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
內(nèi)容摘要:廬隱,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是“五四”時期與冰心、林徽因齊名的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主要以自己或周圍人的親身經(jīng)歷為原型,其作品的主人公大多也是以知識分子女性為主。在這些知識分子女性當(dāng)中,有對前途迷茫無措的,有對愛情充滿渴望的,還有期盼獨立自主的。這些女性形象是當(dāng)時的時代縮影,也是女性意識覺醒后的女性對自我的認知,在文學(xué)史上具有研究意義和價值。
關(guān)鍵詞:廬隱 小說 女性形象
作為“五四”成長起來的女性青年,廬隱的小說中也充滿著“五四”文化要素和新時代女性對自身命運的思考與探索。反應(yīng)在小說中,有迷茫的女性形象、追求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大膽追求愛情的女性形象,她們都是時代的縮影,從她們身上可以看到時代潮流的發(fā)展脈絡(luò),具有研究意義和價值。
一.迷茫的女性形象
“五四”期間,民主、自由、平等、科學(xué)的思想席卷整個中國大地,對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沖擊。受新文化、新思想的影響,中國的知識分子們開始覺醒,渴望擺脫封建道德禮儀的束縛,但同時又深受封建禮教的壓迫,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知識分子都找不到出路,呈現(xiàn)出一種迷茫無措的狀態(tài),女性也亦如此。廬隱是五四期間成長起來的女性知識分子,深受五四文化影響,錢理群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三十年》里這樣評價:“廬隱比任何別人都更具有‘五四性質(zhì),她的小說是純‘五四式的?!痹偌由蠌]隱深受西方婦女解放運動思潮的影響以及她不幸的童年和愛情婚姻遭遇,她筆下的知識分子女性大多數(shù)都呈現(xiàn)出對前途、愛情的迷茫狀態(tài)。
1.對前途的迷茫
“五四”的青年是封建制度結(jié)束后,受西方文化思潮影響覺醒的一代。在五四文學(xué)影響下,女性也獲得和男性一樣平等受教育的權(quán)利,女性有實現(xiàn)主體意識覺醒、自我價值的渴望和追求。女性知識分子們急于凸顯女性的價值和地位,但是在價值取向上并沒有完全擺脫傳統(tǒng)道德價值觀的束縛。在新舊思想的沖突下,就衍生出女性知識分子對自己未來前途迷茫的鏡像。
廬隱的代表作《海濱故人》中,知識女性們對未來充滿困惑,現(xiàn)實與理想巨大的差距造成她們生活中尖銳的矛盾和痛苦的徘徊,露莎嘆道:“十年讀書,得來只是煩惱與悲愁,究竟是知識誤我?我誤知識?”云青也說道:“真是無聊!記得我小時的時候,看見別人讀書,十分羨慕,心想我若能有了知識,不知怎樣的快樂,若果知道越有了知識,越與世不相容,我就不當(dāng)讀書自苦了?!薄逗I故人》里面的女性知識分子們,有自己的理想和期盼,渴望和男性一樣實現(xiàn)自己的社會價值,但到最后因為家庭或社會的原因,他們未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正如最后云青所嘆:“海濱故人!也不知何時才能賦歸來呵!”在追求解放的一類新女性看來,她們渴望自尊自愛,追求經(jīng)濟獨立,期望不為身邊的誘惑所動,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取報酬,她們試圖完全走出家庭,但是出走后又陷入了對前途和未來的迷茫?!