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小說《紹宋》中看大宋風華

        2023-07-10 06:08:22王火煬
        南腔北調(diào) 2023年5期
        關鍵詞:金軍宋軍

        王火煬

        前 言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關鍵的王朝,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影響也很深遠,文化和經(jīng)濟都曾經(jīng)傲然于世。宋代的文化名人比如王安石、司馬光、蘇軾、蘇舜欽等,哪一個都是到現(xiàn)代還能耳熟能詳?shù)娜宋?,這些人物所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在當時的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文化寶藏。經(jīng)濟上的輝煌在宋代更是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和地區(qū)能匹敵,在現(xiàn)代非洲和阿拉伯地區(qū)還能出土宋代的銅錢和瓷器,宋代的經(jīng)濟影響力可見一斑。

        但很矛盾的是,就是這樣一個經(jīng)濟文化大國,在對外戰(zhàn)爭上卻屢屢受挫。一開始契丹人建立的遼國與北宋對峙,宋軍就屢屢戰(zhàn)敗,最終只能用簽訂“澶淵之盟”的方式花錢買和平。連西夏這樣的小國,宋軍在軍事上都屢屢失利,最后還是以給錢的方式才讓西夏稱臣。到了南宋時就更不用提了,起初就被金軍打得差點滅國,后來遇到了蒙古人,偏安一隅的南宋早就徹底喪失了反擊的能力,一直被動挨打,最終被滅國。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時代,怎樣的一個國家?為什么有那么多傲人的輝煌成就,卻充斥著軟弱和綏靖的風氣?為什么明明有幾十萬大軍,有先進的軍工技術(shù),卻總是取得令人“意難平”的戰(zhàn)果?為什么在南宋之后,中華民族就失去了“世界性”?

        一、兩府和三司

        《紹宋》這本小說講述在“靖康之恥”后,北宋實際已經(jīng)滅亡的情況下,主角勵精圖治,改變歷史,最終戰(zhàn)勝金國,收復當時的宋朝失地和燕云十六州的故事。兩宋的戰(zhàn)爭史有太多不盡人意的地方,為現(xiàn)代的歷史幻想類小說提供了很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在真正的歷史上宋代人戰(zhàn)敗了,但如果一些關鍵戰(zhàn)役戰(zhàn)勝了呢?對整個宋代有多大的影響?對整個中華民族又會有什么影響?這些設想都是歷史幻想類小說很好的創(chuàng)作素材。

        當今主流的歷史幻想類小說,基本上都是用先進的技術(shù)和先進的制度來建立一個新的時代,并可以輕而易舉地消滅對手。《紹宋》卻跟主流的風格大不一樣,主角幾乎沒有用到新技術(shù)和新制度,基本上是以宋代的技術(shù)和制度為基礎,完成了戰(zhàn)略上的翻轉(zhuǎn)。這個過程對宋代的制度、民生和經(jīng)濟狀況,作了非常細致地展現(xiàn),同時在小說中洗刷了民族恥辱,讓人讀完后很有一些揚眉吐氣的感覺。

        正是因為主角在一個爛攤子上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從反面展現(xiàn)了宋代國家和民族的問題,也讓現(xiàn)代的我們重溫了一遍歷史的教訓。故事一開始,趙構(gòu)稱帝后一路南行,在亳州衛(wèi)真縣的明道宮(皇家道觀)不慎落井,一個現(xiàn)代人的意識占據(jù)了趙構(gòu)的軀體。因為主角剛到古代很不適應,做出了許多在當時看起來不合理的舉動,比如說要吃雪糕,總之,趙構(gòu)身邊的近臣都意識到皇帝變得很不對勁。

        于是一個叫康履的大太監(jiān)自作主張,隔絕了趙玖(即趙構(gòu),為了方便區(qū)分,真正歷史上的宋高宗稱趙構(gòu),《紹宋》中的主角也就是小說中的宋高宗被稱為趙玖)與大臣們的聯(lián)系,并跟當時東西二府的宰執(zhí)黃潛善和汪伯彥合謀,有架空皇帝的嫌疑。這眼看就是一個宦官弄權(quán)、皇權(quán)被架空的危險局面,不過在主角接受了皇帝的身份后,卻用一個御史張浚很輕易就挽回了危局,重新回到了權(quán)力的最頂端。

        通過對這段情節(jié)的描寫,作者趁機闡述了宋代中央政府的組織結(jié)構(gòu),讀者才知道為什么在唐代和明代都有尾大不掉的宦官弄權(quán),在宋代宦官弄權(quán)卻是個笑話。須知,宋代是在一個軍閥混戰(zhàn)的環(huán)境下建立起來的,宋太祖趙匡胤在掌握政權(quán)后,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怎么完善自唐代以來的制度漏洞。

        唐代固然是中國古代王朝的一個巔峰,可是這個龐大的王朝卻亡于自身的問題,在軍事上的問題是軍閥割據(jù),在中央政府的問題是宦官和宰相很容易專權(quán)。可以說,唐代的那套政府體系在一個明君的手中會正常運作,發(fā)揮出巨大的力量,但是在一個昏君手里,皇權(quán)很容易旁落。

        于是趙匡胤作出了許多改革,首先是分權(quán),把唐代宰相的權(quán)力一分為二,宋代的宰相有決策權(quán)和執(zhí)政權(quán),但卻沒有財權(quán)。國家的財務工作歸新設置的“三司”管理,三司的最高長官叫三司使,直接聽命于皇帝。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制度改革,宰相雖然有決策權(quán)和執(zhí)政權(quán),但是不管要建什么東西也好,推行什么政令也罷,總是要用錢的,于是政令在執(zhí)行的時候就必須要經(jīng)過皇帝才能獲得撥款。程序雖然繁瑣了一點兒,但是可以保證皇權(quán)對國家政令的有效控制。

        分權(quán)后,皇帝對宰相還是不放心,于是就加強了御史臺的權(quán)力,就算是普通御史也可以彈劾宰相,而且宰相在被彈劾期間要交出相權(quán),等御史的彈劾內(nèi)容查清楚確認宰相無罪之后,宰相才能恢復工作。在這樣的權(quán)力構(gòu)架下,相權(quán)再也不是皇權(quán)的威脅,就算是在現(xiàn)在看來,趙匡胤發(fā)明的這套中央官僚體系,在保障皇權(quán)方面也是非常先進的。

        所以,在《紹宋》的故事情節(jié)中,趙玖輕易就奪回了皇權(quán),順利到他自己都不大敢相信。之前有專權(quán)心思的大太監(jiān)康履,在宋代這套中央官僚機構(gòu)的運作下,更是毫無反抗之力,直接被當場誅殺。

        宋代的軍政權(quán)則由樞密院掌控,最高長官叫樞密使,也叫樞相,跟宰相的政治地位相當。宰相和樞相的官署分別是政府和樞府,這便是“二府”了。而三司使有個別稱“計相”,雖然政治地位比宰相和樞相略低,不過權(quán)力卻不小,這就是宋代中央政府的職能單位“二府三司”。還有御史臺的長官,有個別稱“半相”,這四個部門組成了宋代的最高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

        皇權(quán)雖然穩(wěn)定了,但是也埋下了隱患。宋代在加強御史職能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百日內(nèi)必須有彈劾官員的奏章,如果沒有奏章就會被撤職,還得罰款。這等于逼著御史們在找官員的麻煩,這正是皇帝愿意看到的情形,官員和言官吵得不可開交,皇帝則可以從容地居中調(diào)停??墒钱斶@種官員之間的斗爭成為風氣之后就很麻煩了,很多時候他們會放下手中的政務而專心吵架,同時也勢必會催生“政治正確”的后果,只要是政敵,他的一切政治舉措就都是錯誤的。就如王安石與司馬光這兩個亦敵亦友的宰相,他們在私下里是朋友,在政治上卻是政敵,司馬光上臺后,把王安石的一切新政不分青紅皂白全部廢除。

        同時宋代皇帝設計的官制還非常復雜,一個官員一般有兩個頭銜,一個是官,一個是差。官就是官階,是用來確定該官員的級別,以及可以享受的政治待遇和工資待遇;差則是差遣,是實職,有了差遣才等于有了實權(quán)。有的官員還有第三個頭銜:“職”,這相當于榮譽稱呼,比如我們熟悉的包拯,就有“龍圖閣直學士”的職位,所以他也被稱呼為“包龍圖”。

        “職”是很容易分辨的,畢竟這就是一個榮譽封號,可是“官”和“差”卻很容易攪在一起,難以區(qū)分。很多同屬一個部門的官員有官無差,所以他在工作單位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工作,唯一可做的可能就是按時領工資。而有的官員可能官階低但是有差遣,所以他反而會是這個工作單位的實際領導。這造成的弊端就是:一大堆官員沒事做,一大堆事又沒人愿意做,結(jié)果使政府機能變得效率極低。

        趙匡胤設計出這樣的制度,同樣也是為了保障皇權(quán)?!八未墓僦茷槭裁匆@么復雜呢?為了皇帝能牢牢掌握用人之權(quán)。比如某人并不稱職,或者皇帝不喜歡他,又要體現(xiàn)對士大夫的優(yōu)待,那就只升他的官而不給他差遣。相反,如果皇帝要重用某人,又不能破壞論資排輩的規(guī)矩,那就給他實權(quán),不升他的官階。”[1]

        以上的表述是《大宋革新》中對該問題的看法,可謂一語中的,對趙匡胤而言,自唐末以來,皇權(quán)旁落的教訓簡直比比皆是。宋代想走得更遠,趙匡胤想讓自己的后代子孫多做幾代皇帝,就必須要解決皇權(quán)旁落這個問題。在整個宋代,皇帝把財權(quán)和用人權(quán)牢牢抓在手里,果然沒有發(fā)生臣下架空皇帝的事件,但是宋代卻遇到了來自外部的問題。

        二、宋代的軍制

        繼續(xù)回到《紹宋》的故事中,趙玖重新掌握了皇權(quán),他宣布,剛剛成立的小朝廷不再南行了,同時召回了主戰(zhàn)派李綱主持朝政,擺出一番要跟金人對抗一二的架勢。當時的情況其實已經(jīng)岌岌可危了,在金軍的攻勢下,淮河以北的大部分領土都已經(jīng)成為敵占區(qū)。東京,也就是現(xiàn)在的開封還在苦苦支撐,作為北宋的腹地和政治中心的河南地區(qū)大部分已經(jīng)陷入無政府的狀態(tài)。

        在之前的戰(zhàn)爭中,宋朝的野戰(zhàn)力量基本上都已經(jīng)被金軍消滅:“從大宋軍隊試圖奪回燕云十六州開始,基本上就沒有過任何軍事勝利,而軍隊也是一再被葬送。宋金合力伐遼,童貫在燕京葬送了二十萬最精銳的野戰(zhàn)部隊!金軍第一次南侵,開啟了‘靖康恥的前半截,粱師成先在河北葬送了十幾萬部隊,接著在太原城下和汴梁城下,大宋中樞的賢達和西軍的名將們,當然最主要的是所謂徽宗、欽宗這兩位圣上了,又聯(lián)手葬送了二十萬部隊。等到好不容易靠著各地勤王部隊和城內(nèi)主戰(zhàn)派的努力熬過了這一波,結(jié)果這兩位圣上又自毀長城,自己解散了部隊,以至于金軍忽然第二次南侵時,東京城下其實已經(jīng)沒有可戰(zhàn)之兵。”(摘自《紹宋》第一卷第三章)

        當趙玖想要抗金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手上根本沒有多少兵,他曾經(jīng)請教呂好問(書中的人物,也是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人物):中原還有可戰(zhàn)之兵嗎?呂好問的回答倒是可以體現(xiàn)當時的窘迫:“河北士民受金人荼毒,多有戰(zhàn)心,但無器械甲胄,所以多只能靠山野為戰(zhàn);中原遍地亂軍,人數(shù)多、甲胄也有,卻多是從金人陣前潰下的禁軍,根本不敢與金人為戰(zhàn),反而只能為禍地方?!保ㄕ浴督B宋》第一卷第七章)

        所謂的“禁軍”就是當時的中央軍,而“西軍”是隸屬于禁軍的西北戰(zhàn)區(qū)部隊,因為常年與遼和西夏作戰(zhàn),所以禁軍中西軍的戰(zhàn)斗力最強。禁軍制度是從五代十國演化過來的,一開始是皇帝或者最高領袖的親軍,在消滅敵對勢力之后,往往會把對方的敗軍整編到禁軍里,后來變成威懾地方軍閥的中央軍。

