此激勵學生。學生受到榜樣的感染,回家后積極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并在生活中為父母做飯和洗衣服。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給學生一個講述父母親故事的機會,以提高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感恩的優(yōu)秀品質(zhì)。
環(huán)境對于人的成長非常重要,有利的環(huán)境會無形中影響一個人的意識和行為。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為促進學生的持續(xù)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是關注學生的學習。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教師應該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語文課堂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更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以便實施欣賞教育,發(fā)現(xiàn)學生成長和學習中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增進對學生的全面了解。二是構建和諧關系。教師應避免在教學中無意識地使用一些冒犯性語言,因為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正是性格叛逆的關鍵時期,為了避免師生間的沖突,教師應該注意運用欣賞教育,用學生感興趣的交流方法,與學生建立牢固的友誼,“親其師,信其道”。
比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運用欣賞教育,設計和諧、幽默、有趣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選擇幾個學生,讓他們在文章中扮演不同角色,要求學生閱讀文章內(nèi)容后,自編一場獨立的表演劇,一名學生對文章的對話進行有情感朗讀,一名學生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進行對應角色表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檢查學生的認可度,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并做好鼓勵,為下一個學習動機奠定基礎。一些學生將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融入表演過程中,有創(chuàng)造性地添加戲劇動作,而此時教師要發(fā)現(xiàn)這一閃光處,運用欣賞教育激勵學生的這一行為。如“在這個節(jié)目中,同學們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想象力和表演天賦?!蓖ㄟ^這樣的激勵性語言,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和熱情。
課堂氣氛的好壞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要想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中自主學習,教師就要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平等、輕松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首先,教師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學生。因為師生關系的融洽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習興趣的高低。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走近學生,融入他們中間。特別是在七年級新生剛進入初中這一階段,教師要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其次,教師要把學生當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看待,在日常教學中要多表揚、激勵學生,多和他們溝通、交流,多對他們進行鼓勵和肯定,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榮譽感。最后,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只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關系,才能與其進行思想溝通交流,進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這樣就會讓學生愿意和教師相處,愿意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進而也就會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心理特征進行鼓勵,運用欣賞和肯定的方式對待不同性格的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獲得充分的心理滿足感,從而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愚公移山》時,教師要讓學生體會愚公不怕困難、不怕勞累的精神,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如果是你去挖山,會遇到哪些困難,然后再讓學生把所遇到的困難和愚公進行比較,看看自己是否能克服困難。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也就為他們將來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教師要多表揚、激勵學生,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點,增強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教學《賣油翁》時,教師要讓學生分析并背誦“無他技而手熟爾”,并反復體味這句話,結合文中內(nèi)容分析其中所蘊含的道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知道背出這句話并不是一件難事,而且還會因為獨到的理解受到教師的表揚。又如,在教學《狼》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狼》這篇文言小說談談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狼》主要是講了狼狡猾;有的學生認為作者是通過《狼》的描寫,映射了當時社會現(xiàn)實中的問題。通過學生不同的看法,教師要肯定學生具有不同見解,并對他們予以贊賞,從而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欣賞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它的核心思想是教育要“以人為本”,欣賞就是要給予學生尊重、愛護和信任,這種思想值得教師去學習和借鑒。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愛護,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欣賞的環(huán)境下自主學習、自覺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鼓勵學生進步,要采用“多點激勵”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有效欣賞,促使學生進步。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教師要學會用“放大鏡”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對學生進行欣賞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看到學生身上所具有的優(yōu)勢,對其進行有效欣賞,激發(fā)每個學生學習語文的內(nèi)在動力。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四組,分別是勇敢組、堅強組、樂學組和敏捷組,并對每個小組都提出明確要求:勇敢組在學習課文時要做到認真仔細,堅強組在學習課文時要做到認真思考,樂學組在學習課文時要做到勤于思考,敏捷組要對文本內(nèi)容勇于探究。經(jīng)過幾周的教學實踐活動,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小組在學習課文時,都有了自己不同的方法和特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地投入課堂學習中。所以,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如利用多媒體技術、探究式閱讀等。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實現(xiàn)信息傳遞和信息交流,營造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在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課文的插圖和文字內(nèi)容來感知課文,學生在觀察和感悟中獲得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探究式閱讀模式可以讓學生在探究式閱讀中獲取知識與方法,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zhuǎn)變?yōu)椤爸鲃印钡貙W習知識。而探究式閱讀就是以問題為中心,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為中心展開閱讀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學會自學和獨立思考。特別是在學習語文名著《紅樓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分析和思考,理解并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而探究式閱讀也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提升自身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是正確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主要階段。語文教師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欣賞教育,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的保證,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地采取激勵措施,為學生提供全面有效的激勵措施,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樹立學習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