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群
摘 要:篆刻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瑰寶,有著2000多年歷史,具有很強的使用和欣賞價值。近年來,篆刻藝術被設計師廣泛應用于藝術和設計領域,產生了大量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本文利用文獻分析、案例分析、比較分析等方法,簡要論述篆刻藝術的起源,從三個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即:篆法、刀法、章法;以視覺符號化、建筑空間化、景觀園林化和產品意象化為主,詳細分析了篆刻藝術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目的是為藝術設計多元化視覺表現(xiàn)提供新的想法。
關鍵詞:篆刻藝術;藝術設計;應用表現(xiàn);創(chuàng)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J2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01-00-03
篆刻藝術是一種結合了雕刻(包括雕刻和鑄造)和書法(主要是書寫印章)的傳統(tǒng)藝術。篆刻藝術是將印章或圖案寫在材料上,然后用刀而不是筆在小空間內雕刻的結合。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受到了極大的關注[1]。篆刻藝術作為一種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常被廣告平面設計、室內裝飾、環(huán)境設計、產品設計等各個藝術設計領域的設計師所使用。因此,為了在藝術和設計中繼承和創(chuàng)新篆刻藝術,有必要全面回顧目前篆刻藝術在設計中的應用,并總結其應用特點。本文在對其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以后,研究了篆刻藝術在藝術設計中的表現(xiàn)形式,并且結合相關案例,更深層次的地析了篆刻藝術在設計領域中的主要應用。
一、篆刻藝術的起源與發(fā)展
篆刻藝術在中國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有2000多年的歷史,篆刻藝術發(fā)展了數(shù)千年,因為它既具有鑒賞價值,又具有實用價值。在印章雕刻的歷史上,通常把戰(zhàn)國、秦漢、魏晉六朝時期的印章稱為古代篆刻。在這一時期,篆刻藝術主要用作功能性印章,如認證印章、兵符、玉璽、密封寶物或吉祥印章,在藝術設計方面并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另一個時期是明清兩代之后,篆刻藝術成為一種流派。當時篆刻藝術的功能已不再只是一個印章功能,印章和畫家學者們開始關注藝術方面的設計以及篆刻藝術的創(chuàng)作,每個流派都有著不同的意見和處理方式,在現(xiàn)代,篆刻藝術不再是文學畫家的專利,設計師將其應用于廣泛的藝術學科,使其具有更廣闊的維度。
二、篆刻藝術的形式美
篆刻藝術的形式美在于印章表面所包含的形式美學設計。在明朝朱簡的印章要論中說道:“印先字,字先章;章則具意,字則具筆。刀法者,所以傳筆法者也。”由此可以推斷出篆法、刀法、章法這三個方面在篆刻藝術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設計師在進行設計前一定要先深刻了解篆刻藝術的審美原則,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將篆刻藝術美的形式應用在設計當中[2]。
(一)篆刻藝術之篆法
篆法也就是進行寫篆書與篆刻的方法?,F(xiàn)代的篆刻家鄧散木曾經說過:“篆刻師首先要知道篆刻的書寫?!惫糯爻淖毯同F(xiàn)代的篆刻藝術流派都以篆刻的書寫作為表達的對象。另外,篆書包括不同風格的書體,包括神諭甲骨文、大篆、小篆等。篆法是以正確字法為基礎的,它依賴于篆字的書寫藝術和篆刻文字的內容。因此,掌握書寫符號意味著要熟悉不同書寫風格的構成、文體特征等方面。同一組字符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用篆法表示筆畫的長度、厚度、圓度、方度等,每一種方式都有不同的藝術風格。
(二)篆刻藝術之刀法
刀法是用雕刻刀在印章上雕刻的方法。它可以分為兩種方法:沖刀法和切刀法。沖刀法是一種沿直線方向連續(xù)雕刻的方法,速度不能太快,因為只進行一次沖刀,在進行的過程中不能停頓,整個過程要保持一定的速度,穩(wěn)定進行,因此這個過程難度是相當大的。在這種方法的篆刻下,所呈現(xiàn)的線條鮮明、氣勢澎湃。切刀法是沿著線條的方向進行篆刻,與沖刀不同的是它可以隨意將線條進行調整,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容易掌握住雕刻過程。其呈現(xiàn)出來的線條自然錯落。
(三)篆刻藝術之章法
在印章雕刻中,章法也被稱為“分朱布白”和“構圖”,將文字在大小有限的印版上進行空間的布局。因為有了章法的空間結構布局,才讓印面成為一種與眾不同的設計方式。但是由于每個人的審美不相同,在前人的大量研究下,將篆刻藝術的章法進行了技巧性的處理,一般處理的方法包括:整齊均勻、對稱、比例相對適中、多樣統(tǒng)一等。整齊均勻是最為突出的一點,將文字的線條保持均勻,之間的距離相同,讓整個頁面看起來比較完整。其中最難的就是多樣統(tǒng)一,因為它不僅需要印面中要有新穎的元素,而且還要讓它能夠和諧地融入印面中。一般設計師在了解章法處理的技巧后,會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進行有機結合,然后對印面進行多方位的設計,這樣才能使篆刻作品達到最佳的布局效果,反映出作者最真切的感情色彩。
三、篆刻藝術在藝術設計中的表現(xiàn)
篆刻藝術已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象征。一方面,它能夠創(chuàng)造出篆刻藝術的語義表現(xiàn),這是一種象征性的、空間的、園藝的、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另一方面,篆刻藝術的美學被用來設計和表達現(xiàn)代的人、事件和物體,并設計符合現(xiàn)代視覺興趣和審美感知的作品,然后將兩者進行結合。