        趙匡胤為了防止出現(xiàn)軍閥割據(jù)的情況,大幅度削弱了地方上廂軍和鄉(xiāng)兵的戰(zhàn)斗力,使其職能幾乎變成雜兵。所以,在宋代只有作為中央軍的禁軍有戰(zhàn)斗力??墒勤w玖在接手政權(quán)的時候,禁軍幾乎損失殆盡,剩下的成建制的部隊只有宗澤部、韓世忠部、張俊部、劉光世部,這四部的統(tǒng)帥都或是西軍的軍官,或是跟西軍有淵源。其中宗澤部要留守東京走不開,張俊部要守淮南,劉光世部要守京西,只有韓世忠部在剿匪可供調(diào)遣,于是就調(diào)韓世忠部來勤王。

        可是韓世忠部的先頭部隊卻因為謠言殺了趙玖派去的御史,發(fā)動了兵變,趙玖的小朝廷大驚失色,紛紛勸趙玖逃命。我們當然知道,作為“中興四將”之一的韓世忠是不可能發(fā)動兵變的,但在當時全朝的文官卻沒有一個人能信任韓世忠。這當然有兵荒馬亂的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韓世忠是武將,從宋代開始武將普遍被歧視,文官們都認為他們是粗鄙之人,什么見利忘義的事都做得出來。

        這是趙匡胤終結(jié)軍閥叛變的辦法:營造重文輕武的輿論和價值觀。這一點宋代做得非常成功,像樞密院的長官都是由文人擔當,只有中下層指揮官才是真正的武將。狄青是宋代唯一一個以武將的身份做了樞相的人,可是即便有皇帝的信任和支持,狄青也沒能在這個位置坐穩(wěn)。

        在狄青擔任樞相的第三年,開封迎來了一場暴雨,這場暴雨沖毀了不少民宅,造成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災難。狄青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他竟然要為這場暴雨負責,以歐陽修為代表的文臣集團紛紛上書,認為這場水災是讓狄青擔任樞相的天譴?;实壑肋@是胡扯,但是他也只能向文臣集團作出妥協(xié),一代名將就這樣被貶出了中央,最終郁郁而終。

        可見在狄青的年代,中央的“二府三司”已經(jīng)全部被文臣把控,他們之間雖然也有矛盾,有政見上的不和諧,但是當有其他勢力要進入宋代中央機關的時候,一定會遭到文臣們的聯(lián)手抵制。就狄青的事件而言,趙匡胤的目的已經(jīng)達成了一半,宋代的中央軍全部受文臣的指揮。

        文臣哪里有什么領兵的經(jīng)驗,基本上就是瞎指揮;中下層的武將雖然無法反抗,但上下級的矛盾很深;文臣們都覺得武將和士兵們粗俗不堪;武將們覺得文臣連基本的戰(zhàn)斗素養(yǎng)都沒有,表面上不說,心里卻是不服氣的。這樣的上下級關系,就算文臣要造反,中下層的武將們也不會支持,更不會再來一次“黃袍加身”。

        不過在趙匡胤看來這還不夠,還要提防有了軍權(quán)的文臣,所以樞密院只有募兵、練兵、打造軍械這些職責,以及負責對戰(zhàn)爭的策劃工作,但是樞府的文臣們卻沒有領兵的權(quán)限。也就是說,他們把成建制的軍隊練好了之后,只能交到防區(qū)武將的手里,只有防區(qū)的武將才有直接的指揮權(quán)。另外,宋軍還有換防的制度,一般是三年一換,防區(qū)的武將還沒來得及熟悉自己的屬下,就被調(diào)走了。

        這些制度開始實施后,五代十國以來的軍閥割據(jù)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墒切碌膯栴}來了,宋軍的戰(zhàn)斗力下滑得厲害,跟遼國、西夏的戰(zhàn)爭從來都是敗多勝少,到了跟金國作戰(zhàn)時更是一敗千里,北宋甚至因此亡國。

        《紹宋》中的趙玖知道,北宋亡國的主要原因就是“文恬武嬉”,除了范仲淹等少數(shù)有軍事素養(yǎng)的文官,絕大部分文官根本不是帶兵打仗的料,而武將則因為上升空間有限,把心思都用到了其他方面,比如賺錢。在宋代好像沒有武將不愛錢,這其實是制度造成的不良現(xiàn)象,就算是作戰(zhàn)再勇猛,立的軍功再多,仕途上的前景也很有限,那還不如想點兒門路做生意賺錢。

        而武將的手里最不缺的就是廉價的勞動力,于是士兵不再進行操練,他們的長官開始讓他們?nèi)ソǚ孔?、種地、釀酒,什么賺錢干什么。這樣的士兵哪里還有戰(zhàn)斗力?更何況宋代的軍隊跟遼國、西夏、金國作戰(zhàn)時,本來就處于劣勢。

        這個劣勢的源頭還要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后晉皇帝石敬瑭,他是在契丹人扶持下登上皇位的,后來石敬瑭不僅在契丹皇帝面前自稱“兒皇帝”,還把燕云十六州送給了遼國,致使中原王朝從那以后的幾百年的時間里喪失了北方的屏障,以及大片肥沃的土地。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才徹底收復了燕云地區(qū),中原王朝的防守成本也因此大幅度降低。

        北宋時期,燕云十六州還在遼國手里,從這里到開封幾乎是一馬平川,擁有成建制騎兵部隊的契丹人,在這種地形上作戰(zhàn)有非常大的優(yōu)勢。而北宋則因為沒有優(yōu)良的牧場,導致整個宋代馬匹都非常稀缺,這一點在《清明上河圖》中有所體現(xiàn),這幅描繪了宋代繁榮的市井景象的巨作中,大部分人騎的都是毛驢。

        由于沒有戰(zhàn)馬,所以宋代軍隊很難正面跟遼軍或者金軍交鋒,一般作戰(zhàn)的時候,宋代軍隊只能躲在城市里被動防御。在北宋之初,宋軍還有跟遼軍一戰(zhàn)的戰(zhàn)斗力,可是當趙匡胤大刀闊斧進行了軍事改革后,宋軍的戰(zhàn)斗力逐漸下降。又加上跟遼軍、金軍的戰(zhàn)斗一敗再敗,宋軍徹底沒了士氣,往往上百名金軍能追得上千名宋軍逃竄。

        軍隊是一個國家的膽氣和骨氣,有這樣的宋軍也難怪整個北宋和南宋文化璀璨,經(jīng)濟繁榮,從皇帝到中央政府官員在遇到外交事件時卻都那么喜歡綏靖政策。這是引發(fā)“靖康恥”以及北宋滅國的主要原因??杀氖?,到了南宋時期這些軍制均沒有太大的變化,于是造成了另一個悲劇。

        好在還有歷史幻想這類的文學創(chuàng)作,能稍微彌補一下我們對歷史的遺憾?!督B宋》中的趙玖,在韓世忠的先頭部隊殺了御史之后,他也有些慌了手腳??墒请S即他才想到,作為一個“未來人”,自己知道韓世忠是不可能叛變的,于是趙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只帶著少許的隨行人員和衛(wèi)兵就進入韓世忠本部的駐地。這讓韓世忠大為驚訝,也佩服這位“趙官家”的勇氣。

        三、一口氣

        有了韓世忠的保護,趙玖暫時安全了,不過他很快發(fā)現(xiàn)了一件很可笑的事,中央官員對于當下戰(zhàn)爭的討論,竟然不去爭取前線武將的意見,而是聚在一起紙上談兵。像韓世忠這樣的大將,只能站在帳外聽著文官們的討論,卻沒有發(fā)言權(quán)。在趙玖看來,這種制度非?;?,特別是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文臣們顯然依舊沒有打算聽取武將的意見。

        于是,趙玖干脆跳過了御前會議,直接去軍營找韓世忠商量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他已經(jīng)下定決心抵抗金軍,可是這種事光有決心還不行,還要以實實在在的軍事行動來表明皇帝的決心。接下來要尋找一支戰(zhàn)斗力不是太強的金軍部隊打一仗,這一仗還必須要贏。

        這才是趙玖跟其他宋代皇帝的不同之處,他知道“靖康恥”這個國恥在幾百年以后都能讓國人備感羞愧,只要有機會,他一定要雪恥。雪恥的第一步就是確定抗金的決心,雖然北宋亡了,但是實力還在,只不過沒有人把他們組織起來,沒有人打起抗金的旗號。而歷史上的趙構(gòu),作為南宋的皇帝卻一路南逃,皇帝都跑了,士民們哪里還有抵抗的心思?

        這就更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全國上下的士氣了??墒勤w玖跟韓世忠深談后才發(fā)現(xiàn),此時的宋軍甚至沒辦法取得一場小規(guī)模的勝利,原因很簡單,宋軍打的敗仗太多了,已經(jīng)沒有勇氣直面金軍。這其實不光是宋軍丟了勇氣,還是整個民族的勇氣都丟了,遇到金軍掉頭就跑不要抵抗,已經(jīng)變成當時的一個常識。

        這時候需要有人喚醒宋軍的勇氣、士民的勇氣,有的時候一個人憑借“一口氣”可以做到普通人難以做到的堅守,做到普通人難以達到的努力。同樣,一個民族、一支軍隊也需要一口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氣”。

        讓趙玖頭疼的是,他接手的宋朝恰恰缺少這口“氣”,韓世忠建議不要主動出擊,而是打一場防御戰(zhàn),只要阻擋住了金軍的南侵勢頭,對此時的宋朝來說就算是一場巨大的勝利。于是趙玖調(diào)集韓世忠、劉光世、張俊所部,準備在淮河北岸的下蔡城打一場防御戰(zhàn)。

        可是,讓趙玖沒有想到作為“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竟然是一名只會逃跑的將軍。趙玖給劉光世的任務是吸引一部分金軍來到淮北,然后匯聚還有戰(zhàn)力的宋軍,依靠堅城將兩三萬人的金軍拒敵于淮河北岸。劉光世卻因為胡亂揣測上意而謊報軍情,說他身后跟來了一支10萬人的金軍,這是當時的宋軍根本抵擋不住的一股敵軍,無奈之下,趙玖只好準備繼續(xù)撤退。

        趙玖還沒來得及走,金軍所帶來的威懾就已經(jīng)到了,他在下蔡城墻上看到:“兩支無甲的鄉(xiāng)勇正在公開械斗,其中甚至有傷者被劃開肚子,腸子流了一地,卻又被冰涼的地面凍住,儼然不能得活,周圍更頗有百姓被驚嚇阻擋?!保ㄕ浴督B宋》第一卷第二十七章)

        這兩隊鄉(xiāng)勇械斗的原因是爭奪碼頭的使用時間,掩護本村人前往淮河南岸。金軍還沒有來,自己人為了逃命已打得頭破血流。在趙玖來到淮河南岸的八公山安營扎寨后,劉光世的敗軍也到了,同時金軍的先頭部隊也緊跟而來。一萬多宋軍,竟然被幾百名金軍追得屁滾尿流,甚至有士兵寧愿跳到冰冷的河水里,也不愿意回過頭去抵抗金軍。

        這就是趙玖此時手里的“精銳”,正如韓世忠所說,根本無力與金軍一戰(zhàn)。不僅武將沒了士氣,文臣也早就沒了心氣,每次金軍打過來都會有大量的文臣投降。大約在“靖康恥”之后,每一個金軍的高級指揮官身邊,總會有許多宋朝降臣的身影。

        這越發(fā)讓金國人瞧不起宋人,這一點看史書是看不出來的,小說這樣的載體才更容易表現(xiàn)出這些歷史上的細節(jié)。回到《紹宋》書中,趙玖與金軍在淮河兩岸對峙,一個降臣解釋皇帝的金吾纛旓的時候,稍不留神就觸怒了兀術(shù)(完顏宗弼,即金兀術(shù)),被金軍割喉。

        “兀術(shù)也不去看馬下還在亂動的軀體,而是連連搖頭:‘這些宋人就知道拽酸……還什么稍有常識之人就該認得,俺不認得,又如何?落到亡國降人之地步,還要擺譜,真真可笑!言罷,其人兀自轉(zhuǎn)身歸營,只留一個死都不知道為何而死的降人尸體凍僵于河畔?!保ㄕ浴督B宋》第一卷第三十四章)

        此時正是金軍最強勢的時候,兀術(shù)才敢以大概兩萬人的兵力,與三四萬宋軍對峙,并屢屢主動發(fā)動攻勢。不過也正是他如此藐視宋人,才讓韓世忠抓住了反擊的機會。

        在南岸的八公山,趙玖得知劉光世謊報軍情后,一怒之下親手殺了這個只會逃跑的將軍,并收編了他的部隊。此時趙玖才意識到,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向宋朝的所有人表明自己抗金的決心,于是趙玖在淮河南岸的八公山向四方發(fā)出檄文:

