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平
【摘要】隨著社會發(fā)展對于所需人才要求越來越高,新課程背景下,各式各樣的教學形式應運而生.初中物理學科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在實踐教學中除了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要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教學任務的驅動下能夠主動針對物理學科知識展開深入探究.然而,當前部分教師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形式,學生始終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tài),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抵觸學習物理知識的情緒.本文從初中物理開展任務目標驅動型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入手,簡要闡述當前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并為初中物理如何開展任務目標驅動教學提出幾項實踐策略.
【關鍵詞】任務目標驅動;初中物理;實踐教學
初中物理本就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對于初中階段學生而言,不僅要學習物理這一門學科知識,同時學生還要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內容,初中物理作為基礎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想讓學生更為扎實地掌握物理學科知識,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就要積極開展任務目標驅動教學形式,利用學習任務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就會主動參與到探究任務當中,在這一過程中才能不斷塑造和提高學生的思維意識和能力.所以,當前初中物理如何在教學中開展任務目標驅動教學形式已成為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
1初中物理開展任務目標驅動教學的重要性
所謂“任務驅動”,就是指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項目中解決一些物理學科重點知識問題,并主動圍繞任務進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學生在這一特定的任務情境中就會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理解相關重難點物理知識內容,并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由于初中階段學生思維還處于較為活躍的時期,教師設計教學活動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而任務目標驅動教學的開展恰好能夠滿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求,教師可針對課堂教學重難點知識內容進行系統(tǒng)歸納和總結,利用具有針對性的任務驅動教學活動的開展,這樣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就能夠更好地增強學生發(fā)散性思維,進而提高學生學習初中物理學科知識的興趣和熱情[1].
2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2.1學生層面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不僅要學習初中物理學科的知識,同時學生還要學習其他多個學科的知識內容,而且物理學科知識的難度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提高,這對于物理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學生根本無法有效地將過去所學的知識與新知識內容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銜接,更別說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相關的物理知識了.而且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在物理學科中已經(jīng)從心底里認為自己是差等生,不僅在課堂活動中喪失了學習物理學科的自信心,而且在按照物理教師的指導思想在課堂上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探究時,也無法在教學活動中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學習能力,這就導致無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2.2教師層面
教學形式較為落后單一.受到傳統(tǒng)形式教育的影響,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仍然秉持著“教師不教,學生不會”的教學觀念,課堂上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物理知識內容,完全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且,還有一些初中學校都是讓資歷深的教師來帶領資歷淺的教師,久而久之導致資歷淺的年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沿用別人的教學風格和教學形式,因此,“以老帶新”的形式不僅會阻礙物理學科教育的發(fā)展,同時也會降低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促使物理學科教師教學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1].
忽略了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性.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于學習難度逐步提高的學科,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抱著為學習而學習的態(tài)度,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就會產(chǎn)生厭倦心理,甚至有些學生會產(chǎn)生畏懼心理.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教師認為學生只要掌握重點知識內容就可以了,并且還有大部分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學科興趣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樣的教學理念并不可取.因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是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只有學生對于學科教學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主動投入到實踐教學活動當中,促使學生在面對困難與問題時能夠始終堅持學習下去[2].
3初中物理探究問題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策略
3.1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物理教師教學形式有了更高要求,在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中往往知識傳授都是依靠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和興趣.如果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問題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僅能夠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同時還能夠使得學生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于一些較為簡單、容易理解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通過語言為學生進行簡單講述,但是對于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僅憑語言進行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通過教師簡單地講解很難真正掌握相關重點知識內容.因此,物理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基于相應的教學情境為學生設計明確的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引導下對于知識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從而使得學生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此外,教師創(chuàng)設的任務情境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夠真正讓學生更好地利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3].
要知道初中物理學科主要是以“聲、光、熱、電”這四部分內容為核心,為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就要深入分析教材知識內容,精心為學生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將物理知識系統(tǒng)地組成一個個獨立的任務,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任務能夠順利開展下去.