肚皦m》里的伊,渴望愛情和婚姻,同時受女性獨立思想的影響,她也期望自己能在社會上有事業(yè),有所作為。當(dāng)朋友問伊是否愛自己的另一半,“伊起初含羞悄對,繼有想起,從此擔(dān)子一天重似一天,什么服務(wù)社會?什么經(jīng)濟獨立?不都要為了愛情的果而拋棄嗎?”伊的表哥也對伊說道:“女孩子何必讀書?只要學(xué)學(xué)煮飯、保育嬰兒就夠了。”伊在周圍眾人的言語和思想壓力之下,壓迫得痛苦,她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如何,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對自己是否能作一個合宜家庭又合宜社會的人產(chǎn)生了嚴重的懷疑,對自己人生的精神歸宿和價值產(chǎn)生了無限的迷茫?!秳倮院蟆防锏奈溺鞲侵苯釉跁胖星笾溃骸拔蚁胛覀兒罋猹q存,還是向前努力吧。我們應(yīng)該怎樣圖進取?怎樣預(yù)定我們的前途呢?我甚希望你有以告我,并有以指導(dǎo)我呵!”此刻的文琪心里不僅僅只有愛情,還有女性很少言及的事業(yè)和前途,女性在這期間渴望實現(xiàn)自我,但在現(xiàn)實社會中又難于突破社會的束縛,對事業(yè)和前途呈現(xiàn)出渴望又迷茫的狀態(tài),這迷茫背后,更多的是女性自我認知的覺醒和不斷成長的體現(xiàn)?!堵悺防锏纳倥?,積極投身于社會政治運動,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中精神抑郁以致入院治療,最后問出“我怎么就絕望呢?”這絕望背后是女性對自我前程何去何從迷茫的真實寫照。
2.對愛情的迷茫
在封建社會中,女性受制于“三從四德”的束縛,從出生到死亡都依附于父親、丈夫、兒子,女性的價值需要通過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的角色來實現(xiàn)?;橐龈敲藉裕改钢?,女性沒有追尋和選擇愛情和婚姻的權(quán)利?!拔逅摹毙挛幕\動的興起,女學(xué)的傳播,改變了傳統(tǒng)的社會觀念,女性走出家門,走向社會的同時也要求愛情自由,婚姻自主。但在徹底走出父門后,受新文化思想和傳統(tǒng)思想的雙重沖擊,女性對愛情的追尋又是迷茫無助的。
《海濱故人》中,露莎和有婦之夫梓青產(chǎn)生了愛情,面對梓青的追求和表白,露莎也曾心動,對露莎而言,“若果人類生活在世界上,只有吃飯穿衣服兩件事,那末我早就葬身狂狼怒濤里了,豈有今日?”露莎是重視精神世界的女性,她渴望追尋真愛,但愛情來臨的時候,她給梓青是書信中寫道:“其實我生平是講精神生活的,形跡的關(guān)系有無,都不成問題,不過世人太苛毒了!對于我們這種行徑,排斥不遺余力,以為這便是大逆不道,含沙射影使人難堪,而我們又都是好強的人,誰能忍此?因而我的態(tài)度常常若離若即,并非對你信不過,誰知竟使你增無限苦楚?!睆穆渡难哉Z中可以看出,露莎對于愛情渴望的,但同時也是迷茫的,她想要追尋內(nèi)心真摯的愛情,但又對世俗的眼光有所畏懼,因此,小說中的露莎情緒是低沉的,迷茫無措的。除了露莎外,云青也是如此,面對和蔚然的情投意合,云青也渴望自由戀愛,但“云自幼受禮教之熏染,及長已成習(xí)慣。縱新文化之狂浪,汩沒吾頂,亦難洗前此之遺毒。況父母對云又非惡意,云又安忍與抗乎?乃近聞外來傳言,又多誤會,以為家庭強制,實則云之自身愿為家庭犧牲,付能委責(zé)家庭。愿露沙有以正之。”最終,云青不愿意為了自由戀愛和家庭決裂,于是放棄了自身的幸福,最后選擇終身未嫁。《何處是歸程》中的玲素,面對婚姻,結(jié)婚也不好,不結(jié)婚也不好,歧路紛出,到底何處是歸程?不僅嘆道“好復(fù)雜的人生!”《或人的悲哀》里,亞俠看到了梅生和昭仁的定婚和離婚,認定了“人事是作戲,就是神圣的愛情,也是靠不住的,起初大家十分愛戀的定婚,后來大家又十分憎惡的離起婚來。