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源, 龔 雪, 楊勇勝, 司鈺葦, 龔 靜
(1.貴陽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 貴陽 550081; 2.貴陽市農(nóng)業(yè)試驗中心, 貴陽 550001)
肥料在茶葉品質(zhì)提升上發(fā)揮著關(guān)鍵性作用。近年來為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大力推廣有機肥,特別是生物有機肥的施用。通過在福鼎大白茶種植基地以EM、酵素菌及油枯肥3種新型有機肥的不同施肥量開展不同施肥處理試驗,對不同種類新型有機肥及不同用量試驗處理的茶葉春梢進行水浸出物、茶多酚、茶氨酸和咖啡堿等主要品質(zhì)成分進行測定分析,篩選出最佳施肥處理,以期為通過有機肥施用提高春茶品質(zhì)提供技術(shù)參考。
本次試驗材料取自十年生以上福鼎大白茶,茶園位于貴州省貴陽市清鎮(zhèn)市紅楓湖畔,緩坡地。茶樹的長勢良好,入冬前進行輕修剪,正常采摘。茶園管理正常施肥,冬季管理施入油枯。
本試驗以EM、酵素菌及油枯肥3種有機肥的不同施用量梯度設(shè)定試驗方案,各設(shè)置5個施肥用量。具體施肥處理方案見表1。
表1 茶樹不同種類有機肥及不同用量試驗處理內(nèi)容及代號
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qū)組試驗方案,實驗小區(qū)面積為67 m2。
1.3.1施肥方法
采用開溝施肥,距根頸35~40 cm處開溝施入,開溝深度為20~25 cm,一次性施入;施肥時間為11月下旬;施肥后對茶園進行常規(guī)管理。
1.3.2樣品制備方法
翌年3月上旬取樣,采摘當年生春梢;取樣后采用茶葉烘干機干燥,干燥溫度100 ℃左右。
1.3.3內(nèi)含指標測定方法
對48份樣品平行取3次樣重復,采用國標對不同樣品的水浸出物、茶多酚、茶氨酸和咖啡堿主要品質(zhì)成分進行測定。
(1)水浸出物 GB/T8305-2013
(2)茶多酚 GB/T8313-2018
(3)氨基酸 GB/T8314-2013
(4)咖啡堿 GB/T8312-2013
采用DPS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從表2可知,茶多酚含量最高的是A2處理,比對照增幅10.61%,隨施肥量的增加變化不明顯。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A3處理,為3.94%,與對照比增幅達到60.06%,與其他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Х葔A含量最高的是A3處理,為3.2%,比對照增幅44.18%,與其他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隨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趨勢。水浸出物最高的是A4處理,為41.49%,比對照增幅11.04%,與其他處理差異極顯著,隨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趨勢。酚氨比最高的是對照,對照與其他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梢?EM生物有機肥施肥量為200 kg/667 m2,各內(nèi)含物指標都顯著高于對照。
表2 EM生物有機肥不同施肥量對茶葉內(nèi)成分的影響 單位:%
從表3可知,不同施肥處理后,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含量最高的都是B4處理,分別為21.74%,3.9%,3.24%,比對照增幅分別為14.26%,58.61%,45.66%,且與其他處理差異極顯著水平。