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智博,孫倩,張倩,魏方圓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消化內科,河南 開封 475000)
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可將護生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傳統(tǒng)護理帶教為單一的傳輸式教學模式,護生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按部就班按照教學內容進行操作,對護生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發(fā)展不利,導致護生主觀能動性差、學習積極性低[1-2]。傳統(tǒng)臨床護理教學模式現(xiàn)已無法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對臨床護理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勢在必行。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近幾年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及認可的教學模式,以臨床案例為基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以學生為中心,對提升學生自主能動性和學習熱情有重要作用[3-4]。循證護理用于臨床護理教學,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時,帶教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獲取循證支持,在擴大和豐富學生知識面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和查詢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5]。 PBL聯(lián)合循證護理教學,可以使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铀伎?以臨床中的案例為基礎,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循證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升主動學習的能力,進而提高實習護生的理論及實踐學習效果,能增強其臨床護理能力[6]。鑒于此,本研究以實習護生為研究對象,探討PBL聯(lián)合循證護理教學法在消化內科實習護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
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便利抽樣法選取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實習護生160名,將消化內科一病區(qū)護生納入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組,消化內科二病區(qū)護生納入傳統(tǒng)教學組,每組80名。傳統(tǒng)教學組男7名,女73名,年齡22~27歲,平均(24.68±1.10)歲,受教育程度大專17名、本科63名;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組男8名,女72名,年齡21~27歲,平均(24.31±1.38)歲,受教育程度大專19名、本科61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實習護生;對本研究內容知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護生在本科室不交叉輪轉。排除標準:因個人原因中途退出本研究;依從性差,不配合教學工作。
傳統(tǒng)教學組接受傳統(tǒng)的臨床教學模式。入科室后由教學組長或護士長進行入科教育,導師一對一指導,按照既定理論授課計劃授課,落實常規(guī)教學查房,出科理論及技能考核。
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組接受PBL聯(lián)合循證護理教學。由科室遴選帶教導師并對教學團隊實施相關知識培訓??剖邑撠熑伺c教學團隊調查護生的學習情況、存在問題,結合本科室教學計劃,實施PBL聯(lián)合循證護理教學。帶教老師根據(jù)個人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向學生傳授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的治療方法和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引導學生主動探析相關疾病的病因、主要臨床癥狀、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等。帶教老師在在教學過程中,以消化內科臨床中真實的案例為基礎,分析病例治療和護理方案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出實習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帶教老師指導學生自主查詢相關圖書、雜志、數(shù)據(jù)庫及最新會議記錄,尋找解決問題的循證支持證據(jù),并分組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行匯總,帶教老師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學習到的最新的、可靠的循證支持證據(jù),針對實際案例,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最后,帶教老師針對學生制定的護理方案進行評價,指出護理方案的優(yōu)點和不足,指導學生優(yōu)化護理方案。在臨床實踐教學中,除了幫助學生針對消化內科的患者制定完善的護理方案,還要鼓勵學生與患者積極溝通,根據(jù)自己通過查詢資料總結的循證支持證據(jù),向患者宣教藥物使用規(guī)范、患者自護注意事項等,達到在帶教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獨立完成護理計劃的目標。教學過程中,定期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護理實踐能力,找出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善,幫助學生制定更合理的學習計劃,成長為合格的護理人員。
(1)學習效果評價。教學工作結束后,由帶教老師從基礎知識、??浦R、操作技能3個方面對兩組護生進行考核,每個方面分值均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生學習效果越好。(2)臨床護理能力評價。教學結束后,由帶教老師自制臨床處理能力評價量表評估兩組護生的臨床護理能力,包括文書書寫、臨床決策、應激反應、健康教育、溝通能力5個模塊內容,每個模塊分值為0~20分,總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生臨床護理能力越強。(3)臨床教學滿意度比較。教學結束后,選擇1名科室護士(非教學老師)調查兩組護生對臨床教學的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尚可、不滿意、非常不滿意4個選項,以匿名投票形式進行,最終統(tǒng)計各個選項的選擇人數(shù)。將非常滿意、尚可計入臨床教學總滿意。
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組基礎知識評分、??浦R評分、操作技能評分均高于傳統(tǒng)教學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習效果比較分)
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組臨床決策評分、文書書寫評分、健康教育評分、應激反應評分、溝通能力評分、臨床護理能力總分均高于傳統(tǒng)教學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護理能力比較分)
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組臨床教學滿意度高于傳統(tǒng)教學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教學滿意度比較(n,%)
臨床護理教學是培養(yǎng)合格臨床護士的重要途徑,在護生的學習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令護生有厭倦感和枯燥感,難以長期保持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創(chuàng)新臨床護理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臨床護理教學質量成為值得探索和深思的問題。
本研究采用 PBL聯(lián)合循證護理教學法用于消化內科的實習護生中,從結果看,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組的護生??浦R、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評分均高于傳統(tǒng)教學組,說明本研究的教學模式能提升教學效果,提高護生的學習成績。PBL教學法通過引導護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學習設置到真實的問題意境中,有利于培養(yǎng)其獨立的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是更加符合臨床工作的模式,其教學效果已得到諸多學者的認可[7-8]。敖建等[9]和廖樹彬等[10]認為,PBL在教學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能幫助學生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本研究在PBL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進行教學,可進一步幫助學生通過循證的方法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掌握相關疾病最新、最前沿的循證證據(jù),提升患者主動學習的興趣,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11]。
本研究結果還指出,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組臨床決策評分、文書書寫評分、健康教育評分、應激反應評分、溝通能力評分、臨床護理能力總分均高于傳統(tǒng)教學組,表明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可提升護生的臨床護理能力,分析原因認為,本研究實施的PBL聯(lián)合循證護理教學,帶教老師不再采取傳統(tǒng)教學中填鴨式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吸收效率低。而是通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并教授學生利用圖書、期刊、網(wǎng)絡資源、會議資料等方式尋找循證支持依據(jù),更好地發(fā)揮主觀學習的能動性,在循證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得到有效拓展,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均能得到提升,從而提升了護生的臨床護理能力。
在滿意度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組臨床教學滿意率高于傳統(tǒng)教學組,表明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可提升護生對臨床教學的滿意度。分析原因,一方面PBL教學能使護生在案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12-13],另一方面,循證護理教學最大程度激發(fā)護生對枯燥知識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查找循證支持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可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熱情。在PBL聯(lián)合循證教學過程中,打破以往的以老師為中心,而轉變成學生為教學的中心,和護理實踐中的主導者,不僅可提升學習成績和臨床護理能力,還提升了護生對臨床教學的滿意度。
采用PBL聯(lián)合循證護理教學法進行臨床護理教學具有良好教學效果,不僅對消化內科實習護生護生學習成績、臨床護理能力提升有積極意義,同時能增強護生對臨床護理教學的滿意度,是值得在臨床護理教學中廣泛推廣應用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