        “其一,明定宋金為敵為戰(zhàn)之事!而既然開戰(zhàn),自當號召天下各處勤王、抗戰(zhàn)!所謂人無分老幼,地無論南北,凡自認宋人者,遇金人之時,皆當據(jù)土為戰(zhàn)!其二,以靖康之變、兩河淪喪為據(jù),可知金人野蠻狡猾,故當以昭告到達之日為期,限令自朕以下,天下文武百官,非復兩河兼迎回二圣,或金人主動求和,任何人不得論與金人議和之事!否則一并罷黜!……”(摘自《紹宋》第一卷第四十四、四十五章)

        檄文一共有五條,趙玖既是在表達自己抗戰(zhàn)的決心,也是他的一份政治宣言。后面的三條檄文有兩條是具體的操作方案,還有一條是趙玖的政治遺言,他寧愿戰(zhàn)死在八公山,也不愿意再退一步,其中有句話說得很好:“宋可亡,天下不可亡!但有豪杰能復河山而救萬民者,自當取河山自用?!保ㄕ浴督B宋》第一卷第四十五章)

        《紹宋》的作者對這一橋段的描寫非常振奮人心,讀過之后就像是吐出一口濁氣。這本書之所以很快吸引了大量的讀者,其根本原因也在這里,雖然是在描寫宋金之間的戰(zhàn)爭,卻把民族的那口“氣”寫了出來,提了起來,這口“氣”既是骨氣也是豪氣。有了這口“氣”,一個民族就會自信、豪邁;沒有這口“氣”,這個民族就會像逃跑的宋軍一樣,被只有宋軍的十分之一的敵人追得滿世界跑。

        趙玖的政治宣言很快就起到了作用。隨著戰(zhàn)爭的發(fā)展,金軍開始搭設浮橋準備渡河,宋軍利用水上艦船的優(yōu)勢渡河攔截。宋軍有船,占盡了優(yōu)勢,可是當戰(zhàn)事稍稍有點兒不順利的時候,占盡了優(yōu)勢的宋軍立即發(fā)生了潰敗。就在這時候,有一位宋軍的低層指揮官張永珍帶人發(fā)起了反沖鋒,他利用水上行船的便利,燒毀了被金軍俘獲的三艘大船,以及金軍的浮橋。

        可是張永珍和他的部下也因此身負重傷,張永珍在彌留之際對趙玖說道:“俺知道官家是收買人心(指那些政治宣言),俺一開始就、就知道!俺今天在河上發(fā)了瘋,根本不是為了官家你,不是啥忠心,也不是為了啥賞賜恩典……俺、俺就是想回家,想回家……想、想瘋了!對、對不住……”(摘自《紹宋》第一卷第五十一章)

        張永珍雖然說知道趙玖那是在收買人心,但是他依舊被趙玖的決心所感染,只不過他的目的跟趙玖不一樣。趙玖是想一雪前恥,張永珍則是想回到已經(jīng)淪為敵占區(qū)的家,不管他們出于什么目的,前提都是要打敗金軍。張永珍把宋軍喪失的那口“氣”找了回來,宋軍從此開始一步步恢復了勇氣。

        淮河對峙最終在韓世忠的策劃下,趁著金軍分為三波發(fā)起新的攻勢時,集合了宋軍所有的精銳,擊敗了七千余金軍,毀了金軍的大營,取得了堪稱宋代對外戰(zhàn)爭以來的巨大勝利。從此,趙玖守住了淮河一線,宋金之間的戰(zhàn)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趙玖在淮河取得了一場防御反擊戰(zhàn)的勝利后,開始帶著他的小朝廷前往陪都南陽。宋代的南陽大概就是現(xiàn)在的南陽市,在淮河北岸,河南省的西南部。雖然這里不是宋金戰(zhàn)場的最前線,但總比小朝廷去蘇州、杭州要好。

        正如趙玖所說,誰都知道行在(指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一旦去了長江流域,那就是個偏安的局面。那時候南方的開發(fā)力度還遠遠比不上今天,嶺南地區(qū)也只有廣州這一個像樣的城市,人口和財富更是比現(xiàn)在差遠了。正如南北朝時期,“南朝”雖然在很多時候都想反攻,但總是力不從心。

        在去往南陽的路上,以及到達南陽的初期,趙玖所面臨的重要任務就是剿匪。此時金軍已經(jīng)撤退,整個淮北地區(qū)和河南地區(qū)如一團亂麻,到處是匪兵,官軍根本剿不過來。趙玖多次進行御前會議,又召集了許多有見識的文臣,他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匪兵的根本原因是“主客問題”。

        所謂的“主客問題”,是當?shù)氐牡刂鞲鷱那熬€逃來的流民之間的矛盾。由于戰(zhàn)爭因素,很多人背井離鄉(xiāng)來到了河南南部,甚至淮河南岸。此時流民沒有任何生產(chǎn)資料,他們想要填飽肚子就只能聯(lián)合起來去搶。而這里本來就有大小不一的地主和自耕農(nóng),他們?yōu)榱朔乐贡涣髅駬寠Z糧食或財物,也自發(fā)地組織起來對抗流民。

        這屬于戰(zhàn)爭遺留問題,流民是被金軍趕過來的,而當?shù)氐墓倮魟t因為戰(zhàn)爭或死或降或逃,所以很多地方都是無政府狀態(tài)。沒有官吏的調(diào)解,流民與當?shù)厝说男刀芬?guī)模會越來越大,逐漸形成一股幾百人或者數(shù)千人的武裝力量。在中央政府眼里,不管是流民還是當?shù)厝私M織起來的武裝力量,都是匪兵。他們的戰(zhàn)斗力雖然很弱,但是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會出現(xiàn)剿了這一撥匪兵,緊接著又會出現(xiàn)一撥新的匪兵的狀況。

        在古代的歷史上,幾乎每次大規(guī)模戰(zhàn)亂后,都會有一個匪兵四起的階段,解決的方案也有現(xiàn)成的案例可以依據(jù),那就是“土斷”:讓流民在當?shù)芈鋺?,分給他們土地,讓他們有填飽肚子的辦法,當?shù)厝说奈溲b力量在沒有用武之地后也會解散,或者去投靠官軍,或者到南陽勤王。

        在《紹宋》這本書中,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還是很有水平的,沒有一味地使用武力去剿滅匪軍,而是嘗試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要找到了問題的根本原因,大部分匪兵的問題就能解決,不過,趙玖治下的宋朝有三股匪軍是例外。這三股難以解決的叛軍都極具代表性,他們分別是范瓊所部、鐘相起義軍、五嶺叛軍。先說范瓊所部,范瓊本來是朝廷派出去領兵的文臣,可是打了敗仗怕受到趙玖的處分,便帶著殘部占據(jù)了襄陽逐漸擁兵自重。

        趙匡胤當年發(fā)起的軍改,在這個時候發(fā)揮了不小的作用,范瓊的屬下們都不愿意跟著他造反。所以趙玖帶領禁軍發(fā)起對襄陽的討伐時,范瓊的屬下獻城的獻城,逃走的逃走,朝廷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范瓊所部叛軍。

        趙玖進城見到范瓊后,范瓊說:“臣……臣須是文臣,請官家以祖宗家法計量,不要以劉光世之流相論,愿求張邦昌那般結(jié)果,便足感官家恩德?!蹦暧馕逖姆董偦炭种戮尤皇ノ某俭w統(tǒng),直接免冠下跪,引得周圍肅立的文武大臣一時嘩然。(摘自《紹宋》第二卷第十一章)

        在宋代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皇帝不殺文臣。據(jù)說這是趙匡胤定下的規(guī)矩,就是范瓊所說的“祖宗家法”,有史料說趙匡胤當時立下一塊石碑,每個皇帝登基后,都要熟讀石碑上的碑文,其中有一條就是不殺文臣。

        但因為這塊石碑可能已經(jīng)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從考證,不過就算趙匡胤沒有立碑,也應該立下過類似的家法。關于這一點,有許多佐證,比如宋神宗要殺一個文臣,宰相勸阻神宗的時候就說:“祖宗家法不殺士人?!?/p>

        那么宋代為什么要給文人這么高的優(yōu)待呢?其實這還是為了保護皇權(quán),前文說過,為了讓軍隊不再成為威脅皇權(quán)的因素,趙匡胤決定營造重文輕武的輿論環(huán)境。既然要“重文”,那就要先給優(yōu)待,在古代有罪不殺當然就是最大的優(yōu)待。

        “官僚政治的真正成熟正是在宋代,盡管從理論上講,支撐帝國大廈的是中央集權(quán)、官員代理和倫理治國三大支柱,但從秦漢到隋唐,最高統(tǒng)治者對于后面兩條仍然重視不夠。結(jié)果皇權(quán)被玩弄、覬覦甚至篡奪,竊國大盜包括跋扈的外戚、垂簾的女主、割據(jù)的藩鎮(zhèn)、搗鬼的宦官。歷史的經(jīng)驗值得注意。憑借軍事政變奪取政權(quán)的趙宋官家也終于意識到,最靠譜的是由儒家思想武裝起來的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文官?!f得直白一點兒,科舉官員并不想黃袍加身,只想永保富貴,而他們的青云直上和飛黃騰達,又只有君臨天下的皇帝能夠給予?!盵2]

        科舉雖然最早出現(xiàn)在隋代,但真正可以讓士人甚至平民參與的科舉考試是從宋代開始的。首先宋代改變了科舉考試的模式,剔除了一些貴族修養(yǎng)之類如只有名門大族子弟才有機會接觸到的考試內(nèi)容,只要認真讀書就能在科舉中取得好成績,并且朝廷在科舉結(jié)束后會很大方地賜予考生們官職,至于給不給差遣這得需要考生自己去爭取。只要有了官職,就能領取朝廷發(fā)放的“基本工資”,以及享受官職所帶來的政治待遇,就算是沒有差遣,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考生也能步入宋代的上流社會。

        另一個讓宋代的讀書人變得多起來的原因,是活字印刷術(shù)的廣泛運用,可以批量印刷書籍。書多了,讀書人自然就多了,再加上朝廷培植出的“重文”風氣,只要有條件的人都會努力讀書。

        因為大量的普通人考取了功名,出任了中央和地方的官員,這徹底毀掉了門閥、地方大族的政治根基。雖然還是會有大家族出現(xiàn),但是整個宋代都沒有出現(xiàn)哪個家族在中央政府只手遮天的情況。特別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官員,沒有足夠的人脈關系,也沒有建立軍事力量的財力和實力,他們只能依靠皇權(quán)?;蕶?quán)因此得到了最佳的保護,再也不會出現(xiàn)實力強勁的外戚、軍事力量足以威脅到中央的藩鎮(zhèn)。

        宋代這個維護皇權(quán)的舉動,無意中激起了士大夫階級對做官和治國的熱情。在宋代之前,士大夫只有執(zhí)行權(quán),而沒有決策權(quán)。決策權(quán)在外戚手里,在有軍權(quán)的將軍手里,在世家大族手里,只有到了宋代,決策權(quán)才到士大夫階級手里,這讓士大夫們有了一種“國家主人翁”的心態(tài)。這其實也是一種政治妥協(xié),后唐和五代十國的歷史近在眼前,外戚和藩鎮(zhèn)都不是皇權(quán)可以依靠的力量,沒有軍事根基的士大夫階級是皇權(quán)可以依靠的首選,于是趙匡胤決定邀請士大夫階級共治天下。

        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一次很成功的權(quán)力下放,即便是后來明清兩代士大夫的地位,也完全沒辦法跟宋代相提并論?!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薄盀樘斓亓⑿模瑸樯窳⒚?,為往圣續(xù)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些振聾發(fā)聵的名言,都是宋代士大夫的心聲。正是以這種開明的政治態(tài)度,宋代才創(chuàng)造了史無前例的輝煌,在這個朝代,中原政權(quán)的國土面積不大,但是經(jīng)濟和人口卻超過了之前的漢唐。

        但是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了,不是每個文人都有高素質(zhì)、高涵養(yǎng),在“不殺士人”這類硬性規(guī)定下,許多文人逃過了責難和懲罰,于是文人中的很多人做起事來就愈發(fā)漫不經(jīng)心了,畢竟就算是出現(xiàn)了失誤,他們也是可以免責的?;氐健督B宋》中,趙玖正是知道“不殺士人”的規(guī)矩,讓士大夫階級變得有恃無恐,所以他才狠狠地處置了范瓊,打破了“不殺士人”的家法。

        很多事情都需要一個開端,其實歷史上在“靖康恥”之后,很多士大夫都在反思北宋滅亡的教訓。只是他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不光是皇帝要為國家的滅亡負責,士大夫階級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真的要追責,真的要吸取教訓的話,勢必會傷害到士大夫階級的利益。于是士大夫們并沒有吸取教訓的想法,而南宋的第一個皇帝趙構(gòu),還需要士大夫階級幫他維持皇權(quán),所以最終的結(jié)果是,南宋皇室不光繼承了北宋皇室的血脈,還繼承了北宋的制度以及弊端。