一切的事情,都是靠不住的?!庇谑莵唫b和心印都有了游戲人間的想法,這游戲人間的態(tài)度是當(dāng)時女性們找不到愛情出路的迷茫呈現(xiàn)?!稌r代的犧牲者》中,丈夫為了不賠償損失和背負罪名,花言巧語欺騙自己的妻子秀貞,待到秀貞聽信丈夫發(fā)話和他離婚后,她才幡然醒悟這只是丈夫為了不給賠償?shù)挠嬛\,看著自己深愛的人和堅信的愛情,秀貞對自己的堅守和愛情產(chǎn)生了巨大的懷疑和迷茫,到底自己的寬容和忠貞能給自己換來什么呢?《跳舞場歸來》里的美櫻,為了從事社會工作,決定實行獨身主義,但當(dāng)她看到自己以前的男友和好朋友都有了家室,而自己青春已逝,卻依然孤獨一人,對未來和愛情都產(chǎn)生了深深的懊悔和迷茫,發(fā)狂的深深自省“難道結(jié)婚就不能再為上帝和社會工作嗎?”深陷愛情與事業(yè)的迷茫之中。露莎、云青、玲素、亞俠等知識女性們,她們在時代的潮流中開始自我覺醒,渴望獲得對等的愛情,但當(dāng)愛情和婚姻到來時,在自我認知覺醒和封建社會傳統(tǒng)思想束縛的雙重沖擊下,她們又表現(xiàn)出巨大的苦惱和壓力,這些苦惱和壓力是女性們在當(dāng)時社會對愛情迷茫的體現(xiàn),也是自我成長過程中的迷茫和無措。
二.追求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五四”新文化運動,女性作為“人”的發(fā)現(xiàn),驚醒了女性。婦女運動先驅(qū)陳衡哲認為女性的解放有三點:“一是個人的解放:從幾千年的陰暗霉臭的古老奴牢里跳將出來,鏟除奴性,光明磊落地做一個人,做一個自尊與獨立的人。二是人格的解放:重在自我的上進,不問他人的優(yōu)待與否;重在奉獻、給予,不問受??;重在志愿的吃苦,不在淺薄的享受。三是潛能、才干的解放:只有充分發(fā)展女性的天賦才能,才可能使她們更成為有益的社會勢力,并達到男女真正平等。”廬隱在《今后婦女的出路》中就提出過:“所以我對于今后婦女的出路,就是打破家庭的藩籬到社會上去,逃出傀儡家庭,去過人類應(yīng)過的生活,不僅僅作個女人,還要作個人,這就是我唯一的口號了?!狈饨ㄅf社會,女性全部的個人欲望、情感、價值、個性都湮沒于家庭生活的內(nèi)部,完全沒有個體的自主性可言?!拔逅摹睍r期,受新思想的影響,女性們渴望參與社會發(fā)展,努力擺脫封建舊思想的束縛,不斷踐行著自己的文化與個性追求,有著實現(xiàn)自己獨立自由的夢想。
在追求獨立自主的道路上,由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女性長期受男性社會價值的壓制,所以新時期的知識分子女性在創(chuàng)作上題材大多以反抗男權(quán)為主。廬隱的小說也是如此,小說中的女性追尋獨立自主主要體現(xiàn)在對包辦婚姻和男權(quán)的反抗上?!短m田的懺悔錄》中,蘭田在得知自己的父親給自己安排了一門婚事,在得知自己即將嫁的人已經(jīng)娶了三個夫人,她在病中逃走了,用自身的行動對包辦婚姻進行反抗,對舊制度禮教的痛斥,開始追尋自由的戀愛;《女人的心》中女大學(xué)生素璞在意識都丈夫?qū)ε宰灾鞑粷M及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后,最后勇敢的走出了家門,離開了丈夫。廬隱的小說中,女性的獨立自主還體現(xiàn)在女性對自我價值和獨立人格的追尋?!短m田的懺悔錄》中蘭田說道:“我是醉心婦女運動的人,我不能為了衣食而犧牲了我的志趣和人格,是我空落落的身心,沒有依靠?!毙≌f《勝利以后》中更是直接指出女性面對家庭和事業(yè)的兩難選擇問題:“女子進了家庭,不作社會事業(yè),究竟有沒有受高等教育的必要”,并給出了答案,女子要獨立自主,自尊自愛,在社會上和男性享有一樣的權(quán)利和地位?!队南摇防锏馁痪辏鎸埳械碌淖非?,“她不禁懺悔她昨天和張尚德說的話。她曾應(yīng)許他,作他唯一的安慰者,但是她現(xiàn)在覺得自己太藐小了,怎能安慰他呢?同時覺得人類只如登場的傀儡,什么戀愛,什么結(jié)婚,都只是一幕戲,而且還要犧牲多少代價,才能換來這一剎的迷戀”。倩娟對戀愛和婚姻的抵觸,是“五四”時期女性在認識到“人”和“女人”這兩個概念后,不再將婚姻和愛情作為女性唯一的追求和幸福,更多的是渴望取得和男性一樣的平等社會地位。
