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的精氣神、蘇州話的雅致、昆曲的中州韻、文人墨客的交流……在《何以最江南》這本書里,作者韓光浩肆意灑脫地信筆書寫,不經意間就刻畫出了江南蘇州的多重維度。該書活法、詩心、腔調、飲食、聲氣、雅集等六個篇章,從詩性之“神”、人文之“神”、時代之“神”等多個層面,娓娓講述江南蘇州的流風余韻,揭開風雅江南的詩性密碼。
談起書名《何以最江南》,韓光浩說,其實沒有最江南,蘇州是中庸的、安定的。但為什么又說蘇州最江南呢?蘇州老話有一個詞“掇細”,凡事做于細,落于細細微微之處。江南是水做的,人類最寶貴的智慧就是詩性,追尋到的最終關鍵是感知力?!逗我宰罱稀啡珪?8篇文章,帶領讀者一同貼近生命的軌跡,呼喚我們告別已久的感知力,體會到蘊含于這江南水土中的江南詩意。
韓光浩說,蘇州是打開傳統(tǒng)文化的一把鑰匙。人生到了一定階段,突然有開關打不開的時候,所有的知識儲備都無用的時候。而蘇州對于“不焦慮”“實現人生新的超越”,提供了密碼。江南文化的核心在詩性里。他穿行于這座城市,通過行走、昆曲、太極、書法來體悟蘇州提供的密碼,用筆記錄下感悟,再靠身心體悟、實證。只有生命才能寫出生命。蘇州通過生活和藝術的高度融合,建立了一種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日常生活。這也是蘇州在歷史上最重要的貢獻。在《何以最江南》本書里,他將這些密碼逐一揭示。
近期正忙于創(chuàng)作《江南橋連五大洲》的著名畫家楊明義,與韓光浩因“江南”和“千山萬水于心中過盡后的寫意”惺惺相惜。楊明義評價《何以最江南》是直入江南的內心,能幫助人們發(fā)現蘇州這座城市的隱形價值所在,讓當代人在忙碌無暇的生活當中更好地體悟自己和身邊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何以最江南》書名也由楊明義親自書寫。不僅如此,他還參與了封面創(chuàng)作:以靠近中國水墨畫的煙雨灰度代表江南水鄉(xiāng)的如夢如幻,一葉扁舟于其中緩緩順流而行。上市后,封面獲得讀者們的一致好評,對于大家在美學方面表現出來的敏銳“感知力”,他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