        可是《紹宋》里的趙玖卻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北宋的問題如果繼續(xù)存在的話,宋人就永遠不可能雪恥。所以,他做了許多大膽的行動,殺范瓊是為了提醒士大夫階級,他們已經(jīng)不再擁有“免罪”的權(quán)力了。為了防止士大夫階級生亂,趙玖把軍權(quán)親自抓在手里,努力在朝堂上尋找新的平衡??墒撬芸炀桶l(fā)現(xiàn),士大夫階級內(nèi)部也是有矛盾的,而且他們一旦有喘息之機,就會開始以奏折的形式互相攻擊。

        五、王安石變法

        趙玖解決了范瓊的問題后,黃河以南大部分區(qū)域的控制權(quán)都回到了朝廷手中,雖然南方還有野心越來越大的鐘相,以及持續(xù)了數(shù)年的五嶺叛亂,但是這兩個問題,都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解決的。趙玖干脆給鐘相封賞,拖延他徹底反叛宋朝的時間,至于五嶺叛亂,現(xiàn)在已經(jīng)根本顧不上這些了。

        就在趙玖準備集中全國送來的財貨,抵御金軍的下一輪攻擊的時候,朝堂上卻出現(xiàn)了互相彈劾的浪潮。這種互相彈劾的根源,來自趙匡胤對中央政府機構(gòu)的設計,前文中說過,宋代皇帝對御史的要求是:一百天以內(nèi)必須有彈劾官員的奏折,這造成文官集團內(nèi)部激烈的政治斗爭。

        在和平時代,皇帝還能從容不迫地從中調(diào)停,可是在戰(zhàn)爭時期這樣的相互攻擊,會極大地影響官僚機構(gòu)的正常運作,使整個中央政府根本沒辦法全力備戰(zhàn)。所以,趙玖便以在河邊舉行詩會的形式,調(diào)停雙方的矛盾,主動赦免了“元祐奸黨”,并告誡大家“相忍為國”。只不過這次詩會只是暫時緩解了雙方的矛盾,根本問題卻沒有解決,直到后來趙玖帶領宋軍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他才用君威化解了文官集團內(nèi)部的大部分矛盾。

        說起“元祐奸黨”的由來,得追溯到“王安石變法”。宋代初期的開明政策,讓慘遭五代十國蹂躪的中原大地很快得到了恢復,接著工商業(yè)逐漸繁榮了起來。中原王朝一直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稅收主要來自農(nóng)業(yè),只有在宋代工商稅超過了農(nóng)業(yè)稅,并占到了總稅收的七成!而宋代的稅收更是遠遠高于盛唐,按理說整個宋代應該很富裕才對,可是在宋代建立一百年后,國庫里卻沒錢了。

        不是稅收出了問題,在過去的一百年里,稅收逐年增加,到宋神宗時代的稅收已經(jīng)是趙匡胤時代的數(shù)倍!可是到了宋神宗時代,錢卻還是不夠用了,其實在宋神宗的父親宋英宗的時候,財政赤字就已經(jīng)占到稅收的三分之一左右。

        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宋代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首先是養(yǎng)官,前文中說過,只要科舉成績不錯的考生,朝廷都會很大方地賜予官職,以此體現(xiàn)對士大夫階級的優(yōu)待。一百年積累下來,官員的俸祿已經(jīng)是朝廷一筆巨大的開銷,關鍵是官員太多,有差遣的官員卻不多,造成了嚴重的“冗官”現(xiàn)象。

        宋代的第二筆大花銷是在禁軍上,因為沒有了燕山山脈等戰(zhàn)略要地,宋代防備北部游牧部落的成本是漢唐時期的數(shù)倍。宋代的禁軍制度更接近職業(yè)軍人的標準,一名禁軍要負擔整個家庭的花銷,所以朝廷給士兵的軍餉就是一筆大開銷。另外,軍需、營地、訓練等都要花錢,如果有作戰(zhàn)任務,那花出去的錢更多。雖然在“澶淵之盟”后,宋代跟遼國沒有再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可是朝廷依舊要養(yǎng)著大批的禁軍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出現(xiàn)了嚴重的“冗兵”“冗費”的現(xiàn)象。

        宋代的第三筆大花銷,花在了外交上。“澶淵之盟”后,宋朝每年都需要向遼國支付20萬匹絹、10萬兩白銀。與西夏人的作戰(zhàn)失利,使宋朝不得不以每年支付13萬匹絹、5萬兩白銀、茶餅兩萬斤的條件,換取西夏人的稱臣。好在對于工商業(yè)發(fā)達的宋代來說,這些支出都不算什么,于是宋朝上下就有了花錢“買和平”的想法,在外交上花起錢來越來越大手大腳。

        這三筆錢都是必須花的,沒辦法“節(jié)流”。那么朝廷沒錢了怎么辦?只好通過變法,增加財政收入。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每個古代王朝都是在剛剛建立的時候百廢待興,然后逐漸繁榮,最繁榮的時候也是開始失控的時候,接著就開始走下坡路。整個王朝的繁榮期往往就那么幾十年,在中央政府意識到問題很嚴重的時候,要么主動進行變法,要么會發(fā)生內(nèi)戰(zhàn)。

        漢代和唐代都是在內(nèi)戰(zhàn)的洗禮下,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權(quán)力重新洗牌,才得到了延續(xù)。明代則是利用跟宋代差不多的不太成功的變法,讓王朝得到了延續(xù)。在對華夏文化影響比較深遠的朝代中,宋代的情況是比較特殊的,首先軍權(quán)都捏在中央政府手中,不可能出現(xiàn)內(nèi)戰(zhàn)。又因為禁軍的戰(zhàn)斗力太弱,根本不是遼國和西夏的對手,所以也沒辦法用對外戰(zhàn)爭的辦法緩解內(nèi)部矛盾。宋代最特殊的一點是:即便朝廷沒錢了,可是工商業(yè)依舊很發(fā)達,普通人相對于其他朝代來說還是比較富裕的,所以,除非因為皇帝太能折騰,不然也不會出現(xiàn)農(nóng)民起義。那么要走出困境,就只有變法這條路。

        提出變法的人是王安石,這正中宋神宗的下懷,于是君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新法的核心內(nèi)容是青苗法和免役法,前者是為朝廷創(chuàng)收,后者是對政府工作程序的簡化。青苗法來自“青苗貸”,在每年年初的時候,正是許多農(nóng)民青黃不接的時候,去年的存糧已經(jīng)吃完,今年的新糧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收獲。這時候家里沒糧的農(nóng)民就會去地主那里借糧,當然不是白借,收獲后要償還三成到五成的利息,因為是用地里的青苗做擔保,所以叫“青苗貸”。青苗貸的過程一般都發(fā)生在鄉(xiāng)間,是地主跟自耕農(nóng)之間的債務關系,許多地主都因為“青苗貸”逐漸富裕起來。

        青苗法就是由朝廷統(tǒng)一發(fā)行“青苗貸”,利息只有兩成,比地主那里要低。這樣農(nóng)民獲得了低息“貸款”,朝廷增加了收入,可謂一舉多得??墒窃谧兎ㄖ?,青苗法就遇到了巨大的障礙,大部分的宋朝官員都來自商人和中小地主的家庭,只有這樣的家庭才能讓兒孫心無旁騖地讀書,從而在科舉考試中更容易取得好成績。而富戶和地主就是鄉(xiāng)間發(fā)行“青苗貸”的主力,青苗法的出現(xiàn)很影響他們的收入,所以宋朝的官員們對于青苗法自然非常抵觸。

        好在宋神宗也是有一些手段的,他早就料到變法一定會傷害到一些人的利益,他大量罷免了反對變法的中央和地方官員,以表明自己變法的決心。變法初期的反對浪潮總算被平息,但很快讓宋神宗和王安石沒有想到的是,青苗法在實施過程中失控,完全背離了他們的初衷。

        失控的原因是他們對人性的考量不足,雖然宋神宗一再下旨,不許地方上的官吏強行攤派“青苗貸”,但還是出現(xiàn)了大量強行攤派的情況。宋神宗想不明白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一次跟司馬光的會談中,司馬光解開了宋神宗的疑惑:因為政績!

        地方官員都收到了宋神宗不得強行攤派的指令,但他們心里清楚,不管是皇帝還是宰相王安石一定希望新法取得不錯的效果。于是他們強行攤派的時候毫不手軟,不管需不需要貸款都被要求貸款,后來甚至讓不需要“青苗貸”的市民貸款。在地方官員眼里,自己攤派出去的貸款越多,給朝廷創(chuàng)造的收益越大,就越能凸顯自己的政績。一時間青苗法讓全國上下雞飛狗跳,怨聲載道,緊接著青苗法使越來越多的人破產(chǎn),宋神宗不得不終止新法的執(zhí)行,并把王安石貶到了外地。

        從青苗法的實施過程中不難看出,宋神宗跟王安石都沒有對新法實施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宋神宗倒是利用皇權(quán),擊潰了得利階級的反對,卻對實施新法時所遇到的問題一籌莫展。另外,變法不一定就是站在正義這一邊的,或者代表更先進的觀念,也不一定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解決宋朝的財政問題,其實最好的辦法是進行制度上的調(diào)整,并主動減少支出。

        首先要想辦法重新讓禁軍恢復戰(zhàn)斗力,這樣花在禁軍上的錢才是值得的。然后是主動發(fā)起戰(zhàn)爭,并利用戰(zhàn)爭處置一批辦事不力的官員,解決一部分“冗官”的問題。當時的遼國也已經(jīng)開始走下坡路,如果禁軍戰(zhàn)斗力基本上達到趙匡胤時代的戰(zhàn)斗力,就足夠發(fā)起第二次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戰(zhàn)役。即便一次戰(zhàn)爭收復不了燕山山脈,只要不出現(xiàn)大的潰敗,宋朝國內(nèi)的一潭死水也能被戰(zhàn)爭攪活。

        但是這又涉及一個國策問題,必須恢復軍人和武將的待遇,起碼讓他們的待遇跟讀書人和文官的待遇相當。只有恢復了軍人的榮譽感,戰(zhàn)斗力才有提升的可能,這樣的國策變化可能會遇到更大的阻力,卻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青苗法卻等于是在爭奪中產(chǎn)階級的利益,后來頒布的市易法更是露骨,完全是在爭奪商人和工商業(yè)者的利益。這樣的新法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增加國家收入,但是會讓繁榮的經(jīng)濟遭受打擊,引來其他方面的損失。

        這樣看來,其實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出發(fā)點就搞錯了,他們一個代表皇權(quán),一個代表士大夫階級,在變法的時候他們卻沒有損害皇權(quán)和士大夫階級的利益,而是去爭奪國家的中產(chǎn)階級、底層人民和商人、手工業(yè)者的利益。

        另外,在變法過程中,王安石沒有做到客觀冷靜,不斷的反對聲讓他逐漸變得偏激。比如,神宗剛剛登基的時候,司馬光和王安石是好朋友,因為司馬光也是贊成變法的,但是他卻不贊成以青苗貸的方式變法。在王安石成為宰相后,兩個人逐漸交惡,面對越來越多反對的聲音,王安石逐漸喪失了耐心,經(jīng)常請宋神宗貶黜反對他的人。到后來,王安石甚至跟一直支持他變法的呂公著等人鬧翻,最終王安石在朝堂上徹底變成了孤家寡人。

        這并不是一個變法者該有的心態(tài),因為青苗法在很多地方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可是新法肯定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王安石應該做的,是虛心聽取各方面匯聚而來的問題,然后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和應對,如此變法或許還有成功的可能??上?,歷史沒有如果,王安石逐漸開始奉行“政治正確”,只要誰稱贊新法,他就提拔誰;只要誰提出新法的問題,他就想辦法貶黜誰。

        最終宋神宗不得不以貶黜王安石的做法平息眾怒,變法運動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不過宋神宗在位時,新法一直在全國實施,神宗去世后哲宗即位,原先就反對變法的皇太后成為太皇太后,并垂簾聽政。緊接著司馬光被任命為宰相,開始對變法派進行清算,并不分青紅皂白地廢除了所有的新法。

        這又是一種“政治正確”的表現(xiàn),因為新法中也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比如免役法。這條新法不是說免除勞役,而是在沒時間服役或者沒辦法服役的時候,可以花錢雇人服役。特別是在農(nóng)村,有時候服役的時間正是農(nóng)忙的時候,免役法給了人們一些可操作空間。當然,這條新法也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比如農(nóng)民手里根本沒有錢,想要享受免役法的便利就要賣糧,結(jié)果這條新法使糧食價格下跌,損害了更多農(nóng)民的利益。

        不過,從總體上來說,這條新法還算是比較實用,比如可以讓生活在城市里的市民的服役方式靈活起來,因為新法出現(xiàn)的新問題,可以嘗試用新的政策去調(diào)整。此時的中原社會已經(jīng)非常復雜,遠不是秦國變法時的社會面貌,具備很高的操作性,在宋代頒布新法有很大的概率會帶來新的問題,這并不全是新法的錯,司馬光應該做簡單的甄別才對。

