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作為圖文結合的兒童讀物,具有生動形象且易懂的特點。以閱讀繪本的形式開展教學能夠給幼兒情感、理解能力和價值觀的形成提供幫助,并能發(fā)展幼兒的形象思維。繪本是幼兒語言教學的輔助工具,然而,目前在運用繪本開展幼兒園語言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繪本內容單調、教學照本宣科以及缺乏趣味性等問題。文章對依托繪本的幼兒園語言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旨在提高幼兒語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繪本;幼兒園;語言教學;可行性
作者簡介:魚俊利(1983—),女,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漢源鎮(zhèn)幼兒園。
語言是人們溝通交流最基本的工具,對于2—6歲的幼兒而言,幼兒園階段是其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模仿和學習能力強,在語言模仿和實踐中,其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優(yōu)秀的繪本既包含語言教學素材,又蘊含著豐富的生活元素與情感價值,利用繪本開展幼兒園語言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繪本的概述
繪本又名圖畫書,因有趣的圖畫和富含哲理的故事深受幼兒喜愛。繪本通常是以圖畫和文字結合的形式實現(xiàn)對故事的完整敘述,圖畫與文字內容緊密貼合,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繪本的故事內涵表達主要通過圖畫,文字則是輔助教學所需,能引導幼兒積極正確地理解圖畫內容。圖畫和文字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傳播媒介,繪本故事的主題也主要通過兩種媒介的融合來體現(xiàn)。繪本不僅是在講故事,更是在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而且以圖畫形式為主的繪本有利于幼兒閱讀,是重要的兒童讀物。學前教育注重對幼兒聽、說、讀等基本語言能力的訓練,而繪本閱讀是幫助幼兒理解并感悟語言魅力的重要形式。
二、運用繪本提高幼兒園語言教學效果的可行性分析
繪本具有簡潔易懂、趣味橫生的特點,是重要的幼兒讀物。繪本主要由一幅幅色彩鮮明、主題突出且生動形象的圖畫組成,圖畫中包含故事內容,蘊含著豐富的生活價值,圖畫旁的配字簡潔明了,通常是對圖畫內容的簡單概述,有些繪本甚至沒有文字,給幼兒留足了想象的空間。幼兒通常對有趣味的事物更有興趣,因而圖畫形式的繪本符合幼兒閱讀的思想特點[1]。一本優(yōu)秀的繪本有著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有著生動簡潔的語言描述,也有精致的封面和扉頁,色彩和圖畫的美感很容易吸引幼兒注意,鼓勵引領幼兒開展繪本閱讀。
(一)有利于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
如今,利用繪本開展語言教學得到了廣泛認可,繪本綜合了圖畫與文字兩種表現(xiàn)形式,呈現(xiàn)圖畫居多、文字簡潔的特點,給幼兒閱讀營造了良好輕松的氛圍。有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知識接受和語言表達,幼兒在積極態(tài)度下的閱讀更有效率。通過閱讀完整且有意義的繪本故事,幼兒能夠理解故事內容,并說出自身看法,這既能夠鍛煉幼兒口語交流以及理解能力,又能夠使幼兒積累豐富的語言交流經驗。其中詞匯是語言表達的基礎,繪本中簡要的文字能夠給幼兒帶來直接沖擊,調動幼兒閱讀積極性,有效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提升幼兒的詞匯儲備量,而且有趣的繪本內容能夠給予幼兒充分的想象空間,使幼兒在不斷地理解和學習中積累更多詞匯,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二)有利于加深幼兒對情感價值的理解
語言能力尚不成熟的幼兒想要理解文字中的情感有一定難度,而繪本這一傳輸媒介能夠將復雜難懂的知識通過圖畫的形式展現(xiàn),促進幼兒語言感知力和情感價值觀念的形成,且其簡明易懂、形象生動的特點,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幫助幼兒理解復雜的情感與生活態(tài)度,加深幼兒對情感價值的理解。例如,在繪本《致我獨一無二的寶貝》中,作者引導幼兒對自己未來職業(yè)進行暢想,能夠使幼兒理解生活中的不同職業(yè),得到不同的情感體驗。
(三)有利于鍛煉幼兒的書面表達能力
繪本是重要的讀物,是幫助幼兒學習語言、增加詞匯量的重要載體。早期的幼兒園語言教學主要包括閱讀識字和寫字,而從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幼兒階段的理解主要是通過聽覺和視覺來實現(xiàn)的,幼兒關注更多的是趣味的圖片。好的繪本除了擁有精細且充滿美感的圖畫,還擁有簡要易懂的文字,因此,幼兒教師在幼兒閱讀后引導其寫下自己的感悟或學寫生字,可以充分鍛煉幼兒的書面表達能力,使其在識字過程中找到趣味化和個性化的內容。
三、運用繪本提高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主要形式
(一)傾聽