茶多酚隨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趨勢,B4處理與其他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氨基酸B4處理與其他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各處理間存在極顯著差異,B5處理與對照無差異顯著;咖啡堿隨施肥量增加呈上升趨勢,B4處理極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各處理間除B1與B2無顯著差異外,其余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水浸出物最高的是B1處理,比對照增幅13.70%,隨施肥量增加呈下降趨勢,B1處理與其他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 B2、B4、B5 三個處理與對照無顯著差異;酚氨比最高為對照,B5處理與對照無顯著差異,與其他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梢?酵素菌生物有機肥施肥量為300 kg/667 m2,除水浸出物與對照在同一水平外,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都極顯著高于對照和其他濃度處理。
表3 酵素菌生物有機肥不同施肥量對茶葉春梢內(nèi)含成分的影響 單位:%
從表4可知,不同施肥處理后,氨基酸、咖啡堿含量最高的是200 kg/667 m2處理,與其他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與對照分別增幅57.76%,30.28%,但茶多酚與水浸出物比對照還低。茶多酚最高為200 kg/667 m2,隨施肥量的增加呈下降趨勢,C1、C2、C5 三個處理與對照間無顯著差異,C4處理與C3處理無顯著差異;氨基酸含量從高到低依次是C3處理、C4、C5處理、C1處理、ck、C2處理,C1處理與C5處理無顯著差異,C2處理與對照無顯著差異;咖啡堿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C3處理、C1處理、C2、C4處理、C5處理、ck,C1處理與C2處理無顯著差異,C5處理與對照無顯著差異;水浸出物最高為C2處理,為39.41%,比對照高5.49%,隨施肥量增加呈上升趨勢,C3、C1、C4 三個處理與對照之間無顯著差異;酚氨比C2與對照間無顯著差異,與其他處理間存在極顯著差異,隨施肥量增加呈降低趨勢??梢?油枯肥的施肥量為200 kg/667 m2,氨基酸、咖啡堿極顯著高于對照。
表4 油枯肥不同施肥量對茶葉春梢內(nèi)含成分的影響 單位:%
由表5可知,當施肥量為150 kg/667 m2時,茶多酚、氨基酸由高到低的順序為EM、酵素菌、油枯肥、ck,且EM極顯著高于油枯肥與ck,油枯肥與ck間無顯著差異;咖啡堿由高到低的順序為油枯肥、酵素菌、ck、EM,油枯肥極顯著高于其他肥料;水浸出物由高到低的順序為酵素菌、油枯肥、EM、ck,且極顯著高于其他肥料,油枯肥與EM生物有機肥無顯著差異;酚氨比最高的是油枯肥,顯著高于EM生物有機肥與酵素菌生物有機肥,EM生物有機肥與酵素菌生物有機肥無顯著差異。當施肥量為150 kg/667 m2時,EM生物有機肥處理,其茶多酚、氨基酸極顯著高于其他肥料處理。
表5 不同肥料對茶葉春梢內(nèi)含成分的影響
由表5可知,當施肥量為150 kg/667 m2時,茶多酚、氨基酸由高到低的順序為EM、酵素菌、油枯肥、ck,極顯著高于油枯肥與ck,油枯肥與ck間無顯著差異;咖啡堿由高到低的順序為油枯肥酵素菌、ck、EM,油枯肥極顯著其他肥料;水浸出物由高到低的順序為酵素菌、油枯肥、EM、ck,且極顯著高于其他肥料,油枯肥與EM生物有機肥無顯著差異;酚氨比最高的是油枯肥,顯著高于EM生物有機肥與酵素菌生物有機肥,EM生物有機肥與酵素菌生物有機肥無顯著差異。當施肥量為150 kg/667 m2時,EM生物有機肥處理,其茶多酚、氨基酸極顯著高于其他肥料處理。
當施肥量為200 kg/667 m2時,茶多酚依次是油枯肥、ck、酵素菌生物有機肥,ck與EM生物有機肥無顯著差異,EM生物有機肥顯著高于酵素菌生物有機肥與油枯肥,酵素菌生物有機肥與油枯肥無顯著差異;氨基酸依次是油枯肥、酵素菌生物有機肥、ck,EM生物有機肥與油枯肥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極顯著高于酵素菌生物有機肥與ck,酵素菌生物有機肥與ck間無顯著差異;咖啡堿依次是油枯肥、酵素菌生物有機肥、ck,EM生物有機肥顯著高于其他肥料,酵素菌生物有機肥與ck無顯著差異;水浸出物各肥料之間無差異顯著性;酚氨比最高的是ck,依次是酵素菌生物有機肥、EM生物有機肥、油枯肥,各肥料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綜合評價:當施肥量為200 kg/667 m2時,最佳肥料為EM生物有機肥,除水浸出物與其他肥料處理為同一水平外,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極顯著高于其他肥料與對照處理。