(一)篆刻藝術在視覺符號化設計中的表現(xiàn)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章”的設計是奧運會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如圖1所示。這是中國傳統(tǒng)元素首次與奧運會聯(lián)系在一起。它主要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刻有“京”字,看上去像一個正在奔跑的運動員,下部和書法“Beijing2008”以及五個奧運五環(huán)組成“中國印章”。通過“印章標記”體現(xiàn)了中國篆刻藝術的奧林匹克精神和魅力。
篆刻藝術也是設計師們喜歡的設計元素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大學的標志。表1總結了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和南開大學使用篆刻藝術的徽章創(chuàng)新設計。這說明大學的logo設計可以通過使用自然的“品牌”篆刻藝術和美學理念,充分體現(xiàn)logo的趣味性和大學的文化遺產。品牌logo作為公眾意識的第一個門戶,品牌標識必須用來推廣企業(yè)的文化和精神。篆刻印章是一種識別和證明品牌標志的實用方法。武漢的城市標志是由篆刻元素設計而成的,如圖2所示,在篆文中簡單而傳統(tǒng)。該標志由印章上的漢字“漢”和武漢拼音的書法版本組成,以朱白兩種語言印刷。西安地鐵logo設計是按照肖型印的方式來進行相關設計的,以西安的城墻作為設計圖案,如圖3所示,將圖案紅色大量地凸顯出來,讓市民注意安全,同時又具有相應的美學設計。因此,這些logo的設計不僅符合雕刻藝術的意境,而且還與現(xiàn)代藝術的設計風格相匹配。
(二)篆刻藝術在建筑空間化設計中的表現(xiàn)
在現(xiàn)代,篆刻藝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被用來美化建筑空間,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被稱為“東方之冠”,如圖4所示。館的外墻和內墻都用疊印文字裝飾,不同的通風口山墻具有印面的美學形狀。其設計類似于古代建筑中的瓦當設計。它完美地代表了現(xiàn)代建筑中的中國篆刻藝術,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的標志性建筑。在新技術的支撐下,篆刻藝術不再只是作為單一的藝術,而是將整個篆刻藝術都融入建筑物裝飾當中,它在建筑物的裝飾中得到廣泛應用。再比如,安徽廣播電視臺整體的外觀上是以篆刻藝術為主的,將主建筑本身的性質與之相融合,將中國篆刻藝術完美地呈現(xiàn)在了人們面前。在篆書的內容中,將安徽省的山名、地名、河名等體現(xiàn)出來,讓整個建筑呈現(xiàn)出一定的空間美感,讓建筑設計擁有相應的價值,同時還一定程度上將宣傳作用加大。在經過對建筑物的一系列分析之后,設計師在今后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時,可以將篆刻藝術充分融入設計中去,從而實現(xiàn)建筑物創(chuàng)新設計的目的。
(三)篆刻藝術在景觀園林化設計中的表現(xiàn)
篆刻藝術與景觀設計都屬于設計藝術,篆刻藝術的藝術意義能夠為整個風景園林增添濃郁的人文氣息。中華印山在中國湖南衡陽常寧市,是國家4A類旅游景點,將整個中華千年璽印景觀融為一體,如圖5所示。在這座山上選擇的鐫刻印章富有地方特色、藝術性和文化價值,含有四千多種名人印章、生肖印章和吉祥文字。在設計師的設計下,將篆刻作品根據(jù)朝代的先后順序依次融入山石中,充分與大自然景觀相結合,讓游客在欣賞自然景觀的同時也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該景觀區(qū)域還創(chuàng)造出現(xiàn)今中國最大的青石印章雕塑,將當?shù)芈糜萎a業(yè)與篆刻藝術充分結合在一起。
現(xiàn)今,為了紀念那些相應的歷史名人,相關部門紛紛修建了一些紀念文人的博物館、紀念館和主題公園。例如,在2004年重新改建的齊白石主題公園,如圖6所示。因為齊白石老先生的技藝高超,章法布局簡單鮮明,所以將齊白石老先生的篆刻作品與景觀園林有機結合在一起,讓游客在欣賞景觀的同時也能領略到齊白石老先生高超的技藝以及所想表達的思想觀念,讓游客充分認識到中國歷史文化的底蘊。
(四)篆刻藝術在產品意象化設計中的表現(xiàn)
在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條件下,將篆刻藝術有效融入產品的設計中,比如,鑰匙扣、手機殼、筆記本、帆布包等產品中都可以見到篆刻藝術的影子。對于產品用戶來說,篆刻藝術的外觀以及內涵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在陜西博物館中,有一種玉璽交通卡,如如圖7所示,這種交通卡的外觀是采用西漢皇后的玉璽,這個玉璽是迄今中國出土最早的玉璽。這款交通卡的尺寸是按照皇后玉璽的大小來設計的,以便于人們方便攜帶,而且,交通卡的材質是由田玉制成,底部花紋印有皇后玉璽等字樣,卡片的周圍刻有吉祥的紋路。
四、結束語
篆刻藝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具有豐富的可使用元素。在結合設計師活躍的思維與獨特的眼光之后,將篆刻藝術完美地融入藝術設計中,不僅為篆刻藝術找到了相應的載體,還為每種類型的設計方案開拓了門路,有效地促進歷史文化的發(fā)展,對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與精神境界有重要作用。因此,設計師必須在新的視野下去挖掘文化,然后將新技術與歷史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再利用多維度的創(chuàng)新模式將歷史文化呈現(xiàn)在藝術產品中,這對篆刻藝術的應用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孫嘉鴻.篆刻藝術審美自覺之起興[J].西泠藝叢,2022(02):75-78.
[2]魏廣君.當代篆刻藝術的發(fā)展方向:刀法新境和譜系架構[J].中國書法,2022(01):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