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常富 謝俊凌 劉盼
摘要 隨著城市交通量的迅速增加,為滿足城市發(fā)展對道路交通建設的需要,提高城市交通運輸能力,城市快速路在城市交通系統(tǒng)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城市快速路出入口處由于交通組織復雜,成為制約快速路通行能力的關鍵節(jié)點,因此合理的安全設施設置對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交通事故發(fā)生率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安全設施
中圖分類號 U491.5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3)10-0022-03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水平不斷提高,各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顯得尤為薄弱,特別是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更為欠缺。因此提高城市道路的建設水平,對于提高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及提升居住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城市快速路作為城市的交通骨架,在城市交通系統(tǒng)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快速路出入口處由于交通組織復雜,成為制約快速路通行能力的關鍵節(jié)點,因此合理的安全設施設置對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交通事故發(fā)生率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
該文依托臺州灣循環(huán)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集聚區(qū)路橋桐嶼至椒江濱海公路工程,探討快速路出入口處安全設施的設置方法。
1 工程概況
臺州灣循環(huán)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集聚區(qū)路橋桐嶼至椒江濱海公路工程(以下簡稱該項目)為東西走向,橫穿臺州東部城區(qū),起點位于路橋區(qū)桐嶼街道,終點與規(guī)劃臺州灣大道相接,路線全長22.3 km。項目全線按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80 km/h的一級公路標準設計,兼顧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寬度42 m。根據(jù)臺州市政府〔2021〕10號會議紀要會議精神,為保障該項目的快速路功能,將該項目K4+158~K17+747內(nèi)環(huán)東路至海虹大道段速度由80 km/h提升至100 km/h,同時安全設施按照城市快速路進行設計。路基標準橫斷面如圖1所示。
2 設計方案
2.1 標志設置方案
2.1.1 入口標志設置方案
快速路入口指引宜按入口預告標志→入口處地點、方向標志→入口標志→地點距離標志的順序設置[3]。
該項目沒有單獨設置入口預告標志,而是將入口預告標志與周邊指路標志相結合進行設置。在入口2 km范圍內(nèi)采用附著標志的樣式,附著到其余路口的指路標志上,在快速路匝道與被交路交叉口處將快速路信息放到指路標志中,減少了不必要的標志牌設置,同時也明確了指路信息。
入口處地點、方向標志適用于快速路入口至快速路主路合流之前有多級分流的情況。
入口標志設置于進入快速路的匝道入口處,同時由于入口標志一般采用門架式結構,可以結合禁令標志(如禁止非機動車行駛)及LED屏幕共同設置,便于管理。常用的設置方式有兩種,一種方式是附著在門架的立柱上,另一種是和入口標志并排設置。由于城市用地緊張,通常匝道會緊貼主線設置,但要注意預留設置入口標志基礎的位置,防止后期無空間設置造成不必要的變更。入口標志設置如圖2所示。
地點距離標志的設置情況與互通之間的距離有關,可根據(jù)互通間距選擇是否設置。設置位置宜選擇互通式立體交叉加速車道的漸變段終點以后1 km以上路段的合適位置處。
根據(jù)該項目的特點,增加了車速與車型的組合專用車道指路標志,用于劃分小客車專用車道及區(qū)分不同車型的限制速度,設置位置宜選擇互通式立體交叉加速車道的漸變段終點后合適位置。具體版面如圖3所示。
對于限制黃牌貨車駛入的快速路,除在入口標志處設置禁令標志外,還可在進入快速路的被交路口,設置禁止貨車駛入標志,可結合被交路指路標志,附著在單懸臂標志的立柱上,用以提高標志辨識度[4]。具體版面如圖4所示。
2.1.2 出口標志設置方案
快速路出口指引宜按出口預告標志→出口標志和下一出口標志→出口處地點、方向標志的順序設置[3]。
一般情況下,快速路出口預告標志應進行4級單獨預告,但當互通式立體交叉間距小于2 km時,應結合前后互通進行合并設置。如互通間距在1~2 km之間時,可取消2 km出口預告標志,同時在下一出口標志中增加距離信息。
出口標志和下一出口預告標志通常結合在一處設置,通常設置在出口分岔點處并采用雙懸臂式,但該項目出口端部導流標線長度大于50 m,按照規(guī)范宜采用門架形式,設置于出口端部導流標線起點的上方。此種情況下,與0 m處的出口預告標志間距較近,會導致前方標志牌遮擋后方標志牌,因此該項目取消了0 m處的出口預告標志,提高標志辨識性?,F(xiàn)場設置情況如圖5所示。
