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雪梅
【摘要】語用預設是日常會話中廣泛使用的理論,在言語幽默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選取微信和豆瓣兩大熱門網絡平臺的“反凡爾賽文學”對話為語料,以語用預設為基礎,分析“反凡爾賽文學”中如何利用語用預設的基本屬性來產生幽默,從而更好地理解言語幽默與各種語用預設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在“反凡爾賽文學”中,遵循預設的共識性和可撤銷性,違反適當性,都可產生語言幽默。此外,“反凡爾賽文學”還經常使用存在預設、雙關預設、事實預設、虛構預設和非事實預設來產生幽默。
【關鍵詞】語用預設;“反凡爾賽文學”;言語幽默
【中圖分類號】H13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25-013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5.043
一、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自由地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觀點?!胺聪蚍矤栙愇膶W”是最近興起的語言形式,以一種低調的方式“炫窮”,語言幽默,出其不意,常常引發(fā)網友爆笑。“反向凡爾賽文學”中體現的言語幽默能從語用預設的角度來分析。
作為語用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預設被國內外許多學者用于研究各種語言現象。蔣冰清(2009)從預設的分類、屬性、策略和觸發(fā)因素等方面,以全新的視角分析了言語幽默是如何產生的。叢日珍和仇偉(2015)利用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的互補性,以中國喜劇小品《扶不扶》為語料,闡述了預設對喜劇小品演員幽默言語行為的影響。
總的來說,以往的研究表明,預設的某些特性可以產生幽默效果,特別是共識性、適當性和可撤銷性。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以中國漫畫小品和電影對話為語料,對網絡語言的關注較少。因此,對于一些網絡語言,比如“反向凡爾賽文學”,可以從語用預設的角度進行研究,來分析言語幽默是如何產生的,讓讀者更好地理解言語幽默的工作機制。此外,本文還分析了言語幽默與不同類型的語用預設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在特定的語境中運用語用預設來創(chuàng)造幽默。
二、語用預設
預設的概念最早是由現代邏輯學的締造者弗雷格(Frege)提出的。Yule(1996)將預設定義為“說話者在說話之前假設的事情”。Levinson(2011)在語用預設中提出了兩個基本概念:適當性和共識性。也就是說,如果對一個句子的預設與人們的共識相矛盾,就會產生不恰當的話語。何自然(1997)指出語用預設是指“那些對語境敏感的,與說話人的信念、態(tài)度、意圖有關的前提關系。
從以上定義中,可以對語用預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語用預設不同于語義預設,語義預設涉及句子的真實條件,而語用預設則涉及話語與語境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語用預設出現在一定的語境下,與說話人和受話人的信念和意圖相聯(lián)系。
語用預設有一些特性,比如共識性、合適性和可撤銷性。此外,語用預設根據其不同的特點可以分為不同的范疇。Yule(1996)將語用預設分為六種類型:存在預設、事實預設、詞匯預設、結構預設、非事實預設和反事實預設。陳新仁(1998)將預設分為四種類型:事實預設、狀態(tài)預設、信念預設和行為預設。魏在江(2003)在陳的分類基礎上又增加了兩種語用預設:文化預設和雙關預設。
本文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探討語用預設:存在預設、雙關預設、事實預設、虛構預設和非事實預設。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問題
本文根據語用預設的性質和分類,結合前人對言語幽默的研究,通過收集反凡爾賽文學中的對話為語料,主要回答以下兩個研究問題:
1.反凡爾賽文學是如何運用語用預設屬性來產生幽默效果的?
2.言語幽默與不同類型的語用預設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二)數據收集
本研究以中國兩大熱門網絡交流平臺豆瓣和微信為依托,從上面選取一些“反凡爾賽文學”對話作為語料,從語用預設的角度來分析言語幽默,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網絡交際,從而更好地理解語用預設的本質。
(三)分析步驟
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個案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探討言語幽默是如何在違背語用預設的共識性、合適性和可撤銷性的情況下產生的。此外,本文還運用上文五種類型的預設來分析言語幽默與語用預設之間的關系。
四、語用預設與言語幽默
(一)“反凡爾賽文學”中的預設屬性與言語幽默
1.預設的合適性與言語幽默的產生
為了保證溝通的成功,預設的適當性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在日常交際中,語用預設必須是適當的,以保持交際的有效性。但是,有時雙方都可能有意無意地說出一些與預設相矛盾的話,從而違背預設的適當性,達到一定的幽默效果。
例1:父親:“如果在外面上班覺得累,就回來吧。正好家里的家族企業(yè)需要人接手。”
孩子:“我是一個要強的人,不想被命運早早地安排,靠打理家族企業(yè)過日子?!蔽倚南耄寒吘?,冬天擺地攤實在太冷了。
在上面這個例子中,按照正常的思維,人們會預設一個有家族企業(yè)的人是富裕的,他的孩子不需要為生計發(fā)愁,長大以后能夠順理成章繼承家族企業(yè)。在這段對話中,從觀眾的角度來看,父親和孩子的話語預設了他們因為家族企業(yè)而生活富足。但孩子關于“家族企業(yè)”的內心獨白與人們的慣性思維相矛盾,讓觀眾始料不及,忍俊不禁,語用幽默由此產生。從更具體的角度分析,在這段對話中,父親用家族企業(yè)來預設街頭小販等工作,這是一種語用預設的濫用,從而違背了預設的適當性,帶來了幽默效果。此外,當孩子理解了父親的錯誤預設后,他沒有戳破父親,并說自己是一個要強的人,不想早早被卷入“家族企業(yè)”,從而增加了對話的幽默效果。
2.預設的共識性與言語幽默的產生
為了確保談話的順利和有效,語用預設的共識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某些情況下,預設的共識性指的是假定的可接受性。也就是說,如果說話者認為聽話人與他或她擁有相似的背景知識,聽者就可以接受這個預設。沒有這樣的背景知識,信息就無法順利傳達,溝通的“不和諧”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幽默效果。在“反凡爾賽文學”的對話中,作者充分利用預設的共識性展開對話,卻以出人意料的話語結束,從而形成巨大的反差,產生幽默。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2:服務員:“您好,請問您需要些什么?”
