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全 李宇青 曹艷
【摘? ?要】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問題即課題”是一線教師課題研究的基本理念?;趩栴}選擇課題,從問題走向課題,是一線教師課題研究的現(xiàn)實路徑。課題研究中的問題必須客觀真實、明確具體、有應用價值,同時還要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并且能夠通過研究加以解決。從教育教學實踐出發(fā),對問題進行篩選,厘清問題的性質(zhì)和特征,能夠避免將“問題”直接等同于“課題”,有助于將“問題即課題”的研究理念落到實處。
【關鍵詞】一線教師;課題研究;確定問題;選擇課題
眾所周知,教師除了是教學者,還是研究者。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問題即課題”是一線教師課題研究的基本理念?;趩栴}選擇課題,從問題走向課題,是一線教師課題研究的現(xiàn)實路徑。
一、基于問題選擇課題的必然邏輯
教師做課題研究,首先要清楚課題從哪里來以及如何選擇值得研究的課題。從教師的工作性質(zhì)和特點來看,課題可以從教育教學時遇到的問題中來。
(一)問題是課題研究的源頭,有問題才會有課題研究
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對于一些比較復雜且短時間內(nèi)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需要深入調(diào)查,找到原因,確定解決的措施。從課題研究的角度來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明確研究的基本元素: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措施、預期的成效。在“問題—措施—成效”這條邏輯鏈上,問題是課題研究的源頭。也就是說,有了問題,才會有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欲望和動力[1],才會有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
(二)問題解決是課題研究的終點,課題研究的過程就是問題解決的過程
從研究的目的來看,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與理論學者的課題研究有較大不同。一線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目的不在于提出某種學說、建構某種理論,而在于解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教育科研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以重大教育戰(zhàn)略問題和教育教學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支撐引領教育改革發(fā)展。[2]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圍繞問題展開,包括了解問題的現(xiàn)狀、進行歸因分析、設計并落實相應措施、對問題解決效果進行測查。可以說,開展課題研究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課題研究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從來源或誘因來看,課題是基于問題而產(chǎn)生的;從內(nèi)容或過程來看,研究課題就是研究問題;從目標或結果來看,研究課題就是解決問題。[3]一線教師在選擇課題時,一定要基于問題,從問題出發(fā),以課題研究的方式去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
二、課題研究中的問題的應然特征
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但并非所有的問題都需要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來解決。課題研究中的問題必須具備一定的特征。
(一)課題研究中的問題應該是客觀存在的問題
需要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解決的問題應該是客觀存在的、真實的問題,而不是主觀臆測出來的、虛假的問題??陀^真實的問題符合事實,揭示了因果關系、矛盾對立關系,而主觀臆測的、虛假的問題存在于人的意念或認知之中,沒有事實依據(jù)。課題研究只有指向解決客觀存在的真實問題,才是有價值和意義的。
(二)課題研究中的問題應該是明確而具體的問題
課題研究指向問題解決,明確而具體的問題才能為課題研究提供方向。也就是說,要明確問題到底是什么、問題的性質(zhì)怎么樣、問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現(xiàn)狀或嚴重程度如何,課題研究才會有針對性,教師才能有的放矢地落實解決問題的措施。
(三)課題研究中的問題應該是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課題研究是一件耗時費力的事情,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一定是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通過解決問題,能夠順利推進教育教學工作,落實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和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形成學校的特色,增進家校協(xié)作,等等。
(四)課題研究中的問題應該是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性和難度的問題
課題研究中的問題應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和難度。問題的創(chuàng)新性是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是別人沒有提出過的,或是別人提出了但沒有研究的,或是別人研究了但沒有得到真正解決的問題。同時,這種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還要有一定的難度??梢暂p松解決的問題不值得以課題的方式進行研究。
(五)課題研究中的問題應該是通過研究可以解決的問題
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問題。問題得到解決,課題研究的目標才算實現(xiàn)。因此,課題研究中的問題應該是可探討答案、可解決的問題。
一線教師在確定課題擬研究和解決的主要問題時,需要綜合考量問題的基本特征,多方兼顧,不能只關注問題某一方面的特征。如果問題的創(chuàng)新性很突出,那么解決問題的難度可能也會相應增加,這就會導致課題研究難以落實。
三、基于問題選擇課題的實然路徑
問題是課題研究的源頭和邏輯起點,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一線教師在進行課題研究時,一定要從問題出發(fā),篩選有價值的問題,厘清問題的性質(zhì)和特征,將問題轉化為課題,然后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解決問題。
(一)篩選問題,找到可以研究的課題
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有從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與同行交流研討時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從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感性的也可能是理性的,可能是表面的也可能是深層的,可能是次要的也可能是主要的,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清晰的。發(fā)現(xiàn)問題后,還需要用問卷調(diào)查、訪談、觀察、作業(yè)分析等方法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了解問題的基本情況。在該過程中收集到的相應數(shù)據(jù)、事實、案例,不僅能夠幫助一線教師明確問題,確證問題的真實性、價值性等,還能夠成為測查研究效果的依據(jù)。這些依據(jù)能夠幫助一線教師明確研究措施的正確與否、問題解決的程度如何等,保證課題研究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二)厘清問題,明確問題的性質(zhì)和特征
在研究和解決問題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問題是個別的還是普遍的,是主要的還是次要的,是理論性的還是實踐性的。其次要厘清問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程度怎么樣、原因是什么。最后要厘清問題現(xiàn)狀和解決目標之間的差距,以便確定解決問題的力度、解決問題須經(jīng)歷的階段和步驟。
(三)轉化問題,讓問題成為課題
問題是課題研究的源頭和邏輯起點,但是問題不等于課題。在篩選出能夠成為課題研究的問題后,還需要對問題進行轉化,采用課題特有的表達方式呈現(xiàn)問題,表明研究的基本要素。
以小學生語文口頭表達能力差這一問題為例,如果課題關注和研究的是問題的現(xiàn)狀和原因,那么就可以形成關于現(xiàn)狀和原因的“調(diào)查研究”。如果課題關注和研究的是解決問題的策略,就可以形成指向問題解決的“策略研究”。
課題研究要明確研究的基本要素。如在“提高小學生語文口頭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中,可以看出課題擬解決的問題是“小學生語文口頭表達能力不足”,研究對象是“小學生”,研究內(nèi)容是“如何提升小學生語文口頭表達能力”,研究的落腳點是“探究提高小學生語文口頭表達能力的策略”,這樣,課題擬解決的問題及研究的基本要素就得到了完整呈現(xiàn),問題向課題的轉化也得以實現(xiàn)。
總之,一線教師在進行課題研究時,一定要堅持“問題即課題”的課題研究理念,關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從問題出發(fā),基于問題選擇和確定課題,以課題研究的方式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問題。但在選擇和確定課題時,不能將“問題”直接等同于“課題”,這樣容易導致問題泛化,出現(xiàn)課題研究無價值、課題研究指向不明、課題研究無法落實等問題。
參考文獻:
[1]趙永攀,李哉平.課題研究過程中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教學與管理,2014(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EB/OL].(2019-10-24)[2023-06-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7049/201911/t20191107_407332.html?clicktime=1573389956&enterid=1573389956.
[3]李文送.問題即課題嗎?[N].教育導報,2021-04-13(3).
(1.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教育科學發(fā)展研究院
2.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
3.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