聽覺是幼兒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傾聽是幼兒語言學習的重要方式,能夠使幼兒更好地感知和理解生活。因此,幼兒教師要認識到講授的重要意義,在語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傾聽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主要利用講故事的方式呈現(xiàn)繪本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并提出相關性問題,使幼兒在傾聽中捕捉故事細節(jié)和內涵,在回答問題中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語言教學活動 [2]。
(二)閱讀欣賞
繪本中存在大量圖畫,形象生動且易被幼兒理解,利用繪本中的故事作為教學素材,能夠充分發(fā)揮繪本故事的主題價值,使幼兒在欣賞和閱讀中感受到語言塑造的魅力,感悟故事所要表達的核心思想。其中語言教學可以是口頭上的語言,也可以是文字語言。閱讀這一過程是幼兒思維架構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價值。
(三)表達
教師開展幼兒園語言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鼓勵幼兒積極表達,闡述個人觀點與看法。如在幼兒閱讀繪本內容后,教師要鼓勵幼兒復述繪本內容,或是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許幼兒的表達欠缺邏輯,但在闡述交流的過程中,其有效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學習到人與人溝通交流的方式和語言交流方法。
四、運用繪本開展幼兒園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繪本選擇上存在偏差
目前,幼兒教師在運用繪本開展語言教學時主要存在選擇層面的問題?,F(xiàn)階段繪本教學廣受關注,在國內掀起了一輪繪本熱潮,國內流通的繪本包括國內外創(chuàng)作者的不同作品,其內容和形式存在明顯差異。雖然繪本的種類和形式多樣,題材和篇幅各有特色,但并不是所有的繪本都利于幼兒閱讀,尤其是幼兒階段是語言學習和價值形成的成長階段,需要積極且正面的繪本主題來達到積極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幼兒園開展語言教學時,重視繪本質量,選擇符合幼兒成長和發(fā)展的題材,是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二)教學形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造性
繪本中的內容是豐富多彩且極具特點的,同幼兒的想象力一般,但由于部分幼兒園條件、資源有限,教學形式單一,難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通常是教師按照繪本內容進行講述、孩子被動聽的形式,這一形式違背了繪本教學的本質,導致教學活動質量差、效率低。如何改變這一語言教學現(xiàn)狀是當前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三)繪本教學缺乏明確的目標和吸引力
當前幼兒園語言教學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課件缺乏創(chuàng)新等問題。一些幼兒教師在課堂上通常是將繪本一頁頁呈現(xiàn),針對繪本上的內容進行逐一講解和提問,問題缺乏引導性,通常是要求幼兒在觀察繪本圖畫后應用完整的語言敘述看到的內容,像是一場看圖說話活動,不利于幼兒好奇心的培養(yǎng)。實際上,有活力的語言教學是鼓勵幼兒說出心中所感,而非照本宣科。不同的繪本內容擁有不同的主題,教師應設定明確的繪本教學目標,側重對圖文的理解和情節(jié)的把握,積極引導幼兒進行語言表達,從而充分發(fā)揮繪本的語言教學價值。
五、運用繪本提高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策略
(一)選擇有趣且合適的繪本進行語言教學
幼兒教師在運用繪本開展語言教學時,要注重繪本的選擇,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繪本作品,使其在感受語言魅力的同時,理解繪本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與內容。目前市場中涌現(xiàn)了大量繪本,有多樣的題材和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內容豐富但質量參差不齊。對于幼兒教育工作者而言,選擇優(yōu)秀且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讀本并不容易。對此,教師需要明確,一本優(yōu)秀的繪本,除了擁有細膩精致的圖畫,還要擁有跌宕起伏、主題鮮明的故事情節(jié),同時要切實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