        王安石的逐漸偏激,司馬光的矯枉過正,開啟了北宋劇烈政治斗爭的先河。到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宋哲宗親政,變法派的中堅力量章惇被皇帝召回到中央政府,跟司馬光一樣,章惇也進行了政治清算。這還不算完,到宋徽宗時,太后又廢除了新法,徽宗親政時再次恢復了新法,宰相蔡京對司馬光等人進行了更瘋狂的清算,因為司馬光是在元祐元年開始廢除新法,所以蔡京立了塊叫“元祐黨籍碑”的石碑,司馬光等反對變法的大臣變成了“元祐奸黨”。

        這場政治斗爭也被稱為“新黨”與“舊黨”之爭,有著政治分歧的文臣們在朝堂上的爭斗從未停止過。從宋神宗到宋徽宗這幾十年間,新法反復實施和廢除,并沒有讓宋代變得強盛,反而讓宋代陷入激烈的內(nèi)耗。這番激烈的斗爭其實間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國力的削弱,政局的混亂,恰巧又遇上善于折騰的宋徽宗,不亡國才怪。

        也是從宋神宗之后,宋代引以為傲的“文華輝煌”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在王安石、司馬光、蘇軾之后,北宋再沒有太著名的文人,倒是有不少像蔡京之流的“著名奸臣”。其根本原因就是朝堂上出現(xiàn)了激烈的政治斗爭,社會風氣被帶歪了。

        再回到《紹宋》中,一直到“靖康恥”之后,“王安石變法”所引發(fā)的余波依舊讓文臣們互相攻擊。趙玖的小朝廷在南陽稍作喘息,文臣們的拿手絕技“內(nèi)斗”就開始了,并影響了趙玖的備戰(zhàn)計劃。好在趙玖親征范瓊,勝得非常干脆,這讓趙玖有足夠的威望去調(diào)解雙方的爭執(zhí)。

        首先趙玖用霹靂手段,把鬧得最過分的大臣趕出中央,然后赦免了“元祐黨人”及其后代,還利用蘇軾的后人爭取人心。這一番操作下來,總算是讓南陽的小朝廷暫時團結(jié)起來,這一年入冬后,金兵如期而至。在真實的歷史上,趙構(gòu)被金兀術(shù)追得搜山檢海,南宋政權(quán)險些就此滅亡。而在《紹宋》中,趙玖卻打算在南陽進行一次大型防御戰(zhàn),以阻擋敵軍的進攻步伐。

        六、歷史幻想小說的意義

        在盛唐時期,唐代的少數(shù)民族政策主要是傳播先進的文化思想,讓他們懂得服從中原的統(tǒng)治。這個策略奠定了后來契丹人的崛起,女真人沒有沾盛唐的光,卻沾了契丹人崛起的光,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對于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來說,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少數(shù)民族也能建立強大到可以跟中原人爭奪漢文化正統(tǒng)的帝國。

        沒錯,不管是契丹人還是后來的女真人,還是遼國和金國,他們都爭奪過漢文化的正統(tǒng)。在之前的南北朝時期和宋代之前的五代十國時期,游牧部落也在北方建立過一些政權(quán),但是這些政權(quán)的壽命都很短。遼國是第一個游牧部落建國,并對廣袤的領土持續(xù)了一百多年統(tǒng)治的政權(quán)。

        金國迅速崛起,并建立了一個比遼國更強大的帝國后,女真人的少壯派大范圍接觸到了儒文化,并迅速被儒文化同化。歷史上,金國在立國后,也展開過轟轟烈烈的漢化運動,不過那個時候金國跟南宋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基本上結(jié)束,而他們部落制度的弊端越來越顯現(xiàn),為了更好地治理金國,他們只能大規(guī)模漢化。

        這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建立帝國的必經(jīng)之路,遼代如此,金代如此,元代如此,后來的清代也如此。相對于富庶的中原王朝來說,女真人的活動范圍要險惡許多,大部分女真人部落只能靠漁獵為生,這是他們敢戰(zhàn)的根本,因為只要勝利了,戰(zhàn)利品足夠讓家里過一段時間的好日子。

        已經(jīng)沒有了多少血性的契丹人,當然不是女真人的對手,而蔡京為宰相、童貫為太尉的北宋,就更不是女真人的對手了。相對于北宋和遼國來說,金國是一個剛剛崛起的新興國家,銳氣十足!當然,這個國家也有很多問題,不過他們的大多數(shù)問題都在不停地取得勝利中被掩蓋了。所以,在金國剛剛建國的那些年,他們不停地進攻,滅掉了曾經(jīng)的宗主國遼國,滅掉了北宋。在《紹宋》中,如果不是趙玖在淮河打了一場阻擊戰(zhàn),金人的大軍一定會渡過淮河,在淮南劫掠一番。

        這其實就是歷史幻想類小說的意義所在,特別是如今中華民族正處于上升期的階段,對曾經(jīng)歷史上恥辱時期的回顧,對于雪恥的幻想,這都是一些具有正面意義的思考。喜歡讀歷史幻想類小說的讀者,基本上都是文史愛好者,他們大概知道歷史的真相,也當然知道歷史是不可能改變的,他們之所以依舊這么喜歡歷史幻想類小說,就是對曾經(jīng)國恥的不甘心,以及洗刷國恥的期望。

        往更深入的方向說,這是一種民族情緒和愛國情緒的展現(xiàn),我們都期望中華民族越來越好,我們都期望能洗刷中華民族的恥辱??墒菐装倌昵?,北宋留下的“靖康恥”怎么洗刷?除非學日本人不承認“靖康恥”的存在,那明顯是自欺欺人。

        那么歷史上的恥辱自然就只能在幻想的世界洗刷了,這是歷史幻想類小說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在20世紀,這類小說還寫得很保守,總是在主角們經(jīng)過許多努力后,還是沒有改變歷史的走向。自從有了網(wǎng)絡文學之后,情節(jié)越來越大膽,雪恥的過程不禁令人直呼過癮。

        隨著網(wǎng)絡文學競爭的越發(fā)激烈,也隨著國人的知識儲備增加,像2008年之前那些跟歷史嚴重脫軌的歷史幻想類小說,已經(jīng)漸漸地沒有了市場;或者讀者都更加冷靜了,一些明顯很荒誕的情節(jié),已經(jīng)滿足不了讀者的閱讀需求?,F(xiàn)在的歷史幻想類小說,對于時代的描述都很細膩,也不會出現(xiàn)明顯違背常理的情節(jié)。比如,如果在宋代想要造火車或輪船蒸汽機就很困難,因為沒有橡膠,蒸汽機的密封性很差,根本驅(qū)動不了大型的機械設備。

        另外,現(xiàn)在的歷史幻想類小說,越來越承認古代人的智慧,不僅僅展現(xiàn)在技術(shù)方面的智慧,還展現(xiàn)古代人在制度方面的智慧。比如秦國的法律和法律體系就很科學,可能宋代的法律體系才能跟秦法一較高下。再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宋代中央政府機構(gòu)的設計也很先進,直到現(xiàn)代許多國家的政府機構(gòu)和官僚機構(gòu)都沒有宋代的官僚機構(gòu)實用。

        在五花八門的歷史幻想類小說中,《紹宋》是非常獨特的,首先這本小說沒有進行大規(guī)模的制度改革。現(xiàn)在許多歷史幻想類小說最喜歡干的,就是把現(xiàn)在的先進制度移植到古代,然后讓官僚機構(gòu)的效率大大提高。其實這種心理就跟變法時的宋神宗和王安石一樣,并沒有對現(xiàn)代化制度有一個系統(tǒng)性的考量。從理性上來說,現(xiàn)代的制度不一定完全適用于古代,比如現(xiàn)代制度中很多簡單的問題,在電腦前操作一下,或者打個電話就能解決,古代處理信息和傳播信息能有這么方便嗎?

        《紹宋》首先承認了宋代的制度在那個交通不發(fā)達、信息傳播速度慢的時代很先進。書中甚至討論過“族產(chǎn)”的改革,在古代制度中,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對基層的控制力度不夠,不過這個問題在宋代的時候曾經(jīng)有人嘗試著去解決過。

        范仲淹也曾經(jīng)想要改變北宋越來越孱弱的局面,曾經(jīng)發(fā)起過“慶歷新政”,雖然“新政”失敗了,不過其中對于基層公共財產(chǎn)的規(guī)范卻影響深遠?!白瀹a(chǎn)”的概念從那個時候就已經(jīng)做了一定的規(guī)范化處理,在宋代的基層,可以利用“族產(chǎn)”使族長或者里長建立一定的威望。地方上的基層官員,只要跟這些族長和里長打交道就可以了。

        在北宋時代,這已經(jīng)是很先進的制度了,雖然對基層的控制力度還是很薄弱,但起碼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控制。如果去看一看同時期的中亞和歐洲,就知道這項制度有多么先進。在其他的文明區(qū)域,對基層采取的是完全放任不管的態(tài)度,因為他們的官僚體系效率太低,根本管不到社會的最底層。

        《紹宋》里的趙玖就在穩(wěn)定了黃河防線后,準備改革“族產(chǎn)”的管理方式,以加強對基層的控制。在現(xiàn)代看來,這個辦法不一定是最先進的,但肯定是比較實用的。

        《紹宋》另外一個特殊的地方是它沒有借用后世先進的技術(shù)作為戰(zhàn)場上的助力。其實宋代的很多技術(shù),在那個年代完全獨步天下,宋代不光有繁榮的經(jīng)濟,它的人口更是超過了1億!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這證明宋代的農(nóng)業(yè)科技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所以才可以在喪失了燕山山脈大量耕地的前提下,卻比漢唐人口最多的時候還要高出三四千萬。

        宋代戰(zhàn)場對火藥的利用已經(jīng)非常嫻熟,雖然那個時候火藥的威力比起現(xiàn)代差遠了,不過可以把它當做一種“助燃劑”,純粹用火藥的燃燒去燒傷對手。在北宋的禁軍還有些戰(zhàn)斗力的時候,宋遼之間打過許多次局部戰(zhàn)爭,遼軍的騎兵讓宋軍最頭疼,宋軍的火藥武器和“八牛弩”“神臂弩”,也讓遼軍很頭疼。

        就軍事科技而言,“八牛弩”和“神臂弩”就像現(xiàn)在最先進的洲際導彈和火箭炮的技術(shù)?!鞍伺e蟆币步小叭插蟆?,是用三張勁弓的力道射出大如標槍的“箭”,這種武器的穿透性非常強,一擊就有可能穿透數(shù)名敵軍,被射中者不是當場死亡,就是徹底喪失戰(zhàn)斗力?!吧癖坼蟆笔潜彼蔚拇硇晕淦?,射程可達兩百多步,就是大概150米的樣子,現(xiàn)代的許多步槍也就是這個射程。

        還有宋軍對鐵甲的利用也值得一提,在我們的印象里,中世紀的西方騎士都是身著鐵桶一樣的盔甲,同時他們胯下的戰(zhàn)馬身上也有一層鐵甲,從外觀上來看,普通的刀槍根本傷不到他們。這樣的鐵甲騎士似乎是無敵的,他們手持并不是很鋒利的武器,馳騁在戰(zhàn)場上無情地收割著生命。

        其實在同一時期的宋金之戰(zhàn)中,兩軍也有這種重甲部隊,比如金軍的“鐵浮圖”,也叫“鐵浮屠”,他們?nèi)淼募纂兄剡_幾十斤,甚至帶著面甲,作戰(zhàn)時只露出一雙眼睛,全身上下只有腋下這一處破綻,但腋下是比較難攻擊到的地方。宋軍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重甲步兵,既然沒有馬,他們就把鐵甲披在了士兵身上,歷史上岳飛、韓世忠、張俊的軍中就有一定數(shù)量的精銳重甲步兵和騎兵,以抵御金軍的“鐵浮圖”。

        不過這樣的重甲對戰(zhàn),距離現(xiàn)在的我們很遙遠了,我們早已經(jīng)忘記了那一場發(fā)生在東方大陸上的重甲對決。宋朝和金國之間的戰(zhàn)爭,其實是當時世界上的巔峰對決,正如《紹宋》中描述的那樣:“公元12世紀初葉,神圣羅馬帝國空有其名,拜占庭一蹶不振,西亞北非一盤散沙,十字軍東征如火如荼,中亞印度的加茲尼王朝正在分崩離析,而后來稍微有些成就的薩拉丁尚未出世,此時此刻東亞地區(qū)的文明依舊獨領風騷……那么,在遼國滅亡、耶律大石(西遼的開國皇帝)西走的情況下,自然是大宋在政治、文化、經(jīng)濟上橫壓著世間的一切,而此時的東亞軍事霸主國金國,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下無敵手?!?/p>