顧客:“在法國待得太久,現在腸胃只喜歡吃法餐,還是法式小面包好,總是可以讓我想起來在巴黎的感覺?!?/p>
在這段對話中,服務員和顧客關于“法餐”和“法式小面包”具有共識性,前者指的是選材考究、加工精細、烹調精致、口味適宜的法國菜,后者指的是一種零食。剛開始顧客提到“法餐”,讀者會預設這名顧客在法國待得久,已經習慣了法國菜的口味。但后文顧客提到了“法式小面包”一詞,與前面的預設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產生了幽默效果。正是因為語用預設的共識性讓交際雙方對于一些事物的認識較一致,語用幽默才得以產生。
3.預設的可撤銷性與言語幽默的產生
正如前文提到的,在特定的語境下,預設是可以被取消的。一般來說,當人們的表達交流的語境或人們對某事的共識相矛盾時,預設就被取消了。在日常交際中,當說話人用特定的詞語或句子否定前文的預設時,預設就會被取消。而當聽者明白前面的預設與實際發(fā)生的交際語境并不匹配時,就會產生幽默的效果??纯聪旅娴睦?。
例3:晚上跟客戶做生意,突然看見初中的學霸同學,現在居然在這家酒店當保安。我不禁感嘆世事變遷,生活所迫的他,居然淪落到這個地步……看到我之后,他突然變得無比激動,走過來說:“同志,酒店外面不允許擺攤”。
這個例子中,在最后一句話說出來之前,觀眾可能會有一個預設:這個作者跟客戶做生意,他可能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大老板、經理等,而他昔日的初中同學是一名保安,他們兩個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軌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當保安說出“你好,伙計,酒店外面不允許有攤位”時,前面的預設就被取消了,表明這個人的身份是一名街頭小販,與前面的預設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產生了幽默的效果。上面的例子表明,預設因上下文而異,可以通過改變某些詞語或句子來取消。
(二)預設的類型和言語幽默的產生
1.存在預設與言語幽默的產生
根據語言的經濟學原理,人們應該用盡可能少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存在預設可以為人們提供信息的焦點,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達到幽默的效果。
例4:我認為我的女朋友是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女朋友,最優(yōu)秀的女人。她不抽煙,不喝酒,不傲嬌,不亂花錢,不欺負我,不存在。
在這個例子中,作者充分利用存在預設,這時候讀者會預設作者有一個完美的女朋友。然而,最后預設被取消了,表明之前的存在預設只是作者的想象。這個例子先利用存在預設來吸引讀者的想象,最后以意想不到的結局結尾,與前面的預設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產生了幽默的效果。
2.事實預設與言語幽默的產生
“在言語幽默中,事實預設一般都是預設按照有利于發(fā)話者的原則來確定,通過此種手段實施誘導聽話者按照發(fā)話人的言語意圖來持續(xù)言語交流,然后產生某種和事實對應或人們常識相異的結果。”(蔣冰清,2009:15)也就是說,如果結果與人們的常識完全不同,那么就會產生幽默的效果。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5:人生只有一次,選對領域很重要。哪怕作為沃頓商學院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在畢業(yè)典禮上發(fā)表感言的時候,我都沒有想過,有朝一日,我也可以讓身家過億的大佬仰望,并且主動跟我打招呼:“服務員,買單?!?/p>
在這個例子中,作者首先用一些夸張的表達來描述自己是沃頓商學院的一名優(yōu)秀畢業(yè)生,他的意圖是誘使觀眾接受這個事實?;谑聦嶎A設,聽話人會在預設的語境中進行思考,認為作者在學習成績上是非常優(yōu)秀的。出乎意料的是,最后一句話表明作者是一名服務生,與前面的事實預設相悖,從而產生了幽默的效果。
3.雙關預設與言語幽默的產生
從雙關預設的角度來看,幽默的產生是因為聽者預設的信息與說話者想要傳達的信息不同。雙關預設不僅能夠帶來喜劇效果,并且也能讓觀眾感嘆語言構思的巧妙,文本布局的機智,以及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6:曾經被5個男生同時追過,他們都說我好難追,真的好累哦。那當然了,為了期末長跑考試提前練了兩個月我能輸?