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選擇,在讀物的選擇上要充分體現(xiàn)差異性。例如,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審美和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自主把握故事細節(jié),因此,大班幼兒的讀物要充分體現(xiàn)內涵,在圖畫呈現(xiàn)形式上要多種多樣,以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幼兒對于情感態(tài)度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在中班幼兒讀物的選擇上,教師要兼顧故事情節(jié)的豐富性和圖畫內容的形象性,豐富且幽默的內容能夠激發(fā)幼兒興趣,多樣化的故事情節(jié)又能夠引發(fā)幼兒思考,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小班幼兒讀物應當充分體現(xiàn)色彩的沖擊和人物形象的多樣,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選擇篇幅較短、情節(jié)生動、語言簡單的繪本。總之,繪本的選擇主要從故事和圖畫兩個方面展開,即繪本內容要具備完整性、情節(jié)性、趣味性的特點,凸顯故事主題,適合幼兒學習;而在圖畫的選擇上,則要注重形式上的美感,以激發(fā)幼兒閱讀和學習的興趣,發(fā)揮繪本的重要教學價值[3]。
(二)積極引導,豐富教學形式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園開展的語言教學是幼兒未來成長和學習的基礎,是重要的學前教育環(huán)節(jié)。幼兒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充分挖掘繪本內涵,加深對繪本主題以及內涵的理解;在課堂上要積極引導幼兒思考表達,豐富教學形式,如趣味巧妙的引入、生動且多樣化的朗讀、適時的提問以及小組交流討論等。圖畫是繪本的靈魂所在,教師要從繪本圖畫入手,激發(fā)幼兒興趣,加強互動交流,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和生活感知力。
例如,在中班繪本《跑跑鎮(zhèn)》的教學中,教師要重點把握繪本故事中詼諧和幽默的故事情節(jié)。這個繪本主要展現(xiàn)了兩個看似不相關事物碰撞在一起出現(xiàn)的奇妙“合體”現(xiàn)象,故事充滿幽默感和沖擊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盡可能展現(xiàn)故事設計的幽默詼諧。繪本中汽車和梯子、黑熊和白熊等相撞都發(fā)生了不同的故事,教師可以就此提出問題:“兩個小朋友相撞會發(fā)生什么?”并開展動態(tài)模擬活動,鼓勵幼兒創(chuàng)新與表達,進一步提高語言教學質量。
(三)設定明確的繪本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育教學的指引和導向,對于學前教育而言,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繪本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幼兒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時,要設定清楚明晰的教學目標,借助繪本多樣化、趣味化的特點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鼓勵幼兒表達,同時要積極開展互動活動,營造輕松舒適的閱讀氛圍,使語言教學課堂更加生動和立體[4]。
例如,在大班繪本《長大是怎么一回事》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明確繪本教學目標。大班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得到了一定發(fā)展,因此教學要富含內涵與哲理,教師要在教學中滲透情感與價值觀。這一繪本通過講述小樹的成長過程,使幼兒對成長的意義進行探索。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巧用音樂、動畫以及圖片等形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幼兒在課堂中暢所欲言,積極表達內心所想,進而實現(xiàn)最終的教學目標。
結語
幼兒園階段是幼兒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繪本具有簡潔明了、生動有趣的特點,能夠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對幼兒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起著積極的作用。幼兒教師首先要認識到繪本在語言教學中發(fā)揮的積極作用,進而不斷創(chuàng)新和豐富繪本內容,開展具有針對性和趣味性的語言教學。
[參考文獻]
毛昕瑤.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意義及有效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2):121-123.
楊玲清.基于繪本的幼兒園語言教學實踐策略[J].亞太教育,2021(24):161-163.
牛姍姍.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繪本的運用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2):192.
吉喆.繪本與幼兒園語言教學[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34(3):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