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按照“雙減”政策及新課標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立德樹人目標,這就需要對傳統(tǒng)課堂模式進行改革。對分課堂強調時間對分,留出更多時間讓學生利用獨學任務單進行內化和討論。目前國內采用對分課堂模式的教師不斷增多,但對初中英語對分課堂的實踐研究相對較少,對獨學任務單的研究更少。本文以筆者的一節(jié)公開課為例,分享本節(jié)課獨學任務單的設計思路,探索初中英語聽說課獨學任務單的設計范式。
關鍵詞:對分課堂;初中英語;聽說課;獨學任務單
作者簡介:車岸亭,珠海市斗門區(qū)博雅中學。
一、引言
“雙減”政策要求堅持學生為本,遵循教育規(guī)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為此,各地學校大力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在校學習效率。新課標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調育人為本。學校優(yōu)化教學、實現(xiàn)育人的關鍵在于課堂。對分課堂是一種新的課堂模式,利用教師精講、學生獨學、組內討論、全班交流等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目標。自推行以來,對分課堂已得到多地學校認可。
作為對分課堂的載體,獨學任務單尤為重要,它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能及時向教師反映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在中國知網以“初中英語對分課堂”為主題搜索相關文獻資料時發(fā)現(xiàn),有關初中英語對分課堂的研究文獻并不多,且大部分是圍繞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策略展開研究,有關對分課堂獨學任務單的研究文獻很少。本文將以筆者的一節(jié)對分課堂聽說公開課為例,闡述本節(jié)課獨學任務單的設計思路。
二、對分課堂的內涵
“對分課堂”是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于2014年基于心理學原理提出的一種新型課堂模式。對分課堂強調師生教學對分、權責對分、時間對分,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獨學內化時間,讓學生延時討論。對分課堂有四個明確環(huán)節(jié):教師講授、個人獨學、組內討論、全班交流。對分課堂有三種模式,分別是當堂對分、隔堂對分及隔堂對分與當堂對分結合。當堂對分指以上四個環(huán)節(jié)在一節(jié)課內完成。
與傳統(tǒng)課堂的教師一講到底不同,對分課堂講究精講,強調留白,切忌面面俱到,要給學生留出思考空間。教師給學生搭好基本框架,激活學生背景知識,把基礎知識的理解運用和比較分析留在下一階段來解決。教師精講后是學生獨學內化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個人學習特點,在規(guī)定時間內以自己的節(jié)奏完成獨學任務單上的任務。討論在內化環(huán)節(jié)后進行,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小組討論、教師抽查、自由提問、教師總結。
三、獨學任務單概述
獨學任務單用于對分課堂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個人獨學”,它是對分課堂作業(yè),是對分課堂的重要載體。它既不同于傳統(tǒng)作業(yè),也不同于導學案。傳統(tǒng)作業(yè)多為重復性抄寫,或是題海戰(zhàn)術;而導學案通常是用于預習新知的基礎練習。
獨學任務單不僅用于檢測學生對精講內容的掌握程度,更體現(xiàn)了學生的學習和思維過程,涵蓋了基礎類和開放性練習,是學生內化吸收的工具,也是學生討論階段的支撐材料,是評價對分課堂是否成功的關鍵。教師要精心、合理地設計獨學任務單,讓學生內化的成果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有所體現(xiàn),使學生在討論階段有話可說,進而推進學習更具深度和廣度。教師要在內化環(huán)節(jié)巡視課堂,詳細記錄學生的共性和典型錯誤,用于小組討論后的教師抽查環(huán)節(jié)。獨學任務單有一個亮眼板塊,稱為“亮幫考”,包括“亮閃閃”“幫幫我”和“考考你”?!傲灵W閃”是指學生寫出學習中的亮點;“幫幫我”是指學生提出作業(yè)中的存疑之處尋求幫助解惑;“考考你”是指學生用自己會的知識去考同學。
四、課例分析
(一)教學目標
本節(jié)課講授的是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3的聽說板塊,教學內容整合了Section A和Section B的聽說部分。根據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學生掌握物主代詞和學習用具的英文表達方式;
2.學生學會如何確認物品所屬關系;
3.學生學會照管自己的物品及禮貌詢問的方式。
(二)教學活動
本節(jié)課采用當堂對分。精講環(huán)節(jié)用一個介紹文具的英文短視頻導入。接著是聽前活動,包含三個步驟(見表1)。
聽中活動參考當地中考英語試卷中的聽說題型,在保留部分書本原題基礎上設計了四個聽說活動(見表2)。
由聽后活動進入獨學內化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在規(guī)定時間內(9分鐘)自主完成獨學任務單中的任務,表3呈現(xiàn)了獨學任務單的內容和設計意圖。
這個獨學任務單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關聯(lián)緊密,體現(xiàn)了作業(yè)的相關性和一致性;獨學任務單包含教師教授的基本知識,復述環(huán)節(jié)有一定難度,題目控制程度逐漸放開,可以有個性化發(fā)揮,反映了作業(yè)的基礎性、挑戰(zhàn)性、開放性和個性化;整體難度從低到高,有梯度性。
學生的答案一般結構類似,但有細微差別。八成左右的學生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練習,部分難點只有少數學生能全對。經小組討論后,大部分學生能訂正存在的錯誤,寫出正確答案。獨學任務單給學生留下的討論空間既不會太少致使學生無話可說,也不會太多而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討論。依托獨學任務單,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討論時組員和教師也進行評價,使評價主體實現(xiàn)多元化。利用個人和他人反饋,學生能逐漸形成反思能力。這符合“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理念,這個過程讓學生語言能力螺旋式上升。
五、設計對分課堂獨學任務單面臨的挑戰(zhàn)
在設計獨學任務單過程中,筆者及備課組老師都曾迷茫過。獨學任務單設計過程中,教師會面臨許多挑戰(zhàn),這也是采用對分課堂的教師需要留意的方面。
首先,對分課堂模式下教師常采用單元整體導入方式,需要充分整合教材內容。這意味著教師的備課量增加。一份完整的獨學任務單往往不是某個教師“單兵作戰(zhàn)”的成果,而是整個備課組集體打磨的智慧結晶。
其次,對分課堂講究時間對分,教師講授的時間只有一半,另一半留給學生獨學內化和討論交流。教師對課堂時間的把控能力很重要,不僅要在有限時間內高效地展示教學重點,而且要把握好獨學任務單的任務量,做好時間預設,使大部分學生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否則會壓縮學生的討論時間。
再者,獨學任務單的設計要求教師提前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了解中考考點,以此對任務單的題目進行一定程度的錯題預判,給學生留下討論材料。
六、結語
作為對分課堂的作業(yè),獨學任務單緊扣教師精講和學生討論,與整個教學效果息息相關。本文的獨學任務單設計給師生雙方提供了反饋,教學相長,也強化了學生自學能力和反思能力。設計獨學任務單時,教師需要反復推敲。希望本文能為應用對分課堂模式的初中英語教師提供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張學新.對分課堂:中國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2]胡真.對分課堂之初中英語[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3]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4]盧迎春.應用對分課堂教學 提升單元復習質量:對分課堂在初中英語單元復習中的應用[J].求學,2021(44):13-14.
[5]徐祥俊.“對分課堂”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20(8):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