當施肥量為250 kg/667 m2時,茶多酚最高的是酵素菌生物有機肥,依次是ck、EM生物有機肥、油枯肥,酵素菌生物有機肥顯著高于EM生物有機肥與油枯肥;氨基酸最高的是EM生物有機肥,依次是油枯肥、酵素菌生物有機肥、ck,各肥料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咖啡堿最高的是EM生物有機肥與酵素菌生物有機肥,不存在顯著差異,依次為油枯肥與ck,存在極顯著差異;水浸出物最高的是EM生物有機肥,與其他肥料存在極顯著差異,依次是酵素菌生物有機肥、ck、油枯肥,ck與油枯肥不存在顯著差異;酚氨比最高的是ck,與其他肥料存在極顯著差異,再則依次是酵素菌生物有機肥、EM生物有機肥、油枯肥,油枯肥與EM生物有機肥不存在差異顯著性。當施肥量為250 kg/667 m2時, EM生物有機肥處理,水浸出物、氨基酸顯著高于其他肥料與對照處理。
當施肥量為300 kg/667 m2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最高的是酵素菌生物有機肥,顯著高于其他肥料,之后依次是EM生物有機肥、油枯與ck;水浸出物各肥料之間無顯著性差異;酚氨比最高的是ck,顯著高于其他肥料,再則是油枯肥、酵素菌生物有機肥、EM生物有機肥,油枯肥與酵素菌生物有機肥無顯著差異。當施肥量為300 kg/667 m2時,酵素菌生物有機肥處理,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極顯著高于其他肥料與對照。
水浸出物為茶葉中能被熱水浸出的可溶性物質(zhì)的總稱。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葉中可溶性物質(zhì)總量的多少,標志著茶湯的厚薄。茶多酚是茶葉內(nèi)含成分和功能性成分的主體,與茶葉品質(zhì)密切相關(guān)[1]。氨基酸是茶葉生化成分中與綠茶品質(zhì)關(guān)系最為密切的成分,該類物質(zhì)一般具有鮮甜味,是綠茶滋味鮮度的代表物質(zhì)。目前,已有大量資料報道茶氨酸對人體的保健功能[2]。氨基酸含量高于3.0%的品種適宜加工名優(yōu)綠茶,高于4%的具有高氨基酸特性[3]??Х葔A可以興奮中樞神經(jīng),刺激腸胃幫助消化,能夠利尿醒酒,解熱鎮(zhèn)痛,消毒滅菌,抵御疾病,抵抗酒精、煙堿、嗎啡等的毒害,松弛平滑肌,調(diào)節(jié)呼吸系統(tǒng)[4]。
通過不同施肥量有機肥對茶葉春梢內(nèi)含成分影響的分析可知,EM生物有機肥的最佳施肥量為200 kg/667 m2,各內(nèi)含物指標都顯著高于對照;酵素菌生物有機肥的最佳施肥量為300 kg/667 m2,除水浸出物與對照在同一水平外,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都極顯著高于對照和其他濃度處理;油枯肥的最佳施肥量為200 kg/667 m2,氨基酸、咖啡堿極顯著高于對照。
通過不同有機肥對茶葉春梢內(nèi)含成分影響的分析:當施肥量為150 kg/667 m2時,最佳肥料為EM生物有機肥,其茶多酚、氨基酸極顯著高于其他肥料處理;當施肥量為200 kg/667 m2時,最佳肥料為EM生物有機肥,除水浸出物與其他肥料處理為同一水平外,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極顯著高于其他肥料與對照處理;當施肥量為250 kg/667 m2時,最佳肥料為EM生物有機肥;當施肥量為300 kg/667 m2時,最佳肥料為酵素菌生物有機肥,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極顯著高于其他肥料與對照。
一般認為,茶多酚與氨基酸的比值(酚氨比)用來衡量綠茶滋味的醇度(鮮醇、不澀、爽口),酚氨比較小者,茶湯醇度較好,滋味鮮醇[5-6]。酚氨比是一個體現(xiàn)茶樹適制性的指標,韓沛霖[7]研究表明,酚氨比小于8,加工綠茶都能達到滿意的品質(zhì),酚氨比大于12,制成的綠茶品質(zhì)開始出現(xiàn)差異,而酚氨比大于15,制成的綠茶苦澀味較重,品質(zhì)將明顯下降。酚氨比低(15)的一般適制紅茶,在中間的為紅綠茶兼制型[8]。不同有機肥及不同施肥量處理下,除油枯肥150 kg/667 m2處理酚氨比略高于8外,其余處理酚氨比都低于8,適宜加工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