        “吸收了大量遼國、宋朝先進文化知識,獲取了河北幽燕遼東富庶之地的大金國,此時很可能還是世界第二文化、經(jīng)濟強國,而一年多前差點咽氣的大宋也依舊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毋庸置疑的那種。不然呢?此時此刻,在這個星球上,沒人可以嘲諷女真人經(jīng)濟文化落后,除了宋人。也沒人可以嘲諷宋人的軍事無能,除了女真人?!保ㄕ浴督B宋》第二卷第四十六章)

        在我們的印象中極其窩囊的“宋金之戰(zhàn)”,其實是當時世界少有的多兵種、大兵團作戰(zhàn),只不過宋軍在接連的戰(zhàn)爭中往往一敗涂地,所以才給人一種那并不是什么激戰(zhàn)的錯覺。宋軍之所以總是戰(zhàn)敗,一方面是因為對手太強,宋軍缺乏足夠的戰(zhàn)馬;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宋軍的軍制使禁軍喪失了戰(zhàn)斗力,特別是宋軍的士氣太弱,甚至根本無法直面金軍。但這也僅僅是宋軍在宋金戰(zhàn)場上的表現(xiàn),如果把他們放到其他的戰(zhàn)場上,以他們的裝備絕不至于一而再再而三地一敗涂地。

        如今我們是見不到宋代時的那種重甲對決了,不過在《紹宋》中多次描述過重甲兵之間的對戰(zhàn),令人耳目一新。這些描述讓我們知道,重甲不是西方中世紀的專利,在當時冶煉技術(shù)更先進的宋代,部隊的著甲率更高。

        重甲部隊的另一個標志是:武器都不是利器。這一點在《紹宋》的“南陽防御戰(zhàn)”中也有詳細的描述,一般鋒利的武器砍殺一段時間之后就不那么鋒利了。就算再鋒利的武器也不可能對重甲部隊造成太大的傷害,于是在金軍的“鐵浮圖”攻到城墻下的時候,宋軍武將王德率領重甲精銳部隊,用戰(zhàn)斧迎戰(zhàn),大獲全勝。想要破敵人的重甲,一定要用戰(zhàn)斧、戰(zhàn)錘這樣的武器,直接把重甲砸癟,讓敵人的受傷部位粉碎性骨折,才能殺死敵人,或者令其喪失戰(zhàn)斗力。

        不管是岳飛、韓世忠還是張俊,他們手中都有一支叫“背嵬軍”的部隊,這個叫法是從西夏那邊傳過來的,指的是騎兵精銳部隊。其中史上最著名的是岳飛訓練出來的“背嵬軍”,那支部隊就是跟“鐵浮圖”一樣的重甲騎兵部隊?!督B宋》還分別介紹了重甲步兵的作戰(zhàn)方式,重甲兵即便是在金軍的鐵蹄下都不會受太嚴重的傷,而他們手中的戰(zhàn)斧卻能給金軍以沉重的打擊。還有裝備了“神臂弩”的“摧偏軍”,“摧偏軍”因為發(fā)射效率很高,是殺傷力巨大的弩兵部隊。

        就連當時的小國西夏,也有一支三千人的“鐵鷂子”,那是西夏的重甲騎兵,是西夏軍精銳中的精銳,這支部隊甚至多次讓西夏軍死中求活。當時中原文明的三個主要國家,都裝備了相當數(shù)量的重甲軍,可見重甲在當時戰(zhàn)場上的地位。

        《紹宋》中的主角,沒有像其他小說中的主角一樣,努力去開發(fā)火銃、大炮這樣的武器,最終以先進的武器獲得勝利。這本書的設定非常符合當時的技術(shù)水平,以宋代的煉鋼技術(shù),根本沒辦法造出金屬制的槍筒和炮筒,那時候的火藥類武器很容易炸膛。于是趙玖就利用自己皇帝的身份,集中全國之力,打造更多的重甲,招募更多的禁軍,然后重用名將,小心翼翼地應對每一戰(zhàn)。

        在這種情況下,宋軍獲得的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就是這種勝利,讓我們看到宋軍的武器普遍比金軍先進,戰(zhàn)爭潛力也比金軍更強。這是歷史幻想類小說的另一個作用,設想排除一些干擾性因素,古代的人們能做得更好。

        那么為什么在歷史上宋人一敗再敗呢?因為宋代重文輕武的價值觀,因為禁軍體系讓士兵沒了士氣,原因有很多,最終讓宋軍在面對金軍的時候一潰再潰。就是在這樣一個爛攤子一樣的環(huán)境里,民族英雄岳飛誕生了。

        七、永遠的英雄

        亂世中總是會浮現(xiàn)出一些英雄人物,比如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熟悉的岳飛,甚至在今天有人為了表示尊敬還會叫一聲“岳爺爺!”岳飛之死令人痛心疾首,他的死幾乎把宋代的所有問題都暴露了出來:不管一個武將多么驍勇善戰(zhàn),在皇權(quán)和中樞面前根本沒有抵抗之力。

        在幾百年后的今天,岳飛之死已經(jīng)基本上明朗,首先他危及皇權(quán),岳飛的部屬不再叫禁軍或御營士兵而是叫“岳家軍”。須知,坐在龍椅上的趙構(gòu),可沒有忘記一百多年前太祖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對一個皇帝而言,當皇權(quán)受到了挑戰(zhàn)的時候,什么民族大義什么收復失地都要靠邊站。

        至于有人說,趙構(gòu)是怕岳飛真的迎回了“二圣”,他作為皇帝的合法地位受到挑戰(zhàn)。這個問題可能會讓趙構(gòu)頭疼,卻不可能讓他畏懼,因為南宋朝廷已經(jīng)牢牢地攥在趙構(gòu)手里,就算是“二圣”回來了,也只能是太上皇。宋徽宗和宋欽宗如果還有腦子的話,就一定要表現(xiàn)出對趙構(gòu)的無害,否則可能招致殺身之禍。

        所以,在那個年代士兵對岳飛的忠誠,以及岳飛一心收復失地的情懷,都注定了他被迫害、被殺的結(jié)局。也可以說,正是岳飛的結(jié)局,成全了他作為民族英雄令人惋惜的部分。同樣也是武將出身的狄青,雖然比岳飛的成就稍遜(畢竟他那個時候不像岳飛還要收拾爛攤子),但也是宋代中原政權(quán)抵御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的典范人物,就是因為狄青的結(jié)局還算不錯,結(jié)果記住他的人卻不多。

        一般而言,大英雄一定有令人惋惜的地方,即便在幾百年之后,也能有那種讓人“意難平”的感覺,這是人們能記住他的關鍵。優(yōu)秀的歷史幻想類小說,總是會平復國人普遍存在的“意難平”,比如在《紹宋》中趙玖對韓世忠和岳飛的依仗。

        趙玖跟韓世忠在淮河與金人對峙的時候,岳飛還默默無聞,當時韓世忠是趙玖唯一能完全信任的武將。趙玖為了籠絡人心也為了保護韓世忠,把自己的玉腰帶親手給韓世忠系上,從此韓世忠成為“官家的腰膽”,這給了韓世忠巨大的機遇。歷史上的韓世忠因為屬下殺了皇帝的御史,有好幾年沒有得到重用,而《紹宋》中的韓世忠,卻在趙玖的支持下招兵買馬,在淮河防御戰(zhàn)的第二年,就組建了一支兩萬多人的禁軍部隊。這讓韓世忠在《紹宋》中大放異彩,發(fā)揮出了他全部的戰(zhàn)術(shù)水平。

        相信每個知道韓世忠和岳飛的國人,都希望看到他們不被時局限制,全力與金軍一戰(zhàn)的情景,《紹宋》就滿足了大家這個心愿。隨著時間的推移,金軍開始了第四次大規(guī)模南侵,其中一心想要活捉趙玖的金兀術(shù),成為金軍東路軍的領袖人物。當然在淮河防御戰(zhàn)之后,趙玖也沒閑著,他在南陽的北部依據(jù)堅城組建了一條防線。

        可是這條防線并沒有阻擋住金軍,韓世忠也在增援這條防線的時候,遭遇了金軍的主力部隊,被圍在了長社城。金兀術(shù)率領金軍主力長驅(qū)直入,攻到了南陽城下,南陽城上下立即開始實行軍管,舉全城之力抵御金軍?!澳详柗烙鶓?zhàn)”的成敗成為整場戰(zhàn)爭的關鍵,如果南陽能守得住,在次年天氣開始轉(zhuǎn)暖后,不耐熱的金軍就會撤退,這場防御戰(zhàn)就勝利了。如果守不住南陽,不光趙玖生死難料,金軍的第四次南侵將會徹底摧毀宋人剛剛建立起來的小朝廷。

        好在南陽在趙玖等人的經(jīng)營下,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拼殺終于令金軍的攻勢受阻。同時趙玖改良了當時的遠程武器“石砲”,并用新式石砲砸中了敵人指揮官的“觀戰(zhàn)臺”,造成了數(shù)名金軍指揮官當場陣亡,這嚴重影響到了金軍的士氣,使得金軍只能圍城,而無力攻城。

        既然從正面難以戰(zhàn)勝南陽守軍,金兀術(shù)便打算從心理上瓦解守軍的士氣,他命令士兵只圍住南陽三面,放開南陽城的南面,讓宋軍各處的傳令兵可以進入南陽城。此時除了南陽城的防御戰(zhàn)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其他戰(zhàn)區(qū)的情況都不是很好。韓世忠依舊被圍在長社城,之前組建的北部防線上的堅城已經(jīng)被攻破了半數(shù);西北方向的情況更糟糕,金軍的西路軍幾乎在西北如入無人之境。一個個壞消息傳來,本來士氣高漲的南陽城,逐漸陷入彷徨之中。

        如果局面按照這個態(tài)勢發(fā)展下去,金兀術(shù)能集中更多的兵力來圍攻南陽,特別是韓世忠部,很可能會被困死在長社。此時對宋軍來說,唯一的機會是出動東京留守司的宋軍,在南陽北部重創(chuàng)金軍,讓金兀術(shù)不得不撤軍??墒瞧谶@個時候,東京留守司宗澤已經(jīng)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無人能約束并指揮那數(shù)萬由義軍和潰軍組成的兵馬。南陽方面立即派杜充去主持東京留守司的工作,哪知道杜充怯戰(zhàn),竟然跟金軍圍攻長社城的主力對峙起來,卻遲遲不主動出擊。

        南陽防御戰(zhàn)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再這么拖下去金軍的優(yōu)勢會越來越大,趙玖這個時候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去長社!當然這個想法肯定不能告訴身邊的宰執(zhí)們,甚至連親信都不能說,他誆騙南陽城的守軍,讓他們引開金軍。金兀術(shù)果然在南陽的南面設伏,宋軍損失了數(shù)千人,才掩護趙玖帶著小股部隊繞開主戰(zhàn)場,前往長社城。

        這個舉動有多么瘋狂呢?在整個宋代,除了皇帝趙匡胤以外,其他的所有皇帝只有宋真宗去過戰(zhàn)場的前線。那一年遼國攻宋,一直打到了黃河北岸,眼看過了黃河就能打到東京城下,剛剛建立四五十年的宋朝可能就要因此亡國。北宋的名臣寇準建議宋真宗去前線,宋真宗無奈只好北上,結(jié)果到了黃河南岸宋真宗又不愿意過河了,寇準幾乎是連哄帶騙地帶著宋真宗來到北岸。一時之間,宋軍士氣大振,阻擋住了遼軍的攻勢,并迫使遼國和談,兩國簽訂了著名的“澶淵之盟”,從此宋遼兩國一百多年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戰(zhàn)爭。

        趙玖堅守南陽,直面金軍,就已經(jīng)是宋代皇帝的楷模了,也正是因此南陽上下一心,金兀術(shù)連續(xù)攻城一個月有余,也看不到破城的希望??梢韵胂?,這時候趙玖的金吾纛旓出現(xiàn)在長社城外,會給宋軍多大的振奮!趙玖先是進入岳飛的軍營中,利用岳飛所部控制了整個東京留守司各部,殺了杜充,并把軍事指揮權(quán)交給岳飛,立即去解長社之圍。

        在《紹宋》中,岳飛其實早就出場了,并且他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相信只要有歷史常識的人,都會期待岳飛在皇權(quán)全力支持下與金軍的對戰(zhàn)。這場戰(zhàn)爭從一開始就讓人熱血沸騰,特別是那口“靖康恥”和“風波亭”的郁悶之氣得到了疏解。

        岳飛并沒有讓人失望,他先是巧妙地用疑兵之計將長社城外的金軍主力一分為二,讓長社城下短時間之內(nèi)只有一支一萬多人的金軍。然后整個東京留守司各部,在趙玖的督促下立即出擊,集中數(shù)倍于金軍的優(yōu)勢兵力,主動攻擊長社城外的金軍。