在這個例子中,觀眾做了一種預設:有5個男生同時追求這個女生,那她應該有比較出眾的地方,足夠吸引眾多的追求者。在漢語中,“追”這個詞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指緊跟在某人背后追趕,另一種是指追求異性。很明顯,在這里聽眾選擇了“追”的第二種含義。但是,當最后一句話說出,聽者才明白這里的“追”是第一種意思,意味著跑步比賽中的追逐,與前面的雙關預設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產生了幽默效果。
4.虛構預設與言語幽默的產生
在虛構預設中,預設的信息是雙方都不知道的或者不能接受的。也就是說,虛構預設中的信息是虛假的或不正確的。虛構預設可以應用于言語交際中,并產生一些幽默效果。
例7:“說起我男朋友的優(yōu)點,那可太多了,他陽光帥氣、聰明細心、懂幽默、懂浪漫、有生活又會賺錢……”“那缺點呢?”“缺點當然也有,主要是懶散拖沓,愛玩神秘,等了二十多年還不出現?!?/p>
在上文中,女孩先提出了一個虛構預設:她有一個優(yōu)秀的男朋友。之后對其優(yōu)點進行詳細描述,讓讀者更加堅定了她有男朋友的這個預設。然而,一句“等了二十多年還不出現”取消了前面的虛假預設,讓讀者明白前面的預設都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她沒有這樣一個完美的男友。虛假預設以一種令人驚異的方式造成巨大反差,引發(fā)讀者爆笑。
5.非事實預設與言語幽默的產生
在非事實預設中常常使用“假裝”“夢想”等詞語?!胺捶矤栙愇膶W”也常常運用這些詞語來起到一定的幽默效果。
例8:其實我有二十套房產的,本可以不用這么努力地打工的,只是我覺得現在的狀態(tài)還不是太穩(wěn)定。因為有時候夢得到,有時候夢不到。
分析:這個例子生動地說明了非事實預設的用法。在說出“夢”這個詞之前,讀者會產生一個預設:作者是一個擁有二十套房產的富人,不用自己努力打工。然而一個“夢”字詞卻將上述信息全盤否定,從而產生了幽默的效果。
五、結論
本文以語用預設為基礎,以“反向凡爾賽對話”為語料,探討了言語幽默的作用機制與語用預設的性質之間的關系。此外,本文還從存在預設、事實預設、雙關預設、虛構預設和非事實預設五個方面探討了幽默是如何通過不同類型的語用預設來產生的。通過以上的分析和討論,可以回答以下兩個研究問題:
首先,“反凡爾賽文學”中言語幽默的產生與語用預設的屬性密切相關,尤其是預設的共識性、適當性和可撤銷性。通過有意或無意地違背預設的適當性,說話者會做出一些在交際語境中不合適的預設,從而產生幽默的效果。通過語用預設的共識性,可以讓人際溝通更加順暢、有效,為幽默的產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可撤銷性是語用預設中最常使用的一種,它經常導致前文的意思與事實不符,形成反差,引發(fā)幽默。
其次,“反凡爾賽文學”可以充分運用不同類型的預設來產生幽默。本文主要列舉了存在預設、事實預設、雙關預設、虛構預設和非事實預設。研究發(fā)現,在“反凡爾賽文學”中,虛構預設和雙關預設是最常運用于幽默的產生的兩種語用預設。
總而言之,從語用預設的角度來研究“反凡爾賽文學”中的言語幽默是一種創(chuàng)新,這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幽默的作用機制,而且對日常交際也有一定的啟示。此外,本文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如何將語用預設運用到言語幽默中,為創(chuàng)造出更有趣、更有吸引力、更生動的交際方式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陳春華.會話幽默的語用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報,1999,(01).
[2]陳新仁.論廣告用語中的語用預設[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8,(05):54-57.
[3]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4]蔣冰清.預設理論與言語幽默的生成機制闡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03):14-18.
[5]劉乃實,熊學亮.淺析言語幽默的維護面子功能[J].外語教學,2003,(06).
[6]冉永平.語用學:現象與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7]王晶.語用預設視角下“反向凡爾賽文學”對話中的言語幽默分析[J].今古文創(chuàng),2021,(41):104-105.
[8]楊樂,高群.網絡新式文學之“凡爾賽文學”語用預設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8(04):116-119.
[9]王金玲,閏鐵煜.論幽默話語的與語用語義特征[J].外語學刊,2004,(06):63-65.
[10]王守元,苗興偉.預設與文學語篇的建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0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