例如教師在講解“兩種電荷一靜電現(xiàn)象”這部分內容時,初中學生在過往的生活中或許已經(jīng)感受過靜電現(xiàn)象,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生活中的實際經(jīng)歷作為教育契機,以此激發(fā)學生探索靜電的興趣.緊接著教師就可以基于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如何能夠產(chǎn)生靜電、如何判斷物體上是否有靜電”等任務,要保證這些任務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最好能夠構建成為一個任務鏈,得以充分滿足學生學習靜電知識的需求.
3.2引導分析任務,探究答案
由于初中階段學生對于物理知識掌握較少,教師在講解物理知識過程中要避免運用過于專業(yè)性的語言為學生進行描述,為學生設置的任務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現(xiàn)出來,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物理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并且,教師在學生建立內涵與表象之間的關系時,不需要為學生過分解讀任務要求及內容,而是要引導學生通過主動探究來獲取答案[4].
例如教師在讓學生探究“如何能夠產(chǎn)生靜電”這一任務時,學生完全可以依托在日常生活中脫毛衣時產(chǎn)生靜電的現(xiàn)象,就能夠得出“摩擦起電”的結論,在學生獲取這一結論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繼續(xù)探究電荷共有多少種,又是通過哪些方式作用的.伴隨著摩擦起電的實驗過程,讓學生運用皮毛和橡膠棒來完成靜電實驗,讓學生第一個探究任務過渡到第二任務中,任務過程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從直觀獲取自然地過渡到了微觀上的分析,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掌握關于“靜電”的知識內容.
3.3實施正確引導
在物理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保證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順利開展下去,教師就要基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求設計任務,設計的問題難度要保證適中,不能過于簡單或是過難,如果教師為學生設置的題目過難,學生回答不上來,就會因此而失去學習自信心,但是如果設置的任務過于簡單,那么將無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并且教師布置完任務之后還需要對學生展開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任務目標.
例如教師在講解“壓強”這部分知識內容時,這部分知識內容會涉及一些計算公式及定義等內容,如果僅憑語言為學生進行講授,學生很難理解這些知識內容,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展開合理化的引導,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實例圖片,并向學生提問“是液體壓強還是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和固體壓強的公式分別是什么?”
可見,學生不僅是課堂上學習的參與者,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設置相應的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保證學生通過實驗就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促使學生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進一步提升課堂學習質量和效率[5].
3.4開展合作學習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主導者,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僅是一個引導者和輔助者,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思考自身物理知識的欠缺,當遇到問題時要通過集體的智慧完成任務,然而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自主設計實驗、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在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挖掘出學生學習物理的潛力,同時還能夠較好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例如 以“靜電”知識內容為例,教師如果能夠基于這部分知識內容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就能夠進一步拓展學生對“電力來源”的認識,因為大部分初中階段學生認為電力來源往往是發(fā)電廠,但是如果能夠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斷進行實踐分析和總結,學生很快就能夠將放電現(xiàn)象歸結為自然現(xiàn)象,這樣看似較為簡單的觀念轉變,但是就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物理思維的變遷,如在“物體上是否存在靜電”任務中,就能夠默認讓學生將“靜電”歸結為自然界存在的事實,那么學生的探究范圍也會有所縮減,學生只需要將實驗的重心放在如何檢驗即可,在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認識“電有吸力”這一特征后,學生就可以運用金屬箔、小紙片等工具進行實踐操作,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探究試電工具的原理[6].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踐教學中開展任務項目驅動教學已成為推動中學物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開展這一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在教學中不僅要深入研究教材知識內容,同時還要精心設計探究任務,促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內容,從而在初中階段形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進一步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李長林.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2,36(04):158-160.
[2]蘇益娟.“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策略[J].華夏教師,2022(17):27-29.
[3]楊玉珊.探究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廣西物理,2022,43(01):178-180.
[4]王桂花.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21,19(10):121-123.
[5]任二德.以項目學習優(yōu)化初中物理教學的策略分析[J].華夏教師,2019,No.155(35):51-52.
[6]高珂.做好物理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0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