        這是自“靖康恥”后宋軍第一次跟金軍野戰(zhàn),在這之前,宋軍只能利用堅城抵御金軍。在當時的宋金戰(zhàn)場上流傳著一句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在冷兵器戰(zhàn)場上,沒有足夠戰(zhàn)馬的宋軍,根本抵擋不住上萬騎兵的沖鋒。所以這樣的野戰(zhàn)也只有趙玖親臨前線的情況下才敢打,因為他那面金吾纛旓極大地鼓舞了宋軍的士氣,讓他們奮不顧身地前進,即便面對騎兵的大規(guī)模沖鋒,他們也會積極地尋找機會殺敵。

        在長社城內(nèi)的韓世忠部,看到趙玖的金吾纛旓之后,早已經(jīng)疲倦不堪的守兵又有了沖鋒的力氣。就這樣,在兩面夾擊之下,金軍的高級指揮官首次喪失了與宋軍正面作戰(zhàn)的勇氣,宋軍也在鄢陵首次成建制地擊潰金軍的有生力量。

        這是《紹宋》中最精彩的部分,宋人沒有使用突破時代極限的先進力量,只是憑借趙玖的個人魅力以及宋人失而復得的勇氣,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后,趕走了侵略者。另外,小說中對于歷史上真實人物的描寫也非常精彩,特別是他們有可以全力施為的環(huán)境,令人讀起來直呼過癮。比如岳飛這個人物,自從遇到趙玖后,他的命運隨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皇權(quán)沒有成為他的掣肘之力,反而成為他的一大助力。鄢陵之戰(zhàn),岳飛一戰(zhàn)成名。

        作者曾經(jīng)這樣描述岳飛:“這個人能成為上千年來的中國軍人的楷模是有他的獨到之處的,我經(jīng)常跟他人辯論說,岳飛有兩個特質(zhì),一個是樸素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就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一個是突破時代的樸素的底層視角情懷,他是真把底層老百姓當人的,也就是‘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這兩條任何一條都可以讓一個人突破時代的桎梏,何況是兩條?……實際上,岳飛這個名字,本身在中國文化里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特定情境,類似的,甘地和薩拉丁居然需要兩個人共享‘圣雄這個外號,反而顯得不足。一個人偉大到一定程度,只要說出他的名字來,就有了抒情的感覺?!保ㄕ浴督B宋》第二卷總結(jié))

        岳飛指揮的鄢陵之戰(zhàn)大勝,使金國東路軍的后路被切斷,讓還在南陽作戰(zhàn)的金兀術(shù)不得不撤軍,金軍的第四次南侵,以宋軍的絕對勝利而告終。從此,宋軍在東線戰(zhàn)場徹底掌握了河南地區(qū),把金軍拒于黃河以北。趙玖更是趁著勝利,“還師舊都”,“行在”重新回到了開封,也就是當時的東京。他的這一行動,讓天下人振奮,宋朝的戰(zhàn)爭潛力逐漸展現(xiàn)出來。就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新的問題又來了,有人想要議和。

        八、不妥協(xié)

        趙玖回到了宋朝曾經(jīng)的首都東京,這個之前擁有幾百萬人的古代大都市,如今人口只剩下幾十萬,特別是在夜里,這里仿佛是一座死城。趙玖回到東京的第一件事,是送了宗澤最后一程。宗澤也是一位抗金的英雄,他雖然沒有取得多么驚人的戰(zhàn)果,卻在“靖康恥”之后,整合了東京周邊的義軍和潰軍,在金軍之后的兩次南侵中宗澤保住了開封等宋朝腹地,讓這些富庶的地方,免遭金軍的第二次洗劫。如果歷史上真正的宗澤能看到宋朝的皇帝打回東京,他也能了無牽掛地離世了。

        不管真正的歷史怎么樣,反正《紹宋》中的宗澤是安心離世的,這位在大宋最危難的時候,依舊有勇氣在黃河南岸抵御金軍的英雄,值得讓皇帝為他送葬。宗澤死后,最要緊的是整編宗澤留下的東京留守司各部。

        這些人的成分非常復雜,《紹宋》的作者曾這樣描述他們:“東京留守司那些抗金英雄,是一個很復雜的群體。常規(guī)史觀中,因為宗澤對他們的保護以及杜充對他們的鎮(zhèn)壓,還有一個‘岳飛的同袍這個光環(huán)加持,使得他們進入一種正面敘事狀態(tài)。當然了,事實也的確如此,在宋金戰(zhàn)爭作為首要矛盾的當時,能抗金的當然是英雄。然后呢?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了,這些人失去約束后有多過分,‘一窩蜂張遇驅(qū)趕老百姓做兵的時候,逼迫他們互相搏殺,這就是東京留守司的典型人物。只看一面,他們是英雄;再看另一面,活該千刀萬剮?!保ㄕ浴督B宋》第二卷總結(jié))

        在《紹宋》的情節(jié)中,作者不是只這么說說而已,而是真的把張遇“千刀萬剮”了。張遇一開始是宋朝義軍,后來投降了金軍,他在跟宋軍作戰(zhàn)時會驅(qū)趕百姓做他的先鋒,只為消耗宋軍的羽箭和力氣。

        當時的金軍都這么做,比如在攻城的時候,金軍會讓一路上抓來的百姓背著一麻袋土去填護城河。他們身上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宋軍一箭就能讓他們喪失行動能力或者當場死亡,僥幸逃回去的可以領到一根木棍,并可以憑借手中的木棍領取食物,這就是所謂“一棍漢”的由來,入侵者的面目從來就是這樣猙獰。張遇這個叛將做得更過分,當他的部下出現(xiàn)戰(zhàn)損的時候,他會讓驅(qū)趕來的百姓互相搏殺,勝出者便可享受“戰(zhàn)兵”的待遇,同時也要像戰(zhàn)兵一樣去作戰(zhàn)。

        在《紹宋》中,張遇也跟隨金兀術(shù)參加了圍攻南陽的戰(zhàn)爭,因為鄢陵之戰(zhàn)的勝利,讓金兀術(shù)匆匆撤退,張遇所部被金軍主力拋棄。勝利的消息傳入南陽,南陽的守軍士氣大振,由武將王德等率軍追擊,擊破了張遇所部,張遇本人被俘。于是趙玖讓張遇跟曾經(jīng)互相搏殺的百姓戰(zhàn)斗,贏了的人就可以得到赦免,只不過張遇只有一個人,跟他對戰(zhàn)的卻有三十多個百姓,張遇最終被他迫害過的人“千刀萬剮”。

        東京留守司各部的長官,除了張遇這樣的典型,還有王善、馬皋這樣的義軍頭領,他們中大部分是在“靖康恥”之前帶兵勤王的義軍,可是朝廷的文官卻沒有好好利用義軍的力量。在“靖康恥”之后,他們沒有了后勤保障,只能做匪軍,到處以搶掠為生。宗澤在東京開封立起反金大旗后,他們或是主動來投靠,或是被宗澤招攬到東京,他們的身份才又由匪軍變成了官軍。

        他們中比較著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岳飛,宗澤可以說是岳飛的伯樂,岳飛在東京留守司獲得了很不錯的上升空間;另一個就是“八字軍”的王彥,這支義軍在臉上刺了“忠心報國、誓殺金賊”這八個字,所以才被稱為“八字軍”?!鞍俗周姟痹邳S河以北多次跟金人正面交鋒,是當時宋軍中為數(shù)不多敢于跟金軍正面對戰(zhàn)的部隊。

        歷史上的趙構(gòu),躲到長江流域后,就根本沒有搭理東京留守司這伙人,所以在宗澤死后,這伙義軍徹底失去了約束。本來好好的抗金力量開始濫用武力,把刀槍伸向了自己人,《紹宋》的作者這樣評價他們:“從總體上來說,這些失去了約束的義軍、軍賊,比官軍更墮落。為什么?不是因為官軍多么偉大,而是因為一邊是無節(jié)制的武力濫用,人性之惡在亂世中肆無忌憚;另一邊多少有些約束,有朝廷和體制在約束這些人。所以在當時,五毒俱全的韓世忠看不起這些人,動輒就騙過來殺掉是真有理由的,李彥仙從一開始就渴望被朝堂認可為正規(guī)軍也是有道理的,誰想被當成這種人?”(摘自《紹宋》第二卷總結(jié))

        《紹宋》中的趙玖,用霹靂手段將他們整編到禁軍的序列中,并加以約束,讓同為東京留守司出身的岳飛做他們的長官。王彥因為跟岳飛有私人恩怨,所以王彥所部的“八字軍”單獨成軍,王彥直接受趙玖節(jié)制。完成整編后,趙玖手底下的武裝力量越發(fā)壯大,這個時候又有人起了議和的念頭。

        在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宋朝終于打了幾場勝仗,應該再接再厲,繼續(xù)尋找機會打擊金軍的有生力量才對。為什么在這個時候會有人主張議和?《紹宋》中有這樣的評價:“這不是人的品行問題,也不是記不記得猶如昨日的‘靖康恥的問題,而是大宋朝廷幾百年的祖宗家法制度,士大夫和官僚集團養(yǎng)成一種天然趨于保守的風氣。這種保守風氣古往今來都不會少,也真不好說人家是對是錯,但在大宋這里格外突出,而且格外強力。今日稍微保住了河南地區(qū),就有人想議和,將來隨著戰(zhàn)爭繼續(xù)下去,金人必然是經(jīng)不住消耗的那一方,到那時候他們開出的條件也會越來越務實和優(yōu)渥,然后必然還是有人帶著同樣‘我是為國家好的心態(tài)嘗試推翻‘不合時宜的既定國策。”(摘自《紹宋》第三卷第二章)

        從總體上而言,《紹宋》的精彩之處分為兩個部分,一個精彩之處就是前文所說的那些讓人熱血沸騰的戰(zhàn)爭,以及對歷史人物的保全和約束;另一個精彩之處是《紹宋》在核心思想方面直擊中華民族喜歡妥協(xié)的心理。宋代對中華民族的影響巨大,不僅給了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和文化底蘊,同時還給我們留下陷入妥協(xié)的心理怪圈的印象。在宋代之前,沒有哪個中原王朝這么喜歡用妥協(xié)的方式來解決外交關系。

        宋代的妥協(xié)思想,可能是由于這個王朝沒有燕山山脈這片戰(zhàn)略要地,與游牧部落的作戰(zhàn)中天然地氣短,所以才有妥協(xié)的想法。還可能是因為北宋的士大夫們發(fā)現(xiàn),可以花錢買來和平,而且花錢買和平的成本要比通過戰(zhàn)爭得到和平的成本低很多,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妥協(xié),會成為“投降派”。宋代的投降派尤其多,南宋的時候蒙古人都打過長江了,士大夫們竟然還抱有“和談”的奢望。

        現(xiàn)代的我們?nèi)ブ販剡@段歷史,甚至都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想法。有這種認知上的差別,很可能是因為我們跟宋人的經(jīng)歷不一樣,對宋人而言,有“澶淵之盟”,有跟西夏人的和平協(xié)議在先,他們自然會認為用金錢和妥協(xié)就能換來和平。而現(xiàn)代的我們卻看到了晚清時代沒有底線的妥協(xié),清政府是沒錢嗎?在進行軍事建設和工業(yè)建設的時候總是沒錢,可是在賠款的時候為什么能賠付幾億兩白銀?甚至到現(xiàn)在,歐洲許多國家還對中國人有喜歡“花錢買和平”的印象。

        我們知道,在當今列強環(huán)顧的世界,沒有底線的妥協(xié),是一場國家和民族的災難,所以我們特別不理解宋人為什么那么喜歡妥協(xié)。另外,最近十幾年,妥協(xié)的思想又開始在很多地方蔓延,很多人總是把希望寄托于我們的對手會為我們作出改變?!督B宋》對于這種妥協(xié)思想的批判恰逢其時,我們此時正是要意識到“投降派”的危害。敢于斗爭的這口氣一旦泄下來,就很難再重新凝聚人心了。

        趙玖最終還是頂住了壓力,這讓整個宋朝繼續(xù)維持著與金國的戰(zhàn)爭狀態(tài)。在宋金戰(zhàn)爭進行到第五個年頭的時候,入冬后金軍沒有像往年一樣大舉南下,鄢陵之戰(zhàn)雖然給金軍只造成了一萬多人的損失,但是對他們士氣的打擊卻超出了宋金兩國高層的想象。金國的擴張勢頭被終止,這樣的新興國家一旦停止了擴張,就會爆發(fā)各種各樣的內(nèi)部矛盾,于是在這一年,金國的高層心照不宣,竟然沒有南侵的打算。

