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紅 韋婭
2023年3月23日,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指導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深度學習指導下的歷史教學改進”研討會在具有三百年歷史的北京市第三中學舉辦。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曾長期在三中任教的朱爾澄老師蒞臨現(xiàn)場,北京市西城區(qū)教育研修學院石玲玲院長、三中徐立軍校長出席研討會,幾代教育人共聚古建小院,圍繞歷史教學改革、歷史教師培養(yǎng)等議題展開跨越時空的對話。
一、傳承老教師的優(yōu)秀教育思想,推進歷史教學改革,促進年輕教師成長
當代優(yōu)秀老教師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是實踐的總結與結晶,是我們進行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立足點和寶貴精神財富。本次研討活動以首都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楊朝暉教授主持的“首都優(yōu)秀中學歷史老教師研究”項目和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胡艷教授主持的“我國當代中小學教學名師成長的本土路徑與機制研究”課題作為學術支撐,邀請北京教育學院趙建建老師做評課專家,共同探討朱爾澄老師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及對當代歷史教師成長給予的重要啟示。
二、體現(xiàn)深度學習特征的單元規(guī)劃與課堂實施
研討會上,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馮健老師以“走向整體的世界”為大單元主題,將《中外歷史綱要(下)》的若干單元進行規(guī)劃,分析第四單元“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的學習目標如何體現(xiàn)素養(yǎng)導向及在教學中的落實。授課老師李博在第1、第2課時學生自學與小組研討、師生共同探討歐洲思想解放運動的基礎上,重點展示第3課時——師生共同探討資產(chǎn)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三、挖掘和傳承朱爾澄老師的教育教學思想
研討會上,胡曉藝、石巖老師分享了珍貴的老照片,回顧朱爾澄老師的教改之路及其教學成就。研修員張逸紅借用朱老師發(fā)表于1988年的文章《在歷史教學改革潮流中的自我選擇》開篇,帶領老師們重返30多年前的教學研究現(xiàn)場,介紹她與歷史教學專家葉小兵,市區(qū)教研員張桂芳、張靜、范瑞祥、齊渝華,歷史教師馬慧英等同行共同開展的北京市“七五”教育科研課題“中學生歷史思維的發(fā)展”的歷程,探討朱老師的教育教學思想及在這次教學活動中的延續(xù)與拓展。
四、共享不同代際歷史教師與時代的對話
在圖書館進行的座談會上,張逸紅名師工作室成員等年青老師們第一次真正走近全國歷史教學名師。朱老師拿出當年參評高級教師的申請書,用35年前“她”的所思所想,生動示范了她的為師之道,并以今天的“她”的身份寄語青年老師:“歷史老師是時代的老師,是走在時代前列的老師?!?/p>
面對歷史教學改革的潮流,朱老師等老一輩歷史教育人用自己的行動和思考,給青年后學提供了成長的榜樣示范,讓我們認識到,歷史教育雖歷經(jīng)多次改革,但變與不變貫穿始終:“變”的是“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應對變革的能力”;“不變”的是“堅守為師之魂、為師之道與歷史教育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