三.大膽追求愛情的女性形象
“五四”時期的女性們,在新舊文化的沖突分裂和整合中,逐漸建立起了女性身份的自我認同。女性渴望在當(dāng)時獲得成長和獨立,渴望突破儒家倫理思想對女性身份的束縛與限制。于是,很多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對自我進行言說,不斷地尋找自我在社會中和生活中的位置。廬隱小說中對于他者的敘寫是與自我的省察同時進行的,她的自我尋找和自我認可在小說中體現(xiàn)在對封建婚姻的反叛,對自由愛情的向往。正如廬隱在《花瓶時代》里面所說:“不能再妄想從男人們那里求乞恩惠,如果男人們是心胸,能如你們所想象的,偉大無私,那么,這世界上的一切幻夢,都將成為事實了!而且男人們的故示?!睆]隱的小說中對愛情的大膽追求主要體現(xiàn)在對同性之間戀愛的認可和追尋,從其作品的敘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五四”女性話語迥異于傳統(tǒng)社會女性話語的鋒芒。
對于同性之間愛情的追尋與肯定,實際是女性個體自我身份的高揚,以及自我言說與表達的方式,他們渴望在時代的洪流中找到自我的位置與定義?!尔愂娜沼洝窋懙木褪峭灾g的愛情。處于“五四”浪潮中急于與舊世界劃清界限的女性,將自身自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愛情上,甚至忽視愛情與自由是否等同的問題。她們看到了封建婚姻給女性帶來的不幸,小說中的雯薇,本是一個活潑的女孩,自從結(jié)婚后整個人就變得憔悴了,麗石回憶到雯薇的病情寫道:“我想起雯薇的病因,多半是由于內(nèi)心的抑郁,她當(dāng)初作學(xué)生的時候,十分好強,自從把身體捐入家庭,便弄得事事不如人了——好強的人,只能聽人的贊揚,不幸受了非議,所有的希望便要立刻消沉了。其實引起人們最大的同情,只能求之于死后,那時用不著猜忌和傾軋了?!丙愂邛┺钡纳砩峡吹降氖腔橐鰩Ыo女性的束縛和傷害,再加上“五四”渴望獨立和自主的女性意識,麗石不愿意也害怕和異性之間有愛情,正如她說:“我自從病后,一直不曾和歸生通信,——其實我們的情感只是友誼的,我從不愿從異性那里求安慰,因為和他們——異性——的交接,總覺得不自由?!钡豌淝嗖灰粯?,“沅青她極和我表同情,因此我們兩人從泛泛的友誼上,而變成同性的愛戀了?!丙愂瘜︺淝啻竽懙耐灾異郏粌H僅是愛情,愛情對麗石而已僅僅是一個歸宿,這種愛情后面更多的麗石對自我的追尋和自我性別的認可,也是“五四”女性對自我認可的追尋和肯定。
參考文獻
[1]尼莎·從廬隱“問題小說”審視“五四”時期傳統(tǒng)女德的現(xiàn)代轉(zhuǎn)化[J].科學(xué)·經(jīng)濟·社會,2020,4.
[2]李燕·論廬隱小說的女性意識[J].包頭職大學(xué)報,2020,1.
[3]陳柯穎·淺析民國青春女性的浪漫情懷———以廬隱《海濱故人》為例[J].安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21,4.
[4]作品原文引用皆出自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館編廬隱代表作《海濱故人》[M].華夏出版社,2011年1月第5次印刷.
(作者單位:南充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