        這是北方游牧部落或者少數(shù)民族在取得政權(quán)后,普遍會出現(xiàn)的問題,他們往往制度比較簡單,簡潔的軍制在作戰(zhàn)的時候有極高的效率。但當他們通過戰(zhàn)爭得到了許多領土后,會發(fā)現(xiàn)自己那一套東西根本無法管理復雜的農(nóng)業(yè)社會。就像金國在取得了河北地區(qū)后,把廣袤的領土都分封給了軍中的“猛安”,猛安是金軍一個千人隊的軍事指揮官。他們是金軍和金國的中流砥柱,在戰(zhàn)場上是中級指揮官,在政治上是中級官員,真正的軍政一把抓。這樣的制度有明顯的部落管理架構(gòu),也是金國內(nèi)部制度落后的表現(xiàn),一般的猛安只會打仗,哪里有治理地方的經(jīng)驗。所以搞得河北民怨四起,起義軍此起彼伏。

        本來金軍如果繼續(xù)勝利的話,這些矛盾還可以再掩蓋幾年,可是鄢陵戰(zhàn)爭的失敗,讓這些矛盾提前爆發(fā)了。既然金軍不來,宋軍便主動出擊,趙玖在巡視黃河防線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戰(zhàn)機,指示水軍張榮所部奇襲黃河北岸,燒掉了金軍用作渡河的所有大小船只。宋金戰(zhàn)場東線的主動權(quán),終于掌握在了宋軍手中。

        金軍意識到,必須要主動出擊了,否則長此以往戰(zhàn)爭的主動權(quán)將易手。宋朝上下也意識到,宋金兩國決定國運的決戰(zhàn)將要來臨,于是“堯山之戰(zhàn)”爆發(fā)。當時宋軍的主力主要集中在黃河下游地區(qū),陜西的軍事力量薄弱。占據(jù)著軍事主動權(quán)的金軍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金國集中全力進攻陜西,只要能攻下長安,宋朝就將再次有滅國之危。

        于是趙玖率軍支援陜西,因為韓世忠、李彥仙、岳飛、張俊所部都在與金軍對峙或交戰(zhàn),趙玖可以依靠的只有王德、王彥、曲端等武將。好在陜西還有一個名將吳玠,趙玖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將才,于是把拼湊出來的數(shù)萬大軍交給吳玠指揮,宋金兩軍經(jīng)過不斷試探,最終在堯山?jīng)Q戰(zhàn)。

        金軍這邊的總指揮是宿將完顏婁室,決戰(zhàn)時刻他帶領數(shù)千“鐵浮圖”一度沖到宋軍的中軍大帳,逼得督戰(zhàn)的趙玖也不得不披掛上陣,挽弓與完顏婁室對射。趙玖的那面金吾纛旓再次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特別是天子都帶領親衛(wèi)出擊,給了宋軍極大的鼓舞。

        雖然趙玖在過去的三年里天天練箭,但是他并沒有射中完顏婁室,反而是急行軍趕來增援的韓世忠射中完顏婁室,有宋軍刺中完顏婁室的肩膀,又有宋軍砍下了完顏婁室的腦袋。“堯山之戰(zhàn)”這才以宋軍的險勝告終,從此宋金兩國進入戰(zhàn)略相持階段。

        九、千年的遺憾

        與女真人交手的失利,是中原王朝的遺憾,不僅是宋金之戰(zhàn),還有明末中原政權(quán)與清代政權(quán)的交戰(zhàn),這兩次交手都使中原王朝更強大,更有戰(zhàn)爭潛力,可是最后失敗的卻都是中原王朝。這些失敗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留給我們后人的卻只有無盡的遺憾,正是因為這些遺憾普遍存在,《紹宋》這樣的小說才會有那么高的人氣。

        相信人們還有一個遺憾也是普遍存在的,那就是西夏國的存在。西夏一個幾百平方公里的小國,卻存在了將近兩百年,關鍵是北宋對西夏用兵卻屢屢失利,最終不得不花錢買和平。沒有滅掉西夏,成為北宋軍力孱弱的表現(xiàn)。

        歷史上的遺憾,自然會成為歷史幻想類小說的重要題材,《紹宋》就有滅亡西夏的情節(jié)。在趙玖取得了“堯山之戰(zhàn)”的勝利后,他勵精圖治,時刻都在準備起大軍北伐,而此時的金國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改革,以求取得更長遠更強勁的戰(zhàn)爭潛力。

        就在這時候,滅亡西夏的戰(zhàn)機出現(xiàn)了。有一個契丹人來到東京開封,告訴宋朝耶律大石在西北建立了西遼。趙玖當機立斷,決定跟耶律大石東西夾擊,滅亡西夏。在宋朝的使者出使西北的同時,宋朝就已經(jīng)開始做動員,調(diào)岳飛所部進入關西,作為與西夏作戰(zhàn)的主力。韓世忠、吳玠、李彥仙所部分別主動出擊或者與金軍對峙,阻止金軍攪局。

        戰(zhàn)爭的過程就不細說了,經(jīng)過一番激戰(zhàn),西夏的主力被岳飛和曲端、吳玠擊潰,這個西部的小國迎來了末日。岳飛也真正到了賀蘭山下,建立了不世之功。滅亡西夏的戰(zhàn)爭,比所有人想象的戰(zhàn)爭更簡單,在總結(jié)這次戰(zhàn)爭始末的時候,宋朝的大臣們發(fā)現(xiàn),其實這場滅國之戰(zhàn)的核心在于“決心”二字。

        北宋也有好幾次差點滅掉西夏,可是那時候具有戰(zhàn)爭決定權(quán)的,是遠在開封的皇帝和相公們,他們對前線的戰(zhàn)爭并沒有最直觀的感受,所以總是在關鍵時候作出錯誤的決策。西夏一旦出現(xiàn)滅國之危的時候,就會立即派遣使臣求和,在趙玖看來這明顯是露怯的行徑:“只有趁著兵力占優(yōu),實力尚在,議和、棄地、避戰(zhàn)求來的安穩(wěn)才有效用……畢竟低頭這種事情,強的一方來做才有效,勢窮力小者一旦低頭,只是徒勞露怯,自取滅亡罷了。李乾順(西夏皇帝)不該遣使來求和的,而朕(趙玖)也著實奇怪,為何以往西夏一旦力氣不支,只要求和,朝廷便要應允呢?”(摘自《紹宋》第四卷第七十八章)

        其實趙玖的設問是一個價值觀沖突的問題,在宋代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出現(xiàn)了巨大的轉(zhuǎn)變,特別是儒家思想出現(xiàn)了以朱熹為代表的學術(shù)變化。宋代的思想家們對五代十國的戰(zhàn)亂進行過縝密的分析,他們發(fā)現(xiàn)儒家思想出了問題,已經(jīng)沒辦法為朝廷和士大夫提供“工作指導思想”,于是就出現(xiàn)了“二程”(程顥、程頤)和朱熹的“程朱學派”,這也是大名鼎鼎的“理學”了,那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續(xù)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是理學的名句。

        在理學成為官方哲學之前,宋朝的官員們似乎一味求穩(wěn)求和,特別是在外交方面犯下了許多低級錯誤。當然,不是說理學成為官方哲學之后,在外交方面發(fā)揮了多大的作用,而是在這之前,宋代官員給人一種價值觀有些混亂的感覺。

        而理學的興起,也不好評說它的好壞,它確實給出了在當時具備實用性的新價值觀,可是在后來的幾百年里理學逐漸變得僵硬、腐朽,在亡國滅種的災難面前都沒有產(chǎn)生新的變化。特別是理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自我封閉,讓包容開放的中華民族逐漸變得偏激閉塞,逐漸跟整個世界脫離,失去了“世界性”,不再代表世界上的一流文明。

        趙玖是經(jīng)過現(xiàn)代教育的穿越者,所以他沒有被儒家思想所束縛,他的目的更功利,他的指導思想更偏向?qū)嵱?。趙玖的思想其實在現(xiàn)代青年人中具有代表性,既蘊涵著豐富的東方哲學思想,又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響,這種思想上的交流和文化上的碰撞,要么會讓人越來越偏激,要么會讓人越來越清醒。

        在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宋代的士大夫們所犯下的低級錯誤,在當時看來根本就不是錯誤。就比如西夏求和這件事,宋代的士大夫們用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來處理這件事,可能就覺得人家都求和了,就饒恕他們吧,這樣才能顯示出大國的風范。而受到現(xiàn)代教育影響的趙玖,侵略心更強,就覺得這是對方露怯了。

        這兩種價值觀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時代不同,人們所需要的價值觀不同,所以才會產(chǎn)生這樣的分歧。但是身處現(xiàn)代的我們來看,宋代的價值觀確實是有問題的,沒有進行及時變通的宋代的價值觀,才使得宋代在軍事上連連失利,造成了許許多多的遺憾。

        在《紹宋》中,趙玖利用“原學”與“道學”的結(jié)合,作為朝廷的指導思想,而沒有給“理學”機會。所謂的“道學”不是道教的學問,也是儒家的一種傳統(tǒng)思想,而所謂的“原學”是趙玖根據(jù)“科學理論”改良的一門實用之學,是真真正正東西方思想碰撞的產(chǎn)物。如果在宋代的時候,學者能大面積接觸西方思想,也應該會出現(xiàn)一門更注重實用的學問,可惜那時候受地理條件所限,兩個文明只能各自發(fā)展。

        回到現(xiàn)代,此時此刻的我們,又站在了文明的十字路口,我們要敢于接受一部分西方思想,找到適用于未來的價值觀。同時要放棄對敵人的一切幻想,放棄妥協(xié)的想法,因為在西方思想中,只有強者與強者之間的碰撞才能產(chǎn)生妥協(xié),當強者遇到喜歡妥協(xié)的一方或者弱者,前者會立即對后兩者進行剝削和掠奪。我們要直面這些血腥、黑暗的思想,我們在保全我們的思想核心的同時又要懂得變通,不要像宋代那樣,留下那么多千年的遺憾。

        結(jié) 語

        《紹宋》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情節(jié)和想法,比如宋軍與金軍在河北的決戰(zhàn),金軍大敗,殘余勢力撤回了黃龍府(今天的長春一帶),從此金國成為大宋的屬國。宋朝終于收復了燕山山脈,從此宋代的歷史被改寫,“靖康恥”帶來的國恥被徹底洗清。這樣的結(jié)局是意料之中的,畢竟趙玖花了十年工夫,總不能一直跟金軍在黃河對峙。

        至于精彩的想法,比如趙玖嘗試解決青苗貸的問題,其實青苗法這類的改革確實能給農(nóng)民減負,但是不能讓官府去操作。改革開放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可以讓銀行或者大公司辦理這類業(yè)務,官府進行監(jiān)管。但是宋代的時候沒有銀行和大公司怎么辦?趙玖便讓少林寺這類大地主去放貸,官府監(jiān)管。這個想法就很精彩,或許真的能解決問題,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歷史也不能重寫。

        小說中還有對古代人權(quán)的保護,迎回“二圣”后,趙玖對“二圣”的態(tài)度等,都是一些很有意思的情節(jié)和想法,這里就不一一細說了。最后筆者要重申自己的觀點,歷史幻想類小說并不是對歷史的不尊重,而是對歷史的一種反思,一種另類的解讀。

        參考文獻:

        [1][2]易中天.大宋革新[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9):63,70.

        責任編輯 饒丹華

        猜你喜歡
        金軍宋軍
        北宋亡國前的太原保衛(wèi)戰(zhàn)
        文史月刊(2023年1期)2023-02-16 09:38:34
        兵王韓世忠(六)
        金蟬脫殼戲敵軍
        教訓
        民間文學(2021年10期)2021-11-20 03:38:45
        金蟬脫殼戲敵軍
        桴鼓親操
        被保姆欺騙而贈與對方房產(chǎn),這份公證過的遺囑能否撤回?
        婦女生活(2021年6期)2021-07-26 02:06:15
        虞允文一戰(zhàn)成名
        宋軍在三川口、平夏城兩場戰(zhàn)役中的防御戰(zhàn)術(shù)之比較
        西夏研究(2017年4期)2017-08-17 08:53:06
        Fault Diagnosis Method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ind Power Systems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国| 免青青草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加勒比熟女精品一区二区av| 国产视频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在线 一区| 人妻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 肉色丝袜足j视频国产| 色播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的| 蜜桃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人妻洋洋| 日本久久久免费高清|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蜜桃| 黄色影院不卡一区二区| 青青青爽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综合| 美女被男人插得高潮的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亚洲不卡无码高清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日本丰满少妇xxxx|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欧洲乱码伦视频免费| 97青草超碰久久国内精品91|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麻豆|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看看| 东北女人啪啪对白| 欧美丰满熟妇aaaaa片| 久久久国产精品ⅤA麻豆百度| 黄色影院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毛片完整版视频|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