出口處地點、方向標志適用于當互通式立體交叉出口匝道有二次分流的情況,應設置在出口匝道二級分叉點端部上方,宜采用雙懸式支撐結構。
由于城市快速路出口位置交通組織較為復雜,如互通式立體交叉間距較小導致車輛反應時間較短時或前后兩個交叉口組成的復合式互通需要提前變道時,可在出口標志之前增設方向專用車道指路標志,具體位置宜結合標線一并考慮,設置在禁止變換車道起點處,用以提醒車輛提前變道。專用車道指路標志通常采用門架結構,便于標志上指路信息正對相應車道,具體版面如圖6所示。對于該項目來說,由于道路總里程較長,分屬于不同單位設計,還需保證整條道路的指路體系保持連貫。
2.2 其他安全設施設置方案
2.2.1 標線設置方案
快速路入口處的三角地帶標線長度與縱向標線的實線段長度之和宜占整個入口段總長度的1/3~1/2,主路的入口前應設置兩道及以上向左合流導向箭頭,設置間隔宜為30~50 m。同時,對于雙向六車道,在快速路入口處將第一車道與第二車道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由虛線變?yōu)閷嵕€(靠近中分帶為第一車道),以此來減少第一車道與入口車輛的相互干擾。
主線的出口應在分流點起點及上游30~50 m處各設置一道直行或右轉導向箭頭,分流點后在減速車道內(nèi)設置兩道及以上右轉導向箭頭,設置間隔為30~50 m。規(guī)范中快速路出口處將漸變段范圍內(nèi)第二車道與第三車道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由虛線變?yōu)閷嵕€,考慮到車輛若由第一車道直接行駛到第三車道會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因此該項目將漸變段前的第一車道與第二車道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由虛線變?yōu)閷嵕€,實線段長度200 m,并在相應車道設置路面文字標記,配合專用車道指路標志,引導車輛提前變道。出入口處標線具體設置如圖7所示。
同時隧道緊接出口的情況,可在隧道內(nèi)設置虛實線及路面文字標記,引導車輛在隧道內(nèi)提前變道,虛實線位置結合出口預告標志位置進行設置[5]。
2.2.2 橡膠警示柱設置方案
由于該項目出入口位置導流標線較長,易引發(fā)車輛橫穿導流標線的現(xiàn)象,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因此該項目在出入口導流標線位置設置了橡膠警示柱,間距2 m,用以分隔車輛,引導車輛按照規(guī)定車道行駛。同時橡膠材質具有彈性,避免了車輛撞到后造成安全事故。具體設置情況如圖8所示。
2.2.3 可導向防撞墊設置方案
在快速路出口分流鼻位置設置可導向防撞墊,減輕車輛撞擊鼻端造成的損失[6]。
2.2.4 信號燈的設置
通常情況下,快速路是全程無信號燈的。該項目與路澤太高架二期項目的立交為復合式互通立交,由于路澤太高架二期項目正在施工并未通車,現(xiàn)狀互通接入口并未設置,附近地面道路交通量無法進入該項目,影響到近期通行需求。因此對復合式互通立交的另一條道路的出入口進行了臨時性的改造,變單向出口或入口為雙向出入口,并在匝道出入口處利用信號燈進行控制,避免駛入與駛出快速路車輛產(chǎn)生沖突點,使近期與遠期方案達到平衡,產(chǎn)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3 結語
快速路出入口標志的設置需服從附近路網(wǎng)的指路體系,同時要結合所在地區(qū)的設置習慣,起到更好的引導作用。標線的施劃要結合指路標志進行設置,通過指路標志、縱向標線及地面文字標記的配合,形成立體化、多元化的提醒系統(tǒng),引導車輛安全行駛。
合理的安全設施設置,可極大地提高通行效率,提高通行安全性,尤其對于城市快速路這種快速通行道路來說,安全設施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該文通過對快速路出入口安全設施的設置原則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給相關從業(yè)人員帶來更多啟發(fā)。
參考文獻
[1]馬佳杰, 張永超, 蔣英杰. 城市快速路指路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以寧波北外環(huán)快速路為例[J]. 交通技術, 2015(6): 84-89.
[2]王永清, 丁明. 城市快速路指路引導標志的設置研究[J]. 交通標準化, 2010(11): 25-27.
[3]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 GB 51038—2015[S].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2015.
[4]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2部分: 道路交通標志: GB 5768. 2—2022[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22.
[5]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3部分: 道路交通標線: GB 5768. 3—2009[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9.
[6]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細則:JTG/